《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童年路》二十二中东关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回忆

兔子

<h1 style="text-align: left;">西安市二十二中学的老门头原山西会馆,已百年多了。现已不存在了,学校也即将结束了使命不复存在了!这里只留下了我们童年和青春的回忆!</h1><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校的老门头</h1> <h1>解放后为西安市二十二中学</h1> <h1>山西会馆拆掉后现在的二十二中学大门</h1> <h3>后盖的办公楼,也将要拆迁了。</h3><h3>走进校门就是教学楼,没有以前那样整齐,美观,气派了!</h3> <h3>现存在的操场,已成了停车场!</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八仙庵。</h3><h3>八仙庵又称“八仙宫”,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建筑,北宋时期在唐兴庆宫局部遗址初建了八仙庵。元、明、清各代屡次 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宫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北火巷——火神庙以北的巷子</h3><div>北火巷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乐坊,分为东西两巷,西巷北起永乐路南至长乐坊,全长420米;东巷南起新庆巷北于西巷会合,长220米。因明清时期在巷南头有一座火神庙,巷位子于其北面,故名北火巷。巷内存有西安市著名的道教寺庙万寿八仙宫。</div>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网极寺。</h3><h3>罔极寺创始于唐神龙元年(705),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庙子巷——存有唐朝皇家寺院罔极寺</h3><div>位于碑林区,北起伍道什字东街南至炮房街,全长260米,呈S型。</div>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网极寺</h3><h3>罔极寺创始于唐神龙元年(705),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炮房街</h3><h3>炮房街形成于明初,位于当时东郭城的西部北侧。如今是西安城东门外东关正街路北的一条小巷子,巷子的东口和长乐坊、更新街形成一个丁字路口,西段与五道什字南街相交,一直通向环城东路。</h3><div>街道大体为东西向,位于东关。街道西面至环城东路北段(长乐门),东面连接长乐坊与更新街形成丁字路口。街道中段坐落有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div>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不过,炮房街的“火爆”已经是过去的事儿,如今那里虽地处闹市,却略显僻静,以居民区为主,对比昔日,倒有些名不副实了。<br></h3><div>追溯炮房街的“火爆”历史,事实上不仅是明代,在其后的清代、民国,直至解放后,纸炮作坊扎堆的景象都始终在炮房街存在着。开在炮房街的纸炮作坊,是过去那种私人的手工制炮作坊。对这些作坊,73岁的老住户王有民先生记忆犹新。王老先生生在炮房街、长在炮房街,对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再熟悉不过。他说,自己小时候,炮房街两侧大都是居民院子,小小的门脸,纸炮作坊就开在其中,这一带共有七八家,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遍布在整条巷子。这些作坊没有挂什么特别醒目的招牌,也不像现代的商家那样,尽可能多地在门前摆放商品吸引顾客,似乎不用太过宣传,买炮的人自然知道各家的位置。这些作坊售卖的纸炮有小鞭炮,也有大一些的雷子炮。</div><div>纸炮作坊都是手工活儿,生意好时,光靠主家和伙计都忙不过来,于是作坊就把一些简单做炮的活儿分给居民们去做。居民们从作坊拿走的都是些零散的半成品炮,只装了炸药,裹了红衣,还没穿炮捻子。居民们要做的就是用竹签子往炮里一下一下地穿捻子,然后一个个编成串儿,再盘成盘,一个月下来大概能挣七八元钱。王有民家就干过这营生,不过因为他是男孩,很金贵,家人不许他动手,他只能看着一枚枚小红炮在姐姐的手中变成一串长长的鞭炮。每次姐姐编完,散炮还总能剩一点儿,家里就留着过年时放的,所以自己家从来不需要买炮。</div><div>这样的火爆营生开在居民区,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王有民回忆说,大约在1957年左右,巷子西口一家纸炮作坊发生了爆炸,“当时我正在家门口站着,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声音特别大。刚开始我吓了一跳,知道是做炮的家里爆炸了,但是没敢过去,等了一会儿才跟着其他人跑过去。等我赶到时,看见巷子里其他纸炮作坊的同行都赶来帮忙了,消防卡车也摇着铃铃开来了。只见院子里面的人们正抱着整捆整捆的炮往水里蘸,以防止再次发生爆炸。我印象中这次爆炸都炸伤人了。”</div><div>那么纸炮作坊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它的消失又是否和存在安全隐患有关?西安地方志研究者封五昌介绍,安全隐患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实行合作化,小作坊合成了一个炮厂,统一经营。对于炮厂的位置,有的居民说炮房街再往东,八仙庵附近,有的说在炮房街东口路北的庙子巷里。几年后,由于炮房街附近住宅众多,人口密集,炮厂迁到了西郊鱼化寨一带,从此,炮房街附近就再无制炮的历史了。据《西安老街巷》介绍,至文革前,城外也不做纸炮了,西安市出售的纸炮花火都是从素以做纸炮花火著名的蒲城县或河南运来的。</div> <h3><br></h3><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东关正街</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窦府巷——李渊的皇后的娘家窦府在此  </h3><div>位于今西安城东北,与东门接近。南北向,南向西至景龙池。</div><div>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div><div>索罗巷——千年前此处种有娑罗树</div><div>位于东关南部,北起长乐坊,西至更新街。</div><div>索罗巷是更新街自南口进来的第一条岔路,而整个不足四百米长的更新街上,共有四条小岔路。四条巷子都是居民区,根据各巷曾经的居住特点,在当地还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如今,许多居民都能完整地念出这段顺口溜:“穿绸挂缎中和巷,做官为宦面王巷,挑葱卖菜管家巷,拉屎尿尿索罗巷。”</div>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div>鸡市拐在东关正街东端,其实最初真的是个农贸市场,只是年代较为久远而不被年轻人知晓而已。据《东关旧事》里介绍说,“明末清初,养鸡者便集中在此卖鸡,形成鸡市。‘市’后加了个‘拐’字,源出何处,无从考证,就这么叫着,习惯了,觉得很有意思,没有了‘拐’字,反倒别扭得难以接受。”</div>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东关正街</h3><h3>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门(长乐门)外至鸡市拐之间东西走向的干道,全长490米。因其位于西安明城墙东门之外,旧时城外四方筑有四关,称外廓(城),同样也有城墙城门,门称廓(便)门,墙称廓(寨)墙。所以称之东关。西京四关,以东关为大,其次是南关西关和北关。</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东关正街</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东关正街</h3> <h3>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3><h3>官店巷——古时的“招待所” </h3><div>古时东关是进入西安府的门户,东方来的官员有三等,一等朝廷大员,未入城前早有探马禀告,陕西巡抚、西安知府都在接官厅等候迎接。另一类是来西安的下级官员,如县的知事、县令、县丞等,也在接官厅住下,没有上司来接。第三类进府城一般办事人员,住在"官店",实际相当于现在的一般招待所。东关现在的更衣坊(更新街)、接官厅和官店巷,都是当时接待官方人员的地方。</div> <h3>官店巷口</h3> <h3>洪福寺口</h3> <h1>我们每天上学路过的地方。</h1><h1>东关南街北口:东关最闻名于省内外的是中药材集散地,东关和东关南街一共有三十多家中药堂,有德盛行药堂、和盛行药堂,还有长盛行、永盛行、毓盛行等药堂。</h1> <h3>二十二中下乡插队地方:汉中,宝鸡,咸阳,长武,彬县,扶风,兴平,户县,渭南,等地,全校共计34个班级,1500多人。其中汉中南郑县插队同学有278名,分布在高台74人,殷家坝155人,焦山24人,合同25人。</h3> <h3>走过了许多城市,经过许多乡村,见过了许多人,伴着时光流影,望着天幕倾泻的岁月,大家共同流泪,一起欢笑,一起相抱,把半辈子积淀内心的情感,在跳跃的旋律中,飞荡出来,怕是今生今世难寻的一梦了。 <br></h3> <h1>这一张照片六六级三班的,还能看到我们学校西院平房和楼房之间的一点回忆!</h1><h1>(感谢温华同学提供的照片)</h1> <h1>我们学校西院楼下<br>(感谢哈里同学提供的照片,给我们大家留下了真正的回忆!)</h1> <h1>这是我们学校门口的门洞。他带走了我们的童年,也带走了我们的青春!</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哈里同学提供的照片,给我们大家留下了真正的回忆!)</span><br></h3> <h1>这一张照片是教导处向大门戏楼方向。</h1><h1>(感谢哈里同学提供的照片,给我们大家留下了真正的回忆!)</h1> <h3>同学们;都看看我们还能认识吗?</h3> <h3>知青,这个名字想起来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五味杂陈,只有全国下过乡的千万知青才有感知!</h3> <h3>忆往昔,点点滴滴都是难忘的岁月!曾经年轻的我们,岁月蹉跎难以忘却。</h3> <h3>知青,这个名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代人经历丰富,但也磨难连连。</h3> <h3>五十年前,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代人的传奇经历;五十年后我们再聚首,畅谈独有的人生感悟。</h3> <h3>我们曾经下过乡。我们吃过不少苦,也流过了许多的泪,但是我们不后悔,我们为曾经有着那段岁月,也为我们曾经有过的誓言,感到自豪!</h3> <h3>相逄是首歌,唱的是你和我:同窗,同桌,同厂,同一个战壕。昨曰的青絲在岁月的风雨中,变成了白发,那不变的是我们的同学情!</h3> <h3>六八年秋季,即将下乡时留念。</h3> <h3>带雨生,王东,贾军祥,周秦生,李景溪。</h3><h3>(王东七四年去南昌上大学分别留念)</h3> <h3>火红的年代,战斗的青春。他们把一切献给了亲爱的党,保卫祖国,建设边疆,建设新农村,是这一代人最执着的信念!</h3> <h3>六六级八班的同学们</h3> <h3>人老了怀旧,艰苦的岁月常在脑海里出现。农村是知青的第二故乡,故乡的人们和我一样想念你们。知青朋友们没事常回家看看。家乡有了很大改变,家家都住上了砖瓦房,种地实现了机械化。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了,艰苦的岁月只能是回忆了。</h3> <h3>当年插队的公社</h3> <h3>当年下乡住过的地方</h3> <h3>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健康长寿!</h3> <h3>让我们再一次的欢聚一堂。</h3><h3>我们的青春万岁!</h3> <h3>难忘知青岁月,青丝已换白发,春夏秋冬四季,尝尽酸甜苦辣,如今夕阳无限,晚霞点缀余生。现在我们都老了,可那一段往事我们会永生难忘!祝所有的老三届知青们平安快乐!幸福安康!</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br></h1><h1> 《共叙同学情谊,畅谈美好生活》</h1> <h1>祝我们老三届的同学们幸福安康!万事如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