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写给五月的自己</h3><div><br></div><div> 每当这个季节的黑夜,我都会独处一隅,让沉淀的往事随心绪的颠簸翻腾起来,感受月光和黑夜静寞,用闲适心境给自己找寻着一个完美的答案。那缕清净透彻毫无杂念的思维,此刻也变得朦胧起来。没有雨打窗棂的惊扰,望着月亮,就这么一个人静静的伫立,把心结一一打开,用放松的姿态洗尽尘世铅华。</div><div><br></div><div> 我已经无法阻止渐渐老去的脸庞和那沧桑的心灵,而这个年龄的沉稳、心境与我工作的状态却是反比。有时候我很怀疑自己这样活力的状态是否天生的。有人说,我是双重性格的男人,时而具有成熟男人的品质,时而超脱生活的轨迹。许是痛并快乐的生活,造就了放荡不羁的性格,让我没有回旋的余地,如逆水行舟般。</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 (一)</div><div><br></div><div> 薄云缱卷时,听水声涟漪如心迹。往事的疏影绿过之后,波光深处转换韵脚,乃是另一种轻风流水的知音,在水之洲,看时光在水面追赶春光,看阳光在水面闪耀如今,看归帆或渔火把繁复的日月简化为一片平静的冰........</div><div><br></div><div> 或许,我永远都是黑夜里的一道风景,注定无法在白昼里穿梭;或许是一滴黑夜里的露珠,无法在烈日下演绎自我。于是,我只能沿着文字的方向,追逐着梦境里的脚步,在文字走过的地方,任凭悠悠往事,诗一样的滑过笔尖,倾泻在文字的怀里,即使能够看到痛苦的影子,却依然执著地用没有温度的文字保持一种渴望的追求。</div><div><br></div><div> 记忆里的思绪,自由地游走于全身的每一条脉络。在郁闷和伤感中轻数着伤疤。眼前浮现出昨日的影子,似乎很孤单,孤单到没有依靠,孤单到只剩彷徨。</div><div><br></div><div> 想起保尔说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 (二) </div><div><br></div><div> 深邃的夜,黯然在月光没落的身影里。站在夜的窗前,有冷风掠进,不觉间,一滴泪轻轻洒落,潮湿了一个带露的午夜。婆娑的树影摇曳着苍老的影子,在月如霜,凉如水的夜里颤栗,氤氲的空气里,流动着阵阵若隐若现的心事。</div><div><br></div><div> 当所有的坚持都变成笑话的时候,当一切付出都付诸东流的时候,我能做的也许只有放下、只有释怀、只有心如止水了。功名利禄也许就是那个千千万万人之中偶尔来到你的世界里,给你优雅回眸一笑,然后转身走开的人一样。</div><div><br></div><div> 既然是这样,我的追求,能不变得冷漠,能不孑然一身吗?面对领导的漠然,老婆的唠叨,工作的压力,我不坚强,谁替我担当。我如同一只爬在玻璃上的苍蝇,看起来风光,却没有出路。许是,有些付出,注定是要被辜负的,而我逗留在这种生存的状态太久。</div><div><br></div><div> 身边常常有人对我说过:“你还年轻,还有美好的将来”。青春由我开始,却不由我来说结束,一闪就过去了。对很多人来说,青春一过便不再有未来,我还有多少青春岁月,多少未来呢!</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 (三)</div><div><br></div><div>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更是一个具有文学气质的孩子,我的骨子里头有太多农民的印记和文人骚客的气节。我有祖辈流传下来的最精髓部份——勤奋与朴实。我也像祖辈一样热爱脚下的土地,掠过天空的飞鸟,珍惜每一滴清晨的露珠。怜悯花朵的凋零与接受世事的无常。</div><div><br></div><div> 后来,怀揣一抹希望,也和浪迹的人群一样,远离了那守望已久的田地,也远离了一个个夏收火热场面。乡下,农历的五月,已是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一片片稻田把大地装扮的一派张扬,毫无敛藏,袒露在阳光下,期待着一场有关季节的大迁徙。五月的风儿,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温柔,变得火辣。摇曳着成片成片的稻苗,远处望去,稻秧随风舞动,寄托着一片收获的希望。</div><div><br></div><div> 现在,经常路过儿时生活的地方,我看见那土墙灰瓦都已经不见了,大片大片的农田正在消失。这是农业文明向社会发展转变的阵痛。告诉我,我要去哪里寻找曾经土墙灰瓦的记忆?去哪里寻找漫山油菜花盛开的地方? </div><div><br></div><div> 有时候,很想将这些苍凉的美丽裸露到外面的世界里,让世人来拯救那些日夜辛劳的双眸,让这片大地也绽开一片希望的景。但是,仅剩的那片苍凉与善良,又能吸引多少山外的关注?大山的子孙爱她,是因为根就在那儿,繁华世界中,多少人会让自己关切的目光落于此地?山里的人挤破了头要脱去山的外衣,但那流淌的血液却不能重新换过。很遗憾,执著的结果是悲伤。看看现在家乡的落魄,眼中再次涌出的何止是热泪?那些曾经养育了无数辈人的土地,在风声中沉默着。理智与感情,利益与无奈,在家的这个字眼上又怎能不让人心痛,又怎么划得开界限?</div><div><br></div><div> 现实很残酷,角落的东西永远是边缘的,边缘的东西是可以被抛弃的。即使有多少人渴盼这一方代表落后之地从历史中消失。可我知道,那些田地已经渗进了我的血液中,是家乡用厚实的肩膀撑起了像自己一样游子的天空,那种骨肉相连的踏实、相濡以沫的感情不是任何人都能懂的-----我的家乡,我的根!</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 (四)</div><div><br></div><div> 悠悠汉水,不知覆盖多少泪水;悠悠汉水,不知铺满了多少乡愁,而那卷深沉的历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雕栏玉砌沐浴了唐风宋雨,悠悠的流水载不走昨夜的小楼;见证了江南的繁华和衰败的那轮皓月,仍然守着天空,守候着历史长河中的滔滔流水。细酌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斜晖脉脉,江水悠悠,独倚望江楼”。遥想李煜兄是否还会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在回忆中的愁绪是否仍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恍惚间,我看见了泛舟而来的浩然兄,倚立船头诗作:“县城南面汉水流,江漳开成南雍州。才子乘风来聘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晓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div><div><br></div><div> 往事越千年,可时光深处,依然有它的美丽。归鸦不带残阳老,留的林梢一抹红。让我们同时光一起,追逐其深处的美丽、咀嚼昔日的芳香吧!</div><div><br></div><div> 有些日子虽然繁复的更叠,却总是随风而去,不曾留下半点印迹。有些日子虽然短暂,确历久鲜活,不曾忘却,比如五月,比如五月里的味道。</div><div><br></div><div> 写在而立之年 鸿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