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托口

叶儿(^_^)

<h3>  托口镇因位于清水、渠水汇合处,两水互为顶托,故名托口。妈妈曾今在这美丽的小镇任教,也是我和妹妹出生的地方。</h3> <h3>  面对现代化建设,它不得已走到命运的终点——因为修建托口水电站,这里已经被彻底淹没。请跟随我和这些老照片一起走进这座小镇,回忆她过往的繁华与风情。</h3> <h3>托口,位于湘黔边界。明清时期,因为经营桐油、木材,这个千年古镇成了“上通云贵、下联汉沪”,影响到整个沅水流域的商贸重镇。几百年来,她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安然静栖。</h3> <h3>  托口位于清水江与渠水汇入沅水干流之处,故被称为沅水的第一口岸。因为河床开阔,水流平缓,明清以来一直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像这样船只云集码头,商旅来往频繁的场景已维持了好几百年。</h3> <h3>  托口有三大码头,每天,码头上人来人往,停泊着几十条货船。黄昏,来自贵州的木排顺水漂下,前前后后有几十条,每条木筏上站着三两个精壮的水手,夏天时水手穿一条粗布黑裤头,肩上斜披一条长约两米的水布,他们吆喝着把木排靠岸,粗野的唱着橹歌,常引得江边吊脚楼上的女人们支开木窗伸出头来观望,这是沅江上最迷人的一幕。</h3> <h3>  托口是历史悠久的古镇,老街店铺、商号、会馆、豪门巨宅大多保存完好,有诸葛城遗址、朗溪书院旧址、曹永湘旧居、三府馆会馆和侗家风格的赵佑明宅院、龙盘街木商文化区、俊杰楼、清泰街、杨公庙码头等二十多处历史文化古迹。</h3> <h3>住在 这集镇上的家庭主妇们, 用她们勤劳的双手,做出味道鲜美的剁辣椒生姜,由于勤劳的女人们手艺超群,腌制出来的生姜特别清脆。</h3> <h3>明清时期,产自贵州的苗木成为皇家用木的重要来源,占有水路交通优势的托口遂成为商贾云集之地。一家菜籽油榨作坊,当地人喜欢购买这种现榨现卖的食用油。</h3> <h3>托口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交易方式,乘船赶集的人们将成捆的木柴摆在柴码头河边等待买主。</h3> <h3>  畅通的沅水给托口带来商贸的繁华,除了赶集时热闹异常,平日古镇老街的店铺里也能看到来自云贵地区的地道药材。</h3> <h3>镇子里有数以百计的店铺和手工制作工坊。沿街而行,有木行、布行、杂货商店、中药店、竹器店、铁匠辅、资器店、理发店、家具店、小饭馆等。小镇五日一集,每到赶集日,这里便成了热闹的大市场,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挑着各种各样的山货农产品在此摆卖吆喝。</h3> <h3>  托口镇自古商业发达,经济活跃,生活富庶之地,它是沅江上游最大的一个镇,在公路,铁路尚欠发达的年代,这里是一条繁盛的黄金水道和商品集散地,贵州和当地产的木材、生猪、稻米和桐油等农产品,均由此转运,乘下行船直运到常德入长江而到武汉一带;而上行船则运来生民所需的食盐、布匹、煤油等物资。</h3> <h3>托口的魅力在于历经千年风雨,依旧保持着几乎完整的框架。顺着老街慢慢行走,你可以看到刮脸的匠人正在为顾客服务。</h3> <h3>闲暇时,男人们围集在一起,斗鸡取乐。</h3> <h3>  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托口古镇的清淳之美曾让无数人为之流连。如今因为修建托口水电站,黑瓦白墙的古镇,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已经默默退出历史舞台。</h3> <h3>由于建设的需要,这些老房子伴随着隆隆的推土机声,到处是倒塌的屋梁与瓦砾。建设者们用现代化的设备改写着历史。</h3> <h3>  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年文明史的古镇,我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常常听外婆讲这座古镇的故事,由于电站建设的需要,如今已经是一片汪洋,一座美丽而淳朴的古镇就那样永远的在水底下沉睡着,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故镇有我儿时的梦想,心里想的都是古镇的建筑和人文文化,古镇的一切在脑海里一幕幕回荡,每一条大街小巷,处处均有儿时的故事,埋藏着厚重的情谊,值得我用心去触摸。</h3> <h3>  也许多年以后,我的后代问起我,您出生在哪里?您的家园在那里?它原来是什么模样?我会翻开这些照片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出生地,小时候走街串巷的地方----托口。</h3> <h3>现在电站水库淹没涉及影响面积50平方公里,干流回水长度约56km,主要支流渠水回水长度29km,支流碧涌河回水长度约12km。是我省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h3> <h3>  搬迁后的托口人,住上了设计合理,砖混结构的高楼,街道宽敞干净,道路油化,小镇与高速公路链接处没多远,交通运输比以前快捷方便多了,这里的人们又恢复了以前的安逸和宁静。</h3> <h3>被淹没的古镇已经取名为清江湖,湖面一望无涯,现在是这里的旅游圣地,也是一个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来这里旅游的人们络绎不绝。托口古镇已成为我永远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