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010101"><b>去俄罗斯观光是我和朋友们酝酿了很长时间的事,行程功课做了无数次,因多方面的因素迟迟未行,一直到国家领导人出访,受中俄友好旅游年的宣传,才</b><b>在武汉青年国际旅行社的精心安排下,终于踏上了赴俄罗斯之行。</b></font></h5> <h5><b>没去俄罗斯之前,对俄罗斯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因为前苏联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最难忘的就是《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这两部电影,从列宁到红军战士们那一口地道的东北普通话记忆优新,而士兵攻打冬宫的场面和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对妻子说:“亲爱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让列宁同志先走!”等经典台词,曾让我和我的战友们在很多场合引用学说,至于“土豆烧牛肉”则在食物困乏的年代更是成了那个年代人的精神美餐。<br></b><b> 我最先接触到的外国文学就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母亲》、《在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等苏联歌曲更是让人百听不厌,久唱不烦。</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兴奋的同伴们</b></h5> <h5><b>经武汉——新疆,晚19点45分俄罗斯之游终于从乌鲁木齐起程了。 </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乌鲁木齐到俄罗斯需要5个小时</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俄罗斯——我来了!</b></h5> <h5><b>进莫斯科机场要过三次安检,进机场大厅一次,过海关一次,进候机厅一次,安检时要脱鞋,男士都要解开腰带(呵呵……看咱们一个个男同胞提着裤子过安检的样子真想笑,可惜不能拍照。)</b></h5> <h5><b>出发前就听说俄罗斯人的工作效率极低,工作人员都是一付漫不经心的样子。所以在过关时对俄罗斯海关工作人员那个缓慢的工作状况,大家都准备了足够的耐心,但没想到我们这次过关非常之快,本来只有2个关口,我们的到来一下增加了四个,让当地导游惊叹不止,说这是他接团以来最神速的一次!呵呵……不过据全陪导游后来说原由,主要是俄罗斯海关工作人员急着要下班,所以才让我们如此神速顺利的过关。</b></h5> <h5><b>因到俄罗斯是落地签,团队签证就简单方便多啦。导游拿着团签名单,我们就可以按编号排队一一过关。</b></h5> <h5><b>别小看这张纸哟,它可是进出俄罗斯的关键证明(出境时海关还要收回的),相当于护照、身份证,弄丢了,就成了黑身份的人哦,而且补办手续要付900元人民币。</b></h5> <h5><b>入住手续办理完毕已经是莫斯科时间23:00左右了,因换乘两趟航班加上时差关系,大家都觉得疲惫,好在莫斯科上班时间晚,导游说明天9点集合出发,游览红场、克里姆林宫、新圣女公墓……</b></h5> <h5><b>我们住的酒店,客房设施不错,很整洁,卫生纸比我们国家的要黑一些,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没加漂白剂。 </b><b>同伴在房间冰箱里发现有免费的双份饮料和小食品,兴奋极至,就好象占了很大的便宜一样,呵呵……我把它一一摆在桌上拍下来了,想品尝是啥味道吗?那就去俄罗斯吧!</b></h5> <h5><b>在酒店用过自助西式早餐后,我们游览的第一景点就是革命圣地---红场。</b></h5> <h5><b>对红场的神往最主要是因为前苏联大型历史巨片《解放》里红场阅兵式的场景。尽管天气不好,给我们游览带来了不便,但丝毫不减大家兴趣。<br></b><b> 红场的入口是一对非常漂亮的双塔建筑。</b></h5> <h5><b>终于站在曾无数次脑海中出现的地方啦,那个激动啊,呵呵……兴奋地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b></h5> <h5><b>眼前的红场没有想象中那样开阔、雄伟,</b><b>它如同被建筑物包围的一个大院子,加上一些文艺团体在此搭台围栏进行表演,更是显得杂乱,完全不能跟天安门比呀。</b></h5> <h5><b>红场南面是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的教堂极多,很多都是外面五彩斑斓,里面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圣瓦西里教堂是莫斯科最美丽最宏伟的大教堂,教堂顶部几个色彩各异的洋葱顶格外吸人眼球,导游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伊凡雷帝(四世)对喀山汗国远征取得的重大胜利而设计的,当然,它也是莫斯科红场上的经典标志。</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北面是莫斯科历史博物馆</b></h5> <h5><b>红场东面是世界十大百货商场之一的古姆商场,听说内部修建很豪华,卖的全是欧美的一线品牌,当然价格也不菲。因时间关系,加上钱包羞色,没能进到里面挂"眼科"潇洒走一回,只能在大门前秀张照片。</b></h5> <h5><b>在红场北面不太引人注目的一个角落,我们看到了列宁墓。因我们去的时间没对外开放,很遗憾没能目睹到这个伟人的遗体。导游说:列宁去世快有90年了,虽然他和克鲁普斯卡娅都要求死后火化,但是斯大林还是不顾列宁遗愿,把他置放在水晶棺中供人瞻仰一直到现在。</b></h5> <h5><b>在列宁墓上方是一个观礼台,每逢有重大阅兵,阅兵人就站在列宁墓的顶上进行阅兵,真不明白老毛子这样做到底是敬仰一个伟人还是有其它含意……不得而知?反正,在我们国家肯定是不行的。</b></h5> <h5><b>列宁墓旁边还埋葬着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前苏联领导人和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朱可夫、加加林等名人。</b></h5> <h5><b>列宁墓的南侧有座救世主钟楼。这个钟楼在五十年代人印象很深,那时苏联的象征就是这座最顶端上有个可以转动的红五星钟楼。钟楼上面有个金钟,据说是彼得大帝从欧洲带回来的,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但它一直到现在还是俄罗斯走得最准的一口钟。</b></h5> <h5><b>在红场无名烈士墓前我们观看了整个换岗仪式。导游介绍:从1945年到至今,每年每月每天每时,一直有两个俄罗斯仪仗士兵,身穿军服,手持铮亮钢枪,一动不动,威严挺拔如雕像,为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守灵。</b></h5> <h5><b>烈土墓前点着长明火,火焰已燃烧了几十年,站岗的士兵虽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换岗仪式却没更换,而这也成了到莫斯科红场游客们必看的景观。世界各国领导人出访俄罗斯,都要到此献花。</b></h5> <h5><b> 无名烈士墓前面,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上面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的名称。 <br></b><b> 站在刻有墓碑上的“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业绩万世永存”的墓志铭碑前,让我们这些老红军、老八路的后代们,对那些献身于和平与国家的无名烈士,肃然起敬。</b></h5> <h1><b> 站在莫斯科红场上,让人思潮起伏,这里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象征,曾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曾是一个伟大国家的骄傲。红场就象位历史的老人,见证了列宁、斯大林亲手缔造的红色政权在艰难困境中发展壮大,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可也见证了前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见证了克林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色旗帜在亿万人的叹息中降落。而那些曾有的革命元素现在渐渐也退入历史的深处,如今的克林姆林宫的围墙依然泛发红色,无名烈士墓前的圣火依旧长明,但物是人非,大多俄罗斯人来红场已与政治信仰无关,而我们对一代伟人的印象也只是靠模特演员(一百卢币)的合影来留作纪念。</b></h1> <h5><b>但红场的存在,依旧能勾起人们对一个国家所经历变革的怀旧情绪。曾看过这样的报道,一名俄罗斯老新闻工作者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8月19日是苏联解体纪念日,俄罗斯已经从苏联解体之初的极度困境中缓过来并重新迈向繁荣。所以,当年那段国家分裂和十几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动荡历史为俄罗斯到底换来了什么?用一个超级大国的分裂、十载动荡蹉跎换取一个国家的民主与新生是否值得?对这些问题,多数俄罗斯人的心态仍旧复杂。导游说,对于当年的岁月,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是不想恢复苏联的,而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人们都会引述总统普京在2000年初任总统时说过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事实上,对于昔日超级大国荣耀的记忆交织着对当年动荡岁月的痛苦回忆,以及对国家分裂的遗憾,百味杂陈式地留在了俄罗斯民族的记忆中。我想,现在对俄罗斯人而言,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只能负重前行在一个国家新的发展模式中。 </b></h5> <h5><b>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的市中心,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面积27.5万平方米。克里姆林宫的历史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段木结构时期,是指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其分封的领地上,建立的一座木头小城堡,在蒙古兵入侵时遭到破坏。第二段石结构时期,是指伊凡三世时,1367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建立的白石城墙,后来在拿破仑攻占莫斯科后又遭破坏,现在还残留一个门洞。第三时期为砖结构时期,直到现在。</b></h5> <h5><b>克里姆林宫四周以红色宫墙包围,沿墙筑有4座城门和20座塔楼。在5座最大的塔楼上,还镶嵌着由红宝石制成的五角星,导游介绍:每颗五角星内都安置着提供光源的5000瓦灯泡,五角星也会不停转动着,这就是所谓的“克里姆林宫红星”。</b></h5> <h5><b>在这个红墙内,拿破仑曾注视着莫斯科的燃烧;列宁则实施了无产阶级专政;斯大林清理了他的“阶级队伍”;赫鲁晓夫抗击了“冷战”;戈尔巴乔夫施行了体制改革;而叶利钦、普京则开启了新俄罗斯的篇章。</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旗子下就是克林姆林宫总统办公大楼哟!</b></h5> <h5><b>参观克里姆林宫要进行安检,我们按要求排队进入安检楼,那个等候的感觉就如同进中南海一样激动,导游说,有可能看到普京出来哟!呵呵……</b></h5> <h5><b>穿过有土兵站岗的这个塔楼就进入克里姆林宫啦。</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你相信这是总统办公大楼吗?</b></h5> <h5><b>导游小郭说他带团到这里,曾经见过普京走出办公大楼,并向游客招手。可惜我们没有那样幸运,站在总统的办公大楼前左顾右盼,拿着像机东照西照,也没能把他老人家给等出来。唉,不过这种近距离站在一个国家首脑的办公大楼前,还是很难得的哟!</b></h5> <h5><b>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炮,光每个炮弹都有两吨重,但由于太重,至今没有使用过。</b></h5> <h5><b>这个“钟王”重200多吨,据说比北京永乐大钟还要重4倍多,号称世界第一大钟。不过也是因为太重,无法悬挂,所以至今未敲过。</b></h5> <h5><b>克里姆林宫中心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曾经是俄罗斯的国教大教堂,也是历代沙皇在这里举行加冕礼的地方。<br></b><b> 教堂里面不让拍摄,只能照外观。</b></h5> <h5><b>在莫斯科的第一天游览行程安排的很紧,许多景点只能匆匆忙忙而过,没办法,这也是参加旅游团的弊端。在中国餐馆用餐后(8菜一汤,份量及味道都不错),我们紧接着就去参观有名的新圣女公墓。</b></h5> <h5><b>新圣女公墓安葬着2万6千多位俄罗斯历史名人,已成为欧洲知名的三大公墓之一。这是一项自费项目,有人说公墓有啥看的?实际上,要了解前苏联历史,这个景点非常值得游览,因为许多曾经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起过推动作用,对社会有过突出贡献或影响的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爱国英烈都长眠于此。</b></h5> <h5><b>我们在如同公园的门前下了车,迎面看到的是绿门红墙,这与我们国家传统丧葬的黑白陵墓色彩截然不同。</b><b>导游介绍:公墓建于16世纪,起初是教会上层与贵族人士安息之地。到19世纪,才成为著名人士的归宿地。<br></b><b> 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公墓把墓主的灵魂与墓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墓园文化。据说,莫斯科的艺术学院就把参观新圣女公墓作为学生们的必修课。</b></h5> <h5><b>走进大门就是树木成荫的公墓园区。看着公墓里一座座被艺术家巧妙构思,把碑石与雕塑艺术巧妙结合的墓地,很惊叹俄罗斯人创作这种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br></b><b> 每一个葬在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墓碑,以不同的雕塑艺术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b></h5> <h5><b>天空下起毛毛丝雨,是否为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而所感动? 我们缓缓顺着墓园林荫小路,在导游的讲述下,追忆着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优秀的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乌兰诺娃,飞机和武器设计师,政治家米高扬、叶利钦、王明等,还有卫国英雄卓雅等等熟知耳闻的前苏联名人和他们生前的事业成就。 </b></h5> <h5><b>叶利钦墓是一面飘扬的国旗,上面起伏的波纹象征他政治生涯的坎坷。</b></h5> <h5><b>赫鲁晓夫的墓碑是在黑白大理石之间一个雕刻他头部的头像。这块墓碑由俄罗斯著名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创作,而他却是与赫鲁晓夫结过仇的人。导游说:赫鲁晓夫生前非常霸道,经常发脾气骂人。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甚至辱骂这位现代派雕塑家,“驴尾巴甩的玩意儿也比这些东西强!”指责其吃的是人民的血汗,拉的却是臭狗屎。涅伊兹维斯内也毫不示弱,公然顶撞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下台后,为缓和与文艺界的关系,曾三次邀请涅伊兹维斯内到家中作客,都被涅伊兹维斯内断然拒绝。而在他临终前,却出人意料地留下这样的遗嘱:请涅伊兹维斯内帮忙设计墓碑。其家属找到涅伊兹维斯内后,他一口允诺,但前提是任何人不得干涉他的创作。创作者以黑白相间,用极其简约的艺术化语言,表示死者生前功过参半,对逝者的复杂人生作出了自身的评价。</b></h5> <h5><b>戈尔巴乔夫的妻子戈尔巴乔娃的墓碑是她18岁时的雕像,象征她永远年轻。旁边的空地是留给未亡的戈尔巴乔夫的。</b></h5> <h5><b>尤里尼库林(1921-1997)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一生在莫斯科马戏团演出,曾获“苏联艺术家”称号,他的爱犬就卧在他不远处。 </b></h5> <h5><b>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的墓碑上刻有《青年近卫军》封面雕像,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影响中国几代人。大家一眼就认出了他,站在他的雕像前,耳边不禁再次回响起保尔.柯察金的声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而这段及具有人生意义的格言,曾激励我们这些在激情岁月的少男少女们如何不虚度年华,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br></b><b> 墓碑前放置着保尔.柯察金的帽子和战刀。</b></h5> <h5><b>图式飞机的设计师图波列夫的墓碑,头像两侧分别是飞机和翅膀。墓碑 上刻写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苏联航空事业的巨大贡献!他曾设计了许多著名的飞机,至今对世界航空业有着很深的影响。</b></h5> <h5><b>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优美的舞姿永远留在了上面。</b></h5> <h5><b>著名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了无数中国青年人。而小说中的原型卓娅科斯莫杰扬斯卡(1923-1941)就是让我们这代人在小时候就敬仰的苏联女英雄。墓碑塑像是卓娅被德军逮捕以后,遭受绞刑时,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姿态。当我站在她的墓碑塑像前,看着这座挺起胸膛,仰望天空,短发和衣襟在风中飘扬,双脚前屈,仿佛要腾空飞起,让人难忘又令人震撼的姿态时,不由对这位前苏联女英雄更加敬仰。在卓娅墓地的对面是她的弟弟舒拉和母亲的墓地,姐弟俩人都牺牲在二战的卫国战争中。</b></h5> <h5><b>歌唱家斐奥德·亚里夏宾的墓碑是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在这座传神的雕像前,让我们喀秋莎合唱团的同伴们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兴趣,在导游的讲解下,才知道从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夏里亚宾,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的歌声曾震撼了整个世界,被称为世界的低音歌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歌手,俄罗斯民族的骄傲,生前一直受到国内激进分子的迫害,而不得不流亡国外。在他去世46年后,才唤醒了人们对夏里亚宾歌声的追忆,这位不朽艺术家的遗骸,终于从巴黎迁葬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b></h5> <h5><b>这里还葬有一位中国人—王明。他的墓碑上用俄文写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家。对于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说,王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他是个与有着密切相关联系的人。王明在苏联留学时,是斯大林的学生,他曾派往中国,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重要领导人,王明在当时的政治信仰、奋斗目标是无可非议的。土地革命时期,他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主张土地革命和红军斗争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和党的纲领是一致的;抗战时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上,他与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也是一致的。但他在担任党的领导期间,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50年代他因病去苏联,从此拒不回国。进入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入膏盲,在写完《中共五十年》后的第四天,就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0岁。而他妻子的墓就在斜对面,和他隔路相望。</b></h5> <h5><b>在短短的时间里与这么多历史人物相对,实在是难得,在这样一座花园般的公墓里,在那些各色石料雕成的墓碑前,我们不仅没有墓地阴间的恐惧,反倒是在导游郭中华精辟的讲解下,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又重温了一遍前苏联的历史,解读了那个时代名人的一生。 </b></h5> <h5><b>一天的游览匆匆而过,当晚我们乘火车前往圣彼得堡。<br></b><b> 待续:俄罗斯我来了之二 美丽震撼的圣彼得堡。</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