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人生

寒烟

<h1> 半百人生</h1><h1></h1><h1> 寒烟</h1><h1>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只是轻轻一掷,2016就被永久地囚禁在室外,我试图推开刚刚开启的2017,偷窥自己的20岁、30岁、40岁、50岁,却发现年轻时的身影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段发福,华发丛生的陌生面孔。我迟疑地问:这是我吗?窗外的那个人却笑而不语。于是我走出户外,从模糊的影像里证实,一个现实版的我,彷徨迷茫似乎不甘匆匆逝去的岁月。<br> “时间都去哪了?”<br> 窗外,留声机里正在播放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把我的思绪也牵回到过去。那个仰望天空满脸稚嫩的我,那个背着书包身材瘦小的我,那个留着两条发辫面带青涩的我,那个背上行囊离家求学的我,都被时光永久地定格在相册里,再也无法复制。第一次求学,和大学生们一起上课、用餐、读书,享受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被大卡车送进机器轰鸣的工厂,一个转身就从未谙世事的少女步入青春的列队。第一次相亲,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聆听婴儿的啼哭,第一次送自己的孩子站在国旗的旗杆下……一幕一幕,没有浪漫,唯有生活,我们用整个青春交换儿女们的成长。<br> 还记得那个骑着自行车在辅导班门前焦急等待的我,那个在菜市场与商贩讨价还价的我,那个急急匆匆上班又急急忙忙下班的我,尤如电影中的胶片匆匆闪过。周末,偶尔闲散不过是正在聆听《三十以后才明白》,歌词里记载着无限的落寞与怅然。还没有准备,中年时代悄然到来,突然就有了休整的欲望,哪怕是一时一刻宁静。作家吴晓波先生曾经说过:“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如醍醐灌顶,原来中年亦是由青春买单、垫付。曾经付出的时间成本、投资成本和拼搏成本都是为中年做准备,而中年亦是由柴、米、油、盐组成,围绕着孩子成长为主线,上学、陪读、直至大学毕业。几十年的培育,几十年的辛劳,酸、甜、苦、辣、咸掺杂其中,皆是中年的味道。<br> 步入中年,生活也出现过短暂的沉寂,亦如追求有所削减,欲望开始消退,但是操劳却曾未递减。在工作单位,我们常常挑起事业的大梁,担起管理和拼搏的责任。工余时间在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逼仄里穿梭,承担着孝敬老人关爱儿女的义务。我们的父母也进入耄耋之年,多半健康衰退,有的卧病在床须专人精心照顾和伺候。我们总会掏出不太丰厚家底对儿女们慷慨解囊,为他们买房买车,并以此作为自我满足的资本。偶尔朋友们聚会时依然会情不自禁地炫耀,儿子伟岸,女儿俊美!生活多么多么美好。我们心存着意念,因为孩子是半生成就的骄傲,更是未来憧憬的希望。于是乎,我们把一切辛劳置于脑后,耗尽了时间、精力和锐气,从生活的寒碜中寻找一些快乐,忽略了自我,忽略了生活的质地、生动和美好。<br> 而今,退休了,中年正离我们慢慢远去,再一次重新上岗,去儿女家给孙子外孙子们打工。从此时间抽紧了,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接孩子送孩子,又回到年轻时忙碌的状态,倒贴钱去看儿女那张漠然无视的脸。只是我们的腰弯了背驼了,步履蹒跚开始心憔力悴,有些经不住风雨。<br> 很想找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坐在窗前的竹椅上,静心地沏一杯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读一些年轻时想读而没有时间翻阅的书籍,享受阳光、香茗、文字带给人的愉悦和舒适,或者斟一杯浊酒,不在乎或浓或淡,慢慢品酩、独自微醺。一个人独享寂寞,情愿无以悲喜,无以欲求。或者码一段文字,吟几句诗行,默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以此慰藉那颗尚未衰老的心。很想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爬山、徒步、旅行,可以聊聊天看看电影,做一些年轻时曾经鄙视的所谓浪费光阴的事情。时至今日,生活已无苛求,一份淡泊,一份宁静,安之若素,顺其自然,但求岁月静好。只是,当孩子用平视或者俯视的眼神与我们交流时,眼圈依旧泛红,一丝卑微不乏白驹过隙的惊悚,老,正向我们逼近。不再设想未来。</h1><h1> </h1><h1> 2017年2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