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世界上有一种“惩罚”只针对妈妈</h3><div>文:大J 出处:大J小D(jiayoubaobao2015)</div><div><br></div><div>闺蜜发来微信,说自己的儿子平时其他人哄睡都挺好的,唯独自己哄睡时就会出现各种幺蛾子。一开始还挺甜蜜,儿子搂着妈妈说,“我爱你”,“我担心你去上班”。你侬我侬之后,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就是不肯睡。</div><div><br></div><div>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跑出去拉便便、一会儿踢腿、一会儿数数,就在她以为儿子快要睡着时,儿子突然说,“床太大了,他害怕”,这一句终于把闺蜜的耐心全部消耗完了,爆发了……</div><div><br></div><div>这样的情景其实很常见,有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都挺好的,老师反应也很独立,但是一回家,特别是妈妈回来后,就变得各种黏人。</div><div><br></div><div>有个妈妈曾经给我留言:平时都是外婆带孩子。外婆上厕所时和孩子说一声,她就乖乖自己在外边玩;可自己一回家,同样是上厕所,孩子是一定要跟着进来,有时还要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完全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样子。</div> <h3>01</h3><div><br></div><div>为什么孩子其他人带都挺好,妈妈带就不好了呢?</div><div><br></div><div>因为孩子在“惩罚”我们的离开。</div><div><br></div><div>例如,当妈妈结束产假回去上班,或者孩子刚刚开始入园生活时,一开始不少孩子都会有些不适应,哭着闹着不想让妈妈离开。慢慢地,孩子开始适应了,不再哭闹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想念我们了。在他们心底深处,还是很想念我们的。</div><div><br></div><div>但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无法很好地表达思念,他们就会用这些“不乖”的行动来缠着你。</div><div><br></div><div>比如,有的孩子早就不需要夜奶了,但妈妈一出现就又有夜奶需求了;如果是妈妈去幼儿园接孩子,孩子可能会变得蛮不讲理,非要买这个或那个,不满足就大哭大闹;或都就像这两个例子中的孩子一样,变得特别黏人,不讲道理的黏人。</div><div><br></div><div>这些真的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们很想念我们,他们也想知道我们是否也这样想念他们。但很多时候孩子感受不到,于是就只能用这些行为来试探我们。</div><div><br></div><div>当孩子极度“妨碍”到我们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他快点睡觉”。 </div><div><br></div><div>于是,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看到,他表达了自己的想念,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反馈。没被看到的孩子只能进一步用各种“作”来强化自己的情绪表达,来试探父母到底有多爱他、多想念他。其实大家可以自行回忆一下自己或者队友当年恋爱时的情况,闹小脾气的行为和孩子有着很多共通处。</div><div><br></div><div>这时,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回馈孩子的这份情绪,“嗯,你是舍不得妈妈去上班,所以不想睡觉是吗?妈妈也很舍不得宝宝啊,但妈妈要去上班,宝宝也要去上学,因为我们都长大了。长大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时刻在一起,但我们心里会时刻想念对方。”</div><div><br></div><div>小D特别喜欢各种小动物,我买的很多睡衣上面都会带着动物图案。有一段时间,她也这样黏我。那时我说完上面这些话后,还会额外说一段,“你看你衣服上的是小兔子,今晚兔子会陪着你睡觉。”</div><div><br></div><div>然后,我会亲一下自己的手,把一个吻放在兔子上面,告诉她,“如果半夜小D醒了,想妈妈了,可以从兔子那里拿出妈妈的吻,而兔子第二天也会告诉妈妈,小D有多想念妈妈。那时妈妈也会告诉小D,妈妈好想你啊。”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用照搬,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路。</div><div><br></div><div>我们这一代从小缺失了情感教育,即使学过再多育儿知识,也会出现道理都懂,现场就忘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不要马上跳入“我要矫正他这个行为”的思维惯性中。先解决情绪,情绪解决了,那些所谓的“坏行为”自然就容易解决了。</div><div><br></div><div>孩子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看到的只是10%,而真正影响行为的却是看不到的90%。我有没有得到爱?我是否感觉安全?我能否自己掌控?等等。这些才是孩子行为的根源。</div><div><br></div><div>很巧,我之前还收到一位妈妈给我的留言,说自己一直坚持“规则与爱并行”的教育理念。但最近出现的一个情况让她很沮丧。</div><div><br></div><div>平时老公带娃时间并不多,但只要是老公带娃时,孩子就出奇的乖,根本不调皮。为此,老公很质疑她的教育理念,觉得她太溺爱孩子了。没必要整那么多虚的,不乖就该骂一通。这让她很是疑惑。</div> <h3>02</h3><div><br></div><div>为什么越是花心思教育孩子的一方,孩子越会对其发脾气?</div><div><br></div><div>说这个问题之前,先划清一个概念,这里谈的是真正花心思科学育儿的父母,而不是溺爱。</div><div><br></div><div>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淘气和不听话”,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淘气”其实就是孩子在走向独立之前的过程。他们通过挑战权威来了解底线在哪里,通过破坏来明白自己可以做到什么,不可以做到什么。</div><div><br></div><div>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挑战和破坏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正因为如此,他们选择在觉得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而这个安全的环境往往就包括了对他更加无条件接纳、更加包容、陪伴他时间最久的那个人。</div><div><br></div><div>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喜欢你,或者开始怀疑自己的育儿方式,这恰恰说明孩子和你在一起有更加充足的安全感。只有当孩子感到足够被爱、被接纳、被信任时,他才愿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div><div><br></div><div>心理学上有一种“讨好型人格”,拥有这类人格的人会通过取悦他人来赢得关注和爱。对孩子来说,未必会形成这样的人格,但是当他感受不到父母另一方足够的爱和关注时,他就有可能想通过变乖、变懂事来赢得这份爱,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而孩子会很快学会。</div><div><br></div><div>千万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以为孩子就不需要设置规则。相反,爱与规则并存是不矛盾的,但这一切一定是基于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div><div><br></div><div>是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想想我们的童年,我们曾经希望被怎么对待?被打一顿、骂一顿真的是我们想的吗?</div><div><br></div><div>现在大环境有个很大的误区,总把孩子听不听话当成了带娃是否成功的标准。所谓“听话”,即父母说不,孩子就不做,这和孩子自发知道什么是对的,因此选择不做,这两者是有千差万别的。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唤醒,唤醒孩子内心想要变得更好的驱动力,这不是一句“听话”可以概括的。</div><div><br></div><div>我们在养育孩子,其实孩子更在帮助我们——让我们学会心理断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开始有内察,不那么容易被激怒;也让我们学会同理心,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div><div><br></div><div>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的确不容易,但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有趣。</div> <h3>如何让孩子知晓社会黑暗,又保留善良美好?</h3><div><br></div><div>保护孩子的善和美,是父母最大的职责</div><div><br></div><div>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写作业?</div><div><br></div><div>好妈妈,从来不用苦大仇深</div><div><br></div><div>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沟通才简单有效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