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海工具厂位于西宁市西郊(西宁市柴达木路184号),距西宁市区约17公里,工厂大门朝北,面对黑色巨莽——青藏公路。近邻有: 西川变电所、油泵油嘴厂、第一机床厂、西宁钢厂。</h3><h3>青海工具厂,是农机部在青海建设的六厂之一,是为其他五厂(青海工程机械厂 青海柴油机厂 青海齿轮厂 青海锻造厂 青海铸造厂 青海增圧器厂(后因故未建))提供专项服务的。</h3> <h3>青海工具厂,于1966年4月1日破土动工,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建厂原则下,于1966年9月15日正式投产。历经34年,于2000年宣布政策性破产。</h3><h3>一个国有中型骨干企业,就此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h3><h3><br></h3> <h3>青海工具厂(原名: 青海农机工具厂),1966年——1983年5月,由第八机械工业部(农机部)领导;一机部 八机部合并后称机械工业部,1984年6——12月,隶属机械工业部重矿局领导;1985年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业体制改革决定,机械工业部将青海工具厂下放给青海省,归青海省机械工业厅领导;1987年底,青海工具厂再次下放给西宁市直接领导。</h3> <h3>青海工具厂,属全民所有(国有)制,县团级。正式职工1300人左右。全厂占地总面积203.4亩,其中厂区7.57万平方米,生活区5.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393万元(截止1986年底)。整个生活区是一个小社会——有: 职工食堂 招待所 职工医院 职工子弟学校(从幼稚园到高中) 粮店 邮局 电影院 菜市场和售货店及理发洗澡等等设施,一应俱全……</h3><h3>其领导体制: 1983年以前,是中共青海工具厂委员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1983年起,改为中共青海工具厂委员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h3><h3><br></h3><h3>下图为青海工具厂平面图(西面为生产区,东面为生活区)</h3> <h3>厂党委领导下的政工组织机构</h3><h3>历任党委书记: 李玉温 朱学初 于辉煌 杨圣德 孙元才 王北迁(副书记主持工作) (王北迁调走后,本人主持党委日常工作) 陸纯培。</h3><h3><br></h3><h3>下图为厂党委组织系统示意图</h3> <h3>厂长负责制下的行政领导生产机构</h3><h3>历任厂长(任职半年以上者): 朱学初 于辉煌 孙元才 陸纯培 杜金科 许泰立 张同生。</h3><h3><br></h3><h3>下图为厂长负责制下的行政系统示意图。</h3> <h3>2000年,青海工具厂宣布政策性破产,时任厂长张同生。</h3><h3>此图为破产后,重组的在原青海工具厂大门门楼上挂岀的“青海新青工具有限公司”招牌。</h3><h3>是否有点凄凉?!</h3><h3><font color="#ed2308">破产重组的</font><font color="#010101">青海新青工具有限公司</font><font color="#ed2308">生命短暂,不久被私人老板收购。原来的一个部属国有中型骨干企业,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就这样灰飞烟灭,私有化了。</font></h3> <h3>青海工具厂党政领导机构办公楼</h3> <h3>苏联侵犯我珍宝岛后,根据上级“平战结合”的要求,工厂筹建了军工车间。1969年10月1日,生产装配了五支合格的7.62mm半自动步枪。后即批量生产。</h3><h3>1970年4月25日,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将军,视察了青海工具厂。</h3> <h3>1979年国家开始企业改革试点工作,改给企业拨款为给企业贷款,即所谓的“<font color="#ed2308">拨改贷</font>”<font color="#010101">。</font><br></h3><h3><font color="#010101">工厂的改革,在于如何改变以往的</font><font color="#ed2308">“计划靠上级下达,材料靠国家调拨,产品靠统购统销,财政靠统收统支”</font><font color="#010101">的四个局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企业改革,步步深入。1981年是青海工具厂最困难的一年,年计划产值100万元,实际完成100.12万元,人均产值839元,亏损145.86万元,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1983年机械工业部调整了厂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开始执行生产经营承包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规模最大的一车间</font></h3> <h3>1985年,历经半年的企业整顿五项工作,于九月初验收合格,工厂工作再一次走上正轨。</h3> <h3>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下的经营模式贯性作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局面仍然未能打开,工厂连年亏损……</h3><h3>1985年工厂下放给青海省后,即对厂领导班子成员作了大的调整,工厂很快有了活力,当年就扭亏为盈。</h3><h3>1986年夏,给东西两个家属区安装了暖气片,改冬季烧煤取暖为供热水取暖;1987年夏,给东西两个家属区安装了有线电视节目。</h3><h3><br></h3><h3>图 为中原油田生产的变速器部件</h3> <h3>为中原油田生产的变速箱。</h3> <h3>大型钛合金模具正在精加工中。青海省机械厅厅长现场参观……</h3> <h3>工厂生产的部分刀具</h3> <h3>1985年11月13日,厂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厂党委会委员。</h3> <h3>1986年1月29日,厂第三届一次职工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厂工会委员会委员。</h3> <h3>1986年4月13日,日本参访团参观工厂。</h3> <h3>1986.5.25厂首庙职工运动会开幕式。</h3> <h3>1988年建成硅铁车间,正式投入生产。</h3> <h3>青海工具厂旺盛时期的东家属院。每年冬天“<font color="#ed2308">暖心的热流</font>”从这水泥柱上的管道,流向千家万户。</h3> <h3>在青海工具厂职工子弟学校就读十二年,高中毕业后,走岀青海的小伙子,在寻找曾经住过的“<font color="#ed2308">家</font>”。</h3> <h3>原来的小卖部(商店)平房(摄于2014.7)。</h3> <h3>东家属院大门外围墙。</h3> <h3>工具厂东家属院地理标志——杨树</h3> <h3>还认识吗?拆除后的家属区东院。唯一能认识的是——<font color="#ed2308">树。</font></h3> <h3>供暖管道拆徐后留下的水泥柱。</h3> <p class="ql-block">各户储存煤砖、蜂窝煤的杂物棚</p> <h3>东院,我曾经住过的房子……</h3> <h3>现在已不复存在了。</h3> <h3>家属区西院,是在原篮球场运动场上盖起来的。也是原来的露天电影场。</h3> <h3>小车头处二楼,是我西院居住了六个春秋的“家”。</h3> <h3>尚未拆除的车库。</h3> <h3>即将消失的职工家属区……</h3> <h3>粉身碎骨,迎来新生。</h3> <h3>现代化的摩天轮,已高高耸起。</h3> <h3>(工具厂小区)青唐小镇已初具规模。</h3> <h3>青藏公路进入西宁市区路段——柴达木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