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永张营插队随笔(十六)</h3><h3><br></h3><h3>登西岳华山。</h3><div><br></div><div>1,做去华山的准备工作。</div><div>2,凌晨出发步行三十里到县城</div><div>3,从火车站徒步往华山进发</div><div>4,救命的玉米渣子</div><div>5,自古华山一条路一一千尺幢</div><div>6,登华山路上的搬运工。</div><div>7,无限风光在险峰。</div><div>8,华山上巧遇李小宇,李小实俩兄弟。</div><div>9,夜宿西峰气象站。</div><div>10,下华山。</div><div>11,两腿不听使唤。</div><div><br></div><div><br></div><div>2016年10月回永济张营时照的苹果树</div> <h3>1,做去华山的准备工作。<br></h3><div><br></div><div>最后与我和乔理同遊华山的有:高二(1)班的朱秉慧,高二(2)班的朱华,初二(3)班的和兰英,初二(5)班的闫亚平和初二(6)班的门文喜。</div><div>我们在学生食堂里拿了几个馒头,我怕夜里露宿,还揹了一个条薄毛毯。</div><div>值得高兴的是我到冯营村找小戒指借了一台在照相机。在华山留下宝贵的纪念,所以到现在我还很感谢小戒指。1976年返城后有一次路过他家,我还特意去看看他。</div><div>我们高中几个同学相聚时,也请了他。但他后来和我们王小晋来往多。</div><div>当时戒指还自告奋勇要去给我们做随行摄影师,因为女生都不认识他没同意,我也不好做主。</div><div><br></div><div>2,凌晨出发步行三十里到县城</div><div><br></div><div>去华山的头天,乔理去南社村拿了点必备物品,又返回小姚村。住在我在学校的宿舍里。</div><div>第二早上三,四点钟,天还没亮我们就从床上起来,徒步三十多里到达永济县城。</div><div>在永济县城,略作休息,吃点早点。当时付鸣已在县城的红旗学校当老师了。她骑自行车来为我们送行,并托她买些水果罐头,照相机胶卷之类的物品。她由于上班,无法和我们一同前往华山。所谓罐头就是用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div><div><br></div><div><br></div><div>这是当年插队时,我和张国良住过的小院</div> <h3>3,从火车站徒步往华山进发。</h3><div><br></div><div>我记得是九点多,我们上了火车, 中午车到华阴站下车。沿着铁路步行前往华山。</div><div>来到华山入口处。一路沿着山路慢慢往前走。那时已是盛夏,由于是在山里,天也不热。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很令人心情开朗舒适。<</div><div>我们行进的速度很慢,几个人里就属门文喜比较骄气。天黑了才到了华山脚下一个小屋子。当时游览华山的人也不多,一路上我们基本上没碰到什么人。</div><div>只有我们几个露宿在小屋子里。拿出烙饼和水壶饱餐了一顿。晚上我们就在这个小屋子里露宿了一宿。我带着那条毛毯可管了用了。因为是在山里,夜里还是挺冷的。</div><div><br></div><div>4,救命的玉米渣子。</div><div><br></div><div>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在小屋外,路边有一个老头卖煮鸡蛋。大概是8毛钱1个。我们也没买就接着往前走。走了一段路之后,乔理和我说,他觉着我们带着吃的可能不够。乔理又自告奋勇原路折回,到那个卖鸡蛋的老头那,买了点苞米渣子。当时也就1斤多吧。乔理告诉我,老头就这么多,他全给买了。幸亏买了这个苞米渣子,否则我们都下不了山了。</div><div><br></div><div><br></div><div>插队期间游西岳华山的留念</div> <h3>5,自古华山一条路一一千尺幢</h3><div><br></div><div>自古华山一条路,真是名不虚传。越往上走,山势越陡峭。奇峰挺秀。我们顺着石头的台阶,一阶一阶地走到了千尺幢。在"智取华山″的电影中,我就牢牢记住了"千尺幢″这个词。手扶着铁链往上走时,回首看看后面的台阶。 几乎是直上直下,有好几百个台阶。向上仰视真是有一线天的感觉,下山时比上山更惊险,我们是万分的小心。</div><div>上了"千尺幢″,如同进入了当年的电影"智取华山″里一样。"千尺幢″,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年轻就是好,当年就能爬上去了。现在真是年老力衰,想都不敢想啦。</div><div>上了"千尺幢″,就是当年电影里的那间屋子。当时在那间屋子里还碰见了一个老人,是观里的老道。文革后都不让当道人了,就留他一个。</div><div><br></div><div>6,登华山路上的搬运工。</div><div><br></div><div>出了"千尺幢″,上了北峰。已近中午时分。沿途我们见到两个人背着很多东西,往山上走。他们就是华山的搬运工。 他们有时也靠着石栏杆休息一会,我趁他们休息的时候和他们交谈了几句。他们是华山脚下的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做搬运工作。主要是给气象站的人送粮食和生活用品。有时一天跑两个来回。我真是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勇气。</div><div><br></div><div>初二3班乔理在华山山峰上</div> <h3>7,无限风光在险峰。</h3><div><br></div><div>我和同伴们坐在北峰的一个大石头坡上。开始了野餐。为了减轻负担,我们把所有罐头都打开吃了。遗憾的是我们那时候不懂得环保,把吃过的水果罐头的瓶子,摔在了大石头坡上。</div><div>远处有一座小亭子,但是必须从山崖旁垂掛的一条铁链梯子爬下去。我和乔理打算试一试。幸亏在同伴们的劝阻下。没有进行这项活动。否则一不留神,摔个粉身碎骨也是没准的事,那将留下千古遗恨。</div><div>北峰四面悬绝,树木葱郁。看着眼前的景色,我们全都忘记了插队的苦难。完全把自己置于文革之外了。华山也可以称为世外桃源啦。</div><div>我们又顺着蜿蜒的山路。去了南峰。华山以险峻而闻名于天下,其陡险居五岳之首。</div><div>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遍布华山。令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中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div><div>后来我又去过两次东岳泰山,一次北岳恒山,觉得均无华山风光无限。</div><div>当年沉香劈山救母,我却不能救我母亲于水火之中啊。</div><div><br></div><div>8,华山上巧遇李小宇,李小实俩兄弟。</div><div><br></div><div>在华山顶上居然遇见了,在东吕插队的李小宇,李小实俩兄弟。当时我们双方都感到是意外惊喜。都问对方同一句话,你怎么也来了?插队时李小宇兄弟和外人来往不多。但是和我还有过交往。因为我们班的汪幸幸和王淑明都和他们在同一大队。</div><div>当时我们还一起合影照了一张相。可惜相片我没留住。</div><div>李小宇也算是一个高材生。他是四中的学生,有时聊起天来还能聊到一块。但他和初二(6)班的一个女生的事,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事。这种事还是说开了好,但是他没这样做。早我就听说初二这个女生沉溺于"红楼梦″,我只能说红楼梦害了那个女生。</div><div>后来李小宇到县安办帮忙。他告诉我县安办对每个学生进行了一次外调。我的外调写的不好。但他始终没让我看。后来孙娜让我组织张营知青去邻县知青点参观。那里有一对知青男女喜结连理,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路上路过解州关帝庙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下去看看能否参观关帝庙。当时正在文革期间关帝庙也关了。未能如愿。1993年,2016年我有机会两次参拜关帝庙,一了夙願。</div><div>虽然关帝庙没参观成,但回去后李小宇告诉我这件事在县安办影响很不好。他也同样认为不应该。我觉得他在这件事上,人过于虚伪了。以后再也浚见到,听说他上学去了。</div><div>20年前我在西安门十字路口碰见过李小实,互相问候一下,也没留电话。</div><div><br></div><div>9,夜宿西峰气象站。</div><div><br></div><div>休息后我们就一直在华山上东峰,南峰到处游览玩。南方到北方山上有个气象站你看下不了山了就在江镇上住旅馆整不死人没有寒风台阶,够冷的。请这一个戴眼镜儿的同事和我聊起天。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还挺客气,接了我们两条棉被。但是在山上,我们是胡吃海喝,把所有吃的都吃完了。</div><div><br></div><div><br></div><div>当年插队时游西岳华山的合影。前排闫亚平(初二5班),朱秉惠(高二1班),朱华(高二2班),后排乔理(初二3班),门文喜(初二6班),和兰英(初二3班)</div> <h3>10,下华山。<br></h3><div><br></div><div>第二早上醒来,我们就剩了一铝饭盒的剩粥,女生们让我和乔理两个人分了。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告别华山。下山回村。</div><div>那时候年轻,饿着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可是没有其它的办法,因没有地方能买到吃的。</div><div>下山的路上还是和上山一样。几手没碰到什么人。要命的是门文喜怕下山。和兰英只好陪着她在后面慢慢走。因为华山自古一条路,又得经过"千尺幢″。确实下"千尺幢″的台阶不容易,我们只好慢慢的往下移。显然速度就慢多了。饥锇也使我们无暇好好的欣赏华山的风景啦。</div><div>总算熬到卖鸡蛋的老头那,这时也不考虑价钱贵不贵了,每人吃了两个鸡蛋。 这两个鸡蛋又使我们坚持的走下去。一直到了华阴车站附近,我们才大吃了一顿。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的摊黄菜,就是把鸡蛋敲到碗里后,还搅进面粉。 但吃起来也格外香。</div><div>酒足饭饱之后,又坐火车返回永济。</div><div><br></div><div>11,两腿不听使唤。</div><div><br></div><div>晚上九,十点左右到的永济车站。我们又连夜徒步返回村里。又是30多里的路。但是大家也挺高兴,一路上还唱上歌了。夜里12点多我们才到达村里。乔理还是跟我住进了学校。</div><div>第二天早上起来,两个腿肚子都有点麻木不仁,不听使喚。过了好几天才缓过来。</div><div><br></div><div><br></div><div>当年和乔理在华山上的合影<br></div> <h3>这是我人生轨迹中,一次难以忘记的,可以回味的旅行。</h3><div><br></div> <h3>①笑嵐点评</h3><div><br></div><div>张兄插队时期去华山游玩的过程很吸引人,心理感受描写的生动,华山风景写的不落俗套引人入胜,再现了华山险峻幽美的雄姿。你们好像在华山游玩了三天,在山上住了两个夜晚,真是深度游了,一定饱览了全部秀美风光。我去华山是在八十年代的一年夏天,早上六点上山,一天转遍东西南北四峰,下午六点出山到玉泉院。当时是去西安出差路过华山,穿了一双旧塑料凉鞋,湿漉漉的岩石上脚底打滑,生怕鞋子坏掉,后悔没有穿胶底鞋,走路很辛苦,要有现在的旅游鞋就更好了。半路认识的一个胖子在回程走不动了,只好坐滑杆下来。华山路险太陡,看着他难受的样子,真心替他担惊受怕。第一次去华山没有成功,在插队时期的某一个冬季,和杨树程同行。从西安临潼游玩回来,下午开始登华山,到了千尺幢,天快黑了,石阶上冰雪太多,不敢继续上行,只好遗憾下山,也是从县城半夜走回村,真的很累,一觉睡到第二天下午。记得上山时吃个饼子不顶饥饿。只想吃当年火车上卖的四毛一只的烧鸡。[呲牙]</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③闫京兰点评</div><div><br></div><div>看了你的文章,也想起我们去华山的事,那真是青春的记忆。</div><div>华山那个小亭子叫“下棋亭”,相传赵匡胤和道士陈抟曾在此下棋。后人建亭于此作为纪念。到达下棋亭必须通过鹞子翻身那条铁索,当年是那样,现在条件应好多了,不会那么险了。当年我们七个女生,五个男生好像都爬铁索过去到了下棋亭。看了你的文章,想到这一细节。</div><div><br></div><div>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哈哈!</div><div><br></div><div>年轻,不知厉害,傻大胆。</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