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家乡莫家楼,旧时,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十八个省市,有一百多个姓氏。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 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甘肃、宁夏、内蒙、广东、湖南等省市自治区。 主要姓氏列举一百零八个如下: 姬周曹魏,陈史莫王,秦齐吴岳,赵宋李唐,爱新觉罗,孙刘关张,焦好艾戴,程谢欧阳,孔孟郭何,金俞杜姜,沈胡代陆,毛候拜蒋,拓仲麦田,苏紫葛黄,龚郑肖姚,蔡朋文房, 扈门倪段,林海薛袁,高潘贾单,谭范洪汪,龚朱牛马,黑柳白杨,韩董阎夏,瞿任辛常, 邱冯许徐,施展温梁,竺贺樊雍,鲍罗万章。 </h3> <h3>莫家楼是个村庄名,过去有没有楼老辈人也说不清楚。顾名思意,应该有过楼吧,仅记得儿时,村里有一大土台,高约两丈,方园亩余,土质坚硬,久经风雨侵蚀,显得满目疮痍,台顶上长满野枸杞,也许是迷信的缘故,没有人去动土台的土,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我想这土台大概就是莫家楼的台基吧。据说清朝同治年间,台上建有楼,后来被土匪烧了,只留下这个风水堆。直到五十年代末,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十几人拉一辆大轱辘车,拉土台的土垫操场。土台从此消失了,也算为莫家楼发挥了“余热”。</h3> <h3>莫家楼的出名,也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早在三十年代的《西北日报》就以“人烟稠密、风景佳丽,人民生活比别的村子宽裕的多”赞誉之话。报导过她。打破沙锅问到底,说来话长了。 天 时 光绪32年(1906年),内蒙古察汉池盐池作为外债抵押,盐税权划归比利时国,在中卫新墩设仓销售,使新墩商业日趋繁荣,后来由于盐运业务扩大,建仓设场需要不少耕地,大盐商尽盛魁老店主刘尽善联络家乡人和莫家楼绅士,让出自家耕地,欢迎盐务局迁往莫家楼。遂大兴土木,于民国十四年(1925),由莫家楼解放后第一任乡长莫忘忠的祖父包工建设盐局。历时4年,建成办公、生活用房及库房80余间,土夯围墙高丈八,底宽九尺,上宽六尺,有防守女墙,四角有岗楼。高大的砖雕拱门上“比商卜内门盐碱公司,中条盐场公署”两名并列,由三名比利时人和中国盐务人员共同管理。可谓中卫最早的中外合资公司。 1927年盐税权收归国有。成立甘肃省中卫盐务局.进行盐务储运、官督商销。内设产盐局、盐税局、辑私局和盐警队固定职警人员一百一十余人,冬季大忙,临时增佣工百余人。内蒙察汉池的盐用骆驼运往莫家楼盐局,路上要走七八天,从入冬到来年春季每年投入的骆驼近10万峰次,仓房灌满盐后,另有百尺见方砖砌围墙用于露天诸盐,装满的盐堆呈一高数丈的银色“金字塔”,俗名盐坨,蔚为壮观。运盐驼户有蒙族,他们的骆驼叫蒙驼每一链骆驼前有一峰供骑坐的骆驼,驼鞍很漂亮。也有回,汉族驼队,拉骆驼的人步行,没有专供骑坐的骆驼。 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占领呼和浩特,吉兰泰盐池运输的道路中断,只能由中卫转运,此时四川、陕西、河南盐源告急,又求之于莫家楼,于是莫家楼盐业市场大热起来,运销量超过了抗战前的三倍,加之中卫处于抗战大后方,相对较安定,成为外地商人蜂拥而来投资的理想选择。 </h3> <h3>用于露天诸盐的盐坨,装满的盐堆呈一高数丈的银色“金字塔”,俗名盐坨,蔚为壮观。</h3> <h3>入冬后,莫家楼每天有上千峰骆驼进出,从北沙窝到莫即楼一路绵延数十里的驼队,非常壮观。这些驼队返回时,购买米面、布匹、白酒、茶叶等物。莫家楼的盐再用十几辆牛车转到黄河边,装船渡河,然后装马拉胶车运往固原、平凉陕西等地。返回时又运进红糖、干果、布匹、棉花、药材等货物,从内蒙到甘陕,形成一条千里商贸之路。 盐务局迁到莫家楼,产生了连锁反应,地产开发带动建筑,建筑带动木工、瓦工、杂工,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h3> <h3>莫家楼的一般村民有的被雇佣去盐库背盐、装盐被称作盐夫子,有的赶车运盐,叫车户;女人缝盐袋封口叫缭包子的。有的开磨面坊,有的做小生意。这里的有钱人比别处多,主要是地主官僚、商人、盐局职员,许多盐工、长工生活贫苦,无房无地甚至家无隔夜粮,还有更穷的鳏寡老人、乞丐和妓女。</h3> <h3>“老羊皮袄狗皮帽,骆驼蛋蛋毡辄老”,是中卫人冬天四大宝,驼粪俗称骆驼蛋蛋,晒干后用于生火取暖做饭,莫家楼的人大多不用煤碳,家家炕前连一火炉,炉膛和一般炉子不一样,呈上大下小,鸡窝一样,俗称鸡窝炉子,生火时抓一把麦柴点着,倒上驼粪,上坐一沙锅,炉火被吸得呼呼响,一会儿炕也热了饭也好了。小孩子半夜起来跟着骆驼转,捡拾驼粪,家家房上晒满骆驼蛋蛋。</h3> <h3>有了这么多来往的驼队,车辆,需要住宿,人需吃喝,驼需草料。由此派生出许多车马店、驼店、商铺,莫家楼又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吸引了九省十八县、四十六种姓氏的人到这里做生意,有蒙、满、回、汉四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创繁荣。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这里有山、陕、鲁、豫人开的大店,也有平凉天水人开的小铺,还有提蓝叫卖1小贩、卖油郎。棉布绸缎、烟酒糖茶、针织百货、香表火柴、陶瓷五金、文具纸张、干果调料、米店面铺、碾房磨坊、油房醋坊,回汉饭馆、风味小吃、中医西药,还有赌场、烟馆,应有尽有,难怪有人说:“中卫城里有的莫家楼都有,中卫城里没有的莫家楼也有”,</h3> <h3>外地知名的马戏团,剧团纷纷慕名来莫家楼演出。</h3> <h3>莫家楼当时较大的字号有“尽盛魁”、“鸿泰店”、“春兴永”、“中兴泰”四大富商,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尽盛魁”自有骆驼三百多峰,店铺十七处,市房一百多间,店员二三十人,是全省闻名的富商。四合院外有花园,奇花异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村民也可入内观赏。</h3> <h3>莫家楼地处黄河北岸,距河沿不足一里,距中卫城十里.黄河出黑山峡后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闯,把卫宁平原切割得叉河如网,险滩遍布,这段黄河,古称鸣沙河。唯独莫家楼段,因地理原因形成瓶颈,水大河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黄河九曲古渡,这也是盐务局设在莫家楼的一个主要原因。渡口除随时渡人的羊皮筏子外,尚有木船20多只,又形成码头集市。</h3> <h3>莫家楼又是兰州、青海至包头的水上运输必经之地和水运货物集散点。大牛皮筏、木排时有停靠。“沙锅煮着山芋蛋,羊皮筏子赛军舰”,黄河上长途运输的皮筏多为牛皮筏,大的牛皮筏由100多个牛皮囊缀成,载重万余斤,筏上如张设帐幕,则成为一个宽敞的水上行宫,借助河水一天就能航行100多里。台湾作家林黎解放前曾乘牛皮筏从兰州经莫家楼到银川,有诗纪实道:“空囊实气膨膨胀,任重途遥泛大荒。湍急凝神穿峡过,银川千里半朝航”。 木排主要用于运输木材,将许多圆木连成大排,放进黄河顺水漂流,到达目的地交货后,放排人乘车或骑驼返回。 羊皮筏则用于短途运输和渡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中卫上下河沿的烟碳、香煤、砂锅、瓦盆,上游甘肃五佛寺一带特产软儿梨(兰州话,中卫人叫软梨子),大多装皮筏运到莫家楼销售,软儿梨皮薄、肉厚、汁丰、绵甜爽口、回味无穷,冬贮冻成冰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析出一层冰,果肉化成一包香水,一口气吸入嘴中,冰丝丝,甜津津。沁人脏腑,胜过任何新潮饮料,如有头疼脑热发烧咳嗽之疾吃上两个软儿梨,病疼顿消。中卫以下及别地无此水果。</h3> <h3>2927年,为避开腾格里沙漠的侵害,甘肃省将原宁兰(银川至兰州)古道中卫经沙坡头、营盘水至兰州段废弃,改由莫家楼渡黄河经寺口子、兴仁堡、靖远达兰州。莫家楼成为银川平原通往固原、平凉、兰州、西安的要津,南北旱路、东西水路的交通枢纽。 1933年架通中卫至银川电话线路,1938年架通的中宁至兰州防空电话线,1940年架设中卫至中宁、银川有线电报军用民用专线均从莫家楼渡口过河,耸天林立的过河线杆自成一景。 由渡口向北通往北山铁、煤、金矿区及内蒙边境有一条战备通道,莫家楼渡口又成为名符其实的战略要冲,</h3> <h3> 莫家楼的繁荣也造就了一批人才,七十三行文才武将,其事迹一言难尽,仅从当地人给他们起的外号可见一斑:如王会计、宋队长、田医官、何待诏、赵厨子、莫铁匠、何皮匠、张木匠、李把式、孙锅盔、雍干烙、王枣糕、张船匠、马排匠、马铜匠、康二胡、徐戏娃、牛画匠、莫阴阳、邱裁缝、王屠户、李斗行、赵局长、唐营长、白参谋、邵队长、花公鸡、抓破天等等等等。 中卫二毛皮倍受南北客商青睐,莫家楼的民勤裁缝和河南籍皮匠是鞣皮制裘的高手,生意应接不暇。 蒙族人喜用铜器如铜锅、铜壶、铜酒器、铜刀鞘之类,马铜匠的手艺远近闻名,每逢冬季,上门的蒙族客户络绎不绝,他所在的巷子被叫做铜匠巷。雍干烙的“干烙子”馍,有底有帮形似盆状,小巧玲珑,吃起来酥而不碎,干而不硬,越嚼越香,装在毛口袋里几天不坏,是长途跋涉于沙漠中的驼户喜爱的必备干粮,如今已失传。 安徽籍饭馆老板因其糖醋鲤鱼和黄闷鸡出名,得了个雅号“花公鸡”。抓破天的地方风味小吃“猪脏”,由肥猪肉和糯米做成,肥而不腻,即充饥,又解馋。 还有些人长年往返于蒙、汉之间,单人独步穿越沙漠轻车熟路,绝不会迷失方向。夏日进沙漠时带两个西瓜,隔一天路程往沙里埋一个,做个记号,待回程时饮水用完刨出来解渴。吃完后将两半西瓜皮扣起来放路边,以便让后来断水之人救急。他们虽是汉人却会说蒙语,可充当翻译,被当地人称为“长着两个舌头的人”</h3> <h3> 那时盐务局还出了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1942年,宁夏军阀马鸿魁为其母过60大寿,各县都准备寿礼寿幛,中卫县长周勋岑,工心计善逢迎,抓兵要粮动辄鞭打绳拴,外号周鞭子,寿礼十分丰厚,唯此寿幛让他伤透了脑筋,他知道马鸿魁平生爱好字画,加之省府四厅八处的要员多善书法,为讨好上司得找个写字高手,就把几位中卫有名的书法家召来,推举一个写寿幛,几位书法家都自觉拿不出手,得罪了马鸿魁还了得,便互相推诿,这时有人提出莫家楼盐局的毛杰,大家如释负重,一致赞同。毛杰何许人也?此人湖南藉,当兵流落到中卫,因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身后萧条,被安置在盐务局看门打扫卫生,这毛杰写得一手好字但因身份低微,平时受压制,不曾出名,这次为马母写寿幛被当作替罪羊推出,不料一鸣惊人,他书写的“福海寿山”四个斗大行书字龙飞凤舞、风惊电挚,令马鸿魁赞不绝口,遂将他叫去,在银川任了个科长,谁知毛杰命薄福浅上任七日就一命归西了。县长周鞭子因有功被提升为宁夏省会警察总局局长。 </h3> <h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莫家楼学校功不可没,当年为方便盐税职员子弟上学,由盐局建立小学一处,第一任校长为比利时人赫尔兹,1937年学校移交地方,改为高级小学,后为中心学区,管辖柔远,靖远、砖塔、施家大庙、刘家夹渠、王四官桥六校。盐务局每年仍给予一定资助,所以该学校教师待遇之厚,教学水平之高为平行学校所瞩目。莫家楼小学的史校长,是黄浦军校学生办学有方,在县上有名望,还能保护学生,解放前保甲长在全村抓兵,但不敢进学校抓学生,年令大的学生怕被抓兵晚上不敢回家就住在学校里。学生晚上自习用的灯叫鳌山灯,现已失传,是一个陶瓷小碗,碗里装上香油,中间有一空心立柱穿上棉花捻子,点着照明。那时学校珠算教学很认真,再加上盐务局的会计又给学生教了一种失传的珠算除法,名叫“一通百打”,也叫“六归七二五除”,只要学会这一除法,任何除法都会打。因此莫家楼学校的学生珠算都很好,许多人后来就当了会计。莫家楼学校解放初为县属重点学校,乡村教改实验基地,为新政权的建立输送了一批急缺人才,有的担任乡长、区长,仅吸纳进乡区的妇女干部就有四、五人,后来大多成为县妇联骨干。</h3> <h3>说起莫家楼的繁荣老人们说是莫家楼的风水好,因为莫家楼有一棵风水树,那时不知学名叫什么(属新疆杨一类),当地人都叫他大马树。被奉为神树,建庙把树围在庙院里。这树有十几丈高,要十几名小学生手拉手才能围起来,生两种树叶,一种长满白毛,据说不能动,另一种色绿光滑、柄粗而结实,同学们收集叶柄装在鞋里,经脚汗的作用变的柔韧,然后用手捏住两端互相勾拉,不断者为胜,胜多为王。我们称这种游戏为“打马”。这棵树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高大的身影,几十里外就能看见,枝繁叶茂不易攀登,树上鸟窝累累,说不上名的鸟足有百余种,每天都能听到群鸟的“交响乐”,尤其是野鸽,成群结队,夜晚栖息在树上,五十年代我见有人晚上在树下放几堆大火,树上的鸽子便扑向火光,被人抓捕,一晚可捕几麻袋。还有一种形似仙鹤,当地人叫青庄的大鸟,在树上费来舞去,把池塘里的鱼抓来树上吃,时有小鱼从树上掉下来。 到了连饭锅也拿去炼钢的年代,这棵大树也残遭厄运,不知被砍伐做何用了。数年后我看到残存的树基露在地面上直径有3-4米,从外皮到内心无一点腐朽坏空之处,周围发出不少幼枝。看此情景,如不被伐,再活一千年也不成问题,如今树基也被没入黄土,惜哉!哀哉! 自从大树被伐,昔日鸟群遮天蔽日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老人乘凉小孩嬉戏的场所也不存在了。 诺大一棵树,砍伐也非易事,椐当年木工说,先搭梯子上去锯掉枝杈再把两根大锯条焊接起来,直接将树身锯成方木和板材。 </h3><h3>当年笼罩在大树下的庙叫圣帝(财神)庙,和东面黄河边爱水殿遥相呼应,每年七月十五的赛神庙会热闹非凡,尤其出名的是打单鼓,即由数个男巫每人手拿一团扇状单面羊皮鼓,楼下吊数个铁环,随着多变的舞步,击打鼓面,抖动铁环,鼓声沉着哄亮,环声急促清脆,有强烈的节奏感,古朴典雅,极具地方特色,解放后被文化部门改骗成“单鼓舞”进京表演受到好评,还有“绕帽个”“打马鞭”“扎胳膊”等节目,因动作残忍,现已绝迹。放河灯的活动也很有艺术风趣。</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