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武汉又称江城,中国中部中心城市,也是国内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称。楚文化和中国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对它的最早印象就是武昌起义。初到武汉,被它拥挤的人潮震撼,无论是机场、车站、地铁或大街上,似乎不存在早晚高峰;无论是行人或车辆,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都像是电磁场中杂乱无章振动的粒子,自由随行,规则感比较缺乏(当然市中心有人维持秩序稍好些,马路斑马线两侧居然要人员拉根绳子等待红绿灯,像过火车道口一样)。</h3> <h3>春天出游,自然离不开赏花,首站就是东湖梅园,梅花是武汉的市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三月初大部分品种的梅花已经过季,普遍还在开放的是粉色娇艳的美人梅。</h3> <h3>600年古梅花树</h3> <h3>据说,这种专门用长焦镜头等待抓拍飞鸟的活动叫打鸟</h3> <h3>与梅园紧邻的就是磨山景区樱花园,樱花节刚刚开幕,但真正绽放的樱花还只是少部分,因为气候缘故,今年的樱花开放要稍晚于往年,所以只在磨山景区周游了一圈。</h3> <h3>傍晚在酒店周围看看街景,发现一座高大气派的教堂(地图上写叫多莫大教堂),走进才发现,这是一座有着豪华外表和洋名字的大型商城,天呢!原来我真的遇到的是假教堂,不可思议!</h3> <h3>到武汉自然要到武大看一看,号称中国最美大学校园之一的学校,据说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人满为患还要门票;校园占地很大,保存有许多民国时期老建筑,时间和体力有限,著名的樱花大道必须要看。这是一条在山坡上的小路,山坡上民国时期高大厚重的楼房沿山势阶梯而上,现在是学生宿舍,路两边是各种树木,樱花树上已经挂满花蕾,估计再过一周就能盛开;花未开人已到,路上开始人头攒动,不敢想象,待到樱花烂漫时,这狭窄的小路会是怎样的拥挤。</h3> <h3>民国时期建筑,现为学生宿舍</h3> <h3>民国时期的图书馆</h3> <h3>樱花大道</h3> <h3>走出武大北门就是东湖风景区,东湖虽然没有杭州西湖名气大,但倚山傍水面积很大;武汉这一天空气质量很差,浩瀚的湖面一片朦胧,天水一色,拍摄的照片有如水墨画般素雅。</h3> <h3>东湖景区中的亚洲棋院</h3> <h3>虽然天气不好,可时间还要充分利用,黄鹤楼:是这地区最标志性的建筑。历史上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登楼望远抒发情怀,也因此闻名遐迩。最有名的要属唐代的崔颢作的《登黄鹤楼》:</h3><h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h3><h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h3><h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h3><h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h3> <h3>站在黄鹤楼上,长江大桥在雾霾笼罩下蜿蜒伸向天际边。</h3> <h3>黄鹤楼公园山路上的油菜花</h3> <h3>落日余晖中的黄鹤楼</h3> <h3>到了一个城市当然要看看城市风景和风俗文化,昙华林据说是保留了一些老武汉的市景,一些老建筑与七八十年代的旧楼房交杂在一起,沿山坡高低错落。</h3> <h3>原瑞典教区</h3> <h3>原牧师公寓</h3> <h3>胭脂山衣坊</h3> <h3>孙中山先生做为中国近代革命家,他的思想为中国开辟了新的纪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有纪念他的中山公园。武汉中山公园环湖而建,地处闹市却绿树成荫,园内还有为纪念张之洞在任湖北期间业绩卓著的张公亭和张公祠(也称受降堂,国民党政府曾在这里接受日本投降)。</h3> <h3>张公祠(受降堂)</h3> <h3>张公亭</h3> <h3>武汉三镇是由长江与汉水交汇分割而成的,乘摆渡可以很便捷地往来于汉口、汉阳和武昌之间,船稳稳地江中行驶,站在甲板上背后就是两江交汇处,彩虹状的晴川桥和双层的武汉长江大桥分别横跨在汉水和长江上,气势恢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空气质量略微转好,终于看到大桥真容。</h3> <h3>高山流水遇知音!坐落在龟山脚下的古琴台,曾是春秋战国时代楚人俞伯牙抚琴之地,它的旁边是月湖公园,湖对岸是音乐厅和大剧院,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安静。</h3> <h3>湖对面的音乐厅和大剧院</h3> <h3>龟山</h3> <h3>每到一地总是离不开吃,尝尝当地特色美食也是一项必备的功课;武汉有几个比较集中的商业街,最早的汉正街类似大胡同批发零售;游人多喜欢汉阳步行街和黄鹤楼旁边的户部巷步行街,走一路尝一路,基本就饱了。</h3> <h3>户部巷小吃街</h3> <h3>热干面</h3> <h3>蛋酒</h3> <h3>武汉豆皮</h3> <h3>看到年轻人排队买烤面筋,我也第一次尝尝</h3> <h3>旅行结束,当飞机飞临津城上空时,万家灯火,璀璨夺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