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那些记忆……

冰川

<h1><b> ——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中央党校五七干校的记忆</b></h1> <h1> <b>一 . 离别了,我的大北京</b></h1><h1> 1969年11月17日清晨,10岁的我和两个哥哥以及中央党校的大批家属和孩子离开了大北京踏上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中央党校五七干校。</h1><h1> 我们兄妹三人自从接到要去河南五七干校的通知后,按照妈妈写信给我们的搬家清单,我们开始采购必需的物品。13岁上初中一年级的大哥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到海淀镇去买成捆的草绳、草帘,生火取暖的炉子、烟筒等,去西单买了上海蜜蜂牌的缝纫机,理发推子等等。大哥每天回来就忙着收拾东西装箱子,再用草绳捆好箱子发托运。就这样我们三个半大孩子把整个家从北京给搬到了河南五七干校。我是每天都处在兴奋的状态之中,在我的心里,河南五七干校既是个遥远和陌生的地方,又是一个很近很亲的地方,因为父母是1969年6月已经先期到达那里了,分别快半年了,我就要见到父母了,一家人就要团聚了。</h1><h1> 经过10多个小时的一路南行,在漆黑的深夜,这趟满载着中央党校家属和孩子的列车终于拉着长长的汽笛徐徐停靠在河南漯河车站的站台上。下了火车我左看右看、四处搜寻没有找到妈妈的身影,领队的叔叔告诉我说是每个连队只能派两个代表来接站。因为没有见到妈妈来接站,心里特别难受,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出站时人多又混乱,生怕把我丢了,我紧紧拽着哥哥的衣服角随着大批人群出了车站。之后我们被安排在大车店席地而坐暂时休息,等待天亮之后继续出发。 </h1><h1> 翌日清晨,接站的车队陆续到达,我们兄妹三人随着接站的叔叔登上了去往干校六连驻地的大卡车。长长的车队,颠簸的道路,隆隆的马达声,默默的车里人,我的心里就是盼着卡车快快地开,因为爸爸妈妈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我们兄妹的到来。三个多小时后,卡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尹坡村。车下站满了等候接家属的六连五七战士,我们兄妹三人跳下卡车,终于见到我爸妈了,太高兴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h1><h1> </h1> <h1> <b>二 . 河南西华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尹坡村的记忆</b></h1><h1> 我们这些家属小孩到了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之后,五七干校没有自己的房子,党校就以每个连队为单位将我们分散到农场的劳大(劳动大学的简称)、农场二站、农场三站、郭庄、尹坡。党校五七干校校部设在劳大院内,那里的生活条件最好。</h1><h1> 从北京初到河南五七干校,我父母都是党校五七干校六连的五七战士。六连的驻地在黄泛区农场尹坡村,所以我们到五七干校的第一个家就是安置在尹坡村。尹坡村在劳大校部的东边2华里处,是附近比较穷的村子。</h1><h1> 到尹坡村的第一天,村里的狗见了北京来的生人,就会发出低沉的乌乌声,吓得我抬腿就疯跑,哭喊着跑掉了一只鞋,还是被狗咬破了棉袄的下摆。我家住在尹坡村北的一个小院里,小院里住了五七干校六连的11户人家。每家都是一间房子,房间大小不等,但都是破旧的土坯房,我们进住之前是用于装牲畜饲料的破房,还是老乡现给我们腾出来的。分给我家的房子,是小院门口的第一间土坯房。我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被眼前的破土坯房给惊悚着了,整个房间低于地面有半米深,就像地窖阴暗潮湿,爸爸用捡来的石头砌了两级台阶,四周的墙壁黑黢黢的,所谓的窗户没有玻璃就是一个大窟窿,妈妈用透明的塑料布给糊上了充当玻璃窗。门是半截的,是用荆条编的,大窟窿小眼的四处透风,冬天冷得水缸里都结冰。我家是小院把门口的第一间房子,小院里的所有人进出小院都要经过我家门口,所以老乡们散养的猪、狗、鸡经常溜达来光顾我家,有一次一头黑猪站立起来把两个前蹄搭在半截门上,伸头往屋里张望,吓得我吱哇乱叫,二哥拿起墙边的棍子就追出去了,追打着猪满村跑。后来,妈妈用毯子夹进棉絮做了一个很厚实的门帘挂上,门帘就权当门了。妈妈又熬了一锅浆糊,用报纸把四周的黑土墙和棚顶裱糊了一番,所有的这些基本建设完工后,家里明亮了许多,也不徒四壁了,翻来覆去满眼都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社论、参考消息、时政要闻。 北京托运来的炉子也燃起了炉火,烟筒里冒出了袅袅炊烟,如此这般构成了我家的眠食生计。</h1><h1> 尹坡村的大队部在村西边,六连的男、女大宿舍就在村大队部的一排砖房里,宿舍前是一片小树林,住大宿舍的都是单身干部和没有立户条件的干部及部分子女。五七中学张继臣老师、彭永科老师都住在六连大宿舍。六连的食堂在离大宿舍不远的小房里,食堂很小不能堂食,都是打饭回宿舍吃,食堂厨师是张爱慧的爸爸张建书。我们尹坡小院的住户离食堂较远,打饭要穿过半个村子,有一次,我和二哥还有小院的李一平姐妹(还有几个小孩记不清了)在食堂打完饭往家走时,村里的一头毛驴受惊了,狂奔我们而来,我和二哥、李一平躲闪及时,李一平的妹妹春华被毛驴撞翻在地,打的饭菜撒了一地,春华受了点皮外伤。</h1><p class="ql-block"><br></p> <h1>上图是五七干校六连的11户住家在尹坡小院的分布图</h1><h1> 我家是住在尹坡小院大门口的第一间。住在小院的小孩有李辉、李伟、李兵兄妹三人、吴晓彤姐弟三人、王小卫姐弟、贾玲、纪红、李霞姐妹、刘幼幼姐妹、汪杰(小龙)、李一平姐妹、王超英、胖东东(揭念东)。住尹坡村南边的有张爱慧姐妹、张沛姐妹、刘永康刘旭升姐弟、艾元元。住尹坡村大队部集体宿舍的有孙宝云、原维林、李锦、郭宪、伍楠。</h1><h1> 这个小院是我们大人和孩子们生活的活动场所,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小院儿的大人孩子们围在院里的小喇叭旁收听到了从卫星传来的《东方红》的音乐曲;院子中间可以晾衣服,有时孩子们还把猴皮筋绑在树桩上跳皮筋;听胖东东讲故事;那时我们学会了做煤块,做煤块就成了我们孩子的日常功课了;一开始尹坡小院儿没有电,到晚上家家都点一盏煤油灯(也称马灯),为了能使晚上屋里亮点儿,一到傍晚孩子们就围在一起擦灯罩;院子里的大人们自己修建了土厕所各家轮流值班打扫,现在想起来还挺干净的。我们因为在村里的小学和当地孩子一起读书,还学会了当地河南方言;总之养成了符合这一段时间的所有习惯。尹坡小院的大大小小的孩子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小院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孩子而充满了生机。 </h1><h1> 为了解决五七干校干部家属的住房问题,五七干校领导决定征用原西华县农场的大片土地,建设五七干校新校址——被我们称之为五七干校基地。建设新校址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和物资,所以五七干校的每个连队都承担了各不相同的任务,有脱土坯的、有烧砖的、有跑运输的、有种大田的,还有后勤保障养猪种菜的等等,我父母所在的干校六连的任务是在尹坡村脱土坯。记忆中的土坯场是在尹坡村北边的潁河大堤的下面。我爸爸是六连一班的,负责和泥,土质的黏性很大,和泥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我妈妈所在的班组负责脱坯,脱坯的劳动强度也很大。父辈们每天在烈日下劳作,还有劳作指标,劳动强度非常之大。有时尹坡小院的孩子们也会到脱坯场帮大人们干活,搬运晾晒好的土坯,装上拖拉机运到窑场烧砖。</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脱坯</p> <h1>上图是吴晓彤一家在尹坡村小院留影</h1><h1><br /></h1> <h1>  这个水缸是我家刚到尹坡村时买的,是用来装全家人的饮用水的,挑一担水正好装满一缸。这样的水缸,我们每家都有一个。一开始我们小孩儿还想试着为家里挑水,可是担子一上肩,肩膀压的太疼了,我们个子又小,挑着空桶都费劲儿,这活儿只有让大孩子帮着家里干了,每天是我爸爸或者我哥哥负责挑水。水井在尹坡村的中部,离我们小院还挺远的。回北京时我家把这水缸也托运回北京了,保留至今。</h1> <h1>上图是尹坡村,寒冷的冬天冰凌都把树枝压断了。</h1> <h1>上图是尹坡村大队部集体宿舍前的小树林</h1> <h1>上图是五七干校六连部分五七战士在尹坡大队部集体宿舍前留影</h1> <h1>上图是五七干校六连部分五七战士在尹坡大队部集体宿舍前留影</h1> <h1>上图是五七干校六连部分五七战士在尹坡大队部集体宿舍前留影</h1> <h1>上图:五七干校六连五七战士与尹坡老乡交流。</h1><h1><br></h1> <h1>上图是张振国老师(前排右一)和尹坡村民合影</h1> <h1>上图是党校孩子与尹坡小学同学合影。</h1> <h1>上图是党校孩子与尹坡小学同学合影。</h1><h1>第一排左起:尹秀菊、—?、刘革新(党校孩子)<br />第二排左起:温宇平(党校孩子)、尹小平、—?</h1><h1> &nbsp; 尹坡村的村民老乡对我们小院的人非常热情友好。</h1><h1> 尹坡小学尹玉梅同学的家和我们小院仅一墙之隔,她经常和我们一起玩。从尹坡小院向北走五分钟就是潁河,记得我们刚到尹坡村小院不久的一天下午,尹玉梅就带我们上了潁河大堤,疯玩到天黑才回家。</h1><h1> 小院的东边是尹小平家,小院的孩子也经常去尹小平家玩,我们也没少给她家捣乱。有一次她家的母狗下了一窝小狗,我们总想去看看小狗长的模样,人家说要等小狗睁开眼了再让我们看,至少要五天。这天我们小院儿里的几个孩子趁着母狗出去了,一下子钻进了下狗的草棚,果真有四五个小黑狗都闭着眼呢,我很好奇上去就把小狗的眼睛一个一个都给扒开了。这时尹小平正好看到了我们,也只是无奈地笑笑……。 对尹小平的记忆太深了!</h1><h1> 真心希望能和尹小平、尹玉梅以及当年尹坡小学的同学们再次相见,当年尹坡村小院的小伙伴们是不会忘记你们的!</h1><h1> 2015年5月重回河南西华五七干校到尹坡村时,由于时间匆忙,没能再到我曾经住过的小院看看,很是遗憾!尹坡小院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至今难以忘怀,挥之不去。</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上图是五七干校校部劳大通往尹坡村的小水渠,也是干校劳大的孩子去尹坡小学上学的必经之路。我们童年的脚印深深的烙在这条通往学校的路上,小路上因为有了我们这群广阔天地自由生长的孩子而尘土飞扬充满生机。</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五七干校住在劳大校部的孩子和住在尹坡村的孩子,都在尹坡小学上学,分别插入1~6年级的各个班。我到尹坡小学是三年级,记得班里的同学有尹社英、尹四孩等同学。在尹坡小学六年级毕业后,就进入中央党校五七干校自己创办的五七中学学习。</span>党校五七干校五七中学校长史洛夫以及张继臣老师、张振国老师、彭永科老师、徐佩菊老师都是干校尹坡六连的五七战士。还有住在尹坡村小院的王世范老师、曾令碧老师都担任过五七中学的任课老师。<br></h1> <h1>上图是五七干校六连张振国老师与尹坡小学老师合影<br />前排左起:刘作民校长、张振国、郭书贤教导主任<br />后排左起:尹喜成、尹大军、尹发明、—?</h1> <h1>上图:2015年5月师生一行八人重返河南西华黄泛区农场中央党校五七干校,在尹坡村口留影</h1><h1><br></h1> <h1>上图:2015年5月重回黄泛区农场尹坡小学</h1> <h1>上图是当年尹坡小学尹发明老师与现任尹坡小学校长在当年老教室前合影</h1> <h1>上图:2016年9月10日中央党校发小大聚会,当年尹坡村小院的几个小伙伴们合影。</h1><h1>左起:李兵、吴晓彤、曾令碧老师(李一平的母亲)、李一平、李春华(李一平的妹妹)、王超英</h1> <h1>   <b>三 . 河南西华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劳大独一处的记忆</b></h1><h1> 我家在尹坡小院住了大半年,记得那年夏天下连阴雨,因为是土坯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最后终于扛不住,后山墙倒塌了,我家才从尹坡村小院搬出来,搬家到校部劳大的独一处。</h1><h1> 独一处在劳大的东南角,是位临通往漯河和西华的大马路的路边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零零的一座小房子,所以得名独一处。我们搬进来之前这里是黄泛区农场的兽医站,是专门给骡马钉马掌用的。独一处是灰色的砖房,生活条件比尹坡村好多了,独一处是我家在西华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的第二个家。</h1><h1> 安顿好独一处的家,安顿好我们兄妹三人,这时父母所在的六连也从尹坡村撤离到了五七干校的基地,基地离劳大校部16华里。父辈们白天是高强度的劳动,晚上还要开会学习,所以父母不能每天回家,每隔两周回家看望我们兄妹三人一次,农忙时要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h1><h1> 当时从尹坡村小院搬家到独一处的小孩有汪杰(小龙)、贾玲、纪红(还不会走路坐在小推车里)、王小卫、王洪姐弟、李辉、李伟、李兵兄妹三人。还有两位老人,一位是汪杰80多岁卧床不起的外婆,另一位是纪红70多岁的外婆。独一处紧临大马路,人来车往的非常不安全。因为父辈们不能每天回家,所以每天驻守在独一处的就是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一群半大孩子。后来,汪杰家调走了,贾玲、纪红搬家去基地了。之后陆续搬家到独一处的还有李一平、刘旭升、周力游几家。</h1><h1> 这期间大哥在黄泛区农场的农中上学,我和二哥在尹坡小学上学。我大哥李辉在农中上学时,曾是西华县乒乓球队的队员,与万伯翱(万里长子)是非常要好的队友,大哥经常带万伯翱来独一处的家里来玩,他们经常到河南各地打比赛。在外出比赛期间大哥得了急性肝炎,休学一年在家养病。</h1><h1> 再后来,我们兄妹三人都到干校基地的五七中学上学时,父母又从干校基地六连调回校部劳大的连队了,父母和我们兄妹三人又是基地、劳大两地分离。直到我们兄妹三人都回北京上学时,父母又从独一处搬家到劳大食堂东边的最后一排房居住,和刘革新家是邻居,这是我家在西华黄泛区农场五七干校的第三个家。</h1><h1> 总之,在五七干校的这四年,和父母聚少离多,真正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日子就是在尹坡村小院居住的大半年时间。</h1> <h1>上图是党校发小在五七干校劳大独一处西边麦地留影</h1> <h1> <b>四 . 河南西华黄泛区农场中央党校五七干校五七中学的记忆</b></h1><h1> 那是一个折腾的年代,不断地变换生活环境,对我们这帮孩子来说,除了兴奋、新奇之外,还不知道“多愁善感”。如果说干校生活给父辈们带来的是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对我们这些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孩童们而言,却有着另一番不同的感受。</h1><h1> 1969年11月—1973年11月,整整四年在河南西华五七干校的一切都是令人难忘的,特别是在干校基地五七中学的那段半军事化的初中岁月。中央党校五七干校五七中学于1971年初创办,至1973年11月结束。共招收了71、72、73、74四届学生,我们74届是五七中学的最低一个班级。五七中学有我们最最难忘的日日夜夜,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干校的经历有悲有痛有烦恼,有太多已做过的笨拙的傻事和遗憾。但在五七中学我们更多收获的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老师们如父如母,亦师亦友,同学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那种特殊的情感相处,形成了我们至今念念不忘的"五七情结"……</h1> <h1>  上图是五七中学71届的同学们在树荫下学习。五七中学创办初期,条件艰苦没有教室,广阔天地就是同学们的教室,小板凳、马扎就是课桌、课椅。没有宿舍,同学们住在马棚、鸡舍、猪圈、仓库等。</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的同学们在稻田里插秧</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71届同学合影,身后是正在建设中的五七中学。71、72、73届的同学们都先后参加了五七中学的建校劳动、挖青年塘的劳动,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五七中学校舍是师生们从平地上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尤其是71届高年级的同学们贡献最大。五七中学新校舍于1972年初竣工,71届的同学们还没有在新校舍上过一天的课,就接到通知转回北京上学了。</h1> <h1>  我是1972年2月进入五七中学读初一,是五七中学74届的。当时班里有因各种原因转入的高一年级的同学,也有低一年级的跳班生,所以班里的人员结构比较特殊,我在班里属于小字辈。教我们文化课的老师们原来都是干校的五七战士,他们都是毕业于各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我们五七中学的教学大纲是依照北京中学的教学模式而制定的,为了和北京中学的教学进度一致,我们选用的教材都是特意从北京购买的。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老师灌输给我们非常明确的理念,那就是,不论怎么"大批判大斗争",认真读书始终是学生的主业!老师们认真负责,尽最大的努力在传授知识,五七中学所有的课程中,老师们非凡的气质和风度,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深深地打动和感染着我们,加上他们生动诙谐的语言,常常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叫绝 。</h1><h1> 数学课:代数中的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彭永科老师把因式分解的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等方法讲解得深入浅出,简单易懂,使我能够很快掌握解题的技巧。初中几何,郑德兴老师为了讲好第一课,用了两天时间寻找、研读华罗庚先生的"黄金分割"的几何原理,用以提高同学们对几何的学习兴趣。郑老师从最基础的点、线、直线、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讲起,到定义、定理的推理、证明循序渐进,简单明确。彭老师和郑老师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对我后来的学习高等数学帮助非常之大。</h1><h1> 语文课:唐天然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语言简练,生动传神。我记忆最深的是当年语文书里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非常精典的一篇散文。课上唐老师让我们自己先通读一遍课文,读后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认为描写的不就是一个长满野草的园子和一个陈腐的私塾。后来唐老师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出神入化般地把鲁迅的这篇散文讲解得非常细腻,就像童话故事很有画面感。比如唐老师讲解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雪天的捕鸟,鲁迅从夏天写到冬天,很巧妙地构成了百草园的大全景,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儿童乐园。以至当时我也梦想着拥有这样一个百草园。很多年后,当我女儿上初中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就模仿当年唐老师的语言给女儿讲了这篇课文。女儿的这篇读后感作文得了优秀,受到老师的好评。</h1><h1> 唐老师十分重视对我们进行作文训练,要求每星期上交一篇作文,有时题目自命,但是,不能平淡无味,一定要有值得让人过目不忘的精妙警言。学生的作文中,每有佳句,他都会在句子下面画上红线,边旁加上评语。为了写出点儿既精炼顺口,又充满哲理的"镇世之句",我常常挖空心思地想上几晚上,有时候为了把想好的佳句放进作文中应该放的地方,晚自习趴在课桌上倒腾半天。当唐老师的红笔在我的作文上画下重重的波浪形线条,写上赞美的评语时,我的心里还是美美的。唐老师注重文字的自然、工整、流畅和朗朗上口地通读,这样的基本功训练,为我日后撰写工作稿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老师的一手漂亮好字、课堂板书都是我们临摹的样本。后来我们从五七干校转回北京101中学上学时,老师和同学都夸我们字写得好、基础知识扎实。现在回想起来,我仅有的一点古文知识,相当部分是唐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对于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史的了解,也是来自唐老师的启蒙。</h1><h1> 英语课:吕文镜老师是高级翻译,是精通多门外语的语言专家。吕老师担任了五七中学各届的英语老师。吕老师每天早自习带领我们朗读课文背诵单词,纠正我们的发音。吕老师非常注重我们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授语法时,要求我们把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依次用横线标出来,并且还要画出箭头指向所修饰的词语。期末考试时,语法部分的试题我把横线和箭头画得相互交错,我自己看着都眼花缭乱,吕老师判卷认真仔细,梳理清了眼花缭乱的横线和箭头,我的语法试题全部答对。这得益于吕老师平日教学的严谨和指导。</h1><h1> 历史课:张继臣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高才生,是我们74届的班主任也是历史课老师。张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讲历史,操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历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原始社会、春秋战国的纷争、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张老师的讲课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通过学习历史课程,使我从不懂历史,过渡到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h1><h1> 地理课:崔静老师在五七中学教地理课,摄影技术好。崔老师带我们从地球仪和地图学起,给我们讲解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质和地形、季风气候、河流和湖泊、矿产资源、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等等。在地理课上崔老师带领我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最后从中国地理走向了世界地理。</h1><h1> 农基课:农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农基课"。农基课是文革期间初中独有的课程,是"新生事物"。教农基课的是王世范老师。我记忆中的农基课主要讲了植物、土壤与肥料、栽培与种子、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等。学习这些农业基础知识,结合生产劳动的实践,使我们对农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了。</h1><h1> 体育课:张宝山老师是五七中学的体育老师。当年在五七中学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械,但是张老师的体育课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五七中学校舍前的空地支起网子就是羽毛球场地,换个网子就是排球场地,教室的后边就是乒乓球台,我们课间可以随时打羽毛球、排球、乒乓球。体育课上张老师找片空地教我们打垒球,篮球场上教我们投篮、三步跨篮,张老师还经常组织各种球类比赛。记忆深刻的是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开幕,其历史意义,更令人难忘。小球推动大球转,中美"乒乓外交"开启了破冰之旅,古今中外前所未有!在全国掀起了乒乓球热,记得在干校基地的食堂,五七中学和干校的五七战士举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五七中学上场的有72届的彭强、李春生、李辉等,五七战士有李培植、唐和祥等。总之,在五七中学的这两年同学们的德、智、体都得到了全面发展。</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74女生在劳大球场合影。张宝山老师曾经率领我们74届女生在黄泛区农场场部的灯光球场,与农中女队打了一场篮球比赛。</h1><h1>前排左起:温宇平、刘建梅、王临虹、李上林、姜真真</h1><h1>后排左起:刘岩、陈蓓、黄中芳、李兵、刘革新</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74届女生在五七干校劳大合影</h1><h1>第一排左起:温宇平、刘建梅、王临虹、李上林、姜真真</h1><h1>第二排左起:刘岩、陈蓓、黄中芳、李兵、刘革新</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的老师们在五七中学校舍前合影。看着老照片中的老师们,如今他们大多年迈,有的已经故去。但当年的灿烂笑容永远留在我们脑海……</h1><h1>前排左起:王秀华、郑秀荣、王世范、史洛夫、杨文荣、崔静、王亚汶</h1><h1>后排左起:唐天然,彭永科、张宝山、肖如川、张继臣、张振国</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老师们合影。<br />前排左起:王亚汶、郑秀荣、崔静、吕文镜、王秀华<br />后排左起:唐天然,张继臣、王世范、庞永洁、彭永科、杨文荣、史洛夫</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老师合影。</h1><h1>左起:张宝山、张继臣、张振国、史洛夫、彭永科、唐天然</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历史课的张继臣老师,也是我们74届小班的班主任。</h1><h1>张继臣老师对同学们操心最多,当年他对同学们全心呵护至今佳话频传,备受五七中学各届同学尊敬。</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英语课的吕文镜老师。呂老师今年已92岁高龄了,聊起当年五七中学的经历时,吕老师仍能娓娓道来,记忆力超强。</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彭永科老师,是最松弛、最富激情的数学老师。</h1><h1><br /></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数学课的郑德兴老师。郑老师退而不休,博览群书,仍是满满的学者风范。</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语文课的唐天然老师。</h1><h1>一起与唐天然老师回忆五七中学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聊到动情之处,唐老师提笔写下"五七中学永不忘"。</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物理老师张振国。张老师言语不多,博学睿智、治学严谨。</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体育课的张宝山老师。现如今86岁的张老师还是那么热爱体育,看电视都是体育节目。</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教地理课的崔静老师。崔老师虽年逾八十,谈起当年的五七中学仍那么思路清晰、神采奕奕。</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洪希刚老师。洪老师嗓音还是那么洪亮,艺术风采不减当年。</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孟宪礼老师。 孟老师当年在我们眼里,就是画家,就是摄影师。</h1> <h1>上图是河南林县红旗渠标志性景观</h1><h1> 1973年10月,干校领导决定组织我们五七中学74届小班去河南林县红旗渠参观学习,它像一份大礼,隆重地来到我们的面前,着实让我们兴奋了好几天。由史洛夫校长带队师生一行三十人乘坐解放牌大卡车从校部劳大出发,一路风尘的向北跨过黄河、穿行于广阔的豫中平原,进入地处山区的林县。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全部建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在林县我们亲眼目睹了红旗渠工程的人间壮举,打造险峻青年洞的事迹,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在林县参观期间,由于史洛夫校长接到干校领导的电话,要求我们尽快返回干校做回北京上学的准备。无奈我们只好减少参观的地点,缩短行程。此行我们途经了许昌、新乡、林县、安阳、开封等地,最后到达省会郑州。</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74届师生在河南林县红旗渠留影</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74届师生在河南林县红旗渠留影</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74届部分师生在河南林县红旗渠留影</h1><h1>左起:王临虹、温宇平、刘岩、李兵、孟宪礼老师</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74届师生在河南新乡百泉留影</h1><h1>左起从下至上:陈蓓、刘革新、李兵、温宇平、李上林、姜真真、刘岩、王临虹、 张爱慧、吕文镜老师</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74届师生在河南开封龙亭合影。</h1><h1>第一排左起:刘岩、李兵、陈蓓、温宇平、张爱慧、王临虹、李上林、姜真真、</h1><h1>刘革新、吕文镜老师</h1><h1>第二排左起:李征、何润勤(司机师傅)、马立文(医生)、史洛夫校长、吴刚、李伟、</h1><h1>杨京生、周小峰、陈乃康</h1><h1>第三排左起:郑德兴老师、张继臣老师、吕存、周力游、李小刚、胡晓明、周小军、范跃进、王杰、尤东山(干部)</h1> <h1>上图是中央党校五七中学74届女生在河南开封铁塔留影</h1><h1>左起:刘岩、陈蓓、李兵、王临虹、姜真真、温宇平、李上林</h1> <h1>上图是五七中学74届女生在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留影</h1><h1>左起:温宇平、陈蓓、李上林、李兵、王临虹、刘革新、张爱慧(遮住)刘岩、姜真真</h1> <h1>上图是在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上留影</h1><h1>左起:史洛夫校长、郑德兴老师、李兵、刘革新、刘岩</h1> <h1>1973年11月,在这排师生参与自建的五七中学校舍前,我们74届小班同学依依不舍地留下了回京前与老师们的最后合影。<br />第一排左起:李兵、刘岩、陈蓓、温宇平、黄中芳、李上林、姜真真、刘革新<br />第二排左起:朱爱群、唐天然、张继臣、史洛夫、吕文镜、郑秀荣、彭辉、王秀华<br />第三排左起:刘建梅、王临虹、郑德兴、李晓刚、胡晓明、周力游、周小军、陈乃康<br />第四排左起:王杰、吕存、吴刚、李征、范跃进、杨京生、李伟</h1> <h1>  林县红旗渠之行结束回到干校后,我们就停课做回北京上学的准备。就要离开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就要离开五七干校了——我曾经的家!就要离开五七中学了——我曾经的学校!满满的都是记忆,记忆不是知识,它更像是一种情感。</h1><h1> 1969年11月至1973年11月,整整四年的五七干校生活,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干校的生活将不再现,也将不再被复制。这里有我少年的欢笑,年少时的梦想,年少时的无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烦恼.....,四年里我收获了扎实的文化课基础知识,学会了种植、插秧、收割,接受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这所有的收获给了我从少年走向成熟的力量。这四年的岁月长河,流不尽的感慨与沧桑,抹不去的踪影与痕迹,沉淀了48年,依然让人感动,斯情斯景就如昨天无法忘记,值得我用心去体味,用一生去回忆、去珍藏。</h1><h1> 1973年11月,告别了五七干校、告别了五七中学、告别了我的父母,告别了广阔的豫中平原,踏上一路向北的列车,回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大北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