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越北那座山(引子)

作者:一曲歌来一片情

<h3>   又到了这揪心的三月!</h3><h3> 41年前的三月,我心爱的二哥殷涛离开了我们,消隐在越南北部的崇山峻岭中……</h3><div> 当年,他坚决听从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参加了1979年发生在祖国南部边陲的那场战争。</div><div> 那一年,他22岁。</div><div> 根据殷涛烈士生前战友、同学的要求,现摘录2016年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魂牵越北那座山》中的章节编发,缅怀殷涛烈士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纪念这位共和国的英雄!</div><h3> 殷涛烈士永垂不朽!</h3> <h3>魂牵越北那座山</h3><div>殷毅著</div><div> </div><div> 引子</div> <h3>  越南,高平省西侧的山岳丛林。</h3><div> 弯曲、坑洼的老3号B公路长蛇般缠绕在崇山峻岭中。起伏的峰峦连绵不断,狼牙似的山头挂着一团团破棉絮状的云雾,砂石公路时而盘上山顶,时而蜿蜒到谷底。山脚下有一些层叠的稻田,再往上便是漫山遍野的蕨类植物。路边不时闪现一片片芭蕉树和刺竹丛。</div><div> 虽然是11月天,但越北亚热带丛林湿漉漉的闷热气候让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散发着牲畜的粪便味道。</div><div> 我们乘坐的丰田商务车上午离开高平市区,沿越北34号国道进入原平县境后,便折上了老3号B公路,一直在大山丛林间颠簸爬行。在一个弯道处的小村庄班英稍作停留后,车子又向北驶入一条山道,约四米宽的砂石路面被雨水浇过,有些泥泞,车子颠簸得更厉害了。</div><div> 根据相关资料和幸存老兵们的回忆,我早已把这里的周边地图、卫星图看了上百遍,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沟渠、每一处开阔地,都像烙印一样烙在我的心里。</div> <h3>  电子指北针上的经纬度变动着,逐步靠近我预先设定的明心乡那嘎村的地理坐标。我的心跳在加快……</h3><div> 商务车驶过了那嘎模范村前面的一处水坝,拐上了一条岔道。</div><div> 在那嘎模范村前的一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我下车踏访。</div><div> 这里山峦重叠,四面峻峭的山峰包裹着开阔地,就像一口天井,只见到头顶铅灰色的天空,看不到来路和出口。</div><div> 这里,是原448团老兵们永远心痛的地方!</div><div><br></div><div> 四十多分钟后,商务车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行。翻过一个山坡左拐没多久,随着山门“打开”,眼前又出现一片狭长的开阔地,刚收割过的稻田一直延伸到山脚。</div><div>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在路边一座孤零零的破旧平房前停下。房前的旗杆上挂着一面越南国旗,房顶已经拆了,但门上还挂着一把锈锁,斑驳的屋檐上有一排越南文字。</div><div> 翻译告诉我,那是昆洛村文化中心。</div><div> ——昆洛村,是我二哥殷涛烈士36年前牺牲的地方!</div><div> 我立即背上行囊下了车,沿着小道向那片狭长的开阔地走过去。</div><div> 右手的山脚是一溜农舍,有两层的吊脚楼,也有一些老旧的低矮平房。宽檐木结构的房顶黑黝黝的,像荒野里阴沉沉的庙宇,发出悚人的寒气。</div><div> 一幢吊脚楼的平台上突然冒出一位缠着黑头巾、身着黑布衫的老妪,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一会儿又不见了。她的装束和前苏联塔斯社当年发的宣传照片上端着AK47冲锋枪的越南女民兵一模一样。</div><div> 穿过村里的小径,我站在田埂上,环顾着开阔地的四周。空旷的开阔地上不见一个人影,死一般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见自己“咕咚、咕咚”的心跳声……</div><div> 这里的山形地貌和幸存老兵们描述的一样,方位和地理坐标也吻合。</div><div> 我环视着这片当年杀机四伏,步步惊心的大山丛林,心里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痛楚。这里的山坡、稻田、树木、山谷、小径和空气,都关联着二哥殷涛当年的艰辛与悲壮!</div><div> 光阴流转,这片呑噬了几百位年轻生命的山林和开阔地,已没有一丁点战争的痕迹。</div><div>  开阔地西南的大山就是那座当年穿插分队“右手”上的“孤山”。这座“孤山”的北面是巴贝,现在的明心乡政府位置;西面是那嘎和熬嘎两个村屯,南面和东面分别是呑发、嘎瑞。我所在的位置是“孤山”的东北侧昆洛村。</div> <h3>孤山卫星图</h3> <h3>  这就是经常出现在我梦境里的那座“孤山”!</h3><div>  这座沉默的“孤山”,见证了36年前那段悲催的历史,同样也记载了当年那场战争的血腥——</div><div>  1979年3月12日以及以后的几天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成都军区50军150师步兵第448团在回撤的途中,被敌人分割包围,失去组织的战士们分散突围,在眼前这片莽莽群山里东冲西撞,孤兵搏杀。</div><div>  他们的鲜血猩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div><div>  我仿佛听到了当年在这里爆出的激烈枪炮声,不屈的战士们浴血喊杀声……</div><div> 山脚旁,我的二哥殷涛在敌人一片劝降声中,宁死不屈,毅然拉响了怀中的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div><div>  悲壮的448团共有328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在这片山林里消隐……</div><div>  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在绝境中选择了血战,选择了忠诚,是何等的惨烈、悲壮!</div><div>  36年过去了,这些英魂依旧在这片阴暗、潮湿的大山丛林中游荡!</div><div>  这些英魂,属于他们的家庭,属于他们的亲人,更属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div><div>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双眼早已盈满了泪水。我朝着幽暗的大山丛林呼喊:“二哥殷涛,我是小四子,您的四弟,我来了!快喊醒您的战友们,我带你们一起回国……”</div><div>  我感觉胸腔已经炸裂开,一颗颤栗的心脏飘升到了遥遥天庭,与我日夜思念的二哥对话。他身披硝烟,背着报话机,面带微笑一步步朝我走来……</div><div>  ——2015年11月10日上午11点20分,我带着父母的遗愿和兄妹们的重托,终于在越南高平省原平县,这片弥漫着当年血腥的莽莽山林里,祭奠我日思夜盼的好哥哥——殷涛烈士,呼唤他的忠魂回归故里!</div><div><br></div><div>  为了这一刻,我们兄妹已经苦苦等待了三十六年……</div><div>(未完.待续)</div> <h3>殷涛烈士</h3> <h3>作者和向导、翻译一行在越北班英北侧大山,沿当年穿插分队行进的路线寻访。</h3> <h3>越南高平省原平县明心乡昆洛村山峦</h3> <h3>那嘎村口</h3> <h3>越北三号B公路</h3>

殷涛

开阔地

孤山

越北

当年

越南

烈士

二哥

大山

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