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是个啥?

王朱王朱

<h3>在主题活动《中国娃》中,幼儿认识学习了我国的经典建筑,例如故宫、天坛、长城、东方明珠、鸟巢等。在介绍著名建筑物时,还出现了一张高架的图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高架,不知道高架是什么,高架长什么样子。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被这张图片吸引了。“这是什么?”“是桥吗?这么奇怪” 就这样,小朋友的疑问来了,“什么是高架?高架是用来做什么的?”小朋友们一下子就对高架产生了浓厚地兴趣,激发出了他们的好奇心,小朋友们的疑问接二连三的冲击过来,既然孩子们对高架桥这么感兴趣,那么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高架吧,于是,就针对高架这一主题,依据幼儿的疑问,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活动。</h3><div><br /></div> <h3>小佑先拿了两个小圆柱,上面放了一个四倍块,又拿来了一个大圆柱,将另一个四倍块放在了大圆柱和第一个四倍块上。这时,小谦提出了疑问:“这样子搭那小车子怎么在桥上走呢?”小谦拿了三个小圆柱,在上面放了个四倍块,小佑一看:“我们搭的是高架!要垒高!”小谦反驳:“不可以架高!太高会倒的!”小佑:“这是高架哎!不架高怎么行?!”</h3><div>可是尝试用两个基本块架在一起很容易倒。孩子们暂时放弃了架高。</div> <h3>小佑说:“那这样,我们先搭高架的入口怎么样?”</h3><div>小金将四倍块斜放在一个大圆柱上,又拿了几块积木挡在四倍块与地面相交处,防止四倍块倒下。随后,他又拿了一个小曲面和四倍块连起来,形成了一个弯道。为了防止小曲面倒下,在小曲面的中间还放了一个大圆柱来支撑它。弯道的后面还有一段“直路”。小金随手拿了一块积木当做小汽车,在刚搭的“桥面”上“试开”。“YEAH!我的小汽车开过来啦!我成功啦!”</div> <h3>怎么样才能使桥面一样高呢?</h3><div>孩子们想要搭出更高的桥面,可不是这块积木太高,就是那块太矮,怎么样才能让它们一样高呢?涵涵尝试着将几块积木摞在一起,高是一样高了,可怎么看都不像是高架的支柱。</div><div>小谦:“快来看!这两个(大圆柱)摞起来就和这个大的(大岔路)一样高咧!两个小圆柱摞起来和这个大圆柱一样高!”发现了这个小秘密之后,几个孩子更积极了,“我来摆支柱!”“我来放桥,还有弯道!”</div> <h3>斜坡怎么搭?</h3><div>高一点的桥面怎样才能和矮一些的连在一起呢?小佑在矮一些的桥面上摆放了半拱门、大曲面等积木,将桥面连接了起来。但这样摆的话,小汽车并不能顺利到达更高的桥面。</div> <h3>小佑在尝试搭下坡路。他先在一个大圆柱上斜放了个四倍块,四倍块上放了一个单倍块,又拿了一个双倍块,试图将弯道和斜坡连起来,可在积木刚放上去时就倒了;重新拿了一个大圆柱放在斜坡上,没成功;用两个小圆柱为支撑,用一个大圆柱连接,还是不行。小佑手拿积木,比划着斜坡的角度,放了一个大圆柱、两个小圆柱,放弃了之前的斜坡,放了一个四倍块与地面平行。小佑在路前面放了一个大岔路和一个Y形积木块,放上四倍块还是倒掉了。但是小佑并没有放弃,不一会,他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成功了”小佑开心极了。但是,他们的高架还没有搭完就已经到了结束的时间了,我答应了他们明天继续。</h3><div><br /></div> <h3>弯道怎么搭?</h3><div>第二天小佑一来到幼儿园,“老师,我昨天的高架桥还没搭好呢,我今天还想继续搭。”小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商量如何继续接下来的“工程”。小佑:“这条路不能一直都是这个方向,我们应该给它换个方向,不然路就太长了!”涵涵:“我同意。我觉得可以转个弯。”小金将桥面设计成了一个直角,又放了一个小路积木块,形成了一个小弯道。</div> <h3>又是一段直道,小谦用了大曲面、大拱璧积木块,摆成了一个坡道,高架又回到了地面。几个小伙伴在地面上弯弯曲曲的铺了道路。又是一个上坡,这一次,小金以递增的方式用几个小方块摞起来作为支柱,用双倍块连接起来形成坡度,直接用一个四倍块作为下坡。</h3><div><br /></div> <h3>小佑兴奋地说:“老师!我们的高架搭好啦!这是我们合作搭的,怎么样?还不错吧?”</h3><div>纵观全局,已经有了高架的基本形态,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有难度的了。我表扬了他们,同时也提出了我的小疑问:</div><div>1、“高架上的小扇形积木是什么意思?”涵涵:“都是小车子,高架上有很多车子的。</div><div>2、“你们怎么做到高架的支柱是一样高的?”小谦:“我一开始就想,可是我想不出来,我就随手一拼,正好小金放了块积木在上面,我就发现它们是一样高的了。”小佑:“然后我去积木柜比比几中积木之间的长度,我就知道了”。</div><div>3、“我发现你们搭的高架弯道不多,为什么那个小弯道只有右边有路,左边没有?”小金:“我们怕搭到中间去,一不小心的话就会把之前搭的弄倒。”</div><div>游戏时间结束后,我让小佑他们四个人进行了游戏分享,和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了他们搭建的高架,小朋友们听了,都给了他们热烈的鼓掌:“你们真棒!”“真厉害!”“你们真了不起!我也好想搭出这样的高架啊!”</div><div>寒假来临,为了想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高架,我对孩子们说,如果可以的话,让爸爸妈妈带他们开车上高架去感受、体会一下,这样他们就能够接触到真正的高架啦!而且还可以和我们搭的高架比一比,哪个更好,有没有什么不一样?</div> <h3>在本次活动中, 幼儿不仅仅认识并了解了高架,而且自主搭建了高架……这些活动,幼儿都很感兴趣,虽然他们不能够全部的亲身接触到真正的高架,但是也感受到了高架带给他们的魅力。尤其是通过建构,他们深入了解了高架的形状,结构方式等等,也参与其中完成了一次高架的建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他们也全都一一解决了。例如,他们知道了高架是要架在上空中的,所以知道并运用了垒高;再比如遇到底柱数量不够时,知道使用两块垒成相同高度的一块来用,还有对于拐弯、下坡路,分岔路等等的问题,都是自己想到了方法解决……这些都是他们的进步,动脑思考,共同商量,解决了问题。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他们都能够解决,有些问题还需慢慢琢磨。如我问他们:“高架的上坡和下坡我发现连接的不是那么好,小汽车不容易过,有什么方法能让上下坡更顺畅吗?”“老师,这个很难的,我们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好吧,那你们要继续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哦!”</h3><div> 教师基本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记录他们活动的一点一滴,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没有依赖于我的指导与帮助,遇到问题也能够与同伴进行商量,自己解决问题。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给我们带来更多地惊喜!期待吧!</div>

高架

积木

圆柱

四倍

小佑

弯道

桥面

他们

小金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