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普洱夷都“乌蒙王”罗星史略</b></h1><div><b> 罗晋华</b></div><div> 宋乌蒙王罗星(阿杓)是一个在历史的时空穿越了近千年的人物。由于两个“阿杓”的出现,乌蒙王到底是谁呢?是东爨“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的第十一世孙阿杓,还是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汉族人罗经“与夷女结合”养育的后代罗星?历史的存疑只能留待历史去解答。</div><div> 在盐津,乌蒙王罗星(阿杓)沉睡了880多年,其雄浑的墓地早已被岁月的风沙洗成荒冢。失去昔日风彩的乌蒙王罗星(阿杓)之墓,由于历史的存疑,仅在《盐津县志》上有简约的籍载。</div><div><b>一、从家谱中揭示夷都山乌蒙王罗星</b></div><div> 翻开罗钦云成书于明正德五年(1510)《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你将看到罗姓血缘之河所蕴藏的种种生命递传的神秘符号,惊叹罗姓的源源流长,感受到罗姓远祖深沉而阔大的呼吸,乌蒙王罗星就是这个生命链环上的共振。</div> <h3> 远古的先贤不在赘述,山西太原阳曲县的罗荣,就是乌蒙王罗星的第十五世先祖。唐大历五年(770)在“蔡经略三战而无功,何司马九征而败绩”的播州(今遵义)唐代宗授时任麻阳都佥的罗荣“平僚节度都知兵马使”入播平叛,经七年镇守,使播州从“椎鲁之域,变为文明治地”。大历十三年(778)代宗下诏授罗荣 “六州都督”、“太子太保”、 敕封“播州侯”,赐铁券一道,俾尔世侯斯土,子孙世袭。</h3><div> 唐代宗的圣旨,使罗氏土管统治历唐、五代、宋、元、明五朝,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撤播州建置止,罗氏统治播州831年,世袭36代。罗荣之墓于1984年12月30日被遵义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h3> 罗荣为播州的第一代先祖始,其十三世孙罗瑄就是乌蒙王罗星的爷爷。生于北宋淳化壬辰三年(992)的罗瑄,曾授贡山县令,擢升镇远将军,分管黄平府事。北宋康定年间,大夏国气焰炽盛,大举攻宋,宋兵惨败。夏主元昊作诗讽曰: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凶神恶煞般的夏兵将四周的镇土摧残殆尽,荒草丛生的村庄,只有路边的乌鸦在吞噬着尸骨。“饥民辘野,鲜草黍苗,蔑鸡狗响,走磷飞萤,惊禽骇兽,悲鸣咿嘤 ”。罗瑄率兵猛战,夏兵惨败。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因功迁授播州宣抚使司,有子罗维、罗经。</h3><div> 罗经(1022-1094)字阿统,彝名盖泸,出生于播州(今遵义)黄平府官员之家。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他“文武兼修,慧智过人,卓荦不羁,喜览山川”。 随兄罗维游至江西吉水沙河居焉,大约21岁游至泸州,遇柯阴部酋长斗盖之女比武招亲,刀枪剑阵,一举夺冠入赘柯阴为婿,一年后被举为酋长(赐彝名盖泸)。23岁时其长子出世,按彝族父子连名改为罗泸柯 (汉名罗兴)。 熙宁六年(1073)季冬,罗经助其子制服夷酋宴子归顺。次年五月初,神宗封罗经泸州剌史,鬼主大酋长,辞拜不授,归隐吉水,怀民积善,开学讲经。</div> <h3> 罗兴(1045-1129)字阿杓,彝名泸柯,祖藉播州徙江西吉州,出生于泸州的少数民族“夷女柯阴蛮”家庭。从小习文弄武,博学沉静,明敏干练,演奇遁甲,研浑天说,文武双全,劲勇善战。在研究星学奇门时,见满天星斗,光辉闪烁,于是易“兴”为“星”。</h3><div> 熙宁二年(1069)端月,泸州连降暴雨,河水猛涨,公采用竹笼装石护堤固坝,时任大将军的王宣惊其才能,便与罗星讨较,皆被折服。时年,正是王安石“变法”,因地方官吏强取豪夺,百姓不堪受压迫剥削,揭竿而起,统治者哀叹“贼盗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王安石主张用“将兵法”设置管辖,阿杓在变法中累有绩效,王宣请旨封杓,24岁的罗星任右军副使,驻守西南边垂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南溪等地),王宣将其女许配,罗星与岳父同防戎州。</div><div> 熙宁六年(1073)季冬,州府逼税,苛捐剥夷、刑威专杖,鞭鞑殊俗,罗星之父罗经(阿统)与夷酋晏子率10郡8姓反叛。宋兵进讨,夷兵善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戎州通判熊本请旨于朝,“宠以刺史,巡检之秩,明示劝赏,皆踊顺命,独柯阴一酋不至”。熊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进讨。宣知罗经武艺超群,夷兵天性劲勇,尚武善战,讨被惨烈。正月十七,王宣命婿罗星与父罗经密谋,采“以夷制夷,招抚纳降”之策,夷酋晏子不顺,罗星飞马生擒,逼夷兵退至黄葛溪,鬼主诸夷倒戈,柯阴众部乞降,愿世为汉官,永不犯宋。星受父托率10郡8姓归顺,熙宁七年(1074)五月初敕封乌蒙王,参知政事,与岳父王宣同治泸州、晏州、乌蒙各部,夷乱平定。</div> <h3> 神宗元封二年(1079)东南千里,黎州乌蒙蛮作乱,34岁的罗星奉命率兵征抚,神宗授 “讨夷招抚将军指挥使” 率酋部兵马开赴乌蒙。见各部首领自相雄长,连年争战,使乌蒙这片蛮荒之地,更显凄凉。“ 灾荒瘟疫,萧条万状,野无烟火,掳惊无处,赤身露体,穴洞从居,康秕裹腹,野果充饥,惊惧不知所为”就是当时的写照。星采诸葛亮安抚之策,“屯兵开荒,播粮种地,秋后收成,分济夷民,编制马队,贸商川黔,数载之劳,经济殷实,天佑生民,政清安泰 ”。土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使夷民得以休养生息,农业生产得以逐渐推行。</h3> <h3> 北宋中后期,是一个战乱的年代,方腊、宋江前后起义。据《南诏野史》载:“大理王段思平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号召‘三十七部彝民举兵起义,’乌撒夷酋(威宁)举兵响应段王号令作乱。”定远将军高明清请阿杓率兵征讨,时年64岁的罗星让职乌蒙大酋长碌蒙,与长子显忠自镇雄挥师威宁平定乌撒后,凿山开道,剿抚并行,历时两年对起义彝民进行招抚,正待赴鄯阐哀吊定远将军高明清在时,接到告急文书曰:“乌蒙大鬼主趁罗星远征,鞭长莫及,居心叵测,蓄谋策划,用计毒死碌蒙,自立为王。”罗星率骑队回师剿平,鬼主枭之,余采宽和政役,咸释其罪,厚加接纳,威震乌蒙。政和二年(1112)朝廷旌表罗星,赐其子显忠碌姓,取夷名碌栊袭父爵,余子仍姓罗,并在雪山大斗口建上马台下马台,碌官迎送。政和三年(1113)暮春,68岁的罗星终因疲顿力泛,请旨告老退隐,在化佛台建都居焉。</h3><div> 罗显忠(1070-1117)名碌栊,政和二年(1112)赐碌姓袭父爵,敕封成忠郎、乌蒙大首领。在其任职的6年中,“为人清廉,正直忠耿,除盗安民,治绩显著”。政和丁酉,47岁的显忠终因内乱被害。罗星申明实情,揭穿奸谋,栊受折磨,枉死狱中。公痛惜狂呼,受打击不屈。</div> <h3> 南宋高宗建炎己酉三年(1129)七月,84岁的乌蒙王罗星病危中留下“墓表不纪,名讳不存,感念踌昔,太上忘情,清行不仕,复何憾焉”,的遗言驾鹤归西。他在三十多年的征抚治理中,呕心沥血,善德同辉,长眠于化佛台卧云岗(今夷都山石马埂),他的品范才德,勤政爱民,如同孕奇蓄秀的大佛山一样,傲然挺拔,万古长青。</h3><div> 其子显敬、显智在化佛台过着“耕种诵读,经商理财,受困饥民,分俸济之”的生活。高量成的谋士建武军被乌蒙王罗星从容豁达,洒脱自然的胸襟所感,记下了“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对其一生给予了极高评价。罗氏族人在平和坦荡的心境中静观花开花谢,动看云卷云舒,体味“宁静致远”的超然与“宠辱不惊”的洒脱。乃至明朝才出现世袭冠带耆老将军指挥使罗囗囗等,但其墓冢的建造远比乌蒙王罗星之墓简洁,承袭了“同万物之死而复归于无物”之秉德。</div> <h3><b>二、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 “ 化佛台 ”记 </b></h3><div> 中国封建社会的王公贵族,生前要为自己选择栖息地,卒后要为自己选择墓穴。乌蒙王罗星在椎蒙之域平乱后,经三十余载的治理,使乌蒙(今昭通)变为文明治地,65岁其长子显忠(绿栊,字阿乌)袭爵,请旨退隐安享晚年。</div><div> 政和三年(1113)辰月,罗星与其子显敬(阿芒)显智(阿撒)自石门关杖履逍遥至“天生桥”游大佛山时,选定了自己取名“化佛台”的一处宝地 。罗星在化佛台记中写道:大佛山麓之下,四方邑之丽山者也。而山川星形,吸之万物而灵性;天生太极,化之两仪而交感;环巉朱水,蕴之千里而来龙,其形胜奥秘,直参日月之鸿蒙,横薄乾坤之幻化,真桃源乎?疑智者所施设也。罗星寻到神仙所赐之宝地,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恍然不知台之深藏,翳草幽谷窈然,狐虺狸鼠伏窜,始命芟其芜,通其涂,疏甘泉而刳竹,采椽木而庇居,安畎亩而衣食,渊然而隐者与心之谋焉 ”。罗星在化佛台修了简易木房,全家人逍遥自在,躬耕而食。政和甲午四年(1114)秋,奉旨筹建都城和墓地。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年代,花了五年多时间“已而构图伐木,合形辅势于堂之北,凿石罅以刻镂,开墓道以断晷,效伎于台庑之下,恒兀兀穷筑数年,而于泥石往游其间也,宣和己亥元年(1119)始春稍葺而成,入住斯楼之不朽也”。 </div> <h3><b>三、夷都山乌蒙王罗星墓与镇远将军罗西湖墓</b></h3><div> 而今,被称作夷都山的化佛台,历经风雨苍桑,地表遗存物不多。据邹长铭先生考证:“遗址面积3500余平方米,中心位置有一片用石板镶嵌的平整光滑的台面,台面四周残存柱础35个,其中最大一个直径55厘米,厚15厘米,周边浮雕云纹。乌蒙王(阿杓)罗星墓,紧傍遗址,相距不远。1958年墓石被毁,尚存内棺。墓碑高157厘米,宽78.5厘米,碑面无文,半圆形碑帽高6厘米,宽110厘米,浮雕“二龙抢宝”图案。墓前左右立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线条粗犷,技法娴熟,造形生动,是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尤使人感慨的,是遗址残存的柱础,乌蒙王墓残存的石马、石羊、石狮及图案雕饰,与诸多史籍所载石门蕃,土僚蛮的民俗 (葬式)不一样,而更多地透露出汉文化的气息。 </div><div> 阿杓的殡葬,既要随汉俗,也要随夷俗火葬,夷民的火葬习俗,骨灰多用陶罐,釉陶罐装下葬,或直接装石棺下葬。盐津文管所收藏的阿杓墓出土的三釉陶罐,经专家鉴定属宋至明初的文物。三节釉陶罐可能是盛阿杓骨灰之用。阿杓墓采用汉夷殡葬习俗,体现了子孙对“汉父夷母”的阿杓的尊重和爱戴。</div> <h3> 距阿杓墓不远,有其后裔,世袭冠带耆老将军指挥使罗囗囗墓。墓为泥土堆垒,用条石砌成圆丘形。墓碑高209厘米,宽28厘米,碑面文字已被破坏,仅残仅“罗囗囗之墓”、 明正德十三年”等字。相去2米远,有镇远将军罗西湖墓。墓为土堆、无墓石。碑高166厘米,宽80厘米;半圆形碑帽高62厘米,宽108厘米,有云纹、花草图案。据碑铭,罗西湖祖籍江西,属戎洲筠连县西河岸人,其不为罗星之后裔,为平乌蛮之乱,钦赐乌蒙军民府镇远将军指挥使,因与罗星后裔交好,遂居化佛台。碑立于明天启二年(1622),其子孙现散居牛寨、兴隆。</h3> <h3> 由此可知,从罗星到明代罗囗囗有463年,共18代裔孙,其间演义了多少罗氏家族血脉相融,勤耕苦读,世守家风,恬淡养性的高尚品质。耆老将军墓简洁含蓄,印证了罗氏家风的严谨和乌蒙王罗星的卓荦,无疑是家世使然。由此而彰显出世代忠臣的罗氏族人形象。 </h3><div> 罗星墓虽以失去了昔日的雄浑,但其选址的山明水秀,设计的含蓄蕴藏,仍然显示出匠心独运,藏而不露的威武浑壮,人若至此,有入仙境之感。赋诗曰:“天桥悬太极,夷都气冲融;朱提似玉带,大佛拱星罗”。乌蒙王罗星墓、耆老将军罗囗囗墓和镇远将军罗西湖墓成南北相对,其甬道蜿蜒曲折,好似千里行舟,湾头一转,又胜景在目。墓区依山而建,掩蔽自如,屏隔有度,天生桥下,太极之水盈虚互补,崇岗翼抱,层恋后拥,雄山雾佛,俊彩驰星,朱提似带,虹销雨霁。游人见之,无不赞叹,且山川之胜,林壑之美,他处无法相比,实在是一个难寻的好去处。</div> <h3><b>四、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背后的史事和史实</b></h3><div>(一)史书与族谱上的三个“乌蒙王” 阿杓</div><div> 乌蒙一词在历史上的出现,约当公元十一纪。元朝人托克托著《宋使》在“黎州诸蛮”条内有“乌蒙蛮在州东南千里”的记载。宋代的黎州在今四川冕宁,乌蒙蛮在黎州东南千里,从方位、里程推断,当是今昭通市。其是乌蒙的音辩,还可上溯至汉代。(华阳国志)记录有“盘羊乌栊,气与天通”。意思是说,绕着羊肠小道的乌栊山,气势雄浑,好像与天相接。人们走在这样的山区,积阴凝闭,森林密布,处处似栅栏挡路,以其形象称朱提江沿岸的群山为“乌栊山”。所以宋代的“乌蒙”应该是汉、晋时“乌栊”的变音。</div> <h3> 对于乌蒙部落,说得较具体的是《明一统志》记乌蒙军民府: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者始迁于此,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朝廷敕封阿杓为乌蒙王。《明史》、《明一统志》等史籍均有记载。《昭通地区志》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乌蛮”各部首领、自相雄长,争战兼并,乌蒙始强,号称乌蒙部(今昭、鲁境域)、与芒布部(今镇雄境域)、閟畔部(今东川一带),乌撒部(今威宁一带)合称四部。“大理国”后期,四部同属东川郡。乌蒙、芒布接受宋朝廷封号、封阿杓为乌蒙王,芒布部置西南蕃部大巡检司。彝族陇永志先生引彝文《罗世鬼书》说:仲牟由时代在公元二世纪后期,阿统为五十五世,约公元643年,为唐太宗贞观17年,这也与“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者始迁于此” 相符。在古代滇东北高原上的乌蛮部落,他们虽各有领域,名曰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其渊源都是乌蛮仲牟由之裔。关于阿杓的记载,无史实可考,而 “阿杓”一名,《镇雄县志》转引贵州《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二集,在芒部世系中,曾有两个阿杓的出现。一为济火以下第七世,一为卢鹿部阿纳以下第四世,加上景谱与腾谱上纪载的阿杓,就有三个了。</h3><div> 正史上前一个阿杓在建隆元年(960)封王,后一个阿杓为至道元年(995)封王,时间相距35年,且在乌蒙四部无其墓葬可考,只有简单的史纪;相距79年封王的罗星在族谱、墓葬、墓志中能找到更多证据,而补正史之不足。由此说明乌蒙这片古老的土地历来为朝庭所倚重,且封王与赐姓则是当时皇帝为巩固地方政权的一种手段。所以,三个封王的“阿杓”之真伪只能由史学家去评说。</div> <h3>(二)夷都山《罗氏宗谱》抄本与史学家考证</h3><div> 夷都山上的乌蒙王阿杓(罗星)是世居夷都山的罗焕章、罗鉴堂根据修于明景泰四年(1453)残存的“罗氏宗谱”,对乌蒙王的来历、身世提供的另外一种信息,“既阿统(罗经)并非 “乌蛮仲牟由之裔”而是夷都山罗姓的先祖,从原籍江西吉水县迁居夷都山。原本汉人,与夷女结合,遂为汉父夷母,至阿杓,善抚众。神宗熙宁七年,泸州夷叛乱,朝廷征讨,鬼主诸夷,余罗氏从征有功,皆愿世为汉官,遂敕封吾祖,罗公讳杓为乌蒙王。元初改乌蒙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宣抚司,以罗蒙为之,二十四年升宣慰司,宗氏族繁,遂以官赐碌为姓。碌后以宣慰杀乌撒官吏以判,余罗氏一支仍为罗姓是也。罗氏本出乌蒙王后,明时分治下为耆老将军,种人谓罗兄碌弟,故碌官迎送,皆至雪山大斗口,今上马台下马台古迹犹存。”</div> <h3> 事必躬亲,治学严谨,品高德望的云南现代天文学,气象学的奠基人陈一得先生于1945年专程到夷都山调查。因口碑不足为证,陈一得先生在《盐津县志》中仅作记述,未作考评。《盐津县志》记载:“阿杓本姓罗,在宋神宗熙宁间敕封乌蒙王后,在俯临关河的夷都山修建了乌蒙王城;阿杓死后,在夷都山留下了乌蒙王坟。(疑冢)</h3><h3> 1988年,云南电视台《南方丝绸之路》摄制组,在夷都山麓的普洱镇查访到一部写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的罗氏家谱抄本,撰述者自称 “裔孙罗守成”。家谱中记述的阿统(罗经),阿杓(罗星)的事绩与陈一得先生采访所得的口碑可以互为印证。</h3> <h3>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既三个乌蒙王阿杓都是真实的,毋庸置疑。而汉父夷母”的罗星在未破柯阴前,便任王宣的右军副使,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一半的夷人血脉,其在泸州用计大破柯阴部,迫10郡8姓全部归顺朝廷,敕封乌蒙王后,于神宗元封二年(1079)奉诏到乌蒙(今昭通)征伐乌蛮之乱,镇守三十余载。这虽是家谱所载,可补史之缺,证史之实。而汉阿杓为表字,杓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像勺子把,其表字与名的字义相同,由此可以断定阿杓是血统的汉人。</h3><div> 明景泰四年(1453)残存的“罗氏宗谱”比明正德五年(1510)成书的《豫章腾桥罗氏宗谱》早了57年,两谱对罗星封王纪载的时间、事迹基本一致。只是腾桥谱收录的罗星生卒年、封王的史实和“化佛台”记都与历史相符,更重要的是南宋进士建武军的《乌蒙王罗公墓志铭》便是有力的证据。</div> <h3>(三)罗兄碌弟与上马台下马台的关系 </h3><div> 在昭通编年史(盐津史)有一记载:“乌撒夷乱,被调,让职其弟。”这是乌撒部与三十六部彝民响应段王号令起义,罗星应高量成之邀协剿,让职乌蒙大酋长碌蒙。父子率兵先平定乌撒之乱,在抚平彝民起义时,接乌蒙部大鬼主毒死碌蒙之告及文书,回师讨平。政和元年(1111)朝廷为巩固乌蒙各部,将罗星长子显忠赐碌姓,名碌栊,自大理归来袭父爵,并在雪山大斗口建上马台下马台,使罗兄碌弟的历史代代传承,这是对罗兄最高的礼遇,一至到明朝的耆老将军仍碌官迎送。(罗兄指阿杓、碌弟指被乌蒙大鬼主毒殉之蒙部大酋长碌蒙)。</div><div> 景泰四年罗谱抄本“罗兄碌弟”记录的是,至元二十一年改宣抚司,以罗蒙(阿蒙)为之,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官赐碌为姓,《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二年十月,乌蒙蛮夷宣抚史阿蒙叛,二十三年七月右丞拜答儿将兵讨阿蒙,并其妻子擒之,皆伏诛。43年后的文宗至顺元年(1330)正月,滇南王秃坚反元,自立为云南王;四月壬寅乌撒土官碌余杀乌撒宣慰司官吏,降于布呼罗罗(此碌余可能是碌蒙之后)。景谱与腾桥谱,《元史.世祖本纪》的史实不合,因为至元二十二年阿蒙叛,二十三年与其妻被擒伏诛,所以不可能一年后以官赐碌姓。而腾谱中显忠赐碌姓比罗蒙赐碌姓的时间要早176年,且建有上马台下马台,其疑点有望专家学者考证。</div><div> </div> <h3> (四)《宋史》与《泸州市志》之熙宁事件</h3><div> 《宋史》和《泸州市志》。熊本传记载:“熊本、字伯通、 番阳人。为抚州军事叛官……。熙宁六年,泸州罗、晏夷叛、诏察访梓、夔,得以便宜治夷事。本尝通判戎州,习其俗,谓:彼能扰边者,介十二村豪为乡异尔。以计致百余人,枭之泸川,其徒股粟,愿矢死自赎。本请于朝,宠以刺史,巡捡之秩,明示劝赏,皆踊跃顺命,独柯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贾昌言率以进讨。贼悉力旅拒,败之黄葛下,追奔深入。柯阴窘乞降,尽籍丁口,土田及其重宝善马,归之公上,受贡职。于是乌蛮罗氏鬼主诸夷从风而靡,愿世为汉官奴。</div><div> 《泸州市志》记载:“神宗熙宁七年(1074)罗、宴彝叛,朝廷派兵征讨,彝酋晏子等率10郡8姓归顺。史志上记载的事件基本相符,不同的是《宋史》记载的反叛时间是熙宁六年,与《豫章腾桥罗氏宗谱》记载的时间一致。《泸志》上的记载为熙宁七年,史志上的记载均没有夷酋反叛的原因和罗星封王的记载。而泸志是夷酋晏子率部归顺,罗谱则是罗星率酋部归顺。这些缺实不再去赘述,留待史学家考证。</div> <h3> (五)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墓之 “无字碑” </h3><div>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墓碑的题刻比墓址之石狮、石羊、石马的雕刻更为重要。碑铭实际上就是坟墓的“墓眼”,极具文史价值,往往可以补史之缺,证史之实。</div><div> 乌蒙王罗星生前不奢侈,死后不奢葬,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是汉人常有的一种远见卓识。从投奔大理的南宋进士建武军“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就可以揭开乌蒙王罗星之墓无碑文名讳之秘密。军写道:“公少时聪颖,星学奇门皆精,熙宁六年,谋父谏降夷酋,君弗福10郡8姓归顺,敕为王。元丰二年,迁授乌蒙郡抚政,既与定远公相友爱称天下……公告之曰:人固有离世异俗,亡者概然。墓表不纪,埋深土而化朽壤;碑讳不存,产灵芝而生九茎。生死暂聚之形,其同万物之死而复归于无物矣。铭曰:轩昂磊落,俊杰廉悍。生之为英,死之为灵。卧云而来,化佛而去,其名不朽,超然物外”。</div> <h3> 既然建武军的“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被收录到《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中,所以对建武军其人便作了考查。在大理市文联主席杨周伟所著《朝圣魂归》第十章“高相世家”中写道,公元(1102年)高量成被段正淳分封于威楚赐政国公,他抱负远大,招兵买马;四处招贤纳士,八方收揽人心。南宋进士建武军远赴云南投奔于他,为其效劳。在《昭通地区志》上记载:“徽宗大观三年(1109)滇东三十七部反大理,高泰明发兵讨平,派其三子高明清率兵镇守。”罗星与其子罗显忠受高明清之邀率蒙部兵马平叛乱,定远将军高明清战死后,星来不及哀吊,回师乌蒙讨叛酋。(昭地志上无罗星参与高泰明讨大理记载,罗谱有籍载)。</h3> <h3>(六)秦汉至元朝乌蛮各部无 “罗” 姓</h3><div> 秦汉时期,彝族的祖先笃慕即仲牟由居堂狼山,将其子民分为6个支系:武、乍、糯、恒、布、默,以两个支系为一联盟,糯、恒向今昭通、曲靖地区、四川永宁、凉山迁移和发展;晋代以后,昭通境内彝族祖先被称为 “朱提夷” 、 “犍为属国夷” 。</div><div> 宋代,乌蛮分化为互不统属的部(家支),在阿芋路、阿孟、夔山、暴蛮、卢鹿蛮、磨弥敛,勿邓七部中,各个家支的改名均使用父子连名。每传10-20代,举行分家支仪式。熙宁时代,罗星之父罗经来到“夷汉杂居,风俗各异”的泸州,与夷女通婚后,子女姓氏随父姓,取汉名为“罗星”,彝名为“碌阿杓”。元代,乌蛮被称为“罗罗”;明清时期“罗罗”被称为爨人,有黑白之分。境内和各地住居的彝族人,被蔑为“夷种、叛服无常,累朝之眼丁”。从明朝洪武年间起,汉朝廷为钳制少数民族,对土司赐给汉姓,许多攀附土司姓氏,方始有了“罗姓”。</div><div> 乌蒙王罗星因其母为彝族,在给子女取名时虽是汉彝共用,但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族观念很重。“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的至孝五德是其不变的标准。其三子之名是:“长子显忠(字碌栊)、次子显敬(字阿芒)、季子显勇(字阿撒)。为了巩固其抚政的乌蒙郡,两个女儿采用和亲的政治手段,分别嫁给芒布部阿撮和乌撒部的阿猛。</div><div><br /></div> <h3>(七)《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之史实</h3><div> 1976年6月,在拆除柿子乡长春罗氏雕楼时,从正门门顶条石上找到一只黑漆楠木箱,内装五卷双面线装家谱,明正德五年罗钦云编纂。1993年盐津文化先贤李再伦老先生初译、2001年,中国楹联学会编委会副主席,云南省楹联学会主席王兴麒(曾为胡耀邦总书记秘书)再校,方知其史学价值。</div><div> 道光十二年(1832)罗颖泷中壬辰科武进士,任兴文县右营帮办军务,道光十七年愤世辞隐,从奎香抚夷州阿铁戛(今罗炳辉将军故居)将明正德版《腾桥罗氏宗谱》带至白水乡(今柿子镇)“长春号”家中。谱中明确记载了罗星封王的史实,其编纂宗谱的主要人物是九江太守罗钦云。从家族的排列上,罗钦云是乌蒙王罗星的第十六代孙,谱中有罗钦云的小传:罗钦云、字玄亭,明天顺三年(1459)己卯科进士,授益阳县令,擢升长沙太守,予涂吏职。公聪颖好学,笃志廉明,秉性坚贞,忠耿率直。正德元年(1506)见武宋昏聩不堪,崇仙拜道,不理朝政,偏信宦官刘瑾等奸佞之言,害忠臣,黜贤良,犯颜直谏、得罪奴奸。同年托病还乡,率族众纂修宗谱。公生于宣宗宣德十年(1435)三月初八,殁于正德五年(1510)七月初一,寿七十五。殁之日,亲友围聚,公曰:“今奸佞当道,圣明不纵,而谪于潮,其不眷恋于潮也去国矣” 。</div> <h3> 从小传中可以看出,罗钦云忠诚报国,笃志廉明。因不满奸佞当道辞职,用4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豫章腾桥罗氏宗谱》,嘱光、辉、永、振、世、代、繁、昌八子分庆天下,各安天命,繁衍生息,这在封建社会也是一种愤世的表现。</h3><div> 在沉睡了880多年的乌蒙王墓地里,在无字碑的缝隙中,在化佛台的烟云里,所感受到的幽深岁月仿佛一直依附在石羊、石马、石狮的守护中。逝去的旧日时光象是在这里被永远凝固住,而乌蒙王被遗去的历史,仅是我宗谱中的一家之言,不敢妄谈贻误史学,集古人修真之骨髓,明指直示,虽竭尽心力,但仍难全,由于水平史料之限,误缺之处,仰方家学者指教而穷之。 </div> <h3> 今录阿杓罗星撰《化佛台记》及南宋进士建武军撰《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以再揭夷都山乌蒙王阿杓疑冢之秘而引玉。</h3><h1> </h1><h1><b> 化佛台记</b></h1><div> 大佛山麓之下,四方邑之丽山者也。而山川星形,吸之万物而灵性;天生太极,化之两仪而交感,环巉朱水,蕴之千里而来龙。其形胜奥秘,直参日月之鸿蒙,横薄乾坤之幻化。真桃源乎?疑智者所施设也。<br /></div><div> 吾奉皇命自泸州移守乌蒙,释舟楫车马之劳,镇斯土三十余载,抚椎蒙为文明治地,请旨逸隐也。癸巳辰月,自石门杖履逍遥,恍然不知台之深藏,翳草幽谷窈然,狐虺狸鼠伏窜,始命芟其芜,通其涂。疏甘泉而刳竹,采椽木而庇居,安畎亩而衣食,渊然而隐者与心之谋焉。</div><div> 次春,吾冢子显忠适叙州而归。旷其盈视,咨嗟狮山金马,蔚然刻露清秀,疑若仙之隐遁乎?南则灵官驾鹤,如大佛示现,俊彩星驰也;北仰望乡则形气包容,雄山雾佛,犹如万山之机窍踊跃奋迅而贯也。登览而归,故名之曰“化佛台”,其为乐之不可语也。</div><div> 政和甲午,诏旨始治都舍,已而构图伐木,合形辅势于堂之北。凿石罅以刻镂,开墓道以断晷,效伎于台庑之下,恒兀兀穷筑数年,而与泥石往游其间。宣和己亥始春稍葺而成,入任斯楼之不朽也。</div><div> 宣和一年岁次己亥如月朔古罗星撰</div><div><br /></div>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b></h1><div><b><br /></b></div><div> 公讳星,字阿杓,姓罗氏。余尝谱其世家,谓先世仕唐之播州侯政卿公也。庆历辛巳,公祖父瑄迁授吉安宣抚使职,以镇夏兵而抚民也。而公父统癸未游泸守典夺冠,承天休胤继入赘。以公之出生地皆为泸州,其母柯阴酋斗盖之次女也。</div><div> 公少时聪颖,星学奇门皆精,熙宁六年,谋父谏降夷酋,君弗福十郡八姓归顺,敕为王。元丰二年,迁授乌蒙抚政,既与定远公相友爱称天下,耆老逸化佛台。窥时俯势,恬淡超然,心胸阔博,卓荦不羁。公告之曰:“人固有离世异俗,亡者概然。墓表不记,埋深土而化朽壤;碑讳不存,产灵芝而生九茎。生死暂聚之形,其同万物之死而复归于无物矣”。</div><div> 公年八十四,以高宗建炎三年七月十七甲子葬化佛台之卧云岗墓所之原。夫人王氏。子男显忠,袭爵;显敬,显智,不仕。子女二人,长嫁芒布部阿撮;次嫁乌撒部阿猛。</div><div>铭曰:</div><div>轩昂磊落,俊杰廉悍。生之为英,死之为灵。卧云而来,化佛而去。其名不朽,超然物外?</div><div> 绍兴元年辛亥孟春月望日</div><div> 南宋进士大理□□建武军拜撰。</div><div><br /></div><div><br /></div> <h3>注:未标微信号的菜花图片罗昌华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