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点上面本人工作室(蓝字)观看更多美景视图</h3> <h3>文.黄登贵 / 摄影.袁晓飞</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的龙灯是流传在息烽养龙司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俗,主要在蔡姓土司后人集聚的养龙司集镇、老街、新街、幸福等地方传承。蔡姓土司是五代时期就来到这里的,龙灯在土司第七代嘉靖时期蔡銮开始流传到如今500多年,最兴盛时期是在清乾隆时期,相传当时玩养龙司街上三晚上才能完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早在元代这里就已经有了养龙坑长官司的记载,养龙坑长官司由蔡姓家族世袭,一直到清末。《贵阳府志》土司传记载:“养龙长管蔡氏,其先曰蔡崇隆,容县人。五代时,以平九洞革僚王阿乍功授职土。其胄曰普化,明太祖洪武五年三月授养龙长管,九年七月卒。庆祥袭,永乐二年三月卒。承郎袭,宣德五年四月卒。升袭,成化十八年十月卒。伯池袭,正德八年七月卒。统袭,嘉靖二年二月卒。銮袭,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卒。永洪袭,万历元年三月卒。俊袭,万历十八年二月卒。应司袭,万历四十五年卒。国勋袭,天启二年十月卒。启东袭,崇祯十一年正月卒。长春袭,顺治十五年归顺,仍授长管。长春卒,瑛袭。瑛卒,宗藩袭。宗藩卒,燕袭。燕卒,第鲁袭。鲁卒,兄齐之子荣祖袭。荣祖卒,世臣袭。世臣袭,子金元未袭,卒。孙昌期现应袭,有印,属贵阳府。”《民国修文县志》土司志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蔡氏家乘:“其在唐朝开创之祖崇隆,管粤西柳州融县,奉旨征黔,平蛮有功,敕授征蛮将军,右将军都督同知之职,其平之蛮即九洞仡佬王阿乍承袭数百年。迄蔡普化,于明朝洪武四年归顺,将元朝印信赴中山呈缴,自此,由粤入黔。五年三月,内颁给养龙司长官司印信,赐承职郎,品职世袭焉。传至宣统辛亥年,因贵阳府划拨插花地段,将五保拨属修文,土属职权遂无形消灭。自民(明)初至清末,共历二十一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于养龙司龙灯的来源。与蔡普化在明太祖洪武五年三月授养龙长管后,因为养龙司这个地方出了明太祖朱元璋所赐的天马有渊源。所以这个地方单地名而言就有养龙司、养龙站、养龙槽、龙襄等等。龙马献给了朝廷,这里的人们不能忘怀于龙,于是乎“龙灯”兴起,数百年不衰。养龙司的龙灯多,多到各个村寨都有龙灯会,平常年景有三四十场,1949年春节曾出现百龙聚会,养龙司周边地区整整汇集了100条龙灯,真是盛况空前,当时曾有老人预言:“百龙出现,天下大变”。果然年底这里就解放了。这是民间的传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的龙灯各村各寨、新街老街都不一样,各村寨街道玩什么灯有一定规矩,不能乱。一般是按颜色和造型来分,有青龙、白龙、赤龙、乌龙、长角龙、短角龙、鹅颈等,此外,还有儿童玩的娃娃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龙的制作过程叫“扎龙”,“扎龙”时以竹子扎制成骨架,用绫裱糊,然后绘制或剪贴龙鳞。“扎龙”主要功夫在扎龙头,养龙司的龙头较大,一般有1.5米左右,张着大口,双目圆睁,口含宝珠(红色圆为),振着双角,洒着龙须活灵活现。其次是龙尾,龙尾一般如鱼尾或如一把蒲扇。传说龙的形状是牛头、鹿角、蛇身、鹰爪、鱼尾。养龙司的龙灯大体上造型是按这些说法来制作的。但是具体到各条龙的扎法却各有妙处,其中,较为独特的是养龙司老街的“鹅劲龙”。一般龙头只扎齐耳后,鹅劲龙的龙头从侧面看,是一个之字形,除了头以外还有一节弯曲的龙颈,单看龙头就是极威风的样子。鹅颈龙是群龙中较有名气的一种,是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品。1996年到1998年3年中,养龙司老街的两条长30多米的赤色鹅颈龙均曾代表息烽到贵阳参加一年一度的龙灯游演活动,博得省城观众的好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龙身若干组成,一截称为一栋,每栋之间用布连接,这布称为龙衣。各条龙的长短以栋数多少而定,有7栋、9栋、11栋、15栋等,都是单数。老街代表息烽县去省城演出的“鹅颈龙”就是15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龙灯的表演过程叫“玩龙灯”或“耍龙”。 龙灯表演之前要请先生来开光,要使用刀头、敬酒等通过先生做坛法式才能完成开光,也只有通过先生开光,龙灯才能保佑家家顺利、五谷丰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耍龙”大多由年轻人担任,但耍龙头的人相对固定,因为耍龙头除需要力气大外,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一条龙耍得好不好关键就要看耍龙头的人,而耍龙身龙尾的人每一步都是按龙头进行的。养龙司的龙耍法有很多名堂。“二龙抢宝”,是前面一个圆形宝灯不断前后左右滚动,两条龙前翻后滚,或横行绕场,或跳跃夺珠,场面极其热闹壮观。另外还有“懒龙翻身”、“蛟龙出水”、“盘龙”等多种表演形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的龙灯一般只单独玩一条或两条龙,但有些村寨的龙灯和花灯混为一体,叫做“花夹龙”。 花夹龙一道的时候,龙灯在前,花灯在后,龙灯的内容没有花灯多,所以龙灯在一家人的时间快,花灯慢。玩龙灯时用锣鼓伴奏,养龙司的龙灯锣鼓演奏法比其他地方丰富得多,它大量吸收了川剧的锣鼓占子(牌子),比如“五车车”、“扑灯蛾”之类。把戏曲锣鼓演奏法用于龙灯,使养龙司的龙灯锣鼓奏上丰富多彩,更加动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玩龙灯的时间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他地方是正月初一出灯,十五收灯,养龙司的龙灯就要正月初八才出灯,十四晚上结束,只玩7天。其中初八、初九、初十晚上玩的是正灯,必须根据以前流传下来的灯路进行,首先必须在垄上玉皇观(龙兴寺)去参庙,然后玩垄上—长坡—下垄—参观音阁—万寿宫—马家院子—水井湾—观圣殿(今乡政府)—正街—后街—目莲坝—回转小水平—斑竹林—牛头山—王家寨。这条路一直不变、过了初八、初九、初十就可以按照随意路线进行。 十四晚结束时要“化灯”, “化灯”的 时候也要请先生来做坛法式,也要使用刀头、敬酒等通过先生做法式之后才能够化灯,化灯就是把龙灯送到河边或水边去烧掉,这样的意思是把龙头放入水中,表示龙游大海。第二年要玩时又重新扎制新龙。化灯的日期也很讲究,一般要选择是水甲子的天日,就是六十甲子中纳音属水的甲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龙灯是养龙司春节期间文娱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的过去,人们更把“玩龙灯”看作是春节期间高雅文娱活动的唯一,而且颇有些神圣的文化意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龙是神,是整个华夏民族的图腾,传说中开天劈地的盘古就是龙首蛇身,补天造人的女娲也是人首蛇身,她有一个女儿叫天癸,天癸感神龙而生炎帝,黄帝能斩 尤于山黎之谷也是应龙之功。龙还是黄帝登天的坐骑,所以龙在整个华夏民族的心目中都是圣神。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为龙是神,所以玩龙灯有许多禁忌。有什么只能玩“顺龙”,不能玩“倒龙”。每户“接灯”,必设香案烛台,摆水一碗(或茶一杯),燃香化纸鸣炮,表示对神的敬重,还要打发红包,算是对玩灯人的辛苦补贴。玩双龙一般每条龙的节数在七节以上,均为单数,因为阴阳学里有所谓单为阳、偶为阴的说法。八卦之中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在《易经》中是纯阳之卦,代表天,以龙为象。在远古的生殖崇拜中,龙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体现的是五谷丰登,人类生生不息。没有子嗣的人家“玩龙灯”乞子,可能就是缘于对龙的生殖崇拜的文化遗存。“龙”象征的是“阳刚之气”。因为这个原因,妇女们是被排斥在“玩龙灯”这一活动之外的,她们只有看的份,没有玩的道理。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忌“玩倒龙”这种礼俗,细研究起来,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龙”的崇拜与敬畏。龙为神,可施云布雨,人间才有五谷丰登。“玩倒龙”让龙逆水而上,越上水越少,水少则龙无以藏身,这便是对龙的亵渎。亵渎龙王必触怒龙王,触怒龙王必招风不调、雨不顺、五谷不丰收,人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此所谓“顺龙者昌,逆龙者亡”。所以不能“玩倒龙”。另一方面,这当中其实也含有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反客观规律必受自然规律的惩罚。水往低处流,龙往深水游,“玩倒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所以忌讳。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养龙司“玩龙灯”,无一例外都在春节期间进行,短则三两天,长则半个多月,而且都在晚上。 “玩龙灯”是一种手工造型艺术。玩龙灯,首先要扎龙灯。扎龙灯的技术主要体现在龙头上。对龙头的编扎追求的是“雄”与“恶”。“雄”就是要有生气,显出精力充沛,生命力很强,这样的龙才能给人们带来吉祥与福祉,使人们子孙生生不息。“恶”就是要有威仪,有极强的威慑力,要让所有邪魔一见即怕,望而生畏,显出龙的勇武之气,这样的龙,才能为人们消灾除难。固而民间扎龙工匠对龙的造型编扎颇有研究,甚至龙头扎好后,还要请几个内行的来研讨论证一番,直到满意方止。它还涉及绘画艺术。对扎好的龙头,还须进行彩绘润色,能不能达到“雄”与“恶”的艺术追求,画龙也是关键所在。扎得再好,绘画不精,龙的威仪就达不到极至,或者说,龙头扎得不怎样,但绘画着彩到位精湛,同样可生出虎虎生气,从这一点上讲,画龙比扎龙更为重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龙灯更是一种民间舞蹈艺术的展现。舞龙,最重要的是三个人,一个是持“宝”人,相当于总指挥。龙是抢宝的,宝怎样动,龙就怎样跟,所以持“宝”人玩“宝”的技艺如何直接影响着龙的舞姿。“宝”的动作轻灵迅捷,龙的舞姿也就轻快灵敏;“宝”的动作幅度大而有力,龙的身姿动作也就勇猛凶悍。另一个就是握龙头的人。“宝”抛刚龙腾,“宝”落则龙潜,“宝”飞则龙跃。玩龙头是被动而又吃力的,但却须与“宝”前后相随,连贯一气。再一个就持龙尾者。这个人的舞技既要与龙头龙身动作相协调,又要有龙尾动作的自由随意,有时还需有一点搞笑因素的动作,让观众既欣赏龙王腾云驾雾、施云布雨之行之姿,又能起到哗众取乐之效。因而这三个人都应当是大师级的民间舞蹈师。所有玩龙灯的人都须身强体壮,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一盘龙灯舞下来,除了玩灯卖力自乐外,留给人们的更是人机警智慧的精神面貌和追求生命和力量的阳刚之美。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龙灯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伴着讲吉语。从形式看 ,“讲吉语”是一种半唱半说的活动,相当于说唱曲艺。出灯前,要物色一个吉语讲得好、交际能力强又颇有威信的人打头灯,头灯上写上主家姓及堂口名,这打头灯的人便是玩灯者的总指挥,负责主持处理玩灯过程中的各类事务。临出灯时,各类人马到齐后,各司其职,锣鼓钹号齐鸣,震耳欲聋,热闹非常。“总指挥”将头灯举起,在空中一摇晃,锣鼓钹号齐停,全场安静。 </font></h3> 头人唱道:龙灯头上五色青唷! <div>众人齐和:好的唷! </div><div>头:各位老少听原因呀! </div><div>众:(听着呐。) </div><div></div><div>头:今天不为别的事呐! </div><div>众:为哪样呢? </div><div>头:相请大家来玩灯呀! </div><div>众:浪个的唷(是这样唷)。 </div><div>头:主家当年是遭不幸呐! </div><div>众:有浪回事(有这回事)。 </div><div>头:庙内许下这堂神呀! </div><div>众:好嘛! </div><div>头:后来果然有灵应呐! </div><div>众:那就好嘛。 </div><div>头:事事顺心得安宁呀! </div><div>众:那还不好? </div><div>头:这是全家的荣幸呐! </div><div>众:真的呐! </div><div>头:今天应当酬答神呀! </div><div>众:那是应该唷。 </div><div>头:请得大家来帮忙呐! </div><div>众:都来喽。 </div><div>头:择期今天要出灯呀! </div><div>众:浪个没是(原来是这样)。 </div><div>头:出外对人要尊敬呐! </div><div>众:这个晓得唷! </div><div>头:要讲礼貌和文明啦! </div><div>众:要得唷。 </div><div>头:惹事生非都不做呐。 </div><div>众:一定不做! </div><div>头:那样菩萨他也不领情呀! </div><div>众:是唷。 </div><div>头:敬神诚心要诚意呐! </div><div>众:真的呐。 </div><div>头:菩萨他才保佑人啦! </div><div>众:保佑人唷! </div><div>头:有始有终把神敬呐! </div><div>众:好的唷。 </div><div></div><div>头:才为主家了愿心呀! </div><div>众:是呀! </div><div>头:等待化灯功果满呐! </div><div>众:好的唷。 </div><div>头:再来酬谢帮忙的众乡亲唷—— </div><div>众:好的唷——(后文吉语形式同,略)</div><div>吉诘讲完,锣鼓钹号齐鸣,龙灯就出门了。这玩龙灯讲吉语的说唱形式,其实源出傩戏,也就是原始文化意义上的戏剧。 </div><div><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内容看,“讲吉语”既可讲古、讲史、讲典,也可讲现实生活;既可雅讲也可俗讲,反正都与人们生活(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生活内容)紧密联系。比如龙灯玩到罗姓家庭,就讲罗氏先祖如隋唐罗艺、罗成、罗通武艺如何高强,功绩如何伟大;玩到杨姓家庭,就讲杨业公父子、杨门女将的故事;玩到刘家就讲汉高祖刘邦、蜀主刘备;玩到岳家就讲岳飞父子……等等。这些内容的吉语若是在本族人家讲,即是在传扬本宗家族史上的辉煌,从而激发本宗族所有族员的内聚力,增强家族团结和宗族观念。若是在不同宗的人家讲,一是体现对对方家史的了解,二来也可通过赞美对方家族的辉煌,增加亲和力,促进宗族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照顾。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龙灯时所讲的吉语内容,大多反映现实生活。比如碰上主家新居落成,就讲“龙来主家喜洋洋唷!主家建设放豪光呀!自从改革开放后呐!主家的确换新装呀!修得一幢新居好呐!确实是个好宅场呀!前面金狮把水口呐!后面双凤来朝阳呀!左边青龙护宅院呐!右边银虎呈吉祥呀!家中有人当干部呐!学校又有读书郎呀!日日有粮街上卖呐!月月有钱存银行呀!门前大路通车马呐!好走人家好赶场呀!附近又有大商店呐!想要哪行买哪行呀!衣食住行上档次呐!生活早已步小康呀!再过几年大发展呐!不赛北京也赛贵阳呀!”碰上主家学生考取学校就讲贺考学校的吉语。碰上主家有新婚之喜就讲贺新婚的吉语。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之,龙灯吉语总是人民生活现实的反映,无论是形式上的戏曲特点,还是内容上的生活情景,都与民间礼俗及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及对生活的价值标准,而且反映了侗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等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font></h3> 玩龙灯的民族文化意义还在于它的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主要表现在玩龙灯过程中的某些礼俗禁忌。也就是说这些禁忌是当地宗教意识在玩龙灯这一游戏活动中的客观反映。 <div></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