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江南梦——扬州江南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何园(一)

岁月如歌

2012年的11月末,我一大早就到了扬州的史可法纪念馆。之后,就来到了扬州的晚清第一园,扬州园林的代表作品——何园。<div>  扬州在地理上 属于江北,但人们习惯上把她归于江南的范畴。我是从江南的镇江,乘车经润扬大桥渡过长江来到扬州的。</div><div> 扬州在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留下了许多传说和诗篇。也留下了凝固的诗篇——园林建筑。著名的有瘦西湖、个园、何园。我先到了何园。</div> <h3><font color="#010101">江南盛产“园林”,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它始建于清代中期,规模庞大,楼台亭阁,密度极高,是清后期园林建筑的典范。</font></h3> 寄啸山庄即扬州何园,位于 扬州城东南徐凝门街66号,系清代 光绪年间, 何芷舠(音同刀)的宅园,习称“ 何园”。何园原址,为乾隆年间古园,名双槐园。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著名国画大师 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 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div></div><div><br /></div>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中,片石山房系 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人间孤本。寄啸山庄虽构筑于平地,通过嶙峋的山石,盘山的磴阶,置建筑群于山麓陂泽,仍使人仿佛置身于山环水抱和山、水、奇石相望的幽险境界,有城市山林气氛,故取名“山庄”。山庄分三部分,东部以船厅为主景,厅的四周,以瓦石铺装,纹似水波粼粼。中部凿有鱼池,楼阁环绕,西南主楼支出两翼,称“蝴蝶厅”;池北架有石梁与水心亭相通,是游人留连处。水心亭枕流环楼,兼作戏台,水面和建筑的回音,大大增加了演出的音响效果。四周回楼可作观众席,这是园林艺术的佳例。西南部池中拔起湖石山一座,峰峦陡峭,同中部开豁空间恰成对比。<div></div><div><br /></div> 何园既是百花园,又人才辈出。一座何园成就了祖孙翰林(何俊、何声灏)、兄弟博士(何世桢、何世枚)、姐弟院士(王承书、何祚庥)、特级教师(何祚娴)等。何园还是重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 青青河边草》、《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媒体的传播、渲染,让观众感知了扬州商文化的别样魅力。<div></div><div><br /></div> 清同治元年(1862)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1835—1908)始建,光绪元年(1875)建成,历时十三个春秋。何芷舠于光绪九年归隐扬州后,又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园林,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阜以舒啸”的意境,题园名为“寄啸山庄”。<div><div></div><div><br /></div></div> 寄啸山庄是一座大型住宅园林,由东西花园、住宅楼群、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原占地面积1.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计6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是清代扬州园林的后期代表作。<div><br /></div> 建筑群后为花园大门,北向磨砖门楼,迎面月洞门楣上嵌有“寄啸山庄”石额,门内清水磨砖花窗,把花园分为东西两个景区,由400余米复道曲廊环绕楼阁、假山,复以二层串楼和回廊连成一片。整个花园被假山环抱,以示“山庄”之意。<div><br /></div> 住宅部分主要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楠木大厅)和两座七开间的西洋楼组成。大厅分正厅、耳厅,是本市尚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两座西洋楼,又称玉绣楼,计28间,门窗采用双层楠木百叶式西洋格调,室内置壁炉、吊灯、拉门,中西合璧,新颖别致。<div><br /></div> 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老师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系。何园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历时达13年,占地1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后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49岁何芷舠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前后历时13年之久。何园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2005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称之为“晚清第一园”。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了文明古国,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又广泛使用新材料,使该园吸取众家园林之经验而有所出新。<div><br /></div> 何园规模庞大,面积为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就达7000余平方米,占50%以上,密度极高,反映清后期园林建筑过多的特点。全园可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div><br /><div><br /></div></div>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是纳凉之所。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div></div><div></div><div>,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古木掩映,野趣横生。何园中的水心亭(有人称戏台),是为了巧用水面和环园回廊的回声,增强其音响的共鸣效果而建的,以供园主人观赏戏曲和歌舞之用。《红楼梦》等影片的拍摄,都曾把何园的水心亭作为场景。“四面串楼环水抱,几堆假山叹自然。”串楼是何园建筑艺术的最大特色。串楼复廊逶迤曲折,延伸不断。</div><div></div><div></div><div>串楼长400余米,绕园一周。在串楼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等人诗画,回廊墙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诗句。回廊上的“观园镜”,可通观全园景色,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观印象,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之美。</div>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div><br /></div>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1988年与个园一起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br /></div>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div></div><div><br /></div>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漫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div></div><div><br /></div>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漫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div></div><div><br /></div> 何园里还蕴藏着四个景致,三处位于西园。排第一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复道回廊分上下两层,或直或曲,贯穿全园,全长1500多米,被誉为中国立交桥雏形。而复道回廊上的花窗则为第二,造型阔大,气宇轩昂,绕廊赏景,步移景异,是园林花窗中罕见的极品。第三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园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中国仅有的水上戏台。在上面轻歌曼舞,可以巧妙的借助水面与走廊的回声,起到增强音响的共鸣效果。位于园东南的片石山房在石涛大师叠石人间孤本的腹内,藏有一座石屋。石屋有两间,东西都有洞门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这里便成了养心消暑的绝佳之处。<div></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