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种蒜时

……

<h3> 穆村紫皮蒜是柳林的知名土特产之一,其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营养可口,久负盛名。它是穆村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当地独特的水浇地资源、气候条件、土壤成分,精心培育而成的。</h3> <h3> 惊蛰一过,冬去春来,家乡穆村的人们又要开始忙着种蒜了,这也预示着一年的农耕忙碌从这一刻正式开始。</h3> <h3> 种蒜共分为好几个流程,首先是对土地的深翻平整,本地人称之为挝(wo)地,就是待土壤解冻后用铁锹将其一锹锹深翻起来,并顺势把大的土块拍碎。以前也有用牛、骡马等牲畜犁地的,现在则改用小型机具。</h3><h3> </h3><h3>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大多数人家白天挝地,晚上还要在灯下围坐一团把往年留下的蒜籽剥好。这可是个很讲究的手碎活,把蒜瓣去皮后,抠除其底部的黄白硬痂,轻拿轻放,不得碰损。同时将其中的紫、黄、烂瓣挑拣出去,并把剥好的蒜籽严密遮盖,防止风吹日晒。</h3><h3> </h3><h3> 说到剥蒜,我就会想起儿时放学后,放着家里的蒜不管,跑去同学家帮忙,为的就是能听同学母亲讲的故事。至今那个场景我还历历在目,其中好多故事还隐约可记,就是不知道她家经我们这群小孩剥的蒜籽后来长势如何。</h3><h3> </h3><h3> 地和籽都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入种了。用栏锄开沟攉土,其中行距、苗距、点种、覆土、耙平都很讲究。因工艺繁琐,操作缓慢,其时又天寒日短,一人一天仅能种二分地。为此入种时通常都需亲友、邻里帮忙,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热火朝天、一气呵成。</h3><h3><br></h3><h3> 蒜种好后,比起水浇地里的其它蔬菜农作物,后期就好侍弄多了。其间只需浇几遍水,因情势锄草、上肥,待蒜苗出苔后再行打蒜苔。大致在夏至前后便可起蒜选种,辫挂存放。</h3><h3> </h3> <h3> 穆村紫皮蒜之所以驰名,还因其出产的蒜苔,爆炒后味道鲜美,微辣还香,堪称一绝。又因打蒜苔需在太阳暴晒的午后,待蒜苗发墕时巧力抽取,整个过程费时费工、甚为辛苦,因此穆村蒜苔向来奇货可居,价格不菲,甚时高达每斤200元左右。想那《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各类奇葩食材也不过如此。</h3> <h3> 穆村紫皮蒜之所以扬名,还得感谢一个人——王彦孔,清代进士,穆村人。旧时的穆村周边,旱涝不定,三川河暴戾无常,正是此人在告老还乡后,带领一众乡里,改河挖渠,兴修水利,开通了南北二壕(南壕流经康家沟、沙曲、堡上、安沟等村,北壕惠及杜家湾、杨家坪、穆村、薛村、高红等地),彻底解决了穆村沿河两岸500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使紫皮蒜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可能。</h3> <h3> 今天,穆村紫皮蒜的种植技艺已被列入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随着近年来,各种厂矿企业的大量征地和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其种植面积已大幅缩减(主要集中在康家沟、沙曲两村)。再加利益驱使,部分村民往往将留种出售,再改播外种,致使其品种不纯,近况堪忧。</h3><h3> </h3><h3> 好在穆村的有识之士已意识到紫皮蒜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营养、药用等深层价值,组织起专业的农民合作社,对其进行专门的耕种开发,宣传推广。相信用不了多久,穆村紫皮蒜就会拥有自己的本土品牌,成为柳林乃至吕梁的特色农产品,像柳林红枣一样走出山西,享誉海内外。</h3><h3><br /></h3> <h3><br /></h3><div> (后记:近日听闻穆村在成功举办年俗文化节后,又将在五一期间举办啤酒节和集体婚礼,倍感欣喜。一时兴起,遂成此文,推波助澜,聊表心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