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50载 再续长征情

随遇而安

<h3>  如火的夏日,如火的心情。2016年8月9日,我们阔别五十载的矿中老同学相聚在平庄公园。<br></h3><div> 紧握的双手,晶莹的泪花。“老同学,还认识我吗?”、“老同学,你一切都好吗?”……问候中流露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内心深处的思念。</div> <h3>  人生易老天难老。如梭的岁月改变的是当年青葱的容貌,沉淀的却是终生难忘的友谊。<br></h3> <h3>  当年平庄矿中红卫长征队的“原始股”:<br></h3><div> 前左:刘闯(刘福顺)、薛文义、任跃新、郑澄海、安智生。</div><div> 后左:朱玉田、宁 勤、蔡景清、谭明东、卞树春、张宗安、刘文轩。</div> <h3>  韶华飞逝但精神矍铄。当年高中班的(左起):刘闯、郑澄海、薛文义、安智生、张宗安、任跃新。<br></h3> <h3>  高三班的郑澄海、薛文义。<br></h3> <h3>  高二班的张宗安、安智生、任跃新。<br></h3> <h3>  高一班的刘闯(中)与任跃新、张宗安合影。<br></h3> <h3>  容貌虽改但风采依然。初中班的(左起):朱玉田、宁勤、蔡景清、卞树春、谭明东、刘文轩。<br></h3> <h3>  郑澄海、安智生。<br></h3> <h3>  蔡景清、薛文义。<br></h3> <h3>  薛文义、任跃新、郑澄海、张宗安。<br></h3> <h3>  宁勤、刘文轩、卞树春、谭明东、朱玉田。<br></h3> <h3>  前左:安智生、蔡景清、薛文义、郑澄海。<br></h3><div> 后左:刘文轩、宁 勤、谭明东、刘 闯、任跃新、朱玉田、卞树春、张宗安。</div> <h3>  蔡景清、郑澄海。<br></h3> <h3>  瞧这爷俩儿高兴的😃<br></h3> <h3>  卞树春、任跃新、蔡景清、谭明东、刘闯、刘文轩。<br></h3> <h3>  郑澄海、谭明东。<br></h3> <h3>  刘文轩、薛文义、卞树春。<br></h3> <h3><br></h3><h3> 刘文轩、蔡景清、刘闯。</h3> <h3>  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看着眼前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天真烂漫的校园生活,也把思绪带到了五十年前风雨兼程的“长征”历程……。<br></h3> <h3>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我们平庄矿中红卫长征队在那动荡的岁月,步行到延安50周年。<br></h3><div> 纪念红军长征,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今天。</div><div> 回忆当年的蹉跎岁月,也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曾有的激情与友谊,以平和向上的心态拥抱美好的夕阳。</div> <h3>  1966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中华大地。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大字报,不时的夹杂着对老师的人身攻击铺天盖地充斥校园。各地的师生纷纷奔赴北京“取经造反”,北京的师生则走向各地“传播火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乘车不买票、吃饭不掏钱、住宿不付费的大串联,“史无前例”的大浩劫由此开始。<br></h3><div> 当第一支步行到北京的大连海运学院红卫长征队的消息见诸于报端后,步行串连顷刻风靡各地,而随着《红卫兵不怕远征难》社论的发表,情绪高涨的学生们纷纷誓走长征路,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浪潮。</div> <h3>  正是在这个背景中,我们在学校和矿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平庄矿中第一支红卫兵长征队,当时的成员有14人:<br></h3><div> 高三的薛文义(队长)、郑澄海,高二的安智生、任跃新、张宗安、刘孝章,高一的刘福顺(刘闯)、高振福,初三的蔡景清,初一的谭明东、卞树春、刘文轩、朱玉田、宁勤。</div><div> 1966年11月5日,在简单而隆重的欢送仪式上,校党委书记郭振清为我们受旗:“内蒙平庄矿中红卫长征队”,矿务局党政领导亲自为我们送行,党委书记曹万高勉励大家要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div><div> 我们面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庄严宣誓:“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走长征路,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在热烈的掌声中,背起行装、扎好裹腿、高举队旗、朝气蓬勃地从学校的东大门出发,踏上了奔赴北京和延安的征途。</div> <h3>  珍贵的“历史文物”:蔡景清当年记录的长征路线图。<br></h3> <h3>  我们豪情万丈、精神抖擞一路行军一路歌,从平庄出发,经五家、小城子、三座店、热水,11月9号来到风景秀丽的“九号山区”(当时不并知是七老图山,就以当天日期称谓),翻越荆棘丛生的山峰,欣赏着未曾领略过的风光,兴致勃勃的向北京方向挺进。<br></h3><div> 大家在学校并不十分熟悉,有的甚至叫不出姓名。可是“同学”这个沾合剂很快就驱散了”陌生感“。一路上,你抢我夺互相帮助背行李,拿出自带的鸡蛋苹果共同分享,大家如同亲兄弟,长征队就像一个欢乐的大家庭。队长薛文义,这个来自太平地的农家子弟,淳朴憨厚,话语不多,像老大哥一样关心每一个队员,深受大家的尊重。学生会的体育部长郑澄海,改行当起了账房先生,悉心管理大家的生活。张宗安担任队里的卫生员,背着保健箱端着一副郎中的派头,测温送药热情服务,还时不时用他那诙谐幽默的口气给大家讲两个小段子,引来一阵哄笑,他却一本正经的说,这叫“心理减压”鼓舞士气。当时没有标明里程的交通图,蔡景清和谭明东这两个体育健将,充当“尖刀班”,每天住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听第二天行军的具体路线。行进中前跑后踮,随时打听和修改路线,避免走弯路。还经常买些红枣、大柿子放在路标旁,给大家补充营养。我们每天迎来朝霞,送走落日,一路欢笑,一路歌声,向着既定目标快乐前进。</div><div> 11日到达河北省的双峰寺,12日住承德,15日抵古北口,16日到了密云,17日住在怀柔,听说毛主席要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大家异常兴奋,不顾疲劳,星夜兼程,期盼能赶上毛主席的检阅。有的队员腿肿了,有的脚上打起了血泡,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咬紧牙关、坚持前进。途中遇到军车,解放军同志看我们是内蒙古的长征小将,热情的邀请我们上车。大家婉言谢绝、抖擞精神,高唱毛主席“下定决心”的语录歌曲,终于在18日到达了北京东直门外的左家庄红卫兵接待站。</div> <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身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首次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万群众和红卫兵,表示对红卫兵运动的坚决支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毛泽东对林彪说:“这个运动规模很大,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这次接见后,红卫兵组织在北京和各地普遍建立,红卫兵运动迅猛推向全国。继“八一八”之后,毛泽东又分别于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七次接见红卫兵,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和红卫兵1100多万。</p> <p class="ql-block">  当时全国各地串联的学生云集北京,很多解放军同志参与了接待工作。在左家庄接待站,我们是唯一一支来自内蒙古的红卫兵长征队,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向来自天南地北的师生们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充满自豪感的描绘咱们草原的风光,还时不时的用夹生的蒙古语装腔作势,带来一片笑语和掌声,大家友好相处,都很开心。军代表安万通排长负责我们的休整与培训,他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们,严格认真的组织队列训练,热情耐心的讲解受阅的注意事项,细致周到的关心我们的起居,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枯燥乏味的培训和清水煮白菜的艰苦生活伴随着焦急漫长的等待……。</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晚,我们终于接到通知,星夜赶赴东长安街待命,队长薛文义还荣幸地被安排到观礼台。当25日清晨的阳光洒满天际,天安门广场人群如海,红旗如林,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热烈而有序地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在雄壮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中,队伍开始徐徐前进。军代表指挥我们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手挽着手保持队形,于9时37分至42分,热血沸腾地紧靠金水桥边通过了天安门城楼。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隐约看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向我们挥手致意,大家在不舍与无奈中,度过了短暂而又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p><p class="ql-block"> 在那狂热的年代,我们把这次受阅视为最高的政治荣誉,进而成为“关心国家大事”的推进剂,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p><p class="ql-block"> 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不仅摧毁了我们的大学梦,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p> <h3>  在京期间,赵凤鸣老师和高二的陶连侃、卢绍文,高一的胡景义、翟秀明加入了我们的队伍,长征队员由14人变成了19人。<br></h3><div> 12月5日,我们怀着毛主席接见后的喜悦,离开北京继续前进。这是在左家庄接待站出发前的合影。</div><div> 前左:宁勤、谭明东、朱玉田、卞树春、刘文轩、安万通(军代表)。</div><div> 中左:刘孝章、刘闯、陶连侃、翟秀明、蔡景清、安智生、任跃新、郑澄海。</div><div> 后左:胡景义、薛文义、卢绍文共16名长征队员(缺:赵凤鸣、张宗安、高振福)。</div> <h3>  天安门前留个影:“雄威的天安门,雄威的广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我们唱着《雄威的天安门》,由郑澄海的姐夫宋国安为大家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了。<br></h3><div> 前排左起:朱玉田、刘孝章、郑澄海、薛文义; </div><div> 后排左起:陶连侃、赵凤鸣、张宗安、卢绍文、安智生。</div> <h3>  前左:朱玉田、刘孝章、郑澄海、薛文义。 <br></h3><div> 后左:卢绍文、陶连侃、张宗安、赵凤鸣、安智生。</div> <h3>  前左:刘孝章、安智生。<br></h3><div> 后左:卢绍文、陶连侃、张宗安。</div> <h3>  郑澄海、薛文义、赵凤鸣、朱玉田。<br></h3> <h3>  前左:刘孝章、安智生。<br></h3><div> 后左:卢绍文、陶连侃、张宗安。</div> <h3>  前左:朱玉田、刘孝章、郑澄海、薛文义。<br></h3><div> 后左:卢少文。陶连侃、赵凤鸣、张宗安、安智生。</div> <h3>  前左:朱玉田、刘孝章、郑澄海、薛文义。<br></h3><div> 后左:安智生、陶连侃、赵凤鸣、张宗安、卢绍文。</div> <h3>  前左:薛文义、朱玉田。<br></h3><div> 后左:赵凤鸣、宋国安、郑澄海。</div> <h3>  刘孝章:天安门前留个影。<br></h3> <h3>  12月5日,我们从北京出发,路经爆发“七七事变”的卢沟桥。</h3><div> 这座工程宏伟、艺术精巧、久负盛名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被称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它始建于1189年,完成于1192年。是11孔联拱桥,横跨永定河,总长266.5米,桥面宽7.5米,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每根望柱上刻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在桥的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东头为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西头则是康熙帝于1698年为记述重建卢沟桥而立的御制碑。</div><div> 说起桥上的石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因为每根望柱上有一只大狮子,共281只,可大狮子身上还有或现或隐、神出鬼没的小狮子。1962年有关部门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狮子485个;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无人敢画句号。</div><div> 卢沟桥名扬天下,更因为在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以此为标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div> <h3>  次日,我们到了长辛店,参观了“二七纪念馆”。</h3><div> 1923年2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北起长辛店,南到汉口,使长达2000多里的京汉铁路瘫痪,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施洋、林祥谦等52位烈士在这次罢工中英勇牺牲,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div> <h3>  12月8日,我们来到房山县周口店。</h3><div> 周口店因是北京人(又名“中国猿人”)的故乡而驰名于世。早在五、六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在周口店西北龙骨山上的洞穴中,这就是“北京人”。</div><div> 1929年中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惊了全世界。这是古人类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发现,可惜这枚头盖骨被帝国主义分子盗走,至今下落不明。1930年,在龙骨山顶洞穴中又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新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和大量石器、骨器以及动物化石等,被定名为“山顶洞人”。</div><div>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龙骨山脚下,始建于1953年。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div> <h3>  离开周口店,我们经南尚乐、石亭,12月12日,披着落日的余晖,来到了有着历史典故的河北省易县。<br></h3><div>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出发前,在易水河边吟唱悲壮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div><div> 13日,到达狼牙山脚下的北娄村。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原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参差迭起,酷似狼牙而得此名。是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狼牙竞秀”。</div><div> 上个世纪40年代,这里出现了五位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div><div> 我们拜访了1935年参加红军、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的连长刘福山。他在战斗中致残,为陪伴战友而在这里落户。老英雄神情肃穆的讲述了当年的战斗情景:</div><div> 狼牙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分区的大本营。1941年9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狼牙山区,企图与我军进行决战。当夜,我八路军某部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带领群众转移,仅留7连2、6班牵制敌人。25日拂晓,敌人发起猛烈进攻,他们接连打退日寇4次冲锋。时至中午,2、6班完成任务奉命撤离,留6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带领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做掩护,凭据险要地形继续阻敌。完成任务后,为避免敌人发现部队撤离的路线,毅然决然把敌人引上顶峰“莲花瓣”的绝路,子弹打光了,唯一的一颗手榴弹也投向了敌人,最后用石头砸。面对惊愕万分的鬼子,砸碎枪支,走向绝壁,面对空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崖边树枝挂住得救。聂荣臻元帅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div><div> 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棋盘坨五壮士跳崖处,修建“三烈士纪念塔”,当年9月竣工。1943年9月,在日寇的大扫荡中被敌炮火炸毁。为继承和发扬五壮士的革命精神,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div><div> 听完老英雄如诉如泣的介绍,我们热泪盈眶,匆匆吃了午饭就迫不及待的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奔狼牙山。</div><div>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棋盘坨”上有一小片开阔地,靠南面山崖旁有一棵古松,树下印迹清晰的巨石即是“棋盘”。我们手足并用,攀援而上,于14时35分到达顶峰时,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div><div> 硝烟散去的狼牙山风光旖旎,极目远望只见群峰连绵、雄姿奇伟、苍翠峭拔、云蒸霞蔚。大家排成两列,恭敬地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行三鞠躬,敬献了平庄矿中的红卫兵袖标, 瞻仰了《狼牙山烈士碑文》和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郑维山、朱良才等人的题词。此时此刻,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难以言表。眼前浮动着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画面,悲壮的口号在群山间回荡,心中耸立起一座庄严雄伟的丰碑。15时35分,我们依依不舍的走下山。</div><div> 5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少时在狼牙山受到的教育刻骨铭心,成为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宝库。</div><div> 狼牙山,山连山,也连着全国人民的心。历史不能忘记,英灵永驻心中。联想到前一阶段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亵渎与否定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揭穿他们的罪恶阴谋,以正视听,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div> <h3>  50年过去了,蔡景清当年在狼牙山“棋盘坨”上采集的柏树枝珍藏至今。<br></h3> <h3>  12月17日,抵达河北省唐县稻园。翌日,瞻仰了白求恩烈士墓旧址(棺椁已迁至华北烈士陵园)。<br></h3><div> 白求恩于1937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我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不幸以身殉职。为了纪念和学习他的革命精神,晋察冀军区于1940年5月1日在此修建白求恩烈士墓。</div><div> 墓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门柱上方用弧形钢筋架起舒同书写的“白求恩之墓”,门柱两旁所镌挽联:“精神长留国际,功德永垂中华”。二门柱上是两副对联:“功勋永垂不朽,荣誉百世流芳”,“医伤员确是医国手,救人民恪存救世心”。迎门的卧碑上刻着白求恩的传略,后面的假山上巍然屹立着白求恩石像。石像后的水泥墓东边有中共中央的题词:“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值得中国共产党员全体党员的学习,值得中华全国人民的尊敬”。南面有聂荣臻的题词:“大众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北面有吕正操的题词:“人类解放战线上最勇敢的战士”。西面有舒同的题词:“永远不灭的光辉”。整个陵墓庄严肃穆、雄伟壮观。</div><div> 参观后,我们齐声背诵毛主席的著作《纪念白求恩》,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友人。</div> <h3>  我们在长征途中不进大城市,深入农村、工厂和部队,参加劳动、演出节目、访贫问苦、磨练意志,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受了不可多得的历练。<br></h3> <h3>  这是当年沿途散发的宣传单。<br></h3> <h3>  12月26日,我们来到了当时闻名遐迩的大寨。<br></h3><div>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东部,这个曾是“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小山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20世纪60年代,当地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整山治水,建起了层层梯田和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div><div> 1966年8月12日,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div><div> 我们在大寨访问了党支部委员宋立英和梁便良,了解大寨人战天斗地的艰苦历程。在狼窝掌上植树填土、搬石垒坝,不顾汗水湿透内衣、手上打泡出血,在劳累中感受气壮山河的大寨精神。兴奋而又充实地度过了两天难忘的时光。</div><div>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大寨和陈永贵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正如中央所说:大寨在“文革”前的确是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文革”中却被当作推行“左倾”路线的工具。但总体上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div> <h3>  12月30日,我们来到了山西省榆次市。<br></h3><div> 榆次古称“魏榆”,从古至今都是商业集镇,有着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元宵、灌肠、豆腐脑是非常有特色的三种风味小吃。</div><div> 我们在榆次度过了1967年的元旦。这里的“文革”运动闹得很凶,当地的“山西革命职工造反兵团”刚刚砸了晋中行署,还派人上门联络外地来的红卫兵,劝说他们充当“探子”打听所谓“老保”的消息。大家对此十分厌恶、不知所措。此时,也在广播中得知中央下达了停止串联的指示,于是赵凤鸣老师主持大家讨论,最后决定即刻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乘火车返回学校。蔡景清、谭明东、刘文轩、卞树春和任跃新同学坚持继续前往延安。</div><div> 1967年1月6日,大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兵分两路、各奔东西。</div>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8日晚,我去西藏旅游路经榆次市,下榻在全季酒店1809房间鸟瞰街巷,当年的模样已湮没在半个世纪的沧桑中无法辨认。</p> <p class="ql-block">  酒店边的玉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  站在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的对过,浮想联翩、心潮澎湃,十分怀念逝去的青春,思念当年长征的队友,遥祝他们健康快乐,晚年幸福。</p> <h3>  1月7日,蔡景清一行5人到达刘胡兰烈士的故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参观了“刘胡兰烈士陵园”。<br></h3><div>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继母将刘富兰名中的“富”改为自己的姓氏“胡”。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div><div> 刘胡兰10岁参加儿童团,13岁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就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匪军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威逼利诱面前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div><div> 纪念馆舍坐北向南,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纪念碑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着烈士的石雕像。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被捕处、斥敌处、就义处等。刘胡兰是唯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div> <h3>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印章留念。<br></h3> <h3>  岁月催人老,少年成古稀。当年在刘胡兰烈士陵园留影的青春少年蔡景清、谭明东、任跃新、卞树春和刘文轩,今天又按照原来的次序在平庄公园拍下了这张对比照(图1.2)。<br></h3><div> 师生情、同学情清纯无比,常思念、常联系有空就聚。图3是几年前刘文轩与赵凤鸣老师和任跃新、谭明东、卞树春、蔡景清欢聚的合影。</div> <h3>  1967年1月8日,我们途径汾阳县唐兴庄,到访了电影《扑不灭的火焰》“蒋三”的家乡。<br></h3><div> 蒋三原名蒋万寿,为人正直,练过武功。1938年初,日军侵占汾阳后,26岁的蒋三目睹日寇暴行,愤恨难平,便参加了县游击大队。他不仅智勇双全、神出鬼没、痛击日寇、威震敌胆,而且嫉恶如仇、大义灭亲,亲手除掉了担任伪军中队长、作恶多端的哥哥蒋二。1942年7月18日黎明,在与偷袭唐兴庄的日伪军战斗中不幸腿部中弹,在重重包围中拒绝投降,用最后一个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0岁。</div><div> 英雄虽然壮烈牺牲,但是他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却如同不灭的火焰,在吕梁大地上越燃越旺。</div> <h3>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1967年1月16日,我们历经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终于到达了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延安!<br></h3> <h3>  期间,蔡景清等一行5人参观了王家坪、延安革命烈士纪念塔、延安纪念馆、杨家岭,认真听取了讲解员介绍毛主席、党中央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情况,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中国革命史教育。<br></h3><div> 1967年1月23日7时30分,5名队友离开了延安,取道包头返回北京。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们“内蒙平庄矿中红卫长征队”的队旗,荣幸的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div><div> 至此,这段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虽然“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派生的红卫兵运动也在动乱中推波助澜、害人害己。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我们在长征中经风雨、见世面,一路参观革命圣地,汲取政治营养,所得到的磨炼与收获,是校园生活所不可替代的。并在人生的旅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div> <h3>  蔡景清的《平庄矿中红卫长征队日记》摘录。<br></h3> <h3>  50年弹指一挥间,还记得长征队友当年的模样吗?<br></h3> <h3>  一朝校园识君面,便结一生同学缘,把酒暖心话昨日,今宵不醉誓不还。<br></h3> <h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长征队长薛文义与生活委员郑澄海手把酒樽话当年。<br></h3> <h3>  曾记否,50年前我们怀着同样的憧憬与热情,在长征路上一起度过的那段最难忘的时光?</h3> <h3>  同学情,没有世俗的杂质,没有利益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那段青葱岁月!<br></h3> <h3>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愿我们珍惜彼此的缘分一直到老……。<br></h3> <h3>  有种感情一辈子都无法忘怀,每每想起心里就暖流涌动,温馨而快乐。<br></h3> <h3>  有种感情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它常在梦里出现,牵着我们的手谱写欢快的人生乐章。</h3> <h3>  有种感情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即使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相见时仍会双手紧握,泪眼婆娑。<br></h3> <h3>  有种感情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即使在天南地北,一声呼唤,也想方设法,如约而至。</h3> <h3>  同学情是一种承诺,今生今世,有缘相聚。来吧,我们一起举杯共饮,祝愿友谊地久天长。</h3> <h3>  选择最好的角度,让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h3> <h3>  </h3><div>  忆当年,天真无邪、率直任性,校园里留下我们青春的足印;看如今,谈笑风生、谈古论今,酒桌上见证我们魅力仍存!</div> <h3>  如烟往事难忘却,今生铭记同学情。</h3> <h3>  我们虽不会轻歌曼舞,但同学相聚依然是一台欢快的晚会,让重逢的喜悦尽情绽放,让频频的举杯伴随着激动的心情跌宕起伏。<br></h3> <h3>  走过了岁月的沧桑崎岖,经历了半生的风霜雪雨,说不尽久别重逢的心里话,道不完对逝去年华的追忆。</h3> <h3>  世间有一种感觉,像水晶一样剔透,像白云一样轻松,像月光一样恬静,像大海一样宽容,那就是我们同学情!<br></h3> <h3>  苍茫大地见证了我们当年志存高远、奉献青春的无比忠诚,蔚蓝天空倾听着我们今天开怀畅谈、饱经风霜的无悔心声。</h3> <h3>  人生苦短,能聚就聚。只要我们快乐幸福的活着,明年、后年,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咱们还要举杯相聚,开心迎接灿烂的阳光,洒脱笑对美好的夕阳。<br></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陶连侃(现在铁岭):祝平庄矿中长征队友,幸福、吉祥、安康!</p><p class="ql-block"> 一晃50年过去了,今天大家聚会庆祝我们矿中长征50周年,没能参加很遗憾。看到任跃新在“恰群”发的现场直播视频和照片非常高兴。回想起当年徒步由平庄到北京、到狼牙山、到大寨、到刘胡兰的故乡,而后过黄河到延安。一路走来,好辛苦啊!我们在榆次返回学校了,但有几位队友继续前行,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想起这些事还是很激动,祝队友们快乐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许平(现在锦州):看到老高二任跃新在“恰同学少年”群发的1966年平庄矿中第一支红卫兵长征队去延安,今天欢聚一堂的照片,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50年前的壮举,大浪淘尽,可歌可泣,为后人留下了壮丽的诗篇。今天,他们虽年近七旬,却精神抖擞,精气神不减当年。看到他们的合影,回想校园生龙活虎的英俊少年,思绪不平,随笔赋一诗,以抒感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七 律 奔延安 </b>昂首挺胸大步行,激情豪迈去长征。 路遥体乏难支撑,相互鼓励壮胆能。 饥渴难耐脚不停,克服万苦奔延城。 终得一日望宝塔,疲劳顿消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拙诗,献给矿中长征队的每位战士,向你们致敬! </p><p class="ql-block"> 2016.8.11.下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胡景义(现在营口):我此时此刻分享着你们聚会的快乐,祝大家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 长征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你坚持了,就胜利了。这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最后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咱们从北京出发是19人,走到房山县后,高振福、刘闯、翟秀明、宁勤和我就跟大家分开了。后来宁勤有病,只好在河北正定把他送上了回家的路。从此一行4人,一路艰辛,走到了延安。记得快进入延安城时,有好几辆汽车从我们身边而过,热情的要把我们稍到延安,都被我们谢绝了,是傻吗?不!是一种精神。而后我们3人又从延安走到了铜川,才坐上火车到了西安,从西安返回平庄。</p><p class="ql-block"> 5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在1967年元旦的钟声里,我们和大家在山西榆次不期而遇,兴奋万分。长征途中所瞻仰革命传统纪念地(现在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情景,永远在心中铭记。狼牙山、冉庄地道、华北烈士陵园、刘胡兰家乡,等等。长征精神永存,同学情谊总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潘顺(现在邯郸):看了平庄矿中第一支长征队的同学们50年后相聚,真为大哥哥们高兴,也引起了我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50年前,我们包头钢校的6名同学也组成长征队,徒步去革命圣地延安。一行6人背行李、打裹腿、带袖标、举红旗,顶着寒风向延安出发,过黄河,穿越毛乌素沙漠,看到沙漠中的成吉思汗陵墓,体验了沙漠边缘农牧民的艰苦生活。进入陕北后,行走在黄土高原的乡间小路,住在农民家的土窑洞里,吃着玉米面和白面混合蒸的馒头,蘸着辣椒面和没有油水的青菜,尽管如此,当年的我们有一股旺盛的革命斗志,每天坚持走60到100华里。一路走下来,到达目的地延安,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是在延河边还意外邂逅了咱们初中时同班的翟秀明等同学。长征返程改变了路线,乘汽车直奔山西,也参观了刘胡兰故居。长征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只可惜同行的队友都失去了联系。</p> <h3>  相见时难别亦难。50年来的首次聚会,在漫天似锦的晚霞和一片欢歌笑语中不情愿的接近尾声,重逢的激情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br></h3><div> 阅尽人间春色,方思校园生活的美好;历经沧海沉浮,才知同学感情的纯真。矿中缘、同学情,时时牵挂,青山在、人未老,夕阳正红。 </div><div> 再见了,我亲爱的同学!</div><div> 期盼着,下一次的相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