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国学精神

周建明

<h1><font color="#39b54a"> 学而篇(一)</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本经】<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br>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br>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br>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br>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br>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br>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br>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译文】<br>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以后,要看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父亲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称得上是孝顺了。”<br> 有若说:“礼仪的作用,以和谐为贵,先王治理国家之道,最可贵的也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点。有所行不通的地方,为求得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br>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所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诺言就可以实现。恭敬之心合乎礼仪,就可以避免遭受耻辱。凭借亲近的人,就有了依靠。”<br>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br>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br> 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br>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br> 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br>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font></h1><h1><font color="#57a7ff"><br></font></h1><h1><font color="#57a7ff"> (连载三)</font></h1>

孔子

子贡

有子

子贡曰

礼仪

雕刻

和谐

可以

国学

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