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师名校长上海行之随笔7) ——小组合作文化中的细节打造

超然物外

<h3> 小组合作文化中的细节打造</h3><h3> (2017年02月27日)</h3><div> 合作学习前不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深入研究,课堂关注要细节,小组合作中的细节更不容忽视。</div><div> 小组合作学习切忌形式化,表演化,平庸化,小组合作学习有实效必须注意以下细节:</div> <h3>细节1:训练。</h3><div> 合作的意识、 方法、能力、习惯,起点从同桌合作开始,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div><div>细节2:前提条件。</div><div> 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实践是合作的前提,激发学生合作需要,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div><div>细节3:合作人数</div><div> 4人最合适。</div><div>细节4:时间底线。不少于3分钟。</div> <h3>细节5:分组。</h3><div> 同质还是异质,如何能保证高手继续提高,潜能生、希望生能得到发展,轮换交叉分组是最好的选择,长时间的异质分组高手就变成了低手,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可以以月为单位,进行同质和异质的小组调整,组员之间取长补短,互补共生。</div><div>细节6:分工。</div><div> 主持人、记录员、监督员,代表小组发言,补充发言要分工明确。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马云曾说一个人责任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有了责任,才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分工,就能把教学与德育、成事与成人融合贯通起来,让办学理念落地生根。</div> <h3>细节7:规则。</h3><div>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更应有规矩。合作中弱者先说,沉默的先说,强者做概括总结,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要让小组长替代整个小组的学习,不要出现成就了一个小组长,牺牲四分之三组员的现象。</div><div>细节8: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我们小组”而不是“我”。</div><div>细节9:评价反馈。</div><div> 评价谁?个体发言还是小组合作质量?评价语言切忌抽象表扬批评,评价越具体越好。谁来评价?教师、学生或小组自评、互评,把评价权还给学生。</div><div>细节10:组间互动交流。</div><div> 组间的互动交流通常是报幕式、割裂式交流。教师需要在第一个小组发言之前发出明确的指令要求:第一小组代表发言之后,其他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成果前,要先对前一组的发言或评价、或补充、或提问、或质疑…..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自己小组的成果,这样一来,小组之间就有了交流、互动和交流。</div> <h3>细节11:教师巡视。</h3><div> 小组合作时,教师做什么?要不断提醒,纠正,点拨,引领,鼓励,教师要恰当地评价:切忌啰嗦烦扰学生思考,也切忌沉默自始至终不说话,要学会滚雪球资源,把一个小组的资源变成各个小组共享的资源。</div><div>细节12:学生动笔。</div><div> 提醒学生批注或笔记。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别人发言时要专注,要理解,要比较,为什么观点不同,在比较中学习。</div> <h3>细节13:年段特征。</h3><div> 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小组合作,年段特征如何体现?如何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殊合作要求和方式,需要研究。</div><div>细节14:学科知识特性。</div><div> 语文课如何开展小组合作,体现语文味:数学课如何合作体现建筑思维之美?不同学科的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出清晰的“学科感”?即便是同一个学科议论文、散文、文言文不同的文体如何合作最有效,这些都是教师教研活动中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div><div>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小组合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研究,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关注并践行,那些形式化、表演化的小组合作才能走向真实、扎实和高效。</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