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让谅解的心撑起天边的一道彩虹 (上)</h3><h3>----信用卡丢失</h3> <h3>身在异国他乡难免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种族文化又是那么的不同。在和其他种族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和谅解就至关重要,尤其是“谅解”。谅解就像雨后开放在天边的一道彩虹,是架起朋友间心灵的桥梁。下面我要讲的是两个星期以来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故事。</h3> <h3>信用卡丢失风波</h3> <h3><br /></h3><div><br /></div><div>故事要从一周前说起,那天正在上班,手机上有个未知电话打进来,接起电话是自动语音:“请问是简吗?这里是大通信用卡自动监视中心,今天上午有一笔$400的消费,请您确认,如果是您消费的请按2键,如果不是请按1键,如果不知道,随便按。”听完电话我一头雾水,在没搞清楚之前也不敢随便按就挂掉了。挂掉电话却心神不宁,以前妈妈经常嘱咐我在北京常接到电话行骗的,出门在外也一定要小心,难道美国也有骗子通过电话骗钱吗?不应该呀,首先我的电话设定了商业电话屏蔽,所有商业广告电话是不能打进来的,其次来美国这么多年好像还没遇到过通过电话行骗的。 想想决定还是打过去看看究竟,按回拨键打过去确实是大通信用卡公司,这才想起我有两张大通银行的信用卡,但是因为返回率不如花旗卡好也不如花旗卡方便,所以至少一年没用这两张卡了,难道卡有问题了。想到这里,挂断电话先查清楚账户再说。</div><div>于是挂断电话,登入网上账户。当我在网上打开账户才发现不妙,其中一张卡在最近四天内被消费了九笔,其中三笔是在KFC,BERGER KING和QUICK CHECK这样的快餐店,都在三十到四十美金之间。想想不对呀,自从来美国后,知道像KFC,McDonald,BURGER KING 这样的快餐店的食品被视为垃圾食品后,再也没进过这些快餐店,连儿子现在都知道这些。再仔细校对 ,其他四笔是在超市消费的,另外两笔消费在同一家店但是名字是我不熟悉的。在仔细看过消费地址大部分在工作单位附近。看到这里,已经确定我的信用卡被盗了,而且不只是资料被盗,而是卡丢失了。这里要补充一点,在美国曾经发生过由于黑客攻击银行系统导致客户信用卡资料被盗的事件,这种情况下即使信用卡没丢,也可以被恶意消费。但是这种消费多发生在网上。当我看见我的信用卡被消费在附近的小店的时候基本确认不是资料丢失,而是卡被盗。赶快拿出钱包发现那张久已不用的信用卡确实失踪了。</div><div><br /></div><div>当发现信用卡丢失后,大脑在几秒钟之内居然空白了。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最喜欢读福尔摩斯给华生讲解那些案件推理。大脑空白几秒后迅速回归理智,首要的事是先向信用卡公司报告。于是接通信用卡公司电话后报告了卡丢失情况,信用卡公司详细记录并核实了卡的使用等情况,然后告诉我将关闭账户并将寄一张新卡给我,同时告诉我不会让我买单。</div><div><br /></div><div>放下电话后我的大脑开始快速运转,首先这张卡已经一年没用了,而现在首次应用是六月二十四日,那就证明是在六月二十三号前后丢失的;另外我的钱包和手袋都完好,甚至钱包里的其他卡和零钱都没有丢失,那证明可能是内贼;我上班都是走路,来美国后还没遇到过街上的小偷,而且我上班的街道很清静,即使有行人也隔着八丈远,所以没有可能在街上丢失。如果在单位,研究所的保安系统很严密,大门和三层楼以上都需要刷卡才能进入,而且如果是外面来的人会连手包一起偷走,而不会只偷一张信用卡。想到这里我更加确定是内贼了。那又会是谁呢?</div><div><br /></div><div>在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恰好约翰在办公室忙他的事情,大概听到我打电话并看见我焦急的样子,就问我怎么了。约翰和我是多年的同事了,彼此都比较了解。所以将我的困惑告诉他了,并且让他看了卡的消费情况,他告诉我那家我不熟悉的店名是一家按摩院。当他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难道是他?”(待续)</div> <h3>这是我七年前写的原创故事,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h3><h3>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458112b0100jv6e.html?type=-1</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