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3月3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耳日”, 耳朵是人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鸟语花香,山呼海啸,都必须经过耳朵才能感受到,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儿童正处于语言的形成期,因此,保护听力更显得尤为重要。</h3> <h3>为了让幼儿更多地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构成部分的名称,认识鼓膜,知道如何保护它并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正确、文明的听、说习惯,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了不同的教育活动。</h3> <h3>大班幼儿通过图片认识了外耳廓是由软骨支撑着的,不软也不硬。</h3><div><br /></div> <h3>老师还带领幼儿做了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体验外轮廓聚拢着声音的作用。请幼儿分别用手挡在耳朵的前后,感觉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挡在前面的听不清,挡在后面的听得清)。</h3> <h3>老师还给孩子们做了一个气球实验:利用气球,让幼儿用嘴巴凑近气球说话,感知气球的震动(说话时气流通过空气的传播撞在气球上,产生了气球的震动)。鼓膜是耳朵里一块像气球皮一样有弹性的膜,当声音传到鼓膜上的时候,就会带动鼓膜的震动(就像小朋友对着气球说话时气球会震动一样),在大脑的帮助下就听到传来的声音了。声音小,鼓膜的震动就大小,反之就大。</h3> <h3>孩子们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她们专注的盯着老师手里的气球,仔细的听老师讲解。</h3> <h3>中小班的孩子们年龄偏小,所以在这节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耳朵很重要,帮助他们树立保护耳朵的观念并能通过辨别行为对错,了解保护耳朵的基本常识即可。</h3> <h3>教师出示谜语导入:“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耳朵)</h3> <h3>玩游戏“声音聚会”。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孩子们摸着小耳朵仔细听着,看上去真像一群小小研究员。</h3> <h3>她们还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自己听出的声音,遇到意见不同时还会互相争辩讨论,大家说她们是不是一群研究者?我们老师正在带领未来的科学家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畅游那!</h3> <h3>小班的小朋友对耳朵的了解不是很多,对耳朵的构造也不熟悉。所以老师就用故事来引导幼儿,告诉幼儿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我们的耳朵就会变得不那么灵敏,而且如果声音很大就会损伤人耳朵里面的耳膜,那以后耳朵听不见声音。</h3> <h3>耳朵进水是个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洗澡、洗头和游泳的时候都要小心,如果耳朵进水,可以偏着头用手掌使劲压住耳朵再松开,这样把耳朵里的水引出来。</h3><div><br /></div> <h3>针对小班小朋友处在细小事物敏感期,总喜欢往耳朵里塞东西,老师就告诉孩子们把东西放进耳朵里很可能会取不出来,这样非常危险,而且耳朵也很娇嫩,伤到它,可能就听不见别人讲话了。</h3> <h3>通过这次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都知道了以后要热爱耳朵,保护好耳朵,养成保护耳朵的良好习惯!</h3> <h3>报名电话:15712785200 15305426096</h3><div>报名地址:辛安开拓路277号兴悦华城小区童安阳光幼儿园</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