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45集 伊犁博州

阿沃亚斯

<div>  继续向西,前往中国最西边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包含北疆的塔城和阿勒泰等地区),因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这是指伊利河谷地区)。人口500多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上图,富饶的伊犁河谷)</div> <h3><font color="#01010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伊犁州管辖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不在上图,代管),直辖3个县级市、7个县、1个自治县:伊宁市、奎屯市(上图,右上角的飞地)、霍尔果斯市、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十师5个师60个团场(军事重地)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等单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上图),最早见《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伊犁为维语,取义于“犁庭扫闾”(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font></h3> 上图,伊犁河谷的向日葵田。<div>  我们上一集讲到的那拉提、巩乃斯草原,虽然和巴音布鲁克很近,其实从行政上讲属于伊犁。伊犁地区和北边的博尔塔拉州在大清国是蒙古人的牧场和戍边地,后来迁来大批哈萨克人,所以本集主线是蒙古和哈萨克。</div> 伊犁的历史,我们在前面其实已经陆续介绍过了,都是在西域这个范围之内。<div>  清朝征服准噶尔后,于1762年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当时西域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城镇及归附清朝的中亚和哈萨克各部。</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清在伊犁将军所在地——伊犁河谷开始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伊犁九城”。其中惠远城(上图)为伊犁将军驻地,也是当时新疆政治、军事中心。</font></h3> 上图,西方油画家笔下的中亚人<div>  上集我们讲过,大清在伊犁地区安置了很多蒙古部落,还从内蒙古抽调了察哈尔和锡伯兵来驻守。由于人口很少、社会也相对安定,没有发生特别值得关注的事件。这里,我们还是先搞清楚哈萨克的来龙去脉吧。</div> <h3><font color="#010101">  哈萨克人是由8世纪前后(大唐时期)进入河中地区(阿姆河锡尔河)的突厥人和当地其他民族混居结合,于15世纪形成的民族(蒙古帝国时代),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上图,18世纪的中亚人,具体民族不详)</font></h3> <div>  哈萨克族的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混合类型,属于混血民族,操突厥语系语言,体貌属于突厥民族(黄种人成分居多)。</div><div> 全世界哈萨克人接近2500万,哈萨克斯坦约有1900万人,俄罗斯120万人,乌兹别克斯坦150万人,中国160万人,蒙古有40万人。</div> 哈萨克人自认来自同一祖先,始祖有三子,形成大、中、小三个哈萨克游牧部落(玉兹),分别占居原先的哈萨克汗国(今哈萨克)的东、中、西三部分。<div>  哈萨克原本是和突厥蒙古几乎一样习俗的游牧民,随着俄国的征服,到了1930年代,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的哈萨克人95%以上的人过上了农业、工业、牧业(圈养)的定居生活。只有迁到中国、蒙古等地的哈萨克人,还保留游牧的生活方式。</div> 哈萨克的简史:<div>  13世纪初,术赤的儿子拔都西征,建立金帐汗国,征服了中亚西北部和东欧草原的游牧民。<div>  15世纪初,金帐汗国分离出乌兹别克汗国(月即别汗建立),15世纪中叶,从乌兹别克汗国又分离出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民族形成。</div><div>  16世纪初,哈萨克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上图,2015年,哈萨克立国550周年纪念,1465年立国)</div></div> 17世纪,准噶尔汗国西征开拓疆土,开始了和哈萨克人百年的战争。在准噶尔汗国的进攻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成为清帝国的属国。<div>  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大玉兹土地,至此哈萨克全境(上图)都归俄国所有。</div> 苏联取代俄国之后,1920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哈萨克属于这个共和国。<div>  1925年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哈萨克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div><div>  1990年,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布独立。(上图,独立26年一直担任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也算是奇事一件)</div> 我们读中国历史,经常很困惑。1864年的时候,俄罗斯也没怎么和中国打仗,怎么伊犁西边的大片土地就被老毛子给划走了呢?大清一点脾气也没有?<div>  其实,这里原来算是哈萨克大玉兹的土地,被准噶尔汗国和大清陆续占领。而整个哈萨克还有中玉兹和小玉兹存在,哈萨克人也要求统一。他们自己打不过大清就依附俄国来出面。(前一集我们讲过,大清在伊犁地区驻军防守,但是界限其实是现在的国界,并没有深入到巴尔喀什湖附近,因为当时那里都是哈萨克人,大清的统治并不牢固)</div> 上图,伊犁河。<div>  当然,如果要讲西汉的西域都护府,隋唐的安西都护府,甚至有人把蒙古帝国也算是中国的,那整个中亚都是中国丢失的领土,那就无语了。</div> 1932-1933年苏联哈萨克大饥荒期间数十万哈萨克人从哈萨克斯坦斯坦逃到中国。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阿尔金山附近)。<div>  谁导致了哈萨克的大饥荒呢?毫无疑问——苏联。</div> 上图,还是伊犁河湿地。<div>  哈萨克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乌孙人,虽然他们后来混血了突厥、蒙古民族的成分,但是我们尊重也认可他们自己的祖先观念,而且哈萨克里面确实有很多乌孙部落,现在还叫这个名字。</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哈萨克人的认识中,匈奴、蒙古、准噶尔和苏联,是他们历史上的四次教训。2000多年前,是匈奴人把他们从河西走廊打到中亚,700多年前,蒙古人征服了他们,300多年前,准噶尔人再一次打击了他们。</font></h3> 因为对蒙古人的情绪,哈萨克人对打败蒙古的大清国很有好感。1864年,游牧在斋桑湖一带的哈萨克族12个克烈部,因不堪沙皇俄国的统治和压迫,离开原牧地,移居到阿尔泰山地区。1883年,哈萨克黑宰部落3千多户迁入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划界后,又有了不少哈萨克族迁入了中国境内。<div>  苏联大饥荒前,十月革命时期,也还是有零星的哈萨克人到中国避难,请求居住。(上图,苏联解体后,各国都有很多哈萨克人回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div> <h3>  哈萨克人能迁到大清,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准噶尔汗国之后的新疆蒙古人口少了很多,草场富余,能够养活游牧的哈萨克人。另外一个就是大清和哈萨克从来不是敌人,大清的敌人是蒙古和俄罗斯。</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苏联著名的雕塑,潘夫洛夫28勇士,说的是二战时候一批苏联红军抵挡德国坦克的英雄事迹。这个故事的雕像在哈萨克斯坦也有,因为里面有10个哈萨克人。苏联时期,哈萨克人饱受摧残,除了饥荒、战争外,后来的核武器试验,很多都是在哈萨克的草原上进行的,这些都给哈萨克人带来了很多痛苦的回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回到旅程中来,这是伊犁河边的维族人的瓜棚,还有烧烤,主要是烤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挂上国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哈密瓜现在已经不是稀罕物了,全国各地几乎都有,餐后果盘必备佳品。不过,到了新疆吃了当地的哈密瓜,其他地方的就没法下咽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就是洗手用的小壶,去新疆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尊重民族习惯,饭前洗手。但切记要珍惜用水,不要浪费,尤其是水资源极大丰富的南方朋友,不要一个人就把半壶水用了。新疆干旱,新疆人对水非常珍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比起西亚和阿拉伯的穆斯林女性,维吾尔族还是非常大方的,合影也没问题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这方面,俄罗斯人可以说是影响很大。俄罗斯在18世纪占领中亚,欧洲的文化和宗教对中亚的伊斯兰教的世俗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亚五国和新疆的伊斯兰教徒,很多方式和西亚人不太一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面我们看看伊犁的几个蒙古族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昭苏县,伊犁州的一个县,这里有两个蒙古族自治乡,都是厄鲁特蒙古人,也就是准噶尔汗国的核心部落准噶尔和辉特部的蒙古人。在乾隆之后,他们不敢使用老的部落名,而以部落联盟的名字称呼自己——厄鲁特(卫拉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昭苏县总人口20万,其中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分别占总人口的47.24%、29.57%、9.64%、7.80%(1万多蒙古人)。</font></h3> 百科上说昭苏是取“喇嘛昭”(圣佑庙)的“昭”字和“六苏门”的“苏”字而得名。在汉语中,“昭”有光明的含意,“苏”即万物复苏萌发,昭苏又可视含“昭然复苏”“重获生机”之意。 <div>  纠正一下:昭苏是民国的时候设县的,昭是喇嘛昭的意思,苏不是六苏门,而是六苏木,苏木我们很清楚,现在是蒙语“乡”的意思,也就是清代蒙古的一个行政单位,是旗下面一级的单位。汉语释义完全是胡诌,遗憾又可气。<div>  哈萨克语称昭苏为“蒙古勒库热”,意为“蒙古族庙宇所在地”。</div></div> <div>  昭苏自古是游牧民的活动场所, 草原石人、草原土墩墓和岩画是昭苏草原的三大奇观(上图,大部分是突厥时期的石人,也就是和墓葬有关)</div><div> 突厥人和蒙古人同样出自蒙古高原,但是有着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别,除了语言和图腾等外,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丧葬方式的不同。蒙古人死后不厚葬更不挖墓立碑,而是天然的放回草原上。类似天葬,但没有西藏人那么多的形式。突厥人不一样,他们虽然没有汉族的厚葬习俗,但是也挖墓安葬,这些石人就是墓葬的标志,代表着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div> <h3><font color="#010101">  昭苏圣佑寺藏语称“金吉铃”,蒙古语为“博格达夏格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庙宇建筑群,也是新疆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传说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后,从北京请来80名能工巧匠,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动工。修筑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准噶尔部的后代一心向佛,他们的祖先噶尔丹就是拉萨留学的喇嘛)</font></h3> 昭苏古代名人之一:乌孙公主,名刘细君,西汉宗室,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其祖父参与七国之乱被杀,子女流落市井后被宗室王亲收留。<div>  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昆弥(昆弥,就是国王的意思)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div> 乌孙故地就是在伊犁(上图),西汉时期乌孙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他们被匈奴人从河西走廊赶到了伊犁,但是站稳了脚跟。他们东抗匈奴,西边打败大宛和大月氏,成为了西汉和匈奴争相拉拢的对象。<div>  乌孙昆弥猎骄靡当时早已年老,但是西汉和匈奴各自送了一个公主去嫁给他,成为他的左右夫人(匈奴夫人是老大)。老头死后,刘细君按照习俗又嫁给了他的孙子(继任国王)并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刘细君在乌孙才生活了五年就郁闷而死,西汉后来又嫁了一个公主到乌孙,就是解忧公主(后面再讲)。</div> <h3><font color="#010101">  昭苏县是乌孙古国的所在地,名闻天下的天马——汗血宝马号称是出于此(这个说法比较难证实,因为是古代的事情了,现在的汗血宝马世界公认的都出自土库曼斯坦)。</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昭苏县现有马品种5个:伊犁马、英纯马、吉尔吉斯、阿尔登、德国温血马,其中伊犁马有6万多匹。上图,博州草原的伊犁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伊犁州的尼勒克县,“ 尼勒克 ” 系蒙古语,意为婴儿。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厄鲁特营下五旗佐领在此地放牧,地名称“呢勒哈”,又称厄鲁特营下五旗十苏木,隶属伊犁将军管辖。1949年成立尼勒克县,现在有蒙古族1万人。(上图,尼勒克县著名的的唐布拉草原)</font></h3> “特克斯”县,特克斯,一说是突厥语,意为“野山羊”或“阴面、阴坡”之意;二说系蒙古语“特克协”之音变,意为平原旷野溪流纵横之意。公元前176年以前,特克斯境域居住着塞种人。境内阔克苏河谷的至今留有塞种人墓地(再次证明新疆古人都是白人)。<div>  清代,特克斯地区是跟随土尔扈特蒙古人回归的沙毕那尔(喇嘛属民)的居住地,1937年成立特克斯县,现有蒙古人近一万人。(上图,特克斯的著名草原喀拉峻)</div> <h3><font color="#010101">  特克斯八卦城——1936年冬,精通“易”理的盛世才岳父邱宗浚调任伊犁屯垦使兼警备司令后,亲临特克斯查勘时发现了宋代八卦城的雏形,亲自设计了八卦城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37年春在克孜勒库热择定新城城址,丈量地基,绘制城图,逐令迅速建设。1938年,伊犁惠远人班吉春(锡伯族)任特克斯县长,他请来俄罗斯水利技术员按图纸设计测量,打桩放线。用20头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雏形。</font></h3> 为什么把昭苏、特克斯、尼勒克一起介绍呢?因为这里是大清国乾隆时期的蒙古厄鲁特营八旗所在地。<div>  上图,承德避暑山庄的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当时清政府征服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汗达瓦齐,以为大功告成天下平定了,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两年后,阿睦尔撒纳等部王公反清,大清不得不再次出兵西域,1759年最终平定西域),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清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div>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幸存的蒙古人称自己为厄鲁特(卫拉特)。<div>  1767年厄鲁特营按八旗编制,左翼被编为三旗,即镶黄、正黄、正蓝,称“上三旗”,右翼置5个旗,即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称“下五旗”,1770年为10个佐领。加上喇嘛属民沙毕纳尔4个佐领,共有14个佐领。上三旗在特克斯河流域游牧,下五旗在霍诺海一带地方游牧。<div>  由于准噶尔部是属于反抗清朝统治,而被清朝征服的蒙古部,因此,和察哈尔营一样实行的是总管旗制,官员大都由满族人担任,没有封蒙古的扎萨克王公。</div></div> 厄鲁特营八旗是纯粹的军事机构,主要工作就是驻防边疆,和察哈尔八旗、呼伦贝尔八旗一样。因为大清待遇不佳,生活所迫他们后来也开发农牧业自给自足,类似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厄鲁特营的蒙古人有三个来源:<div>  一是投附的准噶尔汗达瓦齐的部属,安置于昭苏县,为厄鲁特营左翼。<div>  二是逃入哈萨克后又陆续返回的准噶尔人,及被清廷赎回的曾给维吾尔族当奴隶的准噶尔人。编入厄鲁特营右翼,安置在尼勒克县、特克斯县及新源县境内。</div><div> 三是1771年随土尔扈特部东返的大喇嘛罗卜藏丹增属下的沙毕纳尔。有1200余户,1817年被编为4个佐领,归厄鲁特营右翼管辖,其牧地为特克斯县。</div></div> 厄鲁特营后来的主要生活就是边防哨所驻守、边境线巡视、平定大小叛乱、成立牧场农场,一直生活在伊犁地区。<div>  上图,西方画家笔下的中亚士兵</div> <h3><font color="#010101">  农家小院以吃饭为主,多少也种了一些蔬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新疆的辣子鸡是一道名菜,不要以为四川才有。在新疆,鸡肉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食品,大盘鸡和辣子鸡就是新疆各族人民都爱吃的两道名菜。</font></h3> 新疆的拌面有很多种、羊肉过油肉拌面、拉条子、丁丁炒面等等,一般都是炒一个菜然后拌到面里吃。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有豪华拌面,比如上图就是我们在伊犁吃的豪华拌面。<div>  这种拌面的面,有长有短,可以自己选择。菜,就是炒菜一样,你可以自己随意点,根据人数和口味,荤素搭配数量随意。然后把菜根据自己的喜好拌到面里吃。</div> <h3><font color="#010101">  看,就是这样的——青椒茄子土豆丝鸡蛋西红柿过油肉都可以拌进来。这种吃法我在内蒙古的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也吃过,也是当地土尔扈特蒙古兄弟请我吃的,看来这种吃法足有几百年历史了,豪华拌面也是新疆土尔扈特蒙古和内蒙土尔扈特蒙古亲戚关联的体现。</font></h3> 伊犁州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有4万锡伯族人。县名得自稀薄人修的察布查尔渠名。系锡伯语,意为“粮仓”。本系蒙古语“凹陷的隘口”之意。<div>  锡伯族全国有20万人,其中在辽宁沈阳有14万人,新疆察县有4万多人,在介绍锡伯族西迁新疆史前,我们谈谈锡伯族的族源。共有三种说法——鲜卑、女真、高车。</div> 首先排除的应该是高车说法,有学者说锡伯人祖先是贝加尔湖西南的高车人(突厥回鹘人祖先),后来在拓跋鲜卑征服过程中迁到东北嫩江流域,此说法相当牵强,没有什么根据。<div>  第二种说法就是女真说,认为锡伯人是女真人的一支,是通古斯人,和满族人同族同宗。但是这种说法也没有太多的根据,锡伯人现在的语言和习俗虽然和满族人有很多相似的,但这都是金国和后金国时代的影响印记,尤其是大清的影响。说锡伯是女真人,也非常牵强。(上图,锡伯文字,拼音字母组成,和蒙古文的写法、蒙古语读音相当接近)</div>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锡伯族起源是鲜卑说,锡伯人是鲜卑人的后裔,有理有据,也受到了自己本民族的认可。<div>  锡伯,读音也可以读成鲜卑、西伯利亚里面的西伯就是来源于此。他们是鲜卑人的一部,当大量鲜卑拓跋氏、慕容氏、段氏南下草原、进入中原历史舞台的时候,锡伯人的祖先作为留守的居民依旧住在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和嫩江流域。(上图,锡伯人的服饰有蒙古、满、汉风格)</div> 北魏之后的唐、五代、辽时期,锡伯人和留守老家的很多部族一起生活,这些部族很多都以室韦这个名字出现。所以,蒙古人溯源室韦,室韦溯源鲜卑,鲜卑溯源匈奴东胡,是完全有道理的。<div>  匈奴东胡本是同族不同部落,东胡战败分两支,南乌桓北鲜卑,鲜卑留在大兴安路的后人成为室韦各部。室韦部中的蒙兀室韦又用蒙古乞颜部的名字统一蒙古,经过征服和融合其他游牧部落,最后形成现在的蒙古人。(上图,锡伯舞蹈的抖肩和鹰步和蒙古舞蹈很像)</div> 到了大金国时代,在辽统治下的锡伯四部大黄头室韦、小黄头室韦、涅剌拏古部、突吕不室韦部(明显的鲜卑部落名)及渤海兵民投降于金。后来他们自己建立了一个锡伯国,成为大金的属国。<div>  锡伯国建立于金天辅六年(1122)至明万历十六年(1588),在吉林省双阳,共存在466年(期间在大元时代没落,明朝的是时候又恢复,这个国家的历史有待考证。)</div> 到了大明中后期,东北地区被蒙古的朵颜三卫、兀良哈万户、科尔沁蒙古先后统治,这期间,锡伯人成为了蒙古的一部分,但是关系比较特殊。为什么这么说呢?<div>  首先,从族源上、语言习俗上,作为鲜卑人后代的蒙古和锡伯本是一家,但是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两支部落的发展方向就不同了。成吉思汗家族从大兴安岭西迁到三河流域(蒙古国)发展,最终一路向西向南发展,融合了突厥回鹘等部落。</div><div> 而锡伯人所在是其他几个室韦部落向东南发展,到了吉林一带的平原和山林里建立了锡伯国,和女真人走的更近了。(上图,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农牧军三业结合生活)</div> 1593年,蒙古科尔沁部联合锡伯等八部(这八部应该都是鲜卑后裔),抗击努尔哈赤,结果九部联军战败,不少锡伯贵族投奔努尔哈赤,即历史上的“锡伯满洲”。<div>  后来,后金通过战争和联姻征服了科尔沁蒙古人,锡伯人被编入哲里木盟。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尔沁蒙古将锡伯、卦尔察、达斡尔(非蒙古核心部落的猎民和鲜卑后裔)等14458丁口“进献”给清政府。后来被编为外八旗,自此,锡伯人等族也被称为“伊彻满洲”(新满洲)(上图,锡伯西迁图)</div> 科尔沁部把锡伯诸部献给大清,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减轻自己的人口和牧场压力,另一方面是大清也急需增加军队人口,好应付康熙年间的各种战争。从此,锡伯诸部成为了大清的类似兵团一样的军事机构,参与大清的各项战争。<div>  乾隆年间,为了防守新疆,大清抽调这些外八旗前去西域驻防,包括锡伯、索伦(呼伦贝尔的猎民)和察哈尔。锡伯4000多人西迁新疆,上图,当时的路线图是走北线沈阳——阿鲁科尔沁、锡林郭勒——外蒙古——阿勒泰——伊犁。</div> 1766年春,锡伯人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额鲁特营)之一。<div>  期间,1866年伊犁为“伊犁塔兰奇苏丹汗国”地方割剧政权所辖(维族)。1871年伊犁沦为沙俄殖民地,划归俄七河省管辖。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div><div> 现在的锡伯人已经告别游牧,农业商业旅游业全面发展,他们除了保持自己的语言外,还使用维语和哈萨克语、汉语。</div> 我们继续行程,下面到了伊犁的霍城县,这里40万人口,一半是汉族,另外是回族和维吾尔族(各占20%)。霍城的历史上和蒙古的关联不大,主要的内容是清末的回民起义——建立苏丹国——俄国占伊犁——左宗棠收复伊犁,这部分内容我的研究不够,也就不多讲了。(尤其烧脑的还有后来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的三区革命)<div>  上图,霍城最出名的是薰衣草,路边到处都是买相关产品的,解忧公主品牌的薰衣草更是龙头产品,下面我们还是讲讲解忧公主吧。</div> <h3><font color="#010101">  解忧公主(?-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此经历和前面讲的刘细君一样)。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上图,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font></h3> 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因“和亲”远嫁乌孙昆莫郁郁而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公元前101年又将罪臣之后的刘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之孙军须靡(当时是乌孙国王)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div>  解忧公主按照游牧习俗,二嫁又嫁给军须靡的弟弟翁归靡,生有5个子女。三嫁给匈奴公主之子泥靡,生了一个儿子。</div> 上图,玲琅满目的薰衣草产品。<div>  刘解忧要大大有名于刘细君,甚至与后世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相比也是不落下风,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在乌孙生活了50年(刘细君只在苏孙活了5年)。</div><div> 解忧公主一生很多时间都致力于开拓乌孙的国际贸易市场,与周围四邻的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这也归于刘解忧对故乡的思念,当时只有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才有机会接触到家乡的消息、物品和亲人。</div> 上图,这就是薰衣草,季节不对,很不好看。<div>  贸易归贸易,那个时代,唱大戏的还是战争。汉武帝之后的汉昭帝末年,西汉实力不济,匈奴恢复体力开始进攻乌孙,解忧公主力排众议说服乌孙国王抗击匈奴。同时派人多次去大汉搬兵,可惜恰逢汉昭帝病逝,西汉政局不稳没有出兵。</div><div> 汉宣帝即位后,出兵15万支援乌孙。乌孙人听闻信心大增,国王翁归靡千里奔袭,在汉朝大军远未到来之前直捣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廷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此战匈奴多名王被生擒,连壶衍鞮单于的叔嫂、女儿都成了乌孙的俘虏,共计三万九千的匈奴将士当了俘虏,乌孙国缴获的战利品大小畜产七十多万头(大汉的15万军队就没打上仗,白去一回)。</div> 此后三年,乌孙和北方的丁零、东方的乌桓,三面夹攻,连连出征,匈奴被打的大伤元气。匈奴壶衍鞮单于(壶衍,也就是呼延,日后中原姓呼、呼延的是匈奴后代)不敢和汉朝对抗,想和汉朝恢复和亲,汉朝对此不予理睬。自此,解忧公主的威望高涨无比。<div>  后来,解忧的长子元贵靡被立为乌孙王储;西域小国莎车在国王去世无人即位的情况下,决定迎接解忧的次子万年为国王,看重的就是万年一半的汉家血统;龟兹国王降宾几经努力求得解忧长女弟史为妻,深以作了汉家的外孙女婿为荣。</div> 解忧晚年,乌孙一分为二,她的儿子(后来是孙子)和匈奴夫人的儿子各统领一国,乌孙实力大减,无法抗击匈奴。刘解忧觉得住在乌孙已经没有意义,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 大汉天子为之动容,派人接回了解忧。<div>  公元前51年,年逾七十的解忧公主携三个孙子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安享了两年的晚年时光后去世(上图,薰衣草)</div> 伊犁的旅行告一段落,我们从西边折返,到伊犁东北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看看,这里的温泉县、博乐市、精河县都是蒙古人聚居的地区。<div>  上图,跨过壮观的霍尔果斯大桥,我们进入了博尔塔拉,下面的图片全部都是赛里木湖和周边草原的风光,这里是我认为新疆最美的地方,甚至超过喀纳斯。</div> 赛里木湖古称天池。当地人称呼赛里木湖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军台(即三台)而得名。<div>  赛里木湖也称“西方净海”,本地居民称之为“海西”。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意为“平安”之意。 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是祝愿的意思。</div> 公元1221年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到:“大池方圆二百里,雪山环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叶洪高吉赞美赛里木湖为“净海”。<div>  清末文人宋伯鲁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诗句,描绘了赛里木湖雄旷清澈的自然景观。诗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这样的诗句,“你宝石兰的湖水/一见便教人心神荡”。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政府将赛里木湖列入需每年都要举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div> 博州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只有3万人,维族和哈萨克族各自有5万人,其余是回族。<div>  历史上的葛逻禄在今天的博乐市西南建立过一个孛罗城,经历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准噶尔汗国后,博州归于大清,这里因为地处边境,没有蒙古王公盟旗,而是由察哈尔等蒙古兵营驻守。民国时期,博尔塔拉境内的精河县、博乐县、温泉县相继成立。</div> <h3><font color="#010101">  博尔塔拉是蒙语“灰色的草原”,博乐市是博州的首府。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移察哈尔左营驻此,设领队大臣,俗称大营盘。温泉县在博乐市旁边,也是察哈尔蒙古军驻守的地方。(上图,赛里木湖是淡水湖,湖水清澈,天鹅在此驻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精河县在博州的东部,不靠近边境地区,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是旧土尔扈特西旗(只有一个旗)的所在地。另外的旧土尔扈特在东面的乌苏(奎屯)有东二旗,北面的和布克赛尔县有北路三旗。</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上图,赛里木湖边上的草原,夏天,都是哈萨克人在搞旅游接待,这些毡包不是蒙古包,是哈萨克人的毡包(蒙古包是带蓝色图案的,哈萨克是红色图案)。</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伊犁和博州的蒙古四营,前面讲了锡伯营和厄鲁特营,现在我们来看看察哈尔营和索伦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1762年开始,察哈尔蒙古分两批西迁新疆。官兵总人数据《伊江汇览》载,移驻伊犁的察哈尔官兵1836户,5548人,加上留在乌鲁木齐的察哈尔及移驻库尔喀喇乌苏的,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总计有6090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767年察哈尔营分新昂吉和旧昂吉两翼,各有8个苏木,2个苏木为1旗,即左翼4旗,右翼4旗,共计8旗。自此西迁的察哈尔兵正式以八旗组织建制起来。(这里面,除了原有的200名厄鲁特蒙古外,后来又陆续加入了一些从哈萨克回来的厄鲁特蒙古,总共有1000人)</font></h3> 察哈尔等营官兵当时素称“国家劲旅“。我们看看装备情况:<div>  总管2员每员应有战箭250枝,副总管、佐领18员,每员应有战箭200枝,骁骑校16员,每员应有战箭100枝,领催64名,每员应有战箭70枝,马甲1736名,每员应有战箭50枝、撒袋1副、弓1张、腰刀1把,每2名兵,还配有长枪1杆,每5名兵,应配有鸟枪1杆。</div><div> 察哈尔营的武器装备计有:撒袋1837副,弓1937张,腰刀1837把,长枪868杆,鸟枪347杆。(火器比例太低啊)</div> 察哈尔和锡伯一样,后来也是走了军事与农牧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兵团路线了,举例看看牲畜情况:<div>  察哈尔营左翼牧放马5743匹,右翼牧放马5759匹;</div><div> 察哈尔营左翼牧牛2076只,右翼牧牛2088只,</div><div> 察哈尔营左翼牧放羊28287只,右翼牧放羊26000只。</div><div> (上图,赛里木湖日出)</div> 既然是军队,战斗是少不了的了,察哈尔和当时伊犁将军下属的满营、绿营(汉族)、蒙古四营一起,参加了以下战斗:<div>  1820-1830年,大小和卓的后裔张格尔、玉素甫(现在的翻译应该是优素福),在浩罕汗国(乌兹别克)和布鲁特(吉尔吉斯)的支持下,先后五次进攻新疆,都被各营指战员击败。</div><div> 1857年6月5日,倭里罕和卓带领部下猛攻喀什噶尔汉城、英吉沙尔汉城及叶尔羌等地,被各营指战员击败。</div>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利用清政府忙于镇压内地人民起义、无力西顾之际,乘机派将领阿古柏侵入南疆,攻占了南疆各城,而且于1871年侵入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同时,沙俄也出兵侵占了我国伊犁地区。伊犁将军各营士兵奋勇抵抗,最终因为武器落后而失败。<div>  1875-1877年,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收复伊犁,各营官兵均参加了战斗。</div> 再来看看索伦营,前面我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讲过,索伦部,是森林猎人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族的泛指,清初投降大清,被编为布特哈八旗,在大兴安岭一带驻守。<div>  </div> 乾隆年间,清朝政府为征服准噶尔,抽调东北布哈特八旗达斡尔、鄂温克官兵各500人,以“索伦营”名义编入西征军中前往伊犁等地戍守边塞。<div>  1763年清政府将永戍伊犁的达斡尔人编入索伦营,并设领队大臣,承担起换防喀什噶尔和塔尔巴哈尔的任务。</div> 起初,索伦营基本由鄂温克和达斡尔族组成,后来加入锡伯族成份。现塔城的达斡尔族和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的锡伯族和达斡尔族就是清代索伦营的后代。<div>  这部分人的现状我不了解,人数应该非常少。</div> <h3><font color="#010101">  继续浏览赛里木湖和周边草原的景色,前面既然讲到了大小和卓的事情,这里大家要知道,大清在乾隆时代创造最大版图之前,打的最后一次大战就是征服大小和卓的战役,所以,我还是把大小和卓的来龙去脉搞搞清楚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公元1314年,蒙古帝国大元时期,在中亚的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出生了一位塔吉克人叫纳格什班迪。他后来勤奋学习成为了一名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学者,他提倡不要太注重宗教形式,而要用心进行内心修炼。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一个教团:纳格什班迪耶。</font></h3> <h3>  苏菲派纳什班迪耶教团发展了几十年,有一个首领叫阿扎木,把领袖地位神圣化了,他称自己是先知默罕默德的女儿的后裔,从此苏菲派就在他这一家变成类似皇族世袭了,他的子孙就都成为苏菲派的宗教领袖,称为——和卓(男女均是如此)。</h3> 美丽的赛里木湖啊!<h3>  伊斯兰教因为教义理解不同和区域的划分问题,容易分出很多教派,现在的中东就是如此。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在早期其信徒以中亚的突厥人为主,15世纪传入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安纳托利亚,受到素丹的推崇,建有分支道堂。16世纪初,艾哈迈德·凯桑尼后裔中有3个支系先后传人中国新疆,史称“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其中伊斯哈克耶支系居于优势,逐渐形成依禅派。17世纪新疆的依禅派形成4个苏鲁克:伊纳克耶、达瓦尼耶、伊西克耶、伊斯哈克耶。后分裂为黑山派和白山派。(基督教和佛教其实也是一样,分成了很多教派)</h3><h3><h3> 两派的教义基本一致,只是在斋拜仪书上略有不同。白山派主张默诵真主赞颂词。黑山派则主张朗诵赞颂词,两派为争夺政权进行了几十年的流血战争,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统一南疆后,20世纪初,两派的区别才逐渐消失。</h3></h3>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div>  由于中亚地区宗教实力太强,为了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黑山派先行先试前往西域(新疆在1885年建省之前,一直被叫中国人西域)。</div><h3> 大明中叶的时候,黑山派取得了叶尔羌汗国的支持,在西域站稳了脚跟,领导西域的宗教界(由此可见,突厥语族的中亚人和新疆人是完全可以交流的,和卓的发源地是乌兹别克,苏菲派老教主是塔吉克人,他们后来到回疆(维吾尔人地区)传教,还曾得到了布鲁特(吉尔吉斯人)的支持)。</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明末清初,白山派也来西域找发展机会。白山派领袖马木特优素福到喀什一带传教,结果被黑山派一路驱逐给赶跑了。马木特的儿子叫伊达雅图勒(伊斯兰教世袭的居多,宗教都是全家一起传播),他一路到甘肃临夏(回族州,估计因为那里的回族穆斯林多,方便落脚),获得了一些赞助经费后,从甘南到了西藏。也不知道怎么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去找拉萨的达赖喇嘛和佛教徒噶尔丹寻求蒙古人的帮助。</font></h3> 伊达雅图勒是个很聪明的人,非常能认清形势。当时的西域北部、西藏都是蒙古人和藏传佛教的势力范围,只有南疆还在叶尔羌人和黑山派控制中。他要想在西域的伊斯兰教界立足,不可能获得叶尔羌的支持(黑山派和他们关系好),只能寻找蒙古人的支持。而去北疆直接找准噶尔大汗,一路上没有资助和教友帮扶,也没有一个宗教名义的由头,很难成功。<div>  于是,他选择了一路往东,去哈密、甘肃、青海等地,找当地的穆斯林获得支持,估计得到了不少人力和财力的支持,收罗了大批经费。最后才去了西藏,取得了达赖和噶尔丹的支持。</div> <h3><font color="#010101">  伊达雅图勒赶上了好时机,刚好准噶尔大汗去世,噶尔丹从西藏返回,当了准噶尔的大汗。借助蒙古人的力量,伊达雅图勒返回西域废掉了叶尔羌汗,另立一个可以操控的新汗,并且开始驱逐黑山派。到了1692年,白山派彻底战胜叶尔羌人,控制了整个南疆,伊达雅图勒自称“阿柏克和卓”。(上图,清代新疆地区的中国式建筑)</font></h3> <div>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阿柏克和卓去世,南疆又陷入叶尔羌、白山派、布鲁特人(吉尔吉斯人)和各地伯克的斗争中,一片乱象。(伯克,突厥回鹘语,首领的意思,类似蒙古的扎萨克,是回鹘地方首领的世袭官职,也就是当时新疆维族当地的领袖)</div> 又过了很多年,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担任准噶尔汗国的大汗,彻底消灭叶尔羌等诸部小汗,统一了西域地区。由于卫拉特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白山派和黑山派的伊斯兰教首领都被抓囚禁了。<div>  到了噶尔丹策零担任准噶尔大汗的时候,开始启用一些黑山派的人士,管理南疆的伊斯兰教徒。但是对于白山派的和卓,则一直世代囚禁。阿柏克和卓的儿孙三代,都被蒙古人囚禁着。</div><div> 阿柏克和卓的孙子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依然被蒙古人囚禁,这两个人哥哥叫波罗尼都,弟弟叫霍集占(也翻译为霍家),他们,就是——大小和卓(也叫大小和卓木)。</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清和准噶尔打了快100年,终于在1755年的时候,乾隆大军击败达瓦齐汗,灭了准噶尔。此时,作为蒙古人的囚徒,大小和卓终于放出来了。为了报复蒙古人的统治,兄弟俩非常活跃,主动向大清示好,表示愿意臣服并出力招抚新疆的伊斯兰信徒。(上图,清代中亚)</font></h3> <div>  大小和卓的群众基础还是有的,而且团结了新疆一些不满黑山派的当地维吾尔族大户力量,居然一举击败了黑山派,占据了以喀什为中心的西域西南部。</div> 小和卓霍集占比较有想法和野心,他想趁机自立为王,大和卓波罗尼都比较稳重,他劝小和卓说,自己全家几代人都被蒙古人囚禁,好不容易等到大清打败蒙古放了他们,可不能对抗大清啊。<div>  但那时小和卓还是不甘心,他还是杀了叶尔羌的首领,杀了察合台汗国的蒙古汗王后代,表面上臣服大清,实际上自称“巴图尔汗”。</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过了两年,1757年,大清认为边疆平定,加上当时外蒙古喀尔喀有撤驿反抗(驿站带给蒙古人很多负担引起反抗),就把新疆的军队抽走了。此时,感觉机会来了的蒙古王公开始反清了,被封为王爷的阿睦尔撒纳(绰罗斯汗)、青衮扎布(辉特汗)自立为汗,起兵反清。小和卓认为时机到了,也正式杀掉大清派去的官员和士兵,正式反清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乾隆皇帝这回是下了狠心了,对于卫拉特蒙古人和回人(大清一直管维吾尔人叫回人、回部、回疆,并不是指现在的回族,这个“回”的称呼,还是来自维吾尔人的回鹘祖先)的反复不定,一定要斩尽杀绝。(上图,18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毡包)</font></h3> <div>  大清出动大军,先彻底打败准噶尔汗国,杀大量蒙古青壮,俘获所有反叛蒙古可汗的子孙带回北京世代关押,以防再反。然后挥师南下进攻大小和卓。经过和田、库车、叶尔羌、喀什等多地战斗,最后在巴达克山困住了大小和卓(上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  巴达克山是葱岭和帕米尔高原的西域古国,后来被英国和俄国瓜分了,现在分属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这个小国的国王审时度势,擒杀了大小和卓,献给大清,并主动成为大清的属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759年,大小和卓战役终于结束,大清统一天下,版图达到历史最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小和卓死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小和卓霍家没有子女,但是有老婆,后来被清军抓回去献给了乾隆,传说就是香妃(上图,喀什的霍家和香妃墓)</font></h3> 大和卓有三个老婆,分别是维吾尔人、卫拉特蒙古人、吉尔吉斯人,每个老婆生了一个儿子,都被大清抓回北京以绝后患。但是还有个小妾生的一个儿子漏网了,他逃到中亚浩罕国居住,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和卓玉素甫,一个叫张格尔。<div>  后来,这两个兄弟在1820-1830年五次进攻新疆,惹了不少的麻烦。(上图,清代中亚风景)</div> 在赛里木湖边的夜幕中结束本集的内容,这里的草原晚上能够听到清晰的狼嚎,说明生态还是不错的。<div>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点赞、转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