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

于蓓(大连)

<p class="ql-block">现在来回顾过往的上海,真有百转回肠…</p> <h3>从来都是在黄浦江西岸看浦东,白天看,夜晚华灯初上也看。</h3><div>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浦东向西看,看看浦西的景色。</div><div>在网上看人说去浦东要看看滨江大道,而且最好晚上去看夜景,就有了吃过晚饭,心血来潮,打了车去滨江大道。虽然地铁可以,但看看百度地图要转两次地铁,行程一个多小时,打车不到半小时,还是早点去,回来一定不好打车再地铁吧。</div> <h3>浦西可以说是建筑的万国博物馆,那些漂亮的建筑都是解放前西方列强在此留下的印记。回头看浦东完全是改革开放后的建筑,各式高楼大厦,浦东和浦西在夜色中真有点交相辉映的感觉,一边述说着过去的历史,一边展现着未来的魅力。</h3> <h3>回去的路上有点依依不舍,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如同白昼。</h3> <h3>  另一个有点郁闷的周末,一个人溜达去了上海的一个老建筑。这座建筑的名字就知道它建筑的年月,叫作“1933老场坊”。是上海工部局出资白银三百三十多万两,由英国设计师巴尔菲斯设计建造的宰牲场。上下五层,外方内圆,墙体有五十公分厚,而且是中空的,起到了夏季隔热的作用。因为宰杀血腥气十足,为了通风窗户都是镂空的。而且整座建筑坚固无比的混凝土都是从英国运来的,由当时上海余洪记营造厂1931年开始建造,1933年完工交付使用。据说这样的屠宰场全世界当时只有三座,如今上海这座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其他两座已经不复存在了。它现在是上海四类保护建筑,并且免费参观。里面开了一些餐饮,以西式为主,还有几家摄影为主的公司和几家不知名的公司,以及一些首饰之类的店铺。<br /></h3> <h3>结构非常复杂,因为里面是圆的,外面方的结构和里面圆的结构都有无数通道连接,大概牛进去转圈跑也会跑累了。</h3> <h3>老场坊里向上的楼梯都是慢坡式的,是为了被宰杀的牛好赶上楼,所以也叫牛道。看作这坚实的地面,恍惚能听到几十上百头牛牛蹄子击打在地面的嘈杂声……,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h3> <h3>竟然每一层都有好几处洗手间,装修和打理的非常奢华和干净,有点和这“清水房”似的建筑不太匹配,但细想更感觉上海对于被保护的老建筑的重视。</h3> <h3>为了宰牲人员的安全,还有很窄的楼梯,直角转弯,牛是过不去的。显示了设计者巧妙的构思,而这样精心和隆重的建筑对当时的设计和建筑者来说,大概不会想到它真正使用的寿命也不过十几年,就被无奈的废弃了。感慨的同时也更叹息世界上没有“永远”二字,凡事真不必过于认真。</h3> <h3>虽然历经无数岁月,脚下如花岗岩般坚固的楼梯以及地面,都让如今思维下的我们想不通:一个屠宰场用得着造的这么坚固吗?老场坊虽然免费,在虹口区占了很大面积,里面复杂的地形,真不知可以干什么用,它也没有多少故事示人,顶多介绍一下余洪记营造厂。所以有点鸡肋的感觉。</h3> <h3>这样的窗格据说是为了屠宰场里空气的流通,通风非常好,不会让宰杀时的血腥变成腐败的气味。</h3> <h3>最上面的露天有几家开了西餐馆,虽然走的有点饿,但这地方有点阴森,没有食欲。</h3> <h3>出了老场坊转到不远处也是解放前的老房子,据说是邮局,但都住了人家,破败不堪,有点可惜这座老建筑。希望将来会变成邮政博物馆。</h3> <h3>  2016年的夏天,一个不是很热的周日。选了南翔的古琦园,磨磨蹭蹭快中午才从家出来。没去过南翔,看了百度地图的公交路线,有30公里。乘八号线七站地,转三号线六站地,再转11号线八站地,下来还要坐南翔2路一站地,共计一个多小时。一咬牙去吧。</h3><div> 上海的地铁周日人也很多,虽然没有沙丁鱼罐头,也几乎都是站着。每站的衔接也都要走许多路,而且上下好几段电梯,行动不便的人怎么办哪?四下看看好像没看到残疾人,我真是个爱操心的人。</div><div> 还好,一路标示清晰,加上及时问路,没走冤枉道,直接就在古琦园门口下车。</div><div> 本是想看看明清园林的小清新,正巧赶上荷花展,真是意外的福利。</div> <h3>古琦园内蜿蜒曲径,大大小小的水塘相连,是块不小的生态园林,坐在河塘边发发呆,也会有鱼儿跃出水面,不期而遇的和你打个照面。真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h3> <h3>这样的一身装扮来古琦园游玩,真是和景色相得益彰。真应了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h3> <h3>有名有姓有出处的荷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的小到只有乒乓球那么大,而显赫的名字却叫的那么响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