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敏《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课堂分析

波贤

<h3> 志敏老师执教的《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h3><h3> 课程标准:探索并了解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h3><h3> 课伊始,志敏老师出示情景,学生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教师板书问题。</h3> <h3> 板书后,教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回答。师再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再举手回答。师:你会列综合算式吗?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 可以看出教师一共预设了3个指向性很明确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点被老师禁锢住了。其实这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完全可以独立做出来,老师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h3><h3><br /></h3> <h3> 学生做完第一个问题后,老师又接着让学生做第二个问题。最后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学生,学生说算式,师再黑板上板书,第二个问题也是这样完成的,其中第二个问题还出现了一段与老师预设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最后师:这几个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说可以。师擦掉后,用等号连接起来。</h3><h3> 这个环节处理我认为还是欠妥的,教师没有结合具体情景来解释算式的意义。可以这样处理:选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学生可能回想到两种个性化列式,(56+72)+28或56+(72+28)然后师引导孩子说出第一种表示先算冬青和柳树的棵树,再加杨树的棵树,也就是先算56+72,再加28,再引导孩子说第二种表示先算柳树和杨树的棵树,再加冬青的棵树,也就是先算72+28,再加56,然后发现结果相等。第二个问题可以同样处理。这样处理更明显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经历了两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于规律的发现会更加有利,学生在做、说、展示中悟出了规律的雏形,对于学生的下步的观察猜想提供了感性材料。</h3><h3> 接着志敏教师出示两个等式后,师:观察这两个等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生不太会说。学生在解决前面两个问题时,体验不够深刻,说不出来,再就是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碰撞,教师在这里不要接着就问,要学会等待。这个环节,教师如果问:观察这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然后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思想碰撞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解决前面两个问题的初步感知,再经过思考交流,相信部分孩子能够发现,三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得到较合理的猜想。</h3><h3><br /></h3> <h3>然后是验证环节,师:这是不是一个规律?举例验证一下吧!由于孩子数学活动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经过观察、猜想,有部分学生的举例变成了模仿训练,这个阶段承载着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的归纳过程,要多让孩子展示,交流。教师只找了两个孩子,然后师代替孩子举了3个例子。然后师出示加法结合律的内容,这个环节教师可能由于赶时间,匆匆处理完了,没有耐心听孩子的回答,甚至打断孩子的思维,有点遗憾。</h3><div><br /></div> <h3>难能可贵的志敏老师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引导孩子回顾规律的推理过程,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推理过程,值得肯定😊。</h3><h3><br /></h3> <h3> 在研究完加法结合律,师:加法里面还有其他规律吗?启发孩子探究。这个环节教师可大胆放手给孩子,因为孩子已经有了探究加法结合律的经验和方法,可留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感觉教师始终不敢放手,总是代替孩子进行探究。</h3><h3><br /></h3> <h3> 总结:志敏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是比较精准的,因为是一节规律课,在处理上也着力体现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但是感觉每一个环节在处理上不深入,学生体验参与度不够,思维的深度不够。老师不太敢放手,怕时间不够,怕孩子不会说,在本节课中还是普遍存在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