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这一辈子——老舍自传》,并不是老舍先生亲自撰写的传记,而是后人根据《老舍文集》和《老舍书信集》等编撰而成的老舍作品选。这些精心挑选的文章和书信摘要,可以让读者了解老舍先生的主要生活轨迹和重要作品的写作背景,还有他的心路历程。</h3><div><br /></div><div>本书的最后一章《茫茫末世人》,只用了两个字——“再见”,这是老舍先生临死前最后对小孙女说的两个字,读来让人心酸。</div> <h3>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优秀作家。老舍的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其中《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和《茶馆》等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r /></h3><div><br /></div><div>那么,出身贫寒的老舍先生是怎样走上写作道路的?最后他为什么要投湖自尽呢?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div>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老舍童年时期的介绍来自《正红旗下》,这是他1961年动笔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可惜因为文化大革命,这部小说没有完成。</h3><div><br /></div><div>戊戌年腊月二十三酉时(公元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母亲41岁才生了他,北京俗称为“老”儿子。老舍上有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但是,长大成年的只有他、三个姐姐和三哥。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满族,属正红旗,时任皇城护军。老舍的母亲姓马,娘家在北平德胜门外的小村庄里。</div> <h3><font color="#010101">老舍一岁半左右,他的父亲就去世了。<b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tyle:italic;">我不记得父亲的音容,他是在哪一年与联军巷战时阵亡的。他是每月关三两饷银的护军,任务是保卫皇城。联军攻入了地安门,父亲死在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b>老舍的家里少了顶梁柱,那年,大姐二姐已经出阁,<b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tyle:italic;">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目不识丁的母亲日夜操劳,靠为别人浆洗缝补衣服艰难度日。母亲勤劳善良而坚忍的性格,对老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了他的一生。</font></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因为贫穷,老舍九岁还未入学,不识一字。如果不是刘大叔偶然来到他家,随口问问“孩子多大了?上学没有?”,也许,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br /></h3><h3><br /></h3><h3>在《宗月大师》一文中,老舍先生讲述了这位改变他一生的刘大叔的故事。在央视近期热播的《朗读者》节目第一期,濮存昕朗诵的段落便是节选自《宗月大师》。</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简而言之,这位刘大叔是个愿意帮助穷人的有钱人。1924年,在资助老舍读到中学的时候,热衷于扶危济困的刘大叔终于家财散尽,出家当了和尚,即是后来的宗月大师。<u><b><i>1939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i></b><i><b>发现许多舍利。</b></i></u></font></h3><h3><u><i><b><font color="#010101"><br /></font></b></i></u></h3><h3><font color="#010101">宗月大师不仅改变了老舍的命运,也改变了他的思想。<b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tyle:italic;">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苦行是与佛极相近似的。</b></font></h3> <h3>没有了宗月大师的接济,原本考上三中的老舍又偷偷考入了北京师范学校,因为师范学校管伙食费、住宿费、书本费和学杂费。</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1918年,老舍二十岁,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初级师范学校。因家贫,师范毕业后,老舍不能继续升学,而是要去挣钱养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在“五四”运动(1919年)的时候,老舍当上了一个小学校的校长。老舍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是,<b><i><u>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虽然不是怎么了不起的作家。</u></i></b></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br /></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五四”运动推行的白话文学促使了老舍等一大批年轻人开始偷偷写作。“五四”运动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等新思想改变了老舍的思想。老舍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社会,这也就奠定了他成为伟大作家的基础:他的作品的主题不是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梦,而主要着眼于描写底层劳动人民,揭露和批判主要社会问题。</font></div> <h3>老舍在二十三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大坎儿,差点要了他的命。因为年轻,有了不错的收入,工作比较轻松,老舍爱上了喝酒抽烟打牌。由于过分放纵自己,经常通宵达旦地玩乐,老舍终于病倒了。痛定思痛,<b><i><u>经过这一场病,我开始检讨自己:那些嗜好必须戒除,从此要格外小心,这不是玩的!</u></i></b>之后,恰巧上司申斥了他一顿,老舍便辞去了小学校长、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和北京教职员公会小学部委员等公职,而是选择了教书。</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span style="color:rgb(1,1,1);">在此期间,还有一件大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因为“五四”运动之后提倡恋爱婚姻自由,一向顺从母亲的老舍坚决反对母亲为他订的婚事,在三姐的帮助下顺利退了婚。</span><br /></h3><div><font color="#010101"><br /></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二十六岁,老舍加入了基督教。这时,他抱定了为民为国牺牲之念,更名“舍予”,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影响了老舍的一生。</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br /></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不久,因教会关系,老舍结识了在燕京大学神学院任教的英籍牧师易文斯。老舍常在业余时去燕大跟易文斯学英语。老舍的热情、正直、好学给易文斯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要聘请一位教华语的教师时,易文斯立即推荐了老舍,促成了老舍的英国之行。</font></div> <h3>1924年秋天,老舍来到英国伦敦大学任教。老朋友易文斯还有许地山都已先期抵达。工作之余,老舍开始在学院的图书馆写小说,先后创作并在国内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并且开始使用笔名老舍。从此,老舍走上了作家之路 ,不过,此时他还是个兼职作家。</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1924年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任教时的照片</font></h5> <h3>在伦敦工作五年之后,老舍离开英国,到德法意等国玩了一圈,几乎花光所有积蓄,然后借道新加坡回国,期间在新加坡的华侨中学教了一年书,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h3><h3><br /></h3><h3>1930年2月底,老舍在年逾古稀的母亲再三催促下,辞职回国。其后到齐鲁大学任教授。在好友罗常培等的秘密撮合下,老舍和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胡絜青相识相爱,待胡毕业后,两人成家,落户在济南。他们俩在当时都算是超大龄青年。这下,总算了结了双方老人的心愿。</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济南,老舍娶妻生子教书写作,过了几年安定的日子。《猫城记》、《离婚》、《大明湖》、《牛天赐传》等长篇作品就是这段时间创作的,此外,还有不少中短篇小说,如:《月牙儿》、《阳光》、《断魂枪》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老舍是个老北京,但是对济南特别有感情。他说,济南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老舍的眼里,济南简直是人间仙境:<b><i><u>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u></i></b></font></h3><h3><b style="color:rgb(1,1,1);"><i><u>……</u></i></b><br></h3><h3><b><i><u><font color="#010101">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font></u></i></b></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1931年老舍与胡絜青在北平结婚</font></h5> <h3>1934年7月,老舍辞去齐鲁大学的教职,专心写作。可是,当时的书业不景气,难以为继。于是,老舍又接受了坐落于青岛的山东大学聘任,继续一边教书一边写作。</h3><h3><br /></h3><h3>1936年夏天,老舍再次辞职,专心写作。这次他准备打响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创作《骆驼祥子》。经过多方搜集资料,打磨人物性格,构思故事情节,1936年9月,“祥子”出现在《宇宙风》长篇连载栏目。老舍一边写,一边发表,1937年9月写完。《骆驼祥子》果然不负众望,“一炮而红”。</h3><h3><br /></h3><h3>自此,老舍先生成为了专业作家。</h3> <h3>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初起,老舍还在青岛专心写作长篇小说《病夫》和《小人物自述》。后来,战事渐紧,老舍离家先后辗转到武汉、重庆、洛阳、兰州、青海、绥远、昆明、大理等地,用他的笔作为抗战的武器,创作了大量鼓词、小调、二簧戏等通俗文学鼓舞士气,并担任了文艺界抗战协会的总务主任。</h3><h3><br /></h3><h3>因为生活艰苦,终日奔波劳碌,加上营养不良,而且爱抽烟喝酒,老舍患了贫血症,经常一努力写作就会头晕。</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1939年初夏,老舍40岁时,开始为抗战慰问团创作剧本,第一个剧本《残雾》,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之后随即被演出。随后,老舍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应时应景的优秀剧本。如《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等等。</h3><div><br /></div><div>1943年10月,老舍家眷由北平逃到了重庆,老舍刚做完盲肠炎手术,于是,暂时结束流亡生活,把家安在重庆北碚。老舍继续带病写作,并且开始计划创作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div>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书法作品</font></h5> <h3>1946年3月,抗战结束后,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和曹禺赴美讲学。在美国三年多,老舍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还和美国友人一起翻译了无数文学作品,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h3><h3><br /></h3><div>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老舍应周恩来总理及各界文化名人的邀请,抱病回国,定居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这是老舍先生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继续笔耕不辍,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余部剧作。</div>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写给妻子的信</font></h5> <h3>1953年10月,老舍与梅兰芳等随同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在那里,老舍深入志愿军驻地,访问了许多英雄,创作了战地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等文学作品。</h3> <h3>老舍自称是歌德派,歌新社会、共产党、毛主席之德。而对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等,他并没有多深的认识。老舍向来不过问政治,只是埋头写作,面对新中国的文艺市场,老舍竟然有些不知所措。</h3><h3><br /></h3><h3>老舍在文中坦言:<b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tyle:italic;">毛主席提出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道理。这又使我手足失措。我在小资产阶级的圈子里既已混了很久,我的思想、生活、作品,已经都慢慢地瘫痪了。我每每觉得我可以不吸收任何新思想,还是照旧可以写东西。我的生活方式呢,似乎也恰好是一个文人所应有的,不必改变。作品呢,不管有无内容,反正写得光滑通顺,也就过得去了。我以为,仗着一点小聪明和长时间的写作经验,我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吃文艺饭。可是,毛主席告诉了我和类似我的人:你们错了,文艺应当服从政治!</b>也许,从那时起,老舍就已经嗅到了政治运动的味道。</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全家福</font></h5> <h3>终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br /></h3><h3><br /></h3><div><b><i><u>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以“扫四旧”为名,在国子监(孔庙)大院中烧戏装、道具。下午,老舍被人从北京市文联办公室押往孔庙,和萧军、骆宾基、端木蕻良、荀慧生等三十多位著名作家、艺术家一道被批斗,遭污辱。老舍抗争,被毒打,当场晕倒,血流满面。</u></i></b></div><div><br /></div><div>1966年8月24日,老舍对小孙女说了“再见”,然后去了太平湖,一个不出名的城外的野湖,他在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在湖中发现了他。<b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tyle:italic;">他的衣服、手杖、眼镜都整齐地放在岸上,他一步一步踏着芦苇叶和水草走向湖水,让湖水吞没了自己,呛水而亡,离岸边大概也不过十米远。他的口袋里有他的名片,写着他的名字:舒舍予,老舍。</b>那年,老舍67岁。</div> <h3>一代文学巨匠就这样默默地走了,留给世界一个落寞的背影。当年,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一步一步走向冰冷的湖心,现在已经无人知晓。然而,老舍先生留下的文字却永远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57a7ff">老舍先生近照</font></h5> <h3>老舍先生一生艰辛劳碌,但行文却举重若轻,风趣幽默。他曾写过一篇自传,他的大致性格由此可见一斑。全文如下:</h3><h3><b>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b></h3> <h3>注:所有图片来自网络,斜体字为引用书中原文。</h3> <h3 style="text-align:center;">~~~完~~~</h3> <h3>了解更多名人的生平,请点击以下链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