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摄影:单反摄影技术(八篇)

阿超ysypengyan

<h3><p>(篇一),关于对焦</p><p><br></p><p><br></p></h3> <h3><p>A, 相机上那些与对焦有关的机关们:</p><p> <br></p><p>1.快门按钮:几乎所有数码相机都将半按快门定义为激活自动对焦功能。如果使用单次对焦模式拍摄,持续半按快门就可以做出锁定焦点的操作。 <br>&nbsp; <br>2.机背对焦按钮:除了使用快门按钮,使用相背的AF-ON或AF-L键也能激活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 <br>&nbsp; <br>3.对焦环:一些镜头会配备全时手动功能。在相机完成自动对焦之后你还可以使用对焦环进行手动微调。 <br>&nbsp; <br>4.镜头AF/MF开关:一部分镜头会配备这个开关,使用这个开关你能够在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之间切换。 <br>&nbsp; <br>5.对焦模式拨杆:机身上这个开关一般会标有"AF"字样,按下之后使用指令转盘可以在不同对焦模式之间切换。 <br>&nbsp; <br>6.摇杆/方向键:自行选择对焦点可以让对焦更精准,这时你会用到机背上的摇杆/方向键。</p><p>晕了么?这才刚刚开始...</p><p> <br></p><p> <br></p></h3> <h3><font>B, 对焦点知多少?</font></h3> <h3><p>对焦点个数以及覆盖范围都很好理解,但你还会听到"一字对焦点""十字对焦点"这些术语,你知道它们是什么鬼么?</p><p>一字对焦点:图中方框内为"—"或者"|"的对焦点,只侦测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相位差。 <br>&nbsp; <br>十字对焦点:图中方框内为"+"的对焦,十字型对焦点则会根据2个方向的相位差进行对焦,精确度和可靠度都有所提升 <br>&nbsp; <br>双十字对焦点:十字基础上再叠加十字,可以理解为"米"字对焦点,从4个方向侦测相位差,精确度最高。但是这类对焦点需要更多的光才能工作,通常需要大光圈镜头支持(如f/2.8或以上光圈),数量通常只有1个,位置一定会在正中央。</p><p> <br></p><p>信息量有点大?我们继续...</p><p> <br></p></h3> <h3><font>C, 对焦点该怎么选?</font></h3> <h3><p>对焦点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所谓“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知道如何选择对焦点就很有必要。</p><p>问题1:自动选择 还是 手动选择?<br>默认设置下,相机会自主决定对焦点位置。相机通常会激活所有对焦点,让相机对焦在最近的高反差物体上。然而,在需要对特定区域对焦时,手动选择单个对焦点进行对焦,你还可以选择激活某一区域内的一组对焦点(如图)。</p><p>问题2:单个 还是 群组?<br>单点对焦模式能保证相当的对焦精确度。手动选择单个对焦点后,相机就会“指哪打哪”完全按照拍摄者的意愿对焦在了。相比起使用单点对焦,使用一组对焦点能够更便利地锁定运动物体。</p><p><br></p><p>如果没有实践过,相信你已经不知道以上在说啥了。不过,还没完...</p></h3> <h3><font>D, 对焦模式有啥用</font></h3> <h3><font></font></h3><p>根据拍摄物体的静/动特性,选择相应的对焦模式(如图),这已然是老生常谈了。</p><p>然而,有些相机还提供第3种“混合”对焦模式,即相机自动检测物体的运动,自主在单次对焦和连续对焦模式之间切换,是不是有点方便?</p><p>再然而,相位对焦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光线太暗或者反差太小的情况下对焦系统都有可能“懵逼”,出现对焦犹豫(俗称拉风箱),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切换到手动对焦。</p> <h3><p>弱光和低反差,两种很有可能让对焦模块疯狂的情况。</p><p><br></p><p>对焦是玩摄影的第一步,先摸熟悉你的相机的对焦方式,再来谈进一步的摄影技巧吧!</p></h3> <h3><font><br></font></h3><h3><font><br></font></h3><h3><font>(篇二),摄影时容易犯的10个典型技术错误</font></h3> <h3><p>刚刚接触摄影时,大多数入门者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他们对相机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之前,总会有一些照片因下面这些错误而成了牺牲品。即使度过了入门阶段,摄影者在之后的拍摄中也会时不时地犯些错误。</p><p>首先要说明一下:我们在本篇所说的“错误”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摄影的目的在于拍摄出曝光正确而清晰的图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拍与众不同的照片,它们或许会以艺术性和开创性的方式违背我们普遍认同的摄影目的。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创新之前,我们应该熟练掌握一定的摄影技术。</p><p>一、曝光过度<br>如果你的照片中出现白色的、没有细节的区域,就说明照片曝光过度了。也就是说,传感器所获得光量比正确曝光所需的光量多得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ISO 值、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有问题,当然也跟拍摄现场的亮度有关。从原则上说,为了让传感器接收的光少一些,可以缩小光圈、缩短快门速度、降低ISO 值,但是在做这样的调整前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p><p>图像中曝光过度的区域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后期处理稍稍变暗一些,这样就又可以看见一些细节了。这里要把曝光过度区域和较亮的图像区域区分开来,因为后者可能只是看起来是纯白色的,其实是有细节的。这种区别可以在拍摄时通过相机显示屏上的直方图看出来。如果图像区域被白色吞没了,那么直方图的右边会像被截断了一样。</p></h3> <h3><p>图像过度曝光程度很高,那么较亮的图像区域会被白色吞没。也就是说,那个区域完全看不见任何细节了,只有纯粹的白色。通常,当你测光错误或者手动设置错误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p><p><br></p><p><br></p><p>二、曝光不足</p><p><br></p><p><br>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太少会导致曝光不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是因为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的组合有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图像中形成了纯黑色的、没有细节的区域。更糟糕的是,因为光量太少,欠曝区域会形成干扰性噪点。</p><p>然而,在无法确定怎么做更好的情况下,宁可曝光不足也不要曝光过度,因为白色“侵蚀”的信息比黑色“淹没”的信息多。还有一点比较重要,不要把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与高调拍摄和低调拍摄混淆了,高调和低调图像中虽然也会出现主要为浅色调和深色调的区域,但是这些区域中是有细节的。</p><p><br></p></h3> <h3><p>不足时,传感器获得的光量太少,这样由光产生的电荷和传感器本身的基本电荷无法区分开来。结果通常是:原本应当是纯黑色的区域出现不美观的杂色和清晰的噪点。</p><p><br></p><p><br></p><p>三、对焦错误<br>图像中的清晰区域不在预期的焦点位置,原因可能是拍摄时摄影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手太不稳。如果在对焦之后调整取景区域,同时将相机微微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就会将已经设置好的焦平面移动到对焦主体的前方或者后方。</p><p><br></p><p><br></p><p>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问题,推荐你使用可选择对焦区域的自动对焦模式,并选择与想要对焦的点相近的对焦区域。此外,加大景深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缩小焦距或者光圈进行拍摄。如果还是不起作用,那么检查一下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看看它是否校准错误。</p></h3> <h3><p>要处于正确的位置,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人像摄影中。模特的眼睛不在焦平面上通常会被视为对焦错误。</p><p><br></p><p><br></p><p>四、抖动<br>如果拍摄时出现抖动了,就会形成“鬼图”,也就是被摄主体隐隐约约地多次出现在图像上且不清晰。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曝光时间过长:在快门被打开、光线照射到传感器的过程中,相机或被摄主体发生了移动。当快门速度为多少时摄影者还能手持相机拍摄出没有抖动的图像,取决于拍摄所使用的焦距:无抖动的最长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乘以当前的画幅系数)。</p><p><br></p><p><br></p><p>例如,当焦距为150 mm 时,最长的快门速度为1/150 s。快门速度稍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快门速度长于这个数值,则要借助三脚架或者光学防抖系统才能拍摄出无抖动的图像。如果你选择使用三脚架,那么按下快门释放键时要确保相机不晃动。此外,也可以使用相机的自动快门功能或快门遥控器。</p></h3> <h3><p>速度较长时,移动会导致照片变成模糊、抖动的“鬼图”――不管是被摄主体移动、相机移动,还是摄影者移动都会如此。</p><p><br></p><p><br></p><p>五、对比度太高<br>有些拍摄场景的对比度范围很大,以至于传感器无法完全将其表现出来。结果就是图像中会出现部分区域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场景,你可以测量被摄主体不同部位的亮度,从而得出其对比度范围,然后选择适中的曝光量,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曝或欠曝的图像区域,之后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提亮深色区域或加深浅色区域。</p><p><br></p><p><br></p><p>你也可以使用HDR 技术,拍摄一系列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后将它们合成到一起,这样就能完整表现被摄主体的对比度范围,不会造成图像细节上的损失了。至于你要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什么程度,当然由你自己来决定。2~3 个图像合成到一起就会大大降低图像的对比度,而且不会使最后的图像看起来太不自然。</p></h3> <h3><p>内拍摄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亮度反差。如果没有额外的光源、反光板或者HDR技术,你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图像信息。</p><p><br></p><p><br></p><p>六、闪光灯使用不当<br>如果你在比较暗的室内因为光线不足而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进行拍摄,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红眼;被摄主体后方的光量骤减甚至主体后方曝光不足而前方曝光过度。</p><p><br></p><p><br></p><p>红眼是由相机内置的闪光灯发出的光进入人物眼睛的角度不当造成的。要避免红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外置的插装式闪光灯。这样,光源远远高于传感器平面,也就相应地改变了闪光的入射角度。你也可以用一个明亮的平面来反射闪光,从而避免直接闪光。</p><p><br></p><p><br></p><p>使用闪光灯时,它发出的光分布极其不均匀。这是因为闪光形成的是平面照明,并且光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少。为了让这种效果在图像中不那么明显,只能通过构图来调整:所要拍摄的元素都要处在平行于传感器平面的像平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前景中出现过度曝光的元素而背景元素曝光不足的情况了。拍摄时,可以再靠近被摄主体一些,使取景区域小一些,并且把闪光灯当作补充光源而非主光源来使用。</p><p><br></p><p><br></p><p>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在较暗的室内拍摄时出现闪光问题,那就是使用在ISO值较高时噪点也很少的相机。</p><p><br></p></h3> <h3><p>多使用内置闪光灯拍摄的抓拍照片中,我们都能看到让人不舒服的红眼。这只是用闪光灯拍摄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使用闪光灯还潜藏了很多摄影障碍,你应该经常练习使用闪光灯。</p><p><br></p><p><br></p><p>七、逆光<br>逆光摄影很容易出现错误。被照亮的背景和较暗的、没有被光照射到的被摄主体之间强烈的亮度反差是造成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p><p><br></p><p><br></p><p>为了正确测量被摄主体的亮度,拍摄时先要用点测光或者局部测光方式测光,然后选择相应的曝光值以使被摄主体正确曝光――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接受背景会稍微曝光过度。还有一种可行的做法:只提亮前景来降低图像的对比度。</p><p><br></p><p><br></p><p>此外还要注意,光线应当完全被被摄主体遮挡,从而避免干扰性的反射光以及光线直接射入镜头产生光带。因此,拍摄时一定要使用遮光罩。</p><p><br></p><p><br></p></h3> <h3><p>拍摄时,测光通常不那么简单。但透明的被摄主体在逆光条件下会显得尤为透亮。</p><p><br></p><p><br></p><p>八、背景混乱<br>只要你不是在摄影棚中拍摄,不管是在野外还是在房间里,都很难把主要的被摄主体作为最重要的图像元素表现出来。你很容易拍摄出这样的照片:背景中有很多能够转移观赏者注意力的细节。如果对图像元素没有清晰的比重分配,那么图像就会显得非常混乱,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而且给人非常嘈杂的感觉。</p><p><br></p><p><br></p><p>为了避免这样的图像效果,不只是在构图上,在技术上也要注意几点:选择一个主要的拍摄对象,然后把它作为主导元素安排在一个场景中。也就是说,你要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取景区域――要么尽可能靠近被摄主体,要么借助长焦镜头把主要的被摄主体从周围的环境</p><p>中“提取”出来,并且利用镜头的光学特征来达到你的目的。拍摄场地的选择对于图像的和谐也非常关键――寻找和谐一致的平面作为背景来拍摄。</p><p><br></p><p><br></p><p>要避免图像中有彩色的、吸引眼球的东西;如果有,拍摄时可以变换一下视角。除此之外,景深的大小要恰到好处――周围的环境越是清晰,就会显得越重要。反过来,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模糊效果来降低环境的重要性。</p><p><br></p><p><br></p><p>选择大孔径的光圈以及(或者)长焦距可以形成较小的景深。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给图像带来明显的和谐感,那就是事后将图像转换为黑白图像,这样就突出强调了被摄主体的形状。这样一来,由各种不同的颜色带来的混乱就在照片中消失了。</p><p><br></p><p><br></p></h3> <h3><p>选择焦距、视角以及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决定图像中有什么。利用好取景器,并在拍摄前仔细看清楚,哪些区域有必要出现在图像中,哪些可以被剪裁掉或者被淡化。</p><p><br></p><p><br></p><p>九、白色的天空<br>当你选择天空作为被摄主体的背景时,天空经常比被摄主体本身明亮。因此,在最终的图像中,天空有可能不是你眼睛看到的蓝天白云,而只是很亮的一块区域,甚至是纯白色的区域。这种现象跟被摄主体与天空之间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关,这种对比决定了这两个图像区域中只有一个是可以正确曝光的。</p><p><br></p><p><br></p><p>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你可以选择一个中间的曝光值,然后在电脑上对深色区域和浅色区域分别进行相应处理,或者拍摄两个曝光不同的图像,之后在电脑上把它们合成为一个动态范围更大的图像。</p><p><br></p><p><br></p></h3> <h3><p>成长中的摄影者们经常会觉得奇怪,实际上是深灰色的天空到了照片中怎么看起来是白色的。原因是天和地之间的亮度反差太大,还有拍摄时使用了自动曝光模式――它只对图像中的下半部分进行了测光。</p><p><br></p><p><br></p><p>十、离被摄主体太近<br>如果你想拿着相机靠近被摄主体,就会受到镜头最小对焦距离的限制:对焦距离小于这个距离,最终图像就会是模糊的。因此,你要选择微距镜头或者镜头的微距功能进行拍摄。你在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时要保证达到精确的锐度之后再释放快门,这样对焦时就不会由于疏忽而超出镜头的最小对焦距离了。</p><p><br></p><p><br></p><p>此外,使用较小的焦距可以缩小最小对焦距离,原则上说可以离被摄主体更近。当你使用变焦镜头时,有一点非常重要:镜头上标明的最小对焦距离始终都是焦距最小时的最小对焦距离。最后一个办法是,拍摄时距离被摄主体稍远一些,然后通过裁切将想要的图像区域大。</p><p><br></p><p><br></p></h3> <h3>镜头都有它可以清晰对焦的最小距离。距离相机太近的主体拍出来只会是模糊的。<br></h3> <h3>(篇三).&nbsp; 曝光补偿是什么?<br></h3> <h3><p>什么是曝光补偿?</p><p><br>相机测光系统会自动帮你决定在不同环境下的正确曝光。但系统并非完美,曝光结果不一定合乎你的需要,拍出来的相片,仍可能仍会出现过暗或过曝的状况,这时候你就可以应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曝光状况,而背后原理其实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的微调。</p><p><br></p><p>基本操作如下:如果拍出来的相片太暗,那么就应该增加曝光补偿值 (+EV),如果拍出来过曝,则应该减少曝光补偿 (-EV)。</p></h3> <h3><p>相机的曝光补偿按钮,一般操作是在你按稳之后,再转动转盘来调整EV值。</p><p><br></p><p>曝光补偿的一般应用</p><p><br>最常用情况是遇上特别多的白色,或拍摄特别多黑色时。</p><p><br></p><p>举个例,拍摄雪地为主的画面时,相机会误以为画面太光了,结果自动调暗曝光值,拍出来的雪地就偏暗。这时你就可以增加 EV 值,令曝光回复适当水平。口诀是「遇光则光、遇暗则暗」。</p></h3> <h3><br></h3> <h3><font>各级曝光值</font></h3> <h3><p><br></p><p>曝光补偿操作原理</p><p><br>实际上就是透过改变「曝光三角」(光圈、快门、ISO) 来进行,例如在光圈先决模式 (Aperture mode) 下,当你增加曝光补偿 (+Ev) 就会让快门变慢,而减少 (-Ev) 则会增加快门速度。</p><p><br></p></h3> <h3><p>包围曝光</p><p><br>人眼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很阔,在一些有强烈光差的环境,例如在背光情况下拍摄人像,人眼依然看到人像脸孔,但相机的动态范围却没那么阔,于是人脸就比较黑了。</p><p><br></p><p>因此人们会使用「包围曝光」功能来拍摄。简单来说,就是同时拍摄三张或以上,分别是 +Ev、0 Ev 及 -Ev 的照片,这样就可以拍摄到不同曝光值下的影像,然后</p><p><br></p><p>1) 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版本</p><p>2) 你可以透过 PS 将曝光良好的位置合成一张正确曝光的相片 (详看︰如何尽用你手机的摄影功能)</p><p>3) 透过 HDR 软件将不同曝光的照片融合</p><p><br></p><p>曝光补偿小秘诀</p><p><br>「宁under,勿over」<br>虽然我们尽量不想出现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的状况,但以数码相机拍摄时,两者取其一的话,曝光不足比曝光过度好,因为曝光不足的话,你还可以以PS调光一点照片作补救。但曝光过度的话,遗失的像素就不可能再救回来(都已经变成白茫茫一片了。)</p><p><br></p><p>曝光没有所谓绝对正确</p><p><br>准确曝光的意思是画面保留最多资讯,但是这不代表有美感,画面光暗其实是视乎个人喜好和需要,所谓「正确的曝光」其实在心中——能得心应手,拍出你心目中想要的曝光就是了。</p></h3> <h3><p><br></p><p><br></p><p>(篇四). 掌握后键对焦的5个使用技巧</p></h3> <h3><p>对于绝大部分盆友来说,对焦时也会用上「半按快门」的动作,这个方法基本上很实用,能够把对焦到释放快门的功能放到同一颗按钮上,令拍摄更快速方便,但在一些时候半按快门来对焦并不适合,因此便有了「后键对焦」(Back Focusing) 这个功能了!今天便让我们学习一下这个专业摄影师也会用到的功能吧!</p><p><br>什么是后键对焦 (Back Focusing)</p><p><br>「半按快门」可以应付大部分的拍摄,但在一些情况「半按快门」会变得不好用,例如你很容易便把整个快门按钮按下启动拍摄,或是你在等待其中一个物件进入拍摄范围,当你按下整个快门键时对焦可能已经改变,令相片模糊。这时我们可以把「对焦」和「释放快门」这两个动作分开,用另一个按钮 AF-On 来代替,而通常这个按钮也是在机背接近拇指的位置,因此便被称作「后键对焦」(Back Focusing) 了!</p></h3> <h3><font>应用后键对焦的时刻</font></h3> <h3><p>(一) 当你在拍摄移动中的物件时</p><p><br>后键对焦对于拍摄移动中的物件很好用,特别是使用连续对焦 (Continues AF/AF-C) + 连拍 (Continuous Shooting)时,你只需要利用拇指按下机背的AF-On,便可以一直对焦,并于适当时机全按快门键来拍摄。</p><p><br></p></h3> <h3><font>在拍摄移动中的物件,你可以使用AF-On按钮锁定物件,再用连拍全按快门拍摄。</font></h3><p></p> <h3><p><br></p><p><br></p><p>(二) 当你在等待拍摄时机时</p><p><br>有些相机于半按时也会强行一并锁定曝光,若果我们使用后键AF-On便可以让你对焦、等待合适时间、全按快门拍摄,而不用害怕因光线变化而重新半按快门。</p></h3> <h3><font>当你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时,可以利用AF-On按钮对焦,避免等待时半按一并锁定曝光(对于一些相机)。</font></h3> <h3><p><br></p><p><br></p><p>(三) 当你的目标物有机会被遮挡时</p><p><br>另外一个应用半按快门键的时机便是当你目标主体突然有其他物件挡着,你可以不按AF-On按扭但继续按快门键拍摄,试想想若果你不用后键对焦,按下快门时对焦点便会放在遮挡物了!例如在拍摄足球比赛,可能突然会有另外一名球员走到镜头前面,这使你便可以放开AF-On按钮,以免对焦错误。</p></h3> <h3><font>例如在拍摄足球比赛时,利用AF-On来对焦可以避免对焦落在遮挡的球员身上。</font></h3> <h3><p><br></p><p><br></p><p>(四) 当你在有风的情况下拍摄花朵时</p><p><br>虽然在拍摄微距或花朵时比较多使用手动对焦(Manuel Focus),但若果你希望使用自动对焦,AF-On可以让你对焦后放开按钮,即使有风时你也可以全按快门键拍摄而不怕相机胡乱对焦了!</p></h3> <h3><font>利用AF-On对焦后可以全按快门随时摄,即使有风时也不用重新对焦。</font></h3> <h3><p> <br></p><p> <br></p><p>(五) 当你常常对焦后再构图时</p><p> <br>另外一个后键对焦很好用的时候便是「对焦后再构图」,你只需要利用AF-On按钮对焦一次,便可以重新构图并任意拍摄,免却设定手动对焦或每次也重新半按对焦的麻烦。</p><p> <br></p><p> <br></p></h3> <h3>(篇五). 大光圈和小光圈什么时候用?</h3><h3><br></h3><h3>大光圈和小光圈在理论上很容易理解,但在实战或是不同的场景下应用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用上大还是小光圈最好!</h3><h3><br></h3><h3>先了解什么是小光圈和大光圈</h3><h3>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时间内(即是快门开放时间),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线越多,这样相片便会变光亮,道理很容易明白。</h3><h3><br></h3><h3>而在相机上,大光圈是指把光圈调到数字小的位置,像是f/1.4、f/2.8、f/4等等,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而数字越大,光圈便越小,即是窗会变小,能吸入的光线不多,数字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各位定必要留意!</h3><h3><br></h3><h3>明白光圈是什么和怎样调较后,让我们看看使用不同大小光圈的效果吧!</h3> <h3>使用小光圈的效果</h3><h3>若果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h3><h3>1.减少光线进入,让你可以放慢快门,捕捉时间,例子有拍摄流水、车轨、星轨、光影涂鸦等</h3><h3>2.让光点变成散射状,即是光芒</h3><h3>3.景深变深,对焦主体以外的背景或前景不容易变模糊,可以保持清晰</h3><h3><br></h3><h3>一般来说,在拍摄风景、有三脚架辅助的夜景、光芒,想保持前后景清晰,或是于阳光普照/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小光圈。</h3> <h3>使用大光圈的效果</h3><h3>而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h3><h3>1.于同一快门时间下,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从而令曝光增加,相片变亮;</h3><h3>2.凝固时间:因为进入的光线增加,快门可以变更快,令飞快移动的物件可以「凝固」下来,像是拍摄赛车、跑动的狗狗等;</h3><h3>3.景深变浅:这也许是大光圈其中一个很有用的用处- 景深变浅,让对焦的主体从背景突显出来;</h3><h3>在拍摄人像、浅景深、或是于暗黑环境下手持拍摄,我们也会用上大光圈。</h3> <h3>使用什么光圈的考虑步骤</h3><h3>好了,那么在真正拍摄时,我们又会怎样去决定用上什么光圈呢?以下为笔者在拍摄时于脑袋中会思考的步骤,各位可以慢慢了解,有需要请重头多看数遍,以明白箇中的意义:</h3><h3>(以下假设正在用光圈优先模式(A-mode) 拍摄,镜头为18-55mm f/3.5-5.6的Kit lens)</h3><h3>1.看到想拍的风景/物件,并找到合适的角度/构图</h3><h3>2.景深选择:我想有浅景深吗?还是要全部也清晰?前者偏向用大光圈(f/3.5),后者偏向用小光圈(f/8或更高数值)</h3><h3>3.手持或有三脚架:若果手持,快门一定不可以低过「安全快门」 (1/焦距),而加大光圈可以让快门变快</h3><h3>4.景物会否移动?若果景物会移动,快门必定要提高速度,大光圈可以有所帮助</h3><h3>5.光线足够吗?若果光线足够,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也可,但使用大光圈的前提是快门仍不会超出相机最快快门的范围(如1/4000s或1/8000s)</h3><h3>6.在考虑过2-5点后,按快门速度决定ISO的多小,若果在设定的光圈下快门过慢,必须提高ISO。</h3> <h3>对什么时候使用大小光圈应该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吧,但切勿只顾理论,要充份掌握光圈、快门和ISO的关系,你必须多实际拍摄,但切记在按下快门前要多思考,在调较光圈后对相片会有什么影响,多练习多尝试才会有所领悟、进步,一起努力吧!</h3> <h3><br></h3><h3>(篇六). 单反修炼秘籍之基本功与构图法</h3><h3><br></h3><h3>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h3><h3><br></h3><h3>训练1 全景深练习</h3><h3><br></h3><h3>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h3><h3><br></h3><h3>要求:画面全部实焦。</h3><h3><br></h3><h3>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11-16,光圈优先AE模式。</h3> <h3>训练2 单体对焦练习</h3><h3><br></h3><h3>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h3><h3><br></h3><h3>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h3> <h3>训练3 定格练习</h3><h3><br></h3><h3>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h3><h3><br></h3><h3>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h3><h3><br></h3><h3>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h3><h3><br></h3> <h3>训练4 动感练习</h3><h3><br></h3><h3>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h3><h3><br></h3><h3>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h3><h3><br></h3><h3>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h3><h3><br></h3> <h3>训练5 取景练习</h3><h3><br></h3><h3>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础。</h3><h3><br></h3><h3>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h3> <h3>训练6 特写练习</h3><h3><br></h3><h3>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h3><h3><br></h3><h3>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h3><h3><br></h3><h3>建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h3> <h3>训练7 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h3><h3><br></h3><h3>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h3><h3><br></h3><h3>标准镜头: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h3><h3><br></h3><h3>广角镜头: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h3><h3><br></h3><h3>中望远镜头:焦距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h3><h3><br></h3><h3>望远镜头:焦距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h3> <h3>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h3><h3><br></h3><h3>训练8 横、纵位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h3><h3><br></h3><h3>要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h3><h3><br></h3><h3>建议:</h3><h3><br></h3><h3>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h3><h3><br></h3><h3>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h3><h3><br></h3><h3>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h3> <h3>训练9 三角形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h3><h3><br></h3><h3>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h3><h3><br></h3><h3>建议:</h3><h3><br></h3><h3>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附属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h3><h3><br></h3><h3>2.拍摄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h3><h3><br></h3><h3>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h3> <h3>训练10 对称形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h3><h3><br></h3><h3>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h3><h3><br></h3><h3>建议:</h3><h3><br></h3><h3>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h3><h3><br></h3><h3>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h3><h3><br></h3><h3>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h3><h3><br></h3><h3>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使用三脚架。</h3><h3><br></h3> <h3>训练11 垂直、水平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风景、建筑等。</h3><h3><br></h3><h3>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h3><h3><br></h3><h3>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使用三脚架。</h3> <h3>训练12 S形、斜线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h3><h3><br></h3><h3>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h3><h3><br></h3><h3>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主题要突出。</h3><h3><br></h3> <h3>训练13 黄金分割法构图</h3><h3><br></h3><h3>被摄体:任何均可</h3><h3><br></h3><h3>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h3><h3><br></h3><h3>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h3> <h3><br></h3><h3><br></h3><h3>(篇七). 巧用单反相机小技巧</h3> <h3>一、设置<br></h3><h3><br></h3><h3>1.优化校准</h3><h3><br></h3><h3>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h3><h3><br></h3><h3>2.D-Lighting</h3><h3><br></h3><h3>关闭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h3><h3><br></h3><h3>3.M档</h3><h3><br></h3><h3>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h3><h3><br></h3><h3>4.测光</h3><h3><br></h3><h3>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h3><h3><br></h3><h3>5.ISO</h3><h3><br></h3><h3>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h3><h3><br></h3><h3>6.光圈</h3><h3><br></h3><h3>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c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h3><h3><br></h3><h3>7.焦距</h3><h3><br></h3><h3>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h3><h3><br></h3> <h3>二、技巧</h3><h3><br></h3><h3>1.拍静止的小东西</h3><h3><br></h3><h3>如花、鸟、虫:用A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h3><h3><br></h3><h3>2.拍人</h3><h3><br></h3><h3>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h3><h3><br></h3><h3>3.拍景</h3><h3><br></h3><h3>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h3><h3><br></h3><h3>4.拍夜景</h3><h3><br></h3><h3>上三脚架,M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h3><h3><br></h3><h3>5.拍烟花</h3><h3><br></h3><h3>使用快门线,B快门,长时间曝光,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h3> <h3>6.拍运行的东西</h3><h3><br></h3><h3>光线好的情况:A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h3><h3><br></h3><h3>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S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h3><h3><br></h3><h3>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h3><h3><br></h3><h3>7.拍流水或喷泉</h3><h3><br></h3><h3>使用S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使用较快的快门,可以拍出水滴的效果!</h3><h3><br></h3><h3>8.夜间人像留影</h3><h3><br></h3><h3>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h3><h3><br></h3><h3>9.光圈优先技巧:</h3><h3><br></h3><h3>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h3><h3><br></h3><h3>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h3><h3><br></h3><h3>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h3><h3><br></h3><h3>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h3><h3><br></h3><h3>10.测光方式:</h3><h3><br></h3><h3>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h3><h3><br></h3><h3>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h3><h3><br></h3><h3>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h3><h3><br></h3><h3>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h3><h3><br></h3><h3>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h3><h3><br></h3><h3>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h3><h3><br></h3><h3>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h3><h3><br></h3><h3>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h3><h3><br></h3><h3>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h3><h3><br></h3> <h3><br></h3><h3>11.有一个基本原理,如果不是选配特殊高档传感器,采用软件实现的所有降噪都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的。</h3><h3><br></h3><h3>看到有人大白天阳光灿烂的日子,居然用ISO=12800拍摄,实在不明白了。毫无疑问,感光度越低画质越好。在速度和光圈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感光度,这是拍出好照片的基本要求。尽管D5100是入门级单反中高感最强大的,但是还是不要轻易设置成太高。只有两种情况下采用高感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是手持拍夜景,第二个是暗光下拍动态。</h3><h3><br></h3><h3>特别讲究画质一般用ISO100——400,ISO100、200、400画质相差很小;为了防止糊片一般用ISO800——3200;ISO6400万不得已也可以用,ISO12800画质比6400有突变式恶化,最好永远不要用。</h3><h3><br></h3><h3>12.采用标配镜头时,注意焦段和光圈选择。</h3><h3><br></h3><h3>18-55镜头有两大明显缺点:广角端大光圈时锐度差,长焦端锐度好一些,但是比起中间焦段要差。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用到两头,但是由于广角只到18mm,又不得不用,那么焦距在18mm时要收小光圈,一般在F8以上,长焦端55mm尽量避开,用到40mm就可以了。</h3><h3><br></h3><h3>有句至理名言——F8无狗头。顺便提一下18-105mm镜头。18-105镜头比18-55镜头锐度强很多,值得选择,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广角畸变太大,因此最好用来拍人像和自然风景,拍建筑物时,焦段采用24mm左右最好(畸变最小)。该镜头长焦端枕形畸变相对来说不是很明显,可以放心用。</h3> <h3><p><br></p><p>(篇八).&nbsp; 掌握这项技能,让你的照片分分钟变大片!</p></h3> <h3><p>不管你用什么拍摄工具,构图是重中之重。<br>这些构图方式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则。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却是非常实用又简单的让你能快速拍好照片的途径哦~快一起学习怎么让照片变得高!大!上!</p><p><br></p><p>【1】把拍摄主体放中间:</p></h3> <h3><p>【2】对称式的构图形式:</p><p><br>(上下对称</p></h3> <h3>(左右对称)</h3> <h3>(斜对称)</h3> <h3>【3】对角线构图形式:</h3> <h3>使用这种方法构图,一般会直接把主体放在对角线上,通过主体相对对角线的位置,引导人们的视线前进到画面尽头,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h3> <h3><p>【4】分割线构图:</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水平分割)</p></h3> <h3>在生活中横向平行线结构随处可见,所以水平线构图的方法是风光摄影中应用最多的构图方法。</h3> <h3>(垂直分割)</h3> <h3>【5】发散构图:</h3> <h3>【6】九宫格构图:</h3> <h3>九宫格构图又叫井字形构图,是黄金分割构图方式的一种演变。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就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被摄主体都会让画面更具美感和协调。</h3> <h3>【7】三角形构图:</h3> <h3>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h3> <h3>【8】框架式构图:<br></h3> <h3>框架式构图可以很好的滤除不必要的元素,将观众的目光引导到你想要表达的摄影主体上。使用前景中的事物将需要突出的摄影主体框起来,可以让照片的主题更加的突出。框架式构图让照片中的主体和陪衬很好的结合起来,使两者更具相互作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