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泥陶艺

月光风影

<h3>&nbsp; &nbsp; &nbsp; &nbsp; 对瓦盆作坊的印象,还是在儿时的记忆里:老家的大伯,是个捏泥盆的手艺人,在村里建有一座瓦窑作坊,小时候很喜欢到这个作坊里玩,看着大伯把一坨坨的泥巴像变戏法似的,变成一个个圆圆的瓦罐、瓦缸,觉得很好玩,那一摞摞的,烧制好的,红红的瓦盆,都堆放在那里,对我的印象非常深。</h3><div>&nbsp; &nbsp; &nbsp; &nbsp;随着年纪的增大,儿时的记忆却越来越强烈,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的出现,渐渐取代了泥瓦盆烧制的生活用品,让传统的瓦盆作坊一个个消失了踪影,这更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总想去寻找到那个儿时的记忆!从2008年起,我开始在本地寻找瓦窑,寻找泥瓦盆作坊。</div><div> 泥陶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作为历史遗留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虽说邢台有着3500年的历史,也有邢窑(瓷)这样光辉灿烂的历史,但是,土里土气的泥瓦盆仍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脉络,况且,泥陶出现的历史远远超过了瓷器史,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瑰宝,是彰显邢台3500年历史发展的重要印记!</div><h3>&nbsp; &nbsp; &nbsp; &nbsp; 经过几年的寻找,2015年年底,从一个未谋过面的做糖画的手艺人那里,得到一条信息:任县永福庄乡吴铁庒村和尹家庄、东许花村这一带有烧制泥盆的。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天气,驱车来到了东许花村,经村里人介绍,又跑到吴铁庒村,在村子外一个角落,终于找到了瓦盆窑,窑主叫王青雪,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他从11岁起,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在瓦窑作坊学习捏泥盆。</h3><h3>&nbsp; &nbsp; &nbsp; &nbsp; 他的作坊在村外的东南角,坐东向西,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院落,那是晒泥坯用的场地,南侧有个沥(当地俗语念淋,即过滤的意思)泥池。据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讲,他们这一带捏泥盆的手艺活起源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200多年了,由于这一带地处黑龙港流域,红胶泥资源丰富,很多手艺人倚靠这个优势和制陶技艺维持生计和养家糊口,泥盆烧制远近闻名,烧制的泥陶制品主要有泥盆、泥缸、鱼盆、花盆等,基本都是农村百姓家常用来盛米盛面和生豆芽用的日用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日用品渐渐取代了泥陶制品,泥陶器皿逐渐退出了市场,也使得干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老手艺人的离世,加上年轻人因为嫌弃这个行当又脏又累,又不赚钱,没有人再去从事泥陶生产了,自生自灭就是泥陶的最后结局。</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王青雪从爷爷和父亲口口相传的制作技艺里学会了这门手艺,作为第四代传人,他抱定一个信念,决不能把老祖宗的手艺活在自己手里丢了,他要传承下去!他坚持用传统手法制作。他的土窑不是很大,一般烧制一窑需要20多天的时间,中间有着十几道工序,他每道工序都精心细做,烧制的主要品种有寿盆,花盆,花式鱼缸,鼓座,花瓶等,尤其擅长做的是花式鱼缸,器型大,外观漂亮,是传统养鱼的好器物。</div><h3>&nbsp; &nbsp; &nbsp; &nbsp; 两年多的时间里,在与他交谈、交流、拍摄过程中,我和他成了好朋友,给他出主意,帮着他开发新产品的制作,为他介绍和借鉴瓷器的优势,整理瓦窑作坊文字资料,拍摄图片和视频,帮着他把红泥陶艺申请成功非遗项目,现在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也成了非遗传承人。</h3><div> 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门老手艺保护好,传承下去,精益求精,开发出更多的返璞归真的新产品!</div><div> </div><div> </div><h3>&nbsp; &nbsp; &nbsp; &nbsp;</h3> <h3>王青雪的土窑作坊就座落在村子东南角的边上。</h3> <h3>手工轮置制作法是最古老的传统技术,尤其是做大器型的拉坯,主要靠手动来控制速度。</h3> <h3>传统的手工轮置制作,看起来挺简单,使用却很方便,有一个人搅动轮盘即可。</h3> <h3>这是王青雪正在做拉坯。</h3> <h3>拉好的坯要端出去阴晒,刚刚拉好的坯很柔软,搬不好就会变形的,所以,搬这个大一点的家伙真的算是一个技术活。</h3> <h3>拉坯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关,全靠手的感觉来掌握坯的薄厚度,厚了,烧不透,薄了容易裂纹。</h3> <h3>做好的泥坯要拿出去进行晾晒。</h3> <h3>晾晒的花盆。</h3> <h3>这是在翻晒泥坯。</h3> <h3>做一件大一点儿的鱼缸很不容易,有时候做好的坯在搬运时也难免会损坏,真的是很可惜!</h3> <h3>这是在装窑。</h3> <h3>这是在装窑。</h3> <h3>这是加工将近一人高左右的大花瓶,花瓶表面需要打磨。</h3> <h3>后期还要进行修整和打磨。</h3> <h3>他的母亲虽然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但推起独轮车来却很熟练。别小瞧这独轮车,不会推的人很难掌握好平衡,推不好的话车子会倒的,一车做好的泥坯就会全部摔碎。这也看得出老人年轻的时候经常干这个体力活。</h3> <h3>人手不够的时候,他的爱人也会搭把手。</h3> <h3>弟弟在外面工作,遇到作坊忙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帮哥哥。</h3> <h3>他的好朋友在不忙的时候也会来他这里给他帮帮忙。</h3> <h3>泥瓦盆的烧制只能用木柴,这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们聪明的总结,也是这样延续下来的。</h3> <h3>红红的窑火,泥土不仅在烈火中裂变,更像是在像我们诉说着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人类文明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h3> <h3>烧制好的泥陶真是‘‘红光满面’’,散发着诱人的气息,让人爱不释手。</h3> <h3>窑温降了下来,开始出窑,一件件,一摞摞,红红的鱼缸、鱼盆、花盆,都要小心翼翼的搬出来,这时候的王青雪也许心里是最高兴的时候。</h3> <h3>每次出完窑,他还会对每一件器皿进行检查,听听声音,看看外型和烧制的质量。</h3> <h3>他的大儿子现在也逐渐掌握了烧制技术。</h3> <h3>人是越老越对过去的东西留恋,这位80多岁的老人得知王青雪的泥瓦盆作坊开着,就经常到他这儿来坐一坐,在老人的心里,作坊里的一盆、一坯,那一坨坨的泥巴,转动的轮子,都会让老人想起从前,看上一眼也觉着是那么的舒坦。</h3> <h3>凡是上点儿年纪的,都喜欢到作坊来,看着一坨坨红胶泥在旋转的过程中变身成一个个圆圆的泥盆,就仿佛回到了儿时,大家拉着家常话,在说说笑笑里消除了寂寞,寻找到记忆里的童贞,这也许就是一种享受。</h3> <h3>他的小孙孙也是从小在作坊里玩耍,没准长大之后也会成为泥陶制作的高手</h3> <h3>这是做出的大器型的花式鱼缸。</h3> <h3>这是在把和好的泥再用机器进行搅拌,也叫练泥。</h3> <h3>选好的土要进行过滤,搅拌。</h3> <h3>泥浆池的水渗去之后,要把泥池的泥划成方块,这样便于搬动。</h3> <h3>陶制品</h3> <h3>兽首</h3> <h3>油灯,线条粗狂奔放。</h3> <h3>兽首</h3> <h3>现在,他的红泥陶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祝福他,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h3><div><br></div><div><br></div> <h3>四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这个盆窑,都是找上门来挑选相中的花盆和鱼缸。</h3> <h3>产品展架上是他烧制的部分泥陶制品。</h3> <h3>2019年8月15日,县委县政府为他颁发市级文化遗产牌匾。</h3> <h3>授牌仪式合影留念</h3> <p>这是新制作的茶叶罐</p> <p>笔筒</p> <p>笔筒</p> <h3><font color="#808080">  最后,我要说的是,假如你喜欢红泥陶器,可以到这里看看,选上一两件你喜爱的,尤其是喜欢养鱼的朋友,这里的鱼缸可是透气性非常好,不用你加氧,减少了你养鱼中不少的麻烦,他烧制的鼓凳鼓座,红红的,有一种古风的气韵在里面,欢迎大家随时光临!</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本篇介绍的主人公王青雪电话: 15930077566。你若需要定制,可打电话联系。</font></h3><div><font color="#808080"> 友情提示:请尊重作者版权,盗图必究。</font></div> <h3>作者系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h3><h3>本美篇中有十幅作品曾参加2017中国凤凰第三届民俗摄影双年展。</h3><h3>作者版权,请予尊重</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