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板厂的转型蜕变新生

毕加索

<h3>2017年春节的一天,偶尔途经浦东新区东沟的赵家沟,原制笔公司下属的铅笔板厂就建在这条河畔。突发奇想,近在咫尺何不前去铅笔板厂看看现在的变化?遂跨过浦东北路桥凭依稀的记忆寻迹而去。</h3> <h3>走到第一条横马路右拐,东高路398号,门牌还是原来的门牌;商标还是三星商标;厂牌还是原来的厂牌;大门依旧是原来的大门。铅笔板厂的外貌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没有多大变化。</h3> <h3>进得大门穿过一片绿地,内里又见一道门,门卫室还在装修。紧挨着门卫室东墙搁置着一只棕红色集装箱,箱体上用白漆喷涂着“青租界”三个字分外醒目。</h3> <h3>放眼望去原来的厂区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蜕变和新生,原本的车间改建成五层楼房。</h3> <h3>楼房的外墙上一排排、一行行、密密麻麻挂满了空调外机组。</h3> <h3>底层开出一个个门洞,每一个门洞里又相向开了两扇门,门上都编有号码。</h3> <h3>楼房内走道两旁也是门,门与门之间的距离很短。</h3> <h3>从开着的窗户望进入,原来每一扇门里都是一个居室,居室不大仅十来个平方米。小小居室又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搁有床铺,底层设有卫生间和厨房。</h3> <h3>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厂房被改建成了专供出租的酒店式公寓。出租的目标人群锁定的是来沪创业的青年白领。</h3> <h3>这个酒店式公寓的名称就叫“青租界”。</h3><h3>看到“青租界”三个字,就令人想起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领土被西方列强瓜分成“法租界”、“英租界”、“日租界”的势力范围,黄浦公园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的领土不准中国人进。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受欺压受屈辱的年代。</h3><h3>而起这名字的人是想标榜自己另类?还是新潮?我看至少是脑残!</h3> <h3>公寓的大厅里放置的易拉宝上写有“青租界青年社区,青年旅舍”的字样。</h3> <h3>空荡荡的大厅里摆设着一辆价值不菲的哈雷机车。是炫耀?是摆酷?还是取悦年轻人的喜好?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吧。</h3> <h3>公寓周边摆放着一排排快递蜂巢,一位快递小哥正用手机联系物主取货。</h3> <h3>春节里也有租户没有回家,一条哈士奇陪着她在上海过年。</h3> <h3>原厂区的围墙变成了涂鸦墙。</h3> <h3>(友情提示:请将手机横过来看)厂区的这条路被命名为“套路”。</h3> <h3>涂鸦墙边遗留着一块调色板,路边的石子上滴满五彩的颜料。</h3> <h3>公寓鼓励租户们大胆涂鸦。</h3> <h3>(友情提示请将手机横过来看)拆除了旧厂房,建造着新楼房。</h3> <h3>高耸的锅炉房也正被拆除。</h3> <h3>原来的烘板房拆剩了一堵墙。</h3> <h3>墙上的两个排风孔就像人的一双眼睛,露出期待的目光,期盼着能早日来个华丽转身。</h3> <h3>铅笔板厂的高大烟囱是东沟地区标志性建筑,走过路过看到烟囱就知道到了东沟。</h3> <h3>烟囱下杂物堆积如山。</h3> <h3>杂物中一部废弃的子母电话,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铅笔板厂、上海的制笔工业日夜繁忙的生产景象。</h3> <h3>铅笔板厂的烟囱依然高耸入云,她印证了上海制笔工业走过的六十多年的风雨沧桑,曾经的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