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二站:转角处遇见惠安女

神仙鱼(卢婷)

在尚未去福建前早就听闻有个特殊的群体叫惠安女。她们生活在福建的沿海渔村里,她们勤劳贤惠,她们喜欢打扮,穿着很有特色: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筒裤,成为八闽大地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说到惠安县,其实属于福建泉州。惠安女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是地道的汉族。 传闻惠安女年轻一代很少有人再穿着民俗服装上街或劳作。当我到海边的镇子上随便转悠了半天,发现的确以上了年纪的惠安女为主穿着民俗服装,即使是稍年轻的女人也是结了婚的惠安女。年轻一代已经和其它地区的年轻人一样慢慢地融入到了都市的生活方式。 在崇武镇正巧赶上当地的祭拜日子。在寺庙里只见上了年纪的惠安女各个口中念念有词,像唱歌一样地用闽南话念着。昏暗的房间前方有张方桌,上面放着各种祭品。 惠安女普遍存在着不会说普通话的问题,于是我向一旁比较年轻的惠安女打听今天是举行什么仪式?她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具体的没法解释。然后她很抱歉地笑笑。 既然是遇到了黄道吉日,人品爆发的时候,那么应该会遇到很多惠安女吧。我猜。 惠安女重视服饰,当地人都称她们爱美,特别以腰上部分尤其精心打扮。特别是头饰,花样繁多,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头饰有明显的区别。 我所遇到的很多阿婆们,在寺庙里祭拜的大多戴着颜色鲜艳的碎花头巾。而在市场里、街道上聊天买菜的阿婆们很多都在头发上佩戴着金饰发夹,编着麻花辫,煞是好看。 虽然在捧着大相机闲逛扫街的时候遇到的惠安阿婆们基本上都无法和她们沟通,她们说的话我听不懂,我说的她们懂一些但是也无法反馈给我,只要向她们投以友善的微笑,就能在镜头里看到她们友善平和的心态,一扫之前担心当地人对于镜头所产生的恐惧感的担忧。 这位阿婆走路的姿势风风火火,虽然有点年纪了,但是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浓浓的的时尚感。 这位惠安阿婆的头饰最为特别,因为不同,所以独具个性,感觉并不比年轻人的朋克风差哪儿去。 已婚的惠安女在腰间常加上银裤链,宽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为佳。 为何惠安女的上衣要露脐装呢?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经过此地,地方官吏为显其所辖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银腰带系于女人裤腰上,同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露出来。此后,佩戴银腰带就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一直流传下来了! 较年轻的惠安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提着的黄色竹篮也是当地的特色。竹篮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的作用。 下午三点,遇上小学放学,惠安女们纷纷匆匆陆续走向学校去接快放学的孩子们回家。所有的惠安女几乎无论是上街买东西或者接孩子放学或者在劳作或者在家里,似乎都穿着拖鞋。她们的上衣很短,都是露脐装,好性感。裤子则全部是黑色绸缎面料的宽松版型。据说这样的服饰经过了历史的变迁才成为如今的服饰风格。 在小学校门口有个比较大的路口,那里是整个镇子的中心。约定好了见面的,接孩子放学的,卖水果的,招揽拼车生意的,都聚集到一起。 刚才说了那天人品爆发,所以在那天遇到了好几场婚礼。其中有一家女方父母在忙乎着安排亲戚朋友们坐着车赶赴婚礼。这样的场面让我觉得一下子能看到这么多的惠安女真是太幸运了。 偶遇的一对新人正从婚车上下来,郎才女貌的一对。新娘从头饰到礼服裙到穿的鞋子和手里的捧花,以及新郎为新娘打着红色的伞,无不充满了当地的特色的喜气。我似乎闻到了空气弥漫开来的幸福感和甜蜜。 都说惠安女是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们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无论是操持家务、教导子女、孝敬老人、屋里屋外、不分粗活细活,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 她们爱美,但也能用柔嫩的肩膀挑起石头,智慧灵气与坚毅沉稳并兼。而正是这样的柔中带刚,才形成了海岸线一道美丽的风景,让惠安这一带如此地出名,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和摄影爱好者前赴后继奔赴此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