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从威尼斯乘火车经米兰转车,沿意大利西海岸,一路向南,到五渔村之一的里奥马焦雷村。</h1><p class="ql-block"><br></p> <h1>火车奔驰在狭长的亚平宁半岛</h1> <h1>从长长的山洞里钻出来,来到两山之间的火车站。</h1> <h1>火车站的大部分在山洞里。</h1> <h1>走过狭窄的山洞。</h1> <h1>来到村口。</h1> <h1>蔚蓝无垠的地中海边,山崖雄奇陡峭。五彩斑斓的房子,层叠错落,积木式的建在黛山碧海之间,环抱着清澈的港湾。海浪拍打在黑色礁石上,溅起阵阵白色的浪花。</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span></p> <h1>此情此景,使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h1> <h1>五渔村,是意大利利古里亚西部蜿蜒的海岸线上,五个依山傍海的渔村: 里奥马焦雷、马纳罗扎、科尔尼利亚、韦尔纳扎、蒙特罗索。</h1> <h1>1997年,五渔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被评为国家公园。</h1> <h1>国家地理杂志对它的评价是:世外桃源。</h1> <h1>五渔村的起源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颇为相似。相传公元八世纪,逃犯们为躲避东罗马帝国的追杀,逃入此地,以出海捕鱼,开垦梯田种植柑橘柠檬葡萄为生。《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老的时光总是时空交错,而人们在其中的某一点上开始新的一页。</span></p> <h1>仅仅40年前,五渔村还藏在深闺,远离尘嚣,鲜为人知。1978年,一个美国大学生背包客意外闯入遗世孤立的五渔村,被这里的景色震撼和陶醉。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后,五渔村渐渐为世人知晓。</h1> <h1>如今的五渔村民大多不再以捕鱼和种植果树为生,做起了旅馆餐饮等旅游服务业。</h1> <h1>五渔村的房屋以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为主。阳光照射下,成了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据说当年渔民们出海打鱼,妻子为了方便丈夫认出自己的家,把石头砌成的屋子涂成了不同的醒目的颜色。</h1> <h1>村里的路上,停的不是车,而是漂亮的小船。</h1> <h1>五个海边渔村之间的交通主要靠火车,像地铁一样方便。基本是钻过一个山洞就到另一个村子。有2个村子距离只有200米,长一些的火车,车头到了这个站,车尾还在上一个站。是不是世界上2个距离最短的火车站?</h1> <h1>游客可以买1日或2日的通票,包括五个渔村之间的火车和门票,无限次乘坐。</h1> <h1>五个村子除了通火车,还有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步道相连。</h1> <h1>一面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地中海,一面是漫山遍野的葡萄园柑橘园橄榄园。</h1> <h1>有一段被称为"爱之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大海,情侣们倾听海风,牵手走过,诉说衷情,真正的山盟海誓。</h1> <h1>蒙特罗索是五渔村中最大的,唯一有真正沙滩的村子。村子被火车隧道分为两部分,火车站下面有2个大海湾,两边是陡峭的山崖。</h1> <h1>柔软的沙滩,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一望无际的大海。</h1> <h1>日落时分,游客们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护栏边或门前的酒吧中,喝一杯卡布奇诺,或吃当地的特色小吃香蒜烤鱼。礁石下涛声怒吼,远方夕阳染红了白云,给万物镀上金边。村里传来歌手富有地中海风情的歌声。若不是教堂悠扬的钟声提醒,还不知这样坐到何时才想起回旅店。</h1> <h1>吃了晚饭,在村中散步,被音乐声吸引。循声来到村中心小小的广场。震耳欲聋的音乐,热情奔放的歌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跳着,蹦着。</h1> <h1>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几米外广场护栏下面,万顷波涛从黑暗无际的地中海扑向岸边,掀起小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h1> <h1>背景音乐说明:选用的音乐是意大利歌曲《重归苏莲托》。苏莲托是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市镇,与五渔村同在意大利西海岸,风景类似。《重归苏莲托》是一首橘园工人歌唱故乡,抒发情怀的爱情歌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