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43集 青海和硕特

阿沃亚斯

青海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6个福建省那么大,人口只有600万。其中,汉族53%、藏族25%、回族15%、土族3.6%、撒拉族2%、蒙古族1.8%(只有十万人)。蒙语称青海为呼和诺尔(青色的湖),青海的蒙古族藏族土族信奉藏传佛教,回族和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div> 本集,我们一边游览美景,一边看看青海的历史,聊聊这几个民族的来历。(上图,西宁市区,回族聚居很多)</div> 以下图片都是青海西北部祁连山西南麓的风光,属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我们边游览边讲讲青海历史。<div> 青海古代为羌人的居所,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于青海湖北岸置西海郡,隋大业五年(609)于伏俟城置西海郡,均为时不久即废。</div> 青海自晋至唐为吐谷浑所占,曾建都于伏俟城。663吐蕃击败吐谷浑占据青海。<div> 宋代为西番角厮罗所辖(汉人对藏人的称呼:番)。元代有蒙古部落驻此,东北部置贵德州,属甘肃行中书省。</div><div> 明正德四年(1509)后为东蒙古鞑靼所据,史称西海蒙古。</div><div> 新疆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于崇祯九年(1636)率部自乌鲁木齐一带移牧来此,史称青海蒙古,建立和硕特汗国并控制青藏。</div>  “伏俟”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上图,伏俟城遗址。<div> 公元540年,吐谷浑夸吕即位称汗,定都于此。吐谷浑是慕容鲜卑的一支,最初活动于东北地区。西晋永嘉时,其首领慕容吐谷浑率众徙于陇右(今甘肃临夏),进而占领青海湖以西,柴达木盆地以南数千里,并以吐谷浑为氏,成为部落和国家的名称。</div> <h3><font color="#010101"> 隋炀帝大业5年(公元609年)破吐谷浑,以其地置西海、河源2郡,西海郡治就在伏俟城(上图,遗址)。隋末中原战乱,烽火四起,吐谷浑人又返回原根据地,重整旗鼓,仍以伏俟城为王都。直到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灭亡,伏俟城一直是吐谷浑的王都所在地,前后至少有120年之久。</font></h3> 贞观九年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 西部吐谷浑由慕容尊王率领,居鄯善(新疆东部),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div> 东部吐谷浑由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唐朝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此后首领都叫可汗)。</div><div> 贞观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国王。他的两个儿子又娶唐朝的 金城公主和金明公主为妻。(上图,青海海北州的河谷高原草地)</div> 唐后期,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山西省),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部分吐谷浑人又受吐蕃压力而东迁,散处山西河北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晋石氏、契丹,后代部分同化于汉族。<div> 12世纪后,吐蕃分裂日久无力控制青海,河东的部分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居。元朝时,被称作西宁州土人。今青海土族的一部分即吐谷浑的后裔。(上图,祁连山下的青藏高原)</div>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完全模仿南北朝)。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div> 早期的吐谷浑人信萨满教,到后来佛教传入吐谷浑;夸吕可汗时曾遣使至梁,获得佛像、《金光明讲疏》等佛经,佛教也有可能从吐谷浑向临近地区渗透。(上图,祁连山顶上的冰川)</div> 总结吐谷浑:他们是鲜卑慕容氏西迁、征服了当地羌人后建立的国家。如同后来的突厥和蒙古一样,征服内陆欧亚后,自己当了统治阶层的民族,而国家的主体民族还是当地人。<div> 吐谷浑和突厥蒙古一样,选择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字、文化、宗教,在吐谷浑的时代,汉字、汉人国家制度、佛教就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中亚的突厥蒙古就选择了伊斯兰教)</div> 由于吐谷浑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和其他国家、民族比,没有留下太多印记。吐火罗、党项、契丹、回鹘这些还都有文字可以研究,而吐谷浑与现今的关联实在不多。吐谷浑这种规模的小国,类似大理、渤海,对于文化交流和民族迁移融合没有造成什么显著影响。<div> 那么,青海的土族是不是吐谷浑呢?</div> 土族现在有30万人,85%在青海,15%在甘肃。过去各地土族有多种自称:<div> 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div><div> 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吐谷浑音转),</div><div> 乐都县自称“大夏人”(西夏人、党项音转)、</div><div> 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div><div> 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土族的一支(上图)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font></h3> 现在的土族人应该是分4部分:<div> 第1部分是民和县自称土昆的吐谷浑人的后代,</div><div> 第2部分是乐都县自称大夏人的党项人的后代,</div><div> 第3部分是互助、大通、天祝县的蒙古人后代,</div><div> 第4部分是甘肃自称土户家(来源不详)。</div><div> 他们的语言差异较大,但大部分是属于蒙古语族(与内蒙古的蒙语有不少差别,属于口音方言差别),信奉的是藏传佛教,但是也有一些萨满习俗流传,比如祭祀敖包就是鲜卑蒙古人的习俗。(上图,土族人的服饰,蒙、藏、羌、三种风格都有)</div> 土族情况很复杂,他们经历了4次融合:慕容鲜卑和羌人形成吐谷浑;拓跋鲜卑和羌人形成党项羌(西夏);蒙古人和羌人形成察汗蒙古人;还有就是甘肃的土户家,来源暂时不明。<div> 另外,从语言习俗的流传上看,土族总体和蒙古非常近似,所以,可以说土族也是蒙古人之一。(近代土族的名人中,大部分都是姓李的,是西夏皇族的后裔,祖先也是拓跋氏)</div> 民族问题很复杂啊,我们再接再厉,既然到了循化面食馆(西宁),也就顺便谈谈循化的撒拉族。<div>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人口约10万人。</div> 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不少撤拉族人民会讲汉语和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文。<div> 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撤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西宁附近定居。</div> 撒拉族传说,其祖先尕勒莽与国王有隙,遂率其部众,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水、土和《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迁徙,辗转到达循化,见地平水好,草场广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来。后来吸收当地藏、回、汉等民族成份,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迄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这个说法已经得到普遍的认证,包括土耳其和中亚的文献也有记录)<div>  元末,撒拉人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长官)。明初,受任为世袭“百户”。“副千户”,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div> 撒拉族是土库曼人的说法目前是比较确切的(上图,土库曼斯坦的美女)。土库曼人来源于突厥人的一支乌古斯(乌护)人也是得到了肯定的,而乌古斯人原来是在新疆西北部和七河流域游牧的突厥回鹘人的一支也是确定无疑的。<div> 但是,有些百科知识和某些研究根据名称的读音等去关联一些古代游牧民的族属,就非常牵强了。有人根据乌护的这两个汉字,联想到说是大兴安岭东边的乌罗护人,说他们是从大兴安岭西迁来的,实属搞笑)</div> 关于乌古斯人,最有争议的就是上图这个名字——九姓乌护。很多权威百科(包括百度和维基)把九姓乌护等同于九姓铁勒和九姓回鹘,我认为是不对的。<div> 首先,九姓这个词形容的是一个数量,表示小部落很多的意思。而乌护就是乌古斯、乌鲁斯,在突厥语和蒙古语中,是国家、部落、联盟的意思。九姓乌古斯说的是很多无法明确名称的弱小部落的联盟。</div><div> 其次,这个汉字名称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同期阿拉伯史料也有记载),地域在新疆西北。而九姓铁勒(唐朝以前)和九姓回鹘(唐朝中期)出现在蒙古高原北部,九姓铁勒是指包括回纥、拔野古、同罗在内的九大部落(或者更多),九姓回鹘指的则是回鹘内部的九个家族(药罗葛、药勿葛、奚耶勿等)。时代和地域都不对。</div> 乌古斯的来源应该是这样的:回鹘帝国崩溃后,很多依附于回鹘的原来的突厥铁勒部落摆脱控制,比较大的登上历史舞台如前面讲过的葛逻禄和突骑施、西州回鹘等,而零散的小部落则被统称为九姓乌护,后来逐渐叫成乌古斯。<div> 乌古斯人在回鹘、葛罗禄、突骑施这些部落的压力下难以生存,无奈西迁中亚。820年他们攻打锡尔河的粟特小国东曹国,10世纪建乌古斯叶护国于锡尔河下游。阿拉伯史料记载其四邻是:北为奇卜恰克,东为葛逻禄,西为可萨汗国,南为穆斯林占领地区(和中国史料一致)。</div><div> 10世纪下半期起,乌古斯军事首领塞尔柱反叛乌古斯叶护,皈依伊斯兰教,并率部众南迁(组成了塞尔柱突厥人)。据阿拉伯地理学家马克迪西之说,10世纪末,乌古斯始称土库曼。</div><div> 11世纪中叶,乌古斯叶护被另一突厥部落联盟奇卜恰克(北邻)所灭,大部分乌古斯人追随自己的同族塞尔柱突厥人南下伊朗呼罗珊,势力日大,终于在1055年进入巴格达,从而在西亚建立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塞尔柱帝国(上图)。</div><div> 乌古斯人构成今土库曼民族的主体,都是有据可循的。</div> 有人说成吉思汗征服中亚后,将当地各族人民组成“西域亲军”,撒拉族的先民即为“西域亲军”中的“撒儿特”部。其后,成吉思汗从中亚回军,撒儿特部随军转战,至青海循化地区驻屯。这部分人就是撒拉族人的祖先。<div> 也有的学者认为,成吉思汗征服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穆斯林民族之后,强迫他们东迁。这些人东来之后,尤以居甘、宁、夏各地者居多。(这些说法缺乏证据,成吉思汗确实有带回来中亚部分民众,以工匠士兵居多,这些人最后基本都融入蒙古人中了,没有明确的形成民族的证据)(上图,撒拉族也爱喝八宝茶)</div> <h3><font color="#010101"> 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后,与当地的藏族、回族和汉族融合,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现在,撒拉族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撒拉人称韩姓为根子姓,这说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来与撒拉人融合为一族的。(上图,撒拉族美食牛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图,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清真寺。撒拉族的来源现在已经确认是土库曼斯坦的撒马尔罕,至于最早是不是唐朝的西突厥,只能说可能性很大,因为西突厥确实迁徙到了土库曼斯坦。现在的撒拉族里,回族的成分不少,说明回族人和其他民族通婚是有传统的,这也是回族几百年里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font></h3> 继续青海的旅行和历史,上图,青海湖周边的环湖公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确实很漂亮。<div> 讲完吐谷浑,唐朝之后五代时期,青海没有统一的政权,到了北宋的时候,吐蕃的一个首领重新统一了青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控制青海100多年,这就是河湟地区的唃厮啰政权。</div> 唃厮啰生于今新疆高昌,系吐蕃赞普之后。公元1008年12岁时,被客居高昌的河州吐蕃人接回河湟地区(上图),当时河湟一带吐蕃“族种分散”,“无复统一”,常受西夏侵扰,大家把他看作是当然的赞普(国王),欲恢复吐蕃旧地。<div> 唃厮啰与北宋结盟,恢复吐蕃与大唐的亲戚称谓,称大宋皇帝为阿舅天子,双方互相支持共同对付强敌——西夏。</div> 唃厮啰几次打败李元昊的西夏军队,顶住了西夏夺取青海的进程,致使党项人始终没有收复自己的故土青海。回想当时,西夏四面树敌——回鹘、吐蕃、大宋、契丹,居然能够生存那么久,而且最后抵挡住了蒙古多次进攻,实力真是很强啊。<div> 上图,青海的草原湿地,到处都是小水塘,水资源极大丰富啊。</div> 继续游览:茶卡盐湖,“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叫“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盐湖之意。面积154k㎡,湖面海拔3059米。<div> 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div> <h3><font color="#010101"> 茶卡盐湖最近被众多摄影家追捧为天空之镜,引来如织的游人到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论如何管理,还是有大批的游人下湖玩耍、拍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处的茶卡盐湖,还能保留着镜子一样的纯洁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海夏季的旅游现在已经到了过度热门的地步,这里是茶卡盐湖的停车场,在青海湖、塔尔寺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青海湖环湖公路还经常堵车。</font></h3> 青海的旅游给人的感觉很不好,路边都是当地人牵马照相,兜售各种特产。尤其是所有地方的卫生间条件及其恶劣,还要排队收费。路边的油菜花田、草原,只要是去拍照,都有人收费。<div> 不是说不可以,是否应该管理的好一些呢?</div> <h3><font color="#010101"> 熙熙攘攘的人流挺烦,想起来美国旅游,全国所有的景点,除了坐游船、飞机、主题乐园外,自然景观都不收费。说白了还是制度的问题,美国的民主制度规定了所有的公民都是美国人,一律平等享有美国的各项权利。而苏联的制度,则把人民区分了民族,还有自治地区,造成了各地区的不平衡。</font></h3> 好了,回到历史中吧,我们也继续青海湖的流行了,上图,油菜花遍布青海湖边,确实很漂亮。 <div> 青海蒙古人在不同时代又称柴达木蒙古、西海蒙古、德都蒙古、和硕特蒙古。主体是和硕特蒙古人,但也有来自土尔扈特、喀尔喀与土默特,鄂尔多斯的部落。他们在服装上有些藏化但仍用蒙古文。<div> 我们按顺序梳理一下青海蒙古史。</div></div> <div> 122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到达凉州与八思巴会盟后,青海西藏投降蒙古,此后,青藏的佛教在蒙古的护教力量下发展起来;</div><div> 1253年,蒙哥大汗接管青藏高原;</div><div> 1269年,忽必烈将青海封给了第七子;</div><div> 1374年,北元和大明时代,青海是大元宁王巴彦铁木尔的领地(海西、新疆若羌一带)。大明后来封其为安定王,形成了罕东四卫。但实际上,大明没有控制青海,青海长期处于明蒙战争中。</div><div><br /></div> 1509年,东蒙古永谢布的亦卜剌太师和鄂尔多斯一部败于达延汗,他们西逃青海,带来1万多人,控制青海,所以青海现在有他们的后裔; <div> 1559年,阿勒坦汗‘羡青海富饶’,“携子丙兔等数万众袭据”其地,<div> 1559年以后,阿勒坦汗继续用兵青海,征服诸番,巩固扩大在那里的领地。结果,右翼诸部首领率部接踵而来,如多罗土蛮(土默特)、蒙郭勒津等,先后驻牧西海一带。</div></div> 1634年,林丹汗败于大清,西逃青海(后病逝青海),准备联合青海红教的势力以图东山再起。漠北蒙古当时还有一些红教派的首领。其中一个叫却图汗(绰克图汗),带领号称3万其实只有几千的喀尔喀蒙古兵到了青海支持林丹。<div> 1636年,固始汗应黄教达赖喇嘛邀请入藏,击败却图汗,统一青海蒙古各部。</div> 和硕特汗国流居青海的蒙古人有喀尔喀、准噶尔(绰罗斯)、土尔扈特、辉特等部。<div> 雍正二年(1724),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年羹尧建议:青海蒙古仿内蒙古札萨克之例,划定游牧地界,统一分编为旗;原属诸番,另行安插,勿许蒙古管辖。</div><div> 雍正三年分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其中和硕特20旗,喀尔喀1旗、土尔扈特4旗、辉特1旗、准噶尔(绰罗斯)2旗,还有1个察汗诺门罕喇嘛旗,这就是清代青海蒙古。(上图,青海湖边的旅店)</div> 大清国在青海设置蒙古旗的时候,青海的蒙古人已经从20多万减少到了8万多人,这主要是因为年羹尧的”15岁以上皆斩之“的屠杀。<div> 大清对于青海蒙古的政策是”限蒙“和”弱蒙“,规定各旗明确界限、细分分化,不许往来。然后又默许藏人迁入青海,刻意鼓动藏人报复蒙古人(蒙古统治藏人几百年),造成蕃蒙矛盾。(蕃,汉人称呼藏人)</div> 经过长期的此消彼长,青海的广大草原牧场基本都被藏人占据,藏人的人口大幅度超过蒙古人。而蒙古人经过屠杀、斗争、天灾人祸等等,到了1909年达到历史上最贫穷的低点,整个青海蒙古人只剩下5000多人。<div> 29旗里面,平均每旗70户蒙古人,有的旗只剩下1-2户,当时有个俗语形容青海蒙古王爷:王爷一家人、他只有一户属民,全旗就两户人。</div> <h3><font color="#010101"> 经过100年的恢复,现在青海蒙古人恢复到了10万人(藏族达到了100多万)。现在的青海蒙古人,统称德都蒙古,还包括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人(德都,就是蒙语,德勒,上,上边的意思)(上图,这种帽子的造型应该是藏人和羌人的传统样式,更接近羌人,很像他们住的碉楼)。</font></h3> <h3> 在青海历史上的蒙古人中,有三位入选百大蒙古人排名榜,固始汗排36名,却图汗(绰克图汗)排48名,慕容吐谷浑排98名。</h3><h3> 青海历史上,如果再找一位能有资格入选的,我觉得应该是阔端王子。没有他,就没有藏传佛教在蒙古的传播。没有蒙古护教力量,藏传佛教恐怕也是于阗佛国和高昌佛国的结局,更有可能是阿富汗的结局。(上图,青海湖中岛上)</h3> 上个世纪,青海的牧场也遇到了和内蒙古一样的问题: <div> 1918年,在都兰募民开荒,出告示劝藏民种燕麦。</div><div> 1923年设都兰垦务局,举办放垦事宜。因蒙古族不愿放垦,未及一年,停办。</div><div> 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组织垦殖,形成小块农业区。 </div><div> 1951年,解放军在阿拉尔地区开荒;1954年德令哈劳改农场创建,划耕地5万亩,以后又相继创立了香日德、诺木洪、赛什克等劳改农场。 (这以后的我就不说了,上图,德都蒙古人的服饰和其他地区的蒙古人一样的)</div><div><br /></div> <div> 上图,青海湖的湟鱼,虽然已经是保护动物限制捕食,但几乎没有青海湖边的饭店都偷偷卖湟鱼,估计很多都是假的。尽管心知肚明,还是有大部分的游客会点菜品尝湟鱼,中国的旅游现状的一大特色就是体验式的。到了一个地方,没在景点大牌子旁边照相,没吃当地名吃,就好像吃了大亏一样,去了等于白去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但大部分的水域没有咸水湖那种浓浓的咸涩味道。湖边有游艇码头,可以坐船到海心山观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海湖除了官方的游船外,好像没有其他捕鱼的民间小船,因为湟鱼都保护起来了。所以整个湖面上还是很整洁、有秩序的,至少没有出现千百只小船争抢游人的场面。</font></h3>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div> 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倒 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div> <h3><font color="#010101"> 青海湖的生态问题、保护问题、环湖自行车赛、旅游问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我就不赘述了。说起青海湖,这个古称西海的地方,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多次唐蕃战争的恢弘画卷。</font></h3> 吐蕃帝国由松赞干布到朗达摩 延续两百多年,与大唐并存始终、时战时和(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主要原因就是争夺西域和青海。(上图,当代某书法家或领导的书法碑刻)<div> 唐太宗时期,双方发生一次规模有限的冲突,唐军击退了吐蕃军;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处于守势,保住了西域;唐玄宗时期,吐蕃处于守势。安史之乱之後,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div> 这是大隋时期的地图,当时的吐蕃还没有统一,都是各部落割据的时代。但是也没有人能够上高原征服他们,空气实在是太稀薄了。<div> 当时的青海(红圈范围),大隋虽然暂时击败了吐谷浑,但吐谷浑并没有亡国,而是实际上控制着青海地区。</div> 吐蕃统一建国后,力量大增开始扩张。大家看上图,西边他们虽然征服了大小勃律国(蓝圈),但是再往西进的难度就太大了。西面不但有吐火罗、粟特诸国,背后还有个强大的大食帝国(阿拉伯),更主要的是,西进的战线太长,从逻些城过去的补给线跟不上,所以,西进扩张的路不通。<div> 南下也不行,虽然吐蕃和尼泊尔不丹打了几次(红色箭头,后面还长期战斗到清朝)但是吐蕃的征服对象也仅限于这两个喜马拉雅高山国家。一是为了稳固后方,二是翻越喜马拉雅代价太大,三是下山后的印度气候也不适合吐蕃人生活。</div> 当然,四川和云南也不错,吐蕃也没少去打仗,但是,横断山和川西的高山河流也不适合大规模骑兵征战,而上上图,吐蕃发现往两个绿色箭头的方向发展——西域(新疆)和河陇(青海甘肃),是他们最好的选择。<div> 而这个大方向的对手是吐谷浑和大唐,争夺和战斗最适合的战场就是青海湖一带的大非川、伏俟城。</div> <div>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吐蕃攻陷芳州(甘肃),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唐蕃之间的交战。</div><div></div><div>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松州(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div> 唐高宗(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羁縻州,又联合于阗(新疆和田)攻陷龟兹(新疆库车)的拨换城(新疆阿克苏);此前数年,吐蕃已攻灭吐谷浑,占有其地。<div> 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贵进攻吐蕃并援送吐谷浑还故地。此役,唐军开始时击败吐蕃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后,被吐蕃相论钦陵等两次袭击大败,伤亡惨重,被迫与吐蕃约和退军。(这既是著名的大非川战役,上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 678年,唐高宗派中书令李敬玄率兵18万再次进攻吐蕃。双方先战于龙支(青海民和),吐蕃退走。唐军继续深入,在青海湖附近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主力激战,唐军大败。唐将黑齿常之(上图,正宗韩国人,此人本是百济大将,早年与大唐苏定方等打仗多年。后来大唐征服百济,他降唐成为大将,后多次参与对吐蕃和突厥的战斗,功勋卓著。可惜在武则天时被酷吏周兴诬陷下狱自尽)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唐军才得以乘敌混乱之际退回鄯州(这既是著名的唐蕃青海之战)</font></h3> 这一时期的唐蕃战争形势,唐在西域略占优势(后期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打败吐蕃,上图,神探狄仁杰里的王孝杰),吐蕃则在河陇占有优势。唐朝初年在军事上对周边各族大都占有明显优势,唯独吐蕃是个例外。除军事指挥原因外,还有其它多种原因。<div> 如吐蕃国法严整,上下齐力,内部较稳固,民风剽悍尚武,且河陇一带的军事地理形势对其十分有利。吐蕃位于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临下,直入平川;而唐击吐蕃却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军作战十分不便。</div> 继续欣赏祁连山下的青海山川河谷的景色(这条线路就是上一集从青海祁连县去甘肃玉门的S204省道两侧的美景,特别好的一段自驾线路),继续回顾唐蕃大战,现在到了唐玄宗时代。<div> 此时,唐朝没有闭关锁国修长城,而是利用军镇的形式稳固防守和流动作战相结合来对付吐蕃,而吐蕃也是建立稳固的河西九曲基地(青海黄河九曲附近),不断机动半机动的在西域、河陇、剑南(四川方向,战斗较少)与大唐干仗。</div> 714年,唐军陇右防御使薛讷机动作战,大败进攻的吐蕃军队于武街(甘肃临洮),然后又追击逃敌,连战连捷(参见“武街之战”)。<div> 729年唐朔方节度使李祎率军远程奔袭,一举攻下吐蕃占据的战略要地石堡城(青海湟源,上图是遗址),拓境1000余里(“石堡城之战”)。</div><div> 开元二十六年,唐将杜希望攻占吐蕃的新城(青海门源)、河桥(甘肃临夏)等地。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占石堡城。天宝八年(749年),唐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军夺回石堡城(参见“石堡城之战”)</div><div> 这一阶段,大唐在青海地区的对吐蕃战役中,取得了优势地位。</div> 在西域,新疆南部、西部、帕米尔高原都是大唐和吐蕃争夺的地区。双方都是长途奔袭派兵前往,争夺的都是一些附属国。这些附属国因为国际形势变换,或者国内亲唐亲吐势力的此消彼长,时而依附大唐时而投降吐蕃。<div> 吐蕃起初是和突骑施联盟,同唐多次较量,争夺的重点在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突骑施衰落后,唐蕃争夺的重点又转移到葱岭以南地区。先是吐蕃取得一些胜利,后来唐朝大举反击,获得全胜。</div> 天宝六载(747年),唐将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余个吐火罗和粟特小国重新归附唐朝。天宝九载(750年),又攻破依附吐蕃的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div> 天宝十二载,唐将封常清先后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和西域东部要道上的播仙(新疆且末)。至此,唐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大唐的疆域也发展到了其顶峰,西域尽归大唐控制。</div> <div> 高仙芝(上图)是高句丽人,大唐名将,是大唐与吐蕃争夺大小勃律战役的主将,战役得胜后信心爆棚,放不下周边的小国。当时地处中亚的石国(粟特人昭武九姓之一,都城拓折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处丝绸之路,农业发达,民善于经商,可谓富甲西方。</div><div> 高仙芝垂涎于石国力财富,想要掠为己有。天宝九年,高仙芝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领兵前去讨伐(其实石国与唐朝关系还是不错的,对唐朝一直朝贡不断),大肆劫掠并在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div><div> 由于高仙芝的一系列的错误行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div> 面对大食的进攻,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出击。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到怛罗斯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与大食军遭遇,激战五日,未见胜负。<div> 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前后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高仙芝仅率数千人逃回(上图)。</div> 大唐和阿拉伯就干了这么一仗,但是对后世的世界格局却产生了巨大影响。<div> 阿拉伯帝国虽然当时比较强大,但是从综合国力上来看,还是不如东方的大唐和西方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因为阿拉伯控制的地区都是比较贫穷的。而他们征服的波斯、北非、埃及、塞浦路斯、西班牙、叙利亚等等地方,当时也频频造反,政权很不稳固,伊斯兰教也完全没有渗入到这些地方的百姓中。</div> 可是因为高仙芝欺负中亚人,中亚人从亲唐无奈倒向亲大食,于是发生了怛罗斯战役。此后,阿拉伯帝国彻底控制了中亚,从而拥有了一个聚宝盆。中亚粟特国家、波斯人常年经商的财富很多都支援的大食国家建设(巴格达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阿拉伯人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首都)<div> 就连周边的吐火罗(阿富汗)、信德和旁遮普(主要是巴基斯坦)都成了大食的领土,尤其是信德和旁遮普为阿拉伯提供了大量的粮食,使得阿拉伯最终依靠金钱和粮食,彻底征服了北非、叙利亚、伊朗、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些地区最终成为了穆斯林的世界。</div> <h3> 伊斯兰世界介于东西方之间,其实也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儒家中国都是根深蒂固的大势力,夹在其中的中亚总是当个贸易中间商受欺负,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他们也要找一个强大的组织依靠。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加上中亚地区各种小规模宗教林立,双方走到一起是必然的趋势。</h3><div> 失去中亚是倒霉的高仙芝赶上了,如果没有他激怒中亚人,当时的阿拉伯还顾不上去招惹大唐。但这也只是会延缓中亚伊斯兰进程而已,大唐自身的制度弊病导致的安史之乱等内乱,才是中亚脱离东方的要因。(你不强大,何以让人依附,正如后来到了大明时代,新疆彻底伊斯兰化,都是一样的故事重演)</div> 继续说大唐和吐蕃的战争史。大唐取得西域优势后,好景不长,安史之乱来了。大唐为了对付安禄山这个大胖子,只能从西线抽调兵马,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四大军区的野战军主力都到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去打仗了,西线防守空虚了(高仙芝就是调到安史之乱的战斗中,后来被唐玄宗冤杀在阵前)。<div> 吐蕃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克什米尔、新疆、青海、甘肃立刻被吐蕃拿下。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长驱直入攻占长安,掳掠一番后被郭子仪用计退走。</div> 这一时期,吐蕃进攻频频,到处劫掠,获胜的比例占优势。但是大唐也不是软柿子,名将白元光(突厥人)在灵武(宁夏)、李晟(超级名将,中国历史上可入围50大名将)在陕西、韦皋在四川都击败过吐蕃军队。<div> 两国当时都注重发展国际战略同盟伙伴关系,起初是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联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其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也无力大举攻唐。<div> </div></div> 从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战争已入尾声。<div> 吐蕃此时已进入衰亡时期,由于对大食、回鹘等战争占用了其大部兵力以及内部矛盾加剧,已无力东进。唐朝也由于内有藩镇割据混战,外有与南诏等的战争,也无力西进。于是双方自长庆年间会盟修好之后,除偶有边境冲突外,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div><div>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河陇汉人在张议潮率领下建立了一支归义军,打败并驱逐吐蕃、收复甘肃之后,吐蕃逐渐就退出了战争扩张的历史舞台,后边就都是佛教发展的故事了。</div>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去贵德看看。<div> 贵德是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清澈的黄河。“天下黄河贵德清“形容的就是素来以浑浊著称的黄河,在贵德则是清澈无比的(上图)。贵德也因为黄河的滋养,而成为青海的小江南、鱼米之乡。</div> <h3><font color="#010101"> 贵德因为有这样的土壤和河流,自古就是羌人、汉人生活的地方,仅仅发现的遗址和古迹就有:加里遗址(青铜)、藏盖古城(唐)、玉皇阁(明)、白马寺(清)、尕次古城(汉)、毕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上图,贵德地质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也是类似甘肃黄河石林的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主。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类地质公园,在新疆、内蒙也都有,也是值得一看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地质公园里的一个水塘,好像黄河一样,非常清澈。</font></h3> 贵德县城里还有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建有文庙,关岳庙,又称马祖庙,俗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万寿观(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文昌诸神位。(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民间综合信仰)<div> (上图,贵德古城边上的庭院餐厅)</div> <h3><font color="#010101"> 贵德庭院餐厅里,非常好吃的综合火锅。本集比较跳跃,大家跟上步伐,下面去塔尔寺了。</font></h3> 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div>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属于青海省湟中县。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div> <div> 宗喀巴的弟子影响很大,这里面有开创班禅世系的一世班禅克主杰;开创达赖世系的第一世达赖根敦主;建立哲蚌寺的妙音法王;创建色拉寺的大慈法王;在阿里地区建立达莫寺的上慧贤;在昌都建立寺院传法的下慧贤。</div><div> 黄教遍及前后藏、阿里、西康、甘肃、内外蒙古,是当今信徒最多的藏传佛教教派。</div> <div> 宗喀巴为什么要进行宗教改革而创立格鲁派呢?原因有二:</div> 第一:14、15世纪萨迦派与噶举派高层相信取得长生方法就可以获得藏区统治权力,两方为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娶妻生子,放荡自恣。<div> 第二、当时很多僧侣只重大师口诀,以为片言支语即可得解脱,抛弃经教(类似中原佛学的顿悟)。即使学密也只重视无上续部,轻视下三部续,学风极为不正。</div><div> 直白的说就是僧人一不守戒律,二不好好学习。</div> 为此,宗喀巴提出了两个改革方法:<div> 第一个是去除杂密永生,不老,不死,复生,召唤鬼神等咒语,只保留简单修行和基础治病的咒语,这个也称作纯密改革。</div><div> 第二项改革是整顿纪律、禁止歪风邪气、注重学习(上图,祁连山中的小寺庙)</div> 那么,究竟如何改革呢?还是要从正规的学习思考开始。(上图,高原上的骑行者)<div> 当时西藏的很多僧人只讲顿悟,不通经教,四处胡言乱语的忽悠人(类似某些假和尚骗子)。宗喀巴认为学佛为的是求解脱,不明解脱之理,盲修瞎炼,不是求解脱,而是反增束缚。所以,求解脱必须重视三学。</div> 宗教改革首先提倡闻、思、修——先听闻经教道理,然后思其意义,最后才依之起修。<div> 学佛首先就是闻思,闻思就是学习。无论大乘小乘一切教法均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法均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因此学佛不能轻经教,抛开三藏,故提出“三藏未可偏废,三学必须全修”。</div> 其次是修,所谓修就是指戒、定、慧,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其次是定、慧,定就是约束自心不让散逸,慧就是增长智慧不昧于解脱之道。<div> 定、慧二学就是讲学习修持。在学习中整顿学风,把那些浮夸不实,任意篡改等的作风完全改去。在寺中设立教理学院,定出学习制度,规定学习内容,按部就班,循序涟进,先小后大,先显后密。组织一套有次序有系统的学习经论理论。(上图,翻越高山的骑行者也是一种修持)</div> 格鲁派学经僧人须学显宗五部大论﹕《量释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本论》﹑《俱舍论》。学完即可通过格西学位考试。凡考取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系统的第一等格西﹐再入举堆札仓或举麦札仓研习密宗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经过逐级的职位升迁﹐可升任甘丹墀巴。<div> 从这些著作和制度就可以看出,佛学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是一门复杂的哲学学科。</div> 学习和修行又有三个阶段:<div> 为了不浪费时光,就应思维,人生寿命无常,刹那即过,何时将死,不能预知,既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就应珍惜时间,勤奋苦学,克实求证。<div></div><div> 今生不能解脱,死后仍堕轮回。要解脱恶道之苦,只有依三宝求其救度,故要皈依三宝。</div><div></div><div> 为求后世利乐,不以皈依只靠三宝便为满足,尚须勤行业果取舍。(上图,青海高原牧场)</div></div> <div> 再讲下去可就复杂了,佛学的内容特别多,非常烧脑。</div><div> 我的观点是佛学是要认真学习,但不要太复杂化、文言化。古代的经卷现在人读起来、理解起来都有很多的时代差异,不但理解困难而且容易产生歧义。</div><div> 所以,当今的佛学教育应该更通俗化、有时代特征,道理和概念要结合现实的例子来讲清楚,而不应该只念佛经而不明所以。(上图,因为高山融水,青海到处都是河流)</div> 格鲁派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四大转世体系:达赖喇嘛(前藏)、班禅额尔德尼(后藏)、章嘉呼图克图(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外蒙古) ,分掌四大地区的佛教事务。<div> 六大黄教寺庙: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院位于拉萨附近,合称拉萨三大寺),扎什伦布寺(位于后藏的日喀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div><div> (上图,青海草原上藏民和喇嘛居住的房屋)</div> 塔尔寺和佛学暂时告一段落,我们继续未完的青海之旅。<div> 上图,藏民的帐篷,这是给游客准备的休息之所。明显的非常单薄,即使是夏天住在里面,晚上也太冷难熬。</div> <h3><font color="#010101"> 藏式的帐篷很像古代的军营帐篷,简易,容量大,可以住很多人。即使在一个小型的旅游点,帐篷的搭建也很像是军营的布局。中心一个大帐,左右两边依次排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对于藏族的习俗我不是很了解,这样的条幅采用了五种颜色——蓝、红、白、绿、黄。完整的哈达系统,也是这五种颜色对应。但是红色、绿色和红色的哈达在蒙古人中很少使用,即使是在藏人中,也很少使用。其含义有多种解释,但主要的还是代表着大自然的天空、水、大地等,只是红色的要更加慎用,因为是代表神灵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藏式的酸奶、还有糌粑,大体和蒙古人的饮食习俗是一样的。只不过藏人还会种青稞,有农耕的传统和方式。蒙古人则是纯粹的游牧,全部的饮食供给都是五种牲畜带来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现代化的喇嘛骑着摩托来牧民家里,可能是询问事情或者就诊回访。藏传佛教没有严格的戒律,不一定说是喇嘛就只能苦修,只能步行。使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是可以的,这些都是形式问题,大道殊途同归。</font></h3> 达坂,是蒙语山口的意思,在突厥语里面也是如此。所以,在新疆和青海的高山上,到处都是叫达坂的垭口。很多骑行的同学都以翻越多少达坂而自豪。<div> 蒙语的地名在青海和新疆有很多,虽然蒙古人对于当地的影响不是特别深厚,但是却留下了这些只有统治者才能得到的命名权。(举个例子,行思录前面看到的很多寺庙的名字就是这样,明朝叫某某庙,到了大清,就一定要改成其他名字)</div> <h3><font color="#010101"> 和蒙古人的五畜相比,藏人少了骆驼。所以,牦牛更是他们亲密的伙伴了。藏人对于牦牛的喜爱和依赖随处可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到处都是河流奔涌而过,每一条都清澈透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就是号称“天境祁连”的海北州、祁连县的森林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祁连县的县城,回族人非常多。小城市到了夏天,也是满满的游客和自驾爱好者、骑行爱好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藏人种植青稞(上图)的历史已经超过3500年,这种近似大麦的农作物是藏人的主要粮食。当年的吐蕃军队之所以没有像后来的蒙古人一样征服天下,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藏人要吃青稞,长途跋涉作战,也要粮食供给。而蒙古人只吃牛羊肉,随军只要带上畜群游牧即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典型的青藏高原镜像——河流、草地、高山、牛羊群。</font></h3> 三角城遗址在海北州的海晏县,为汉代西海郡城址。<div> 西汉时期在全国设置了东海、南海、北海三郡,只缺一个西海郡。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汉公王莽,曾派中郎将平宪等人给羌人带去大批财物,羌人让出了西海一带的草原,这样王莽就在今海晏县筑城设立了西海郡(和阿拉斯加一样,等于是买地)。</div> 王莽后来建立新朝,不久就被灭掉,西海郡很快就废弃了。现在在城内采集到西汉和王莽时期的五铢钱、货布、货泉、大泉五十钱等币钱,以及东汉时期的《西海安定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作当》铭文瓦当。还有一尊石虎,虎座正面阴刻铭文三行“西海郡始建国口河南”九字,都是很好的证明。<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