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因为工作的关系,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年之中总想出去玩玩、照照相的臭毛病!<br /> 2007年,自驾游不像现在这么流行!那个时候的景区和各种道路上看不到现在那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车。因为他们还在上班,因为"旅游"这个词还没有现在那么热。</h1><h1> 我从很小就对开车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妈说我小时候只要是坐车,就总是想靠前坐,两眼紧盯着司机看他开车。</h1><h1> 小时候,在我们家后面有个工兵营大操场,每年部队汽车新兵进行场地训练时,经常会看到我和老漁夫等一帮孩子们的身影。时间久了,跟教练班长混熟了,我俩还真的可以混上去开一两下。<br /> 我们小的时候比现在的孩子野,唐山大地震后,有一年部队全员在野外住宿,就连我们家属小孩都要住在帐篷里。部队的汽车自然也不能停在车库中,有一天中午,老漁夫跑来找我,说他有一把钥匙能够捅开我们院里的一辆苏式嗄斯51,当时这部车正好就停在院部边上的竹林边,车头朝着公路,我们爬上车去启动了汽车,一溜烟地将车开走了,在军部大院绕了一个大圈才回来。<br /> 记得是粉碎"四人帮"后,很多"内部电影"解禁了,军首长经常在电影发行站看内部电影,我们不少孩子都会跑去,看看能不能混进去看,一般来说是没门。于是乎,就有孩子开始摆弄停在外面的车,那天刚好有一部英吉普的车门没有锁,那个时候的车不是电子启动,好一点的车是马达启动,启动器位于离合器左上的位置,这部英吉普就是这个配制。也不知道是谁,发现挂上档再用脚踩启动器,车会走,好家伙,只见那车一会进一会退,没玩几下车就坏了,事后调查,有人说那部车是我搞坏的,天地良心。<br /> 所以说,开车那点小原理很早就知道了。我是没有从事这一职业,老渔夫可真是初心不变!<br /> 综合上述两个因素,使我对自驾游比较热衷:自由、想停就停想走就走!</h1><h3><br /></h3> <h1><b><br /></b></h1><h1><b>D1:2007年11月22日</b><br /><br /></h1><h1> 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么约老头去南宁的,而且走的还比较仓促。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导航啊,在电脑上查看一下地图,用那上面的导航显示出行车路线,记住关键城市名称,将路书打印出来,大约在中午11点多接上老头就出发了。<br /> 当年从广州去南宁,高速公路方面广东只通到肇庆,广西则是在玉林至南宁。中间的云浮、罗定、岑溪还要走国道。<br /> 那一次在罗定至岑溪的这段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广东、广西交界点分界,路况:广东段道路坑坑洼洼、广西芩溪段则是平整的柏油路面。两边的景观:广东境内荒地连连,弃种现象严重,广西境内农作物成片,一片生机景象。<br /> 当天接近晚上10点我们扺达南宁市,这也是我阔别了28年后再次来到这个城市,第一次是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驻守在南宁市柳沙园艺场。<br /> 同学兼发小力哥在南宁的高速出口等着我们,把我们领到预定好的酒店,生活在南宁的55军子弟波、兰、倩、康、力哥、老范、志等同学发小已在饭店等候着我们的到来,同班同学丽也是一个电话立即赶了过来, 大家别后重逢也是快30年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见到志,印象中他可是很早就离开军里的。</h1><h3><br /></h3> <h1><br /></h1><h1><b>D2:2007年11月23日</b></h1><h1><br /> 力哥推荐我们去北海转一圈,说己基本通了高速,一天来回没有问题,在力哥的陪同下,我们四人去了北海。<br /> 我对北海市并不陌生,在全民大做生意的时代,有一次差点就到北海提货,如果那次成行了这回也是旧地重游啦。<br /> 当时北海建设刚刚起步,到北海后我们找到了咏,请她带着我们去品尝北海的海鲜,由熟人带着一是能找到地,二是不会宰你。等我们到了吃饭的地方一看,没有人带还真是找不到。</h1><h3><br /></h3> <h1> 吃完海鲜,我们沿着没有开发的海滩转了转,也去见识了一下北海银滩,这时,力哥接到了南宁电话,说晚上广平大哥要请我们吃饭。怕误事,我们立刻向南宁返回。<br /> 如果按照当时的速度,下午五点多是可以赶到南宁的。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距离南宁还有30公里左右,汽车的水箱开锅,立即靠边停车,检查后发现水箱漏水,哪里漏一时还查不到。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把车上能够加的瓶装水集中起来加满水箱,然后把车开到力哥单位,换他的车去聚会。解决的办法有了,可是解决起来麻烦,这可是个慢活,必须等,因为水箱烧干了马上加入凉水是很危险的。</h1><h3><br /></h3> <h1> 等我们把车开到力哥的单位,天已经黑了。到达聚会的酒店,广平大哥及一帮55军的同学、发小己等候多时。广平大哥比我们大几届,时仼南宁某部主官,与我家李总在军里时是邻居,他老爸和我岳父都在军卫生所工作。当他听说我们去南宁的消息,主动邀请了在南宁的子弟们与我们小聚,真是很感动。</h1> <h1><br /></h1><h1><b>D3:2007年11月24日</b><br /><br /></h1><h1> 一大早就约上老范到力哥单位去看车,然后根据情况商量一下如何修车。这方面真是多亏了老范,他正好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们到的时候他己经连同单位的师傅一起在那等着我们,检查后发现,是水箱出来参加循环的一根边管漏了个洞,根据车龄建议更换水箱,如果临时救急可以补上漏洞,补好后跑回广州没有问题。<br /> 我问了下老范的意见,他说我们先去汽配城看看有没有配件再说。老范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对这一行很熟,所以给出的意见也专业。<br /> 到汽配城一打听,我这个车的水箱无现货,三天后能调到。最后只能请老范单位的师傅帮把洞补上,水箱发货广州,也省得我在广州找了。<br /> 修车的事办理好后,我叫力哥带我去莉家看望一下她父母。其实,在我们的世界里,不仅仅存在于同学、发小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延续着父辈之前的友谊,这是一种传承。<br /> 想当年我77年毕业后,老爸怕我们在家瞎混,就要我们毕业后凡是141子弟在分配工作前或者下乡前,都要到医院的小药厂当临时工,每月工资18大元。<br /> 医院的小药厂是根据上级指示,秉承军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光荣传统建起来的,主要生产一些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吊剂及穿心莲针剂。规模不大,由麦司药当厂长,工人主要是家属和应届毕业的待分配子弟。<br /> 我们那一届有我、卫、新、毅、哲、胖子、华以及上一届毕业的莉、老漁夫,加起来有9个人,可能是小药厂人丁最旺的时候。后来,老漁夫跟他爸转业回了湖北,我们一个班的其他同学都下乡,成了我国最后一代的上山下乡知青。小药厂只剩下我、莉、华,她们俩人也是要等父亲的转业分配,我在家排行老幺不用下乡。再后来莉也随父亲转业去了南宁,小药厂只剩下我和华。所以,我跟莉除了是同校的校友,还是小药厂的工友。<br /> 1978年底我应征入伍,1979年初随部队驻守在南宁柳沙园艺场,当年莉老爸知道我当兵住在南宁,有天老人家在莉的陪同下,骑单车来驻地看我,大中午的,连口饭都没吃,着实让人感动!也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br /> 战事结束后,我请了一天的假,骑上借来的自行车,一路狂奔,离家后第一次骑车,那种兴奋真是无以言表,下着坡还狂踩,好在当时的路上基本沒人沒车。很快到了无线连驻守的南宁中医院,和军一起到南宁市莉家拜访她爸爸和妈妈,向他们告个别,我们的部队也要班师回营。…………<br /> 力哥带着我们到了莉家,见到分别28年的莉的父母,老人家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此时相见,也算是了却了老爸的挂念。老人家热情地要留我们吃饭,因为同学约好了去徳天跨国瀑布,所以我们只能坐了一会就匆忙别过。</h1><h1> 力哥找了部面包车,我们7个人力哥、康、老范、兰、老头、李总、我中饭后出发去德天,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国内很多加油站出现了排队的长龙。我们在路上也遇到了,好在油站只是柴油紧张,汽油没有问题,但是要在排成长龙的大车中穿进加油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h1><h1><br /></h1><h3><br /></h3> <h1> 到达德天瀑布附近,天已近黄昏,根据力哥的经验,我们在景区附近的小镇上住了下来。享受当地的美食,品味着黑蚂蚁泡酒。 </h1> <h1><br /></h1><h1><b>D4:2007年11月25日</b><br /> </h1><h1>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小镇上吃早餐,当地米粉的制作方式与潮州的粿条制作非常相似,看着都有亲切感,加上当地的水质及稻米的品质,那天的那个猪杂粉吃的是一生难忘。<br /></h1> <h1> 进入了景区,因为季节的原因水不是很充足,在一个高处观景平台,也发现了一个可以逃票的地方,由于某些原因,那天我们无法靠近边界更别说过去看看,越南边民过来作小买卖的也少了一些。观景、拍照、购买,接近12点我们参观完毕,返回途中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家农宿吃饭时他家的木薯。</h1><h3><br /></h3> <h1><font style="color:rgb(0,0,0);"> 回到南宁市,莉全家请我们吃晚饭,晚餐后,波请我们大家美美的享受一个穴位按摩!</font></h1> <h1>D5: 2007年11月26日<br /><br /></h1><h1> 老头在南宁还有他的事儿,我就跟李总开车回广州,先到力哥家看望他父母。在出城前偶然的机会找到了战时的驻地,在疑似地拍下了一张照片。</h1><h3><br /></h3> <h3>1979年拍摄</h3> <h3> 2007年拍摄</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ff8a00">两张照片<br />拍摄地点相同<br />人物相同<br />但相隔了18年<br />时过境迁<br />年轮改变了人的容貌<br />场景的变化表达着时代的步伐<br />当今天回看28年与10年前的两张照片<br />却是满满的幸福与快乐的回忆<br />这也许就是照片的魅力<br /> 正如一怀老酒<br />久藏且淳</font></h1><h3 style="text-align:center;"></h3> <h1> 其实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现在的科技照相已经不是一个很难的事了,但是,那些个“精品照片”不是人人都能够拍摄得到的,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就算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大师的出品完全是我等无法攀比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够放弃了照相的权力,这是一种权力,否则你不是白白地浪费了现代科技,浪费了你某次出行的回忆,等到10年、20年…………</h1><h1><br /></h1><h1>上一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