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味—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木尚佳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又称“老上海蜡像馆”,坐落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它拥有1000 多件珍贵文物,100多尊真人蜡像。由“车马春秋”、“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六个部分组成,是游人了解老上海的一大景点。踏进蜡像馆,仿佛来到了五方杂处的老城厢,漫步在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在这里您可领略上海开埠700多年的发展历史—</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 <font color="#010101">20世纪30年代的外滩</font> <font color="#010101">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路</font> <font color="#010101">十六铺码头</font><div><font color="#010101">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即从头铺到十六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font></div> <font color="#010101">望平街</font><div><font color="#010101">1872年,英人美查创办《申报》首先在望平街设馆;20余年后,美商福开森的《新闻报》也在这里开业,与申报馆竞争;1904年,华人狄楚青创办《时报》馆于福州路望平街口,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尔后,《神州日报》、《时事新报》、《天铎报》、《民立报》、《大共和日报》、《民权报》、《民国日报》、《晶报》、《立报》等数十家报馆相继在这里开设报馆或批销处。1913年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就连“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天津《大公报》,也于1936年到上海望平街设立分馆。这条狭窄短促的陋巷,成为举世闻名的报馆街。</font></div> <font color="#010101">报童</font><div><br></div> <div><font color="#010101">百子大礼轿</font></div><font color="#010101">清末民初时,上海人结婚通常都会用到轿子,以它来增添结婚时的喜庆气氛。百子大礼轿是宁波人周宗余的父亲专为他制作的花轿。周宗余的父亲是一为轿行老板,当时许多宁波人在上海开轿行出租婚轿。这顶婚轿的轿身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图案依次是麒麟送子、太白醉书、天官赐福、贵妃醉酒四则戏剧故事。热闹而吉祥,这个轿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顶上安置了100多只小电珠,用于干电池发光,这在20年代的上海可是十分罕见的。这100多只灯泡象征着多子多孙,是当时人们祈求儿孙满堂的一种美好愿望。周宗余的父亲在为长子周宗余制作这顶婚轿时,可谓熬费苦心,他特地到浙江东阳请了10名雕工,花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可惜的是制作工期太长,轿子完成时,周宗余早已娶亲,第一次乘坐这顶百子大礼轿的是周宗余的妹妹。</font> <font color="#010101">商船会馆</font><div><font color="#010101">旧上海的地名或路名中,有好几个会馆弄或会馆街,它们大多因各行业的会馆建立于此得名。其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当数商船会馆。商船会馆是上海有史以来的第一家会馆,由船商们集资在董家渡马家厂置地建造。进入清代以后,上海的发达,与沙船业的兴盛有关,沙船是一种平底船,适宜于在黄浦江、苏州河等较浅的河道内航行,沙船是当时主要的航运工具,往返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货物贸易,都由沙船完成。由此,沙船业成为上海的经济支柱之一,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海、崇明沙船商就选中城外这块荒地,建起了这个会馆,作用就是协调业内的议价、定价、运量、航线与纠纷等。商船会馆是上海民间航运兴衰个宿影,也是上海以港兴市个历史见证。</font></div> <font color="#010101">布号</font><div><font color="#010101">这是清代的一个布号,清代时上海手工棉纺业十分发达,松江地区产的棉花和棉布,足以供全国使用,因此,上海棉纺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一县,布机十万”,织布已成为上海每家每户的收入来源之一。家庭生产的棉布一般由小商贩收购后再转卖给布号,布号又将布集中运销到海外。当时外国人还不知道上海,而只知道中国的陪都是南京,于是把上海的棉布叫做“南京布”,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经常提到贵族以能穿南京布而自豪的细节,这个“南京布”实际上就是上海布。</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打铁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家打铁铺,有一个传统的打铁炉子,古人就是利用如此简陋的工具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和日用品。中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具记载,清代上海城南门有一位叫濮元良的人开了家“濮万顺”的铁铺,他打制的菜刀锋利耐用,名闻遐迩,直到今天,上海及周围地区仍把菜刀叫做“濮刀”。</font> <font color="#010101">当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当铺,以前也叫质库、典铺,亦称质押,是一种专门收押典当者的物品,向典当者放债、收取利息的店铺。穷人上当铺典当,多是家里揭不开锅;富人则多半为了应急。据不完全统计,旧上海有近900家当铺,按业主籍贯分为徽帮、潮帮和本帮三大帮。</font></div> <font color="#010101">中药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据记载,凡是中药铺,都分内栈和门市。内栈的药工,有刀部,分南北刀。南刀专切参茸、半夏、厚朴、附子、王竹等;北刀专切粗糙药材,另有碾工,将药材用手杵和脚碾的方法,研压成细末备用,还有“斗”部药工,专管每晚门市药屉中药材的存缺,随时补充供应。药铺门市的职工称“先生”,也称“药倌”,负责接方配药。他们要当三年学徒。熟悉药材,懂得药性,甚至能从药方中得悉病理和用药条理。算得上半个医生。老上海有几家出名的老字号中药店,创办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的童涵春国药号,创办人童善长。制药“人参再造丸”,有祛风活血功效,创立于清光绪年间的蔡同德国药店,创办人蔡嵋青,经营饮片、丸散、膏丹等。自制“洞天长春膏”成为独家出品的补剂,另有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三十六种成药。创立于清雍正二年的雷允上中药店,店主名允上,少年多病,受业于名医,病愈行药。从事研制丸、散,自制秘方成药“六神丸”,为消暑解毒妙药,名闻四方。</font></div> <font color="#010101">棉花行</font><div><font color="#010101">弹棉花,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老上海,大街小巷都能见到这样的弹棉花作坊,乾隆年间上海城里有棉花商号23家,年发售棉布7500包。花衣街主要开设棉花堆栈和棉花商行,广东,福建客商来上海收购棉花,直扑花衣街,可见花衣街在上海的地位,衣食住行的首位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豆腐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这是上海最常见的一家豆腐作坊,既豆腐铺,豆腐制作的过程是:先将大豆浸泡发软,再磨成浆,滤去豆渣煮干,再点卤成形。店里的磨、纱布、灶等都是做豆腐最基本的器具。你所看到的场景展示就是豆腐铺的女主人清早营业的场面。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而大豆盛产与北方,清代以后,北方海船将大豆、豆油、豆饼运抵上海。商人又将大豆分散运销江南各地,于是在黄浦江边出现了“豆市街”。</font> <font color="#010101">独轮车</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上海开埠初期,人们仍然使用传统的交通工具,独轮小车一直是民间盛行的交通工具,它制作简易,既能载物又能载人,当时许多纱厂女工把它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font></div> <font color="#010101">黄包车</font><div><font color="#010101">黄包车的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为日本人所创制。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1873年,法商米拉看到上海租界市面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首批300辆黄包车从日本引进。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黄包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至抗战前夕,由租界发放照会的黄包车已经有八万多辆。当时上海人出门乘坐黄包车去办事、购物、串亲访友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是主要的代步工具。40年代原后因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逐渐淘汰。解放初,黄包车几乎绝迹。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font></div> <font color="#010101">马车</font><div><font color="#010101"> 上海街上最早出现马车是在19世纪70年代,相当于清朝光绪年间。清末民初,马车曾在上海滩风行一时。马车最初从西方输入,为租界洋人的代步工具。一般平民百姓无力购置马车,可向马房租用,包月或临时雇坐。清末民初,几乎每条街上都有马房,以白克路(今凤阳路)的“龙飞”最为著名。还有一些马车夫自备的破旧马车,沿街兜客,称为“野鸡马车”。民国元年以后,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兴起,马车必然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自20世纪20年代起日趋衰落。至1937年抗战前,全上海仅剩8匹马、8辆车。抗战胜利后,马车又曾出现于上海街头。但论速度、论气派,马车远不及汽车,所以不再受人欢迎。到解放前夕,只有在北火车站和大世界附近还偶而能发现马车的踪影。解放后,马车最终在上海销声匿迹。</font></div> <font color="#010101">奉帮裁缝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奉帮裁缝又名红帮裁缝,曾经是中国制衣行业的翘楚。奉帮裁缝一般都为夫妻老婆店,集设计、缝制、熨烫一条龙服务。最令顾客佩服的是奉帮裁缝不仅手艺一流,口才也堪称上佳,那些夹杂着宁波方言的普通话成为他们的特殊身份标志。</font></div> <font color="#010101">马路骆驼担</font><div><font color="#010101">骆驼担是竹制的挑担,因为器形似驼而称骆驼担,实用而精巧。左边一头略低,放锅子和炉灶,炉灶下面搁烧火柴爿;右边一头略高,是上下多隔层的橱柜货架,抽屉里盛放碗盏勺羹、食物料佐,下放木盆或桶;中间是一根略弯的竹扁担。抽屉配上精致的黄铜拉手,用久了煞蜡斯亮;整副担子涂上桐油,同样久而久之似包浆一般散发出油亮温润的紫铜色。 骆驼担以卖小馄饨为主,也有卖阳春面、细粉汤、糖粥之类的。小馄饨现下现吃,只要稍等三、五分钟时间,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小馄饨便端到眼面前。这样一副担子,上海人戏称“螺丝壳里做道场”。</font></div> <font color="#010101">算命先生</font><div><font color="#010101">旧上海算命先生的从业方式,有登格、入柳、地档、阳档、阴档等各色区分。“格”是铺户暗,“登格”就是专门跑旅馆浴室茶楼酒肆寻生意。“入柳”即穿街走巷,一边敲响“小铜叮”,一边放声如吟如唱:“指点迷人去路,提醒久困英雄!”“真不真当场试验,灵不灵过后方知!”“地档”就是摆地摊,见有闲人聚集的空旷场所,铺一块绘有阴阴太极五行八卦生克六壬奇门遁甲等图案字形的“地帐”,就算开张了。“阳档”是在城隍庙、八仙桥、大世界这种三教九流麇集去处租屋开馆,或街头巷尾摆个固定的档口,其特征是有屋则大门敞开,设摊则无遮无拦。“阴档”就是先生坐家或租间房子开馆,有在门前挂块招牌之类的,也有一样呒啥啥,完全看不出里面竟住着一个通天彻地知往鉴来的活神仙。</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花烟间</font></div><font color="#010101">旧上海鸦片烟馆林立,据不完全估算,20世纪20年代,上海有大小烟馆2000余家。上海人把烟馆叫做“燕子窝”,因为吸鸦片会上瘾,烟客每天准时进烟馆吸烟,就象燕子准时进窝一样,配有女招待的烟馆又叫“花烟间”,这当然是中国人用花来比喻女子的习惯。旧上海不仅是烟馆而且是妓院集中的地方。福州路的会乐里更是妓院集中的地方,会乐里共有33栋石库门住宅,除了25号一栋是专卖性药和治疗性病的药房外,其余32栋均为妓院。上海的上等妓女是艺妓,她们以卖艺不卖身为标榜,主要是以弹唱、陪酒向客人提供服务。据1948年统计,这里有妓女587人,每当华灯初上,这里的“红灯”就开始发光,招徕客人进门。解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下令取缔妓女,关闭妓院。</font> <font color="#010101">老虎灶</font><div><font color="#010101"> 老虎灶,是近代上海出现的新名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洋泾浜英语”。因为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设有壁炉,并在屋顶上设有多孔烟囱,屋顶的英文为“R00f”,音谐“老虎”,因此这种将烟囱设在屋顶上的灶就叫做“老虎灶”。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老虎灶得名于其形。以前熟水店的添燃料处设在墙外,墙上设计两小窗口,可以看见灶内的情况,这种灶的灶堂如同虎口,两窗如同虎眼,屋顶的烟囱则如同虎尾,于是被称为“老虎灶”。清末到民国,居民每天生炉子是件麻烦事,热水供应十分不便,于是上海的弄堂就出现了专门供应热水的老虎灶, 在过去,老虎灶甚至是一种行当,是360行中的一行,最初盛行老虎灶的时候还没有煤、煤气等方便的燃料,所以大概是为了节省成本,就有了这么一个专门供应热水的地方,还附带卖茶水。原来全部是人力来开办,如木桶挑水,舀子打水,人工烧火。,直到上世纪80年代,老虎灶才逐渐开始走向衰落——这种兴衰,和上海人的生活形态居住环境,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酱园</font></div><font color="#010101">大豆是制作酱油、豆瓣酱、腐乳等调味品的主要原料,这是清代上海常见的酱园,以前开酱园是一个利润不薄的行业,因此能开酱园的一定是殷实之家;门庭深严的黑漆大门,墙上硕大的一个“酱”,多少令人肃然起敬。酱园大多自产自销,晒酱制酱都需要很大的园子,酱园因此得名。</font> <div><font color="#010101">老酒店</font></div><font color="#010101">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姓王的绍兴人将绍兴黄酒运入上海,开了家兼营批发的“宝裕酒栈”,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家主营绍兴酒的酒店。到了清末,由于兄弟分家的原因,兄弟俩各从“宝裕”中取一字,加上他们的姓名,分别取名“王宝和”和“王裕和”,直到今天,以“酒祖宗、蟹大王”自诩的“王宝和酒家”仍是上海最著名的酒店。上海人喜欢饮温酒,酒温太低容易伤脾,而酒温过高则既呛口,又伤心肺。酒店里那个圆竹桶状的东西。叫做“茶炉子”,它的低层是烧碳的,上面是一个大镬子,里面盛水,上面有圆孔,把专用的壶插入孔中,可以将酒烫热。直至今天,上海人仍习惯把给酒加温称“烫酒”。这里所说的酒店,一般是在零售绍兴酒之外,还摆有二、三张小桌子,供顾客小酌,大都以茴香豆、豆腐干、猪头肉等佐酒。老上海习惯上称这些酒店为“老酒店”。</font> <div><font color="#010101">咸货行</font></div><font color="#010101">福建、浙江的渔民把捕捞到的海鲜直接运到上海销售,在上海东门形成了以经营海鲜为主的商业街。那里曾是上海最大的水产集贸市场,又叫咸货行。这个场景重现了当时咸瓜街上的一家水产行,店内的商品是上海最常见的海产品。</font> <font color="#010101">竹器店</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江南是竹子的主要产区,粗大的竹子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较细的竹子则是竹编器具的最好材料,老上海竹器可是家里的必需品,不像现在都用塑料代替了。那时的篮头,米淘箩,椅子,凉席,家具哪一样逃得过竹头,于是就有了筷竹弄等竹器一条街。</font></div></div> <div><font color="#010101">香烛店</font></div><font color="#010101">城隍庙是一个宗教活动中心,免不了有许多与宗教活动相关的商店,这是一家香烛店,林林总总的香烛冥币,也许会使人感到人和神,人和鬼的距离。中国自宋元以来,白银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货币。人们将白银熔铸成束腰形或两头翘的形状,叫做“锭”或“元宝”。中国的迷信认为,在冥冥之中的神和鬼也能接受阳世的供奉,人们把纸叠成“元宝”和“长锭”,焚烧后就会被深鬼接受,一般把烧给神的叫做“元宝”,烧给鬼叫做“长锭”。焚烧后,等于送给他们已故的亲人一坛白银,这种风俗现在仍在上海民间流传。香烛燃烧时冒出的缭绕的烟雾总是向上升的,人们以为,香烛的烟雾就可以把人们许的愿带给神,得到神的保佑。</font> <h3><font color="#010101">布号<br>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随着茶叶、丝绸等中国特产的出口,洋布作为进口商品大量涌入。二十世纪初,贩卖洋布成了当时最赚钱的买卖。宁波商船往返上海,人们下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大量洋布。“无宁不成市”、“无宁不成商”,悠久的商业传统,绵长的浙东文化,使宁波人拥有难得的商业敏感。一批精明的宁波人捷足先登,纷纷抢滩上海老城厢外“棋盘街”,创设洋布店。日久天长,棋盘街成为现代上海布店的发祥地。</font></h3> <div><font color="#010101">烟纸店</font></div><font color="#010101">当时在上海,一条里弄就是一个居民点,一个社区,不少居民就利用门面房子开设各种便民小店,因为常年供应百姓必用的香烟、草纸等而被称作为“烟纸店”。烟纸店除了供应日用百货,也供应学习文具和小玩具。</font> <div><font color="#010101">洋泾浜</font></div><font color="#010101">过去的洋泾浜,就是今天已成通衢的延安东路。历史上它是一条与吴淞江和上海城墙平行,向东流入黄浦江的小港河,后成英、法租界的分界河。1912年至1915年,洋泾浜被填浜筑路,并以英皇七世爱德华姓氏命名为爱多亚路。洋泾浜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边缘。洋泾浜上有许多桥,上海开埠后,南市、北市的许多中国人、外国人都在这个区域进行交易和交流,便形成了一种以中国文法讲的英语,人们戏称为“洋泾浜英语”。如英国人发现上海的妓女主要以弹唱、陪酒为服务手段,他们就以“新桑葛二”(sing song girl)称上海的妓女,直到今天,英语仍这样称旧上海的妓女。又如:把垫圈叫“华司”,水龙头叫“凡尔”等,继而蔓延到租界和整个上海。洋洋泾浜英语对沪语产生的影响到今天还能感觉到。</font> <div><font color="#010101">一乐天茶楼</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一乐天是上海最著名的老茶馆,1916年开业,位于今南京东路,湖北路转角处。中国盛产茶叶,茶也是中国的最主要饮料。上海有大小茶馆数以百计。茶馆自然是饮茶为主,同时它也是一个社交场所,邻里朋友在茶馆聊天,商贩借此地交流商品信息;中国的茶馆也是一个民间道德法庭,邻里亲友之间发生纠纷,可以请长辈或德高望重者在茶馆进行排解。到茶馆里将道理就被叫作“讲茶”。这种方式也被地痞流氓利用了,,团伙之间发生冲突后就到茶馆里吃讲茶。流氓团伙之间的冲突往往不是通过吃讲茶所能解决的,万一调解不成,双方又在茶馆里大打出手,受损失的自然是茶馆老板,所以上海的茶馆里通常贴着两张告示,一是“莫谈国事”;另一张是“请勿讲茶”。</font> <font color="#010101">丹桂茶园</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丹桂茶园(丹桂轩),清同治六年(1867年)夏,甬人刘维忠在广东路湖北路口开设戏园。邀北京三庆班名角参加开张演出,引起轰动。第二年又聘周春奎等名角演出,从此北京名角南下不绝,其中不少人长期滞沪,不仅使茶园营业日盛,而且为京剧南下,为上海成为南方京剧中心奠定基础。</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中药铺</font></div><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家中药铺。据记载,清乾隆时上海有一家叫“姜衍泽”的药药店名闻江南,该店自制的丸散饮片远销全国。那些有许多抽屉的药柜叫“百眼厨”,是专门存放中草药的,上面的坛则是存放花露和补膏的。</font> <font color="#010101">戏剧刀枪店</font><div><font color="#010101">大约在清同治年间,北方京戏进入上海,在上海形成了与“京派”相对峙的“南派”京戏,江南各剧种也都视上海为发祥地。上海是中国戏曲最发达的城市,这里集中了京、昆、沪、越、锡等各地戏曲最优秀的演出班子,同样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戏剧服装、道具制作、加工、销售商店。</font></div> <font color="#010101">天蟾舞台</font><div><font color="#010101">天蟾舞台,是上海历时最为长久、最具规模的京剧演出场所,曾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1989年,天蟾舞台归属上海京剧院。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资,香港邵逸夫爵士等热心京剧艺术的人士捐助进行改建,并命名为逸夫舞台,属于同时成立的“天蟾京剧中心”下的一个单位。改建的舞台于 1994年举行开台典礼,其设施先进、装饰典雅,观众席位928个。1995年即创下全年公演京剧300场的佳绩,再度成为上海文化演艺市场的一个引人入胜的热点。</font></div> <div><font color="#010101">会审公廨</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既英国人在中国触犯中国法律,须由英国的领事来裁决,之后,其他与中国签约的国家也获得了这项权利。于是外国驻上海的领事馆均设有法庭,叫做“领事法庭”。租界原来是“居留地”,是中国政府划出的一块给侨民居住,通商使用的土地。但在1860年后,由于太平军东进,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纷纷进入了上海租界避难,使租界成了“华洋杂居”之地。据1865年统计,公共租界居住的洋人只有2000多人,而华人人数则达16万人以上。租界是商业、外贸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刑事案件和民事诉讼最多的地区。1869年上海道与英、美领事签定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正式生效。该《章程》规定,上海道在租界里设立了一个会审公廨,由中方和外方各派一人组成审判庭,凡是遇到中国人与中国人的诉讼,则由中方法官审判,外方法官列席陪审;如遇中国人与洋人之间的诉讼,则由中外法官会审。审判结果以上海道及外国领事的判决方能生效。但是,外国人通过各种手段扩大他们在会审公廨的权益,1911年清朝灭亡会审公廨的全部权力落入外国人手中。1926年,在上海商埠督办公署总办丁文江的任期内,通过外交途径逐步收回会审公廨,改为江苏上海特区法院。</font> <font color="#010101">棚户区</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资本输入和工业的发展,大量贫困农民来沪谋生,因无力租赁住房,遂在荒地、路旁、河畔、以至工厂周围的空地,搭起形形色色的棚户。最初出现在黄浦江畔及吴淞江(今苏州河)两岸,继而向工厂周围空隙地及铁路两旁蔓延,最后遍布市中心区周边的所有地段。“前世不修今世苦,今世只好住棚户。”——这是旧社会杨树浦附近工人们的口头禅。由毛竹、树棍、稻草和泥土等建造的棚户简屋,居住条件极差,没有供电、上下水等基础设施,到处是垃圾、粪便,长年臭气冲天,一到黄梅天,更是苦不堪言。“棚户区”成为当年城市里人间地狱的真实写照。</font></div> 棚户区 <div><font color="#010101">拍电影</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1896年8月11日,也就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第二年,上海徐园就放映了“西洋影戏”。20世纪初,上海开始创建自己的民族电影。张石川创办的新民公司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1年上海又拍摄了第一部根据现实生活素材改编的故事片《阎瑞生》。随后,联华、明星等公司拍的《新女性》和《马路天使》堪称经典之作。阮玲玉、胡蝶等,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女明星。1925年全国共有175家电影公司,其中141家就在上海。杂技、魔术和电影在剧场中轮番上演。到1930年,所有欧美的主要电影公司在上海都有了发行商,上海和世界各大城市几乎是同步发行放映拍摄的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font> <font color="#010101">出现在上海的第一辆轿车</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上海在开埠之后,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商云集的宝地。商人们把世界各地流行的轿车都开进了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街头汇聚了各种型号的轿车,如:英国的福森、美国的福特、雪佛莱、别克、法国的雷诺......拥有一辆私家车成为富商的身份象征。</font></div> <font color="#010101">老别克轿车</font> <div><font color="#010101">咖啡馆</font></div><font color="#010101">洋酒和咖啡是近代随侨民一起进入上海的,早期,只有在西餐馆及侨民开的旅社里才有洋酒和咖啡供应。20世纪后,随着大批赴外留学的学生回国,习惯和喜欢饮洋酒和咖啡的青年的越来越多,上海咖啡馆和酒吧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优雅的环境不仅成为青年情侣谈情说爱的好去处,也成为有志青年畅谈理想的地方。</font> <font color="#010101">土山湾画馆</font><div><font color="#010101">土山湾画馆是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它从样式及方法上都已具有前所未有的完备机制,使得欧洲油画以完整的技术体系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画馆延续近一个世纪,涌现了周湘、张聿光、徐咏清、刘海粟、徐悲鸿等蜚声中外的画师,任伯年也曾在此学习西画技巧,徐悲鸿更是赞誉其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font></div> <font color="#010101">邵万生号</font><div><font color="#010101">邵万生创立于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相传创始人为宁波三北一名唤“邵六百头”的渔民,起初在虹口黄浦江沿江码头一带摆摊制作宁绍乡土风味的糟醉食品和经营南北特产,经数年苦心经营发迹后,在吴淞路上择址开设邵万兴南货店。随着周边街巷商贩及洋杂货号的兴起,生意蒸蒸日上。此后店主“邵六百头”看到南京路一带街铺十分兴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迁址至南京路,将“邵万兴”店铺改号为“邵万生”,经营“两洋海味、闽广洋糖、浙宁茶食、南北杂货”。</font></div> <font color="#010101">钱庄</font><div><font color="#010101">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传统金融机构,起源于银钱兑换。上海的钱庄历史悠久,据钱庄业较为普遍的传说,上海钱庄是由浙江绍兴商人在南市所开设的煤炭店兼营货币的存放款而起。1685年康熙开海禁,上海因地处南北航运的中心,商业繁荣贸易兴盛,钱庄业发展迅速。乾隆年间,钱庄在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行业。上海钱业公所的内园碑记有这样的记载:从1776年到1796年时期内,历年承办的钱庄共有106家之多。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方案,即废用银两、改用银元,建立“四行二局一库”(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合作金库)的金融垄断体系。在行政性的金融垄断之下,上海钱庄的生存空间越缩越小,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解放后,钱庄多数停业。上海未停业的银行则与私营银行,信托公司一起,实行公私合营,组成公司合营银行。</font></div> <font color="#010101">亨达利钟表店</font><div><font color="#010101">亨达利钟表店原是法国人霍普兄弟创办的公司,以经营进出口洋货为主,还代办向国外订货业务。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结婚用的镜台,就是通过霍普公司向国外定购的。清同治三年(1864),霍普公司另办"亨达利洋行"。几经转手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转到了中国人虞芗山、孙梅堂手中。孙梅堂当时是中国美华利钟表企业的负责人,于是经营的重点就转到钟表销售上,进而改名为"亨达利钟表总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马克和法国法朗贬值,亨达利趁机低价购进手表数十万只,在上海销售,获利数倍,资本实力更加雄厚。以后又在全国各地开设25家分店,成为首屈一指的“钟表大王”,其他同行望尘莫及。</font></div> <font color="#010101">英租界的印度巡捕</font><div><font color="#010101"> 旧上海的租界里,英国人为了维护租借治安引进了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巡捕。由于印度佬的皮肤黑,头顶上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开始叫他们“红头黑炭”。英国警察总是习惯被称为 SIR,按照上海习惯就成为 “阿sir” 逐渐演变成了 “阿三”。再加上头上的红头巾就成了“红头阿三”。进而把印度人统称为 “印度阿三”。 红头阿三,早已在上海滩绝迹。不过现在上海又来了一些红头阿三。他们自然不是来做巡捕的,而是给上海的一些星级大酒店做门童的。您哪天去上海住酒店,要是碰到红头阿三可不要大惊小怪。</font></div> <font color="#010101">教堂里的嬷嬷</font><div><font color="#010101">早在16世纪,基督教就开始传入上海。徐光启对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640年其子孙助建于梧桐路137号的敬一堂是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堂。这座庙宇式的西式教堂是天主教在上海扎根的标志。上海开埠初期,外国宣教士大多在本国领事馆中兼任职务,因而出现了天主堂与领事馆共处一地的特殊现象。19世纪中后叶,随着上海逐渐成为宣教的重镇,进入上海的西方各差会纷纷兴建教会建筑。至19世纪末,上海共有大小教堂300余所。嬷嬷是天主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通常须发三愿(即”绝财”、“绝色”、“绝意”),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甫进行传教。</font></div> <font color="#010101">大世界娱乐城</font><div><font color="#010101">“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界的地方,始建于1917年,其创办人是老上海鼎鼎大名的商业奇才黄楚九。“大世界”曾经是旧上海最吸引市民的娱乐场所,其中设有许多小型戏台,轮番表演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和游艺杂耍等等项目,中间有露天的空中环游飞船,还附设有电影院、商场、小吃摊和中西餐馆等各种玩乐吃喝的设施场所,成了上海市民和外埠来客最喜欢的游乐项目,在大世界里,一玩可以玩上一整天。</font></div> <font color="#010101">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font><div><font color="#010101">民国时期上海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1912年以後﹐国人组织股份有限公司逐渐增多﹐股票流通渐广﹐于是上海自发地形成了以茶楼为日常联络点的股票买卖市场。1914年﹐上海十二家股份有限公司在九江路设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以彼此对做方式进行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外国货币等买卖。1919年 2月﹐经该公会会员大会议决将其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1920年5月经农商部批准开始营业﹐资本三百万元﹐经纪人五十五名﹐主要经营政府公债。开业之初遇到交易所风潮以及内战的影响﹐几濒於危。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後﹐以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于是债市交易转趋活跃。</font></div> 2004年去上海有幸参观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陈列馆以微观模型、人物蜡像记录了这座城市近代发展历史的脚步。拍了一些照片,也购买了《百年回味》这本书,但这么多年以来,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确从来没有在网站上找到关于这本书的数据资料,也算是一种遗憾吧。<div> 闲暇的时候整理了一下拍的照片,打出了一些关于记录的文字,又在网上查找补充了一些照片和文字材料,借助美篇这个软件呈现一下《百年回味》这本书所记录的这座城市的脚步。(陆续补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