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周晓璇 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主持人</h3><div>问:如果摄影作品给人的感受可以用四季来划分的话,我认为吟寂的作品大部分都属于秋冬系列——清冷寂静的美,没有一丝热闹。不过几乎每一张的色调、后期处理的方式都比较相似,都是朦胧的,即便是孩童放风筝的主题,也是一片朦胧。我想问,在创作一幅作品时,是因为你觉得这种方式的确最适合表现这个主题,还是因为这种方式你最擅长且已被大众接受,想要强化这种个人风格? 另外,你认为作品最重要的是表达生命情怀。你的作品让我不禁非常好奇,你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人?爱笑吗? </div><div><br></div><div>答:个人的习惯叙事方法的确是一种潜意识,但更多的时候我是根据创作题材和对象调整自己的手法,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不同,创作的自由度可以较为宽泛。画面的朦胧处理,大多是为了达到延展审美空间的目的,避免内容流于苍白,画面过于直白。</div><div>生活中的我乐观开朗且不乏幽默,但内心却喜欢宁静。</div> <h3>越水吴山任兴行</h3> <h3>叶心怡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编导</h3><div>问:你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由繁多的各个素材重组拼凑而成,但我发现某一个意象会被反复运用,几乎在所有的作品中都会出现,就是枯枝。当然,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最偏爱的意象,就像最近爆红的20岁澳大利亚摄影师Caitlin Worthington,她对眼睛的表现和处理相当惊艳。而枯枝,对于你想要表达的意境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div><div><br></div><div>答:任何一个善于表达的人都有他独特的语言和语境,久而久之便成为他的语言符号,这种符号往往具有标志性,具体在摄影层面,与创作经历和题材都有很大的联系。</div><div>枯枝在传统的国画中一直是经久不衰的重要描述对象,枯槁之木却暗含着强大的生机,生命的隐忍和焕发,生命的衰亡和重生,生命的困境和生命的精神,尽在一树枯枝。生命的探索和人类的文明一直相伴,这也是我最想表达的内容之一。</div> <h3>烟渚风汀醉泊舟</h3> <h3>王飞 都市周报摄影师</h3><div>问:“素衣草履过五岳,望江河莽莽。赤子丹心寻九洲,尝世间沧桑。春秋已度数载不悔,千帆尽去万里不殇。”看吟寂的作品,脑子里冒出的就是不问尘世,气度非凡的感觉。吟寂作为一名具有“悠久历史”的摄影家,我看到了他对照相机和作品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如何把精神和情感这种无形的内容通过相机的转化从画面表达出来,持续地与世俗眼光保持距离,不断质疑并勇于创造,建立了自己强大地摄影语言。 吟寂的作品正如他的名字,带着淡淡的忧伤,萧寒沧桑,有点北宋画家范宽的味道。但我有一个疑问,有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永远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精神”,不管吟寂对古典美学有多深的造诣,在当今时代也无法达到古人的境界。我想问:”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div><div>把相机当手中的画笔,与中国最早摄影人朗静山独创的“集锦摄影”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前者是暗房底片叠加,现今有了先进的Photoshop,你的作品不仅仅是摄影,你也很难用摄影家去定义,我想问:“你是如何定义自己?</div><div><br></div><div>答:看待和定义自己的作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定位的同时往往会导致一种限定,对自由创造是一种戕害。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所显现的时代精神大相径庭。同样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却迥然相异。我丝毫不会回避在创作中有习古的倾向,但不会泥古不化,人们在称赞国画大师们时总是冠以高古的评价,我想,这不是我所追求的。传统文化如同血脉,让我们难以割舍,我的作品中相当部分也有这种烙印。用现代的工具去描绘曾经的清净和自然,很难定义就是倒退。一些朋友对我的创作手法颇有微词,认为有悖于纯正的摄影,但艺术摄影却没有苛求必须要有“在场”的存在,我所尝试的只是出于纯正的娱乐心理。有些朋友出于对我创作的作品中蕴含的想象空间称之为“诗意摄影”,我想这大概也是对我的一种褒奖和肯定。</div> <h3>每将春事叹浮生</h3> <h3>舒畅 独立艺术策展人</h3><div>问:吟寂的作品之前在微博有见,中国水墨画讲究“写意”,而摄影艺术本身却是最“写实”的。能把这两种东西解构后做有机整合是需要想象力的,目前看到吟寂大部分画作还是水墨山水,想问吟寂以后会不会考虑表现花鸟甚至人物,或者从技法上挑战泼墨之类?</div><div><br></div><div>答:写实也好,写意也罢,都是不同的叙事手法。与其说是挑战确切说应该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有过学习国画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经历对我在摄影创作中有很大影响。摄影和美术是两个门类,具有不同属性,绝不能混为一谈,曾经的大师吴冠中、林风眠在美术领域中西合璧,至于摄影是否可以借鉴,有待于时间验证,我想,只要是时机成熟,在这一方面我会进行不断的追求和实践。</div> <h3>横烟平远暮江深</h3> <h3>黄捷成 杭州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策划、西泠印社网站运营</h3><div>问:我觉得摄影应该是捕捉外界瞬间的一种状态,从而表达摄影师的特定感受,是一种自然的获得过程。您的作品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构图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元素符号,在后期的处理上花了很多心思。艺术的本质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平衡、统一。能否将您的作品定义为跨界的新媒体作品,而非摄影作品?</div><div><br></div><div>答:很多跨界,都代表着前卫,往往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叛逆性,这既要观者的包容,也需要作者遵循必要的创作底限。数码摄影的普及,本身就意味着摄影具有更大的宽容性和延展性。定义,不会只是定格,否则,任何艺术都不会焕发新的生机。与传统摄影相比,数码摄影享用更多的自由空间,而不仅仅只是拘囿于初始状态。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必定包涵着创新和衍生。我认为如果摄影只是单一的记录和图解,其艺术属性和表现力相对有限。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应该值得我们在摄影领域不断探索,而是否属于新媒体作品,留给后人评说更为妥贴。</div> <h3>叮叮伐木空山外</h3> <h3>王晓申 植物学家<br></h3><div>问:吟寂的作品以表现一种清寂空灵的意境为主,镜头似乎更多集中于与尘世保持一定疏离的场景,有没有想过以类似的手法去关注一些俗世的风物人情或动物植物,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世情百态图或折枝花鸟小品,但同样具有国画的审美意味。</div><div><br></div><div>答:用时下使用率较为频繁的词语,我的作品都不太接地气。鉴于多数画面营造出的山高水远、人迹罕至之境,有些朋友会善意的批评我“目”中无人,这可能是一些误解。我的创作风格发生转型,至今尚为初浅,往往未能尽抒胸臆。这也说明我的创作题材范畴有待于进一步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关注层面不断的调整和扩展,从而不断保持对创作的兴奋度和关注点。</div> <h3>残阳荒草几经秋</h3> <h3>扁舟日暮独忘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