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自由活动时间,赖炜兴站在教室门口的花盆边摘花叶子,刚好看到,就拉住告诉他这叶子是不可以摘的,没了叶子花就吸收不了阳光了,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大声嚷嚷着“我就要摘,我就要摘,我不怕你”,一边说一边又伸手去摘,我立马制止他,可还是晚了,又被他摘掉一片叶子。这完全不是摘叶子的问题了,这是在挑战老师呢!
当我要拉他来办公室时,他这还是很牛气,“我就是不去,我就是不听你的⋯”,嘴上嚷嚷着,手脚并用的打在我身上。这已经是他来学校短短几天内第三次打老师了。前两次因念他刚到学校,还在想家,所以熊老师和东方老师只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而没有进行任何惩罚。这让他感觉到老师们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就更加自在,不听老师话。
此时也想起了邓文彬班长说的一句话“不先立规矩就代表软,有规矩不执行就是弱”,不尊重师长,不接受老师的教育,那是孩子的不知道要如何去尊重长辈,以前没人教不知道。现在不教会他,那就是老师的失职,教不严,师之惰。必须要严格管教了。请出戒尺,严肃明确的告诉他要打三下手心,第一摘掉花叶子不对,第二打老师不对,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第三老师说话时认真听。
打了一下,他说不疼。又加重打一下,就哭起来了,死活不让打,就开始推我,挣扎着要跑开,看着他大哭大闹,心有不忍,犹豫了,最后一下还要打吗?如果不打,以后可能就更无法无天了,对于他的成长可能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加重他的任性,没有规矩。这是他在跟我较量,我自己的内心也在进行较量。最后不管怎么哭闹,还是打了一下。问他知道错了吗?还挺嘴硬,“我就是不说”,看来这个扭劲还没过,完全不怕挨打的。据了解,在家也是挨了不少打的,但是一些规矩习惯还是没建立起来。打完也就过了,孩子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所以今天必须让他承认错误,知道错哪。打完他就要跑,一把抱住他,拼命要挣脱,“老师陪着你,直到你承认错误,你动也没用,我不会松手的”,他动来动去发现没法挣脱,就把脸放在我胳膊上,把眼泪鼻涕擦我衣服上。以为这样可以放开他。立马转变思路告诉他“你擦吧,反正这衣服擦脏了也没关系,都不让你洗,直接让你妈妈给我买新的。”他一看没戏,就不擦了,继续哭,过了一会开始哭着找妈妈,这孩子还真是聪明,一计又一计来了,那就见招拆招吧。“你找妈妈也没用,就算妈妈来了,你也要接受惩罚,我还得批评你妈妈呢!”
闹腾一个多小时,最后终于累了,不哭了,我也放手了,让他自己坐凳子上,这会倒老实,不跑了。先不管他,拿一本书坐在边上看,自己坐了一会,看我也不理他,就凑过来,也不说话,靠在我身上,看来是要找个台阶下了。我也不在严肃了,温和的跟他说:“你哭好了”。他反应倒挺快。
笑眯眯说:“老师,我记住你说的话了。”
“我说什么?”故意装不知道的问他。
“我记住了三句话”。
“哪三句话呢?”
“第一句不能打老师,要听老师话。”
“第二句呢?”
“不随便摘花叶子”
“第三句呢?”
“不乱发脾气。”他想了一会才说出来。
看来什么都知道呀!就是跟老师在较量呢!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深,更多的是通过他妈妈的叙说和这几天的观察,老师们的分析。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有心软过,有担心自已过了,也有担忧如果这样较量失败,下一步该怎么办?不断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不足,心理的软弱一一暴露出来。但每到一个摇摆的关口,都会相信自己,是真心为孩子好的,什么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那颗心。真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的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灵秩序,就要去邪扶正。
通过这次的碰撞,反倒让他对我更亲了,也听话了。他妈妈曾说过,他跟你不熟时,会跟你对着干的。这次反倒拉近了我俩的距离。跟他说话也不再发横了。
教育就是在一次次的较量中进行。他现在慢慢学会听懂老师的话,照着做。也在回归集体,跟上队伍。
赖炜兴虽然脾气倔犟,没有规矩,但是男孩子身上的阳刚之气还是有的。勤快有眼力劲。抢着洗碗,扫地。只是还不愿回教室上课,这个不用着急,慢慢引导。跟他之前上幼儿园的经历有关,因调皮,老爱捣乱,在课堂上坐不住,学习又不好,老师没办法,管不了就放在教室外面,任由他自己玩,只要不出危险就好。他对教室还是有些恐惧心理的。同学们嫌弃他笨,嘲笑他,都不愿跟他玩。上学去也经常是自己在外面玩,缺少同伴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其实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的教育理念不同,而导致孩子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
赖炜兴收垃圾,很认真。 跟慧慧合作,抬着箱子去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