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西上犹油石梅岭温氏花灯,是太原堂温氏颙公后裔如珪公房的嗣孙,是满清顺治年间从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返迁的客家人闹的花灯。迄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温氏花灯是族中头年出生的男丁(添丁)都要在次年正月十六日举行“闹花灯”的庆祝活动,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h3><h3> 梅岭温氏花灯是为新生男丁举行入族仪式的象征物。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凡是族中新出生的男丁,都要举行“闹花灯”仪式,闹花灯队伍浩荡,热闹非凡。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江西省保存最完好、程序最完整的客家花灯之一。</h3><h3> 梅岭温氏花灯包括五个步骤:拜祖上灯、游行庆祝、悬挂花灯、聚会畅谈、送神聚餐。</h3><h3> 头年出生的新丁,于次年正月十六吃过早饭,由其父亲或爷爷抱着,挑着猪肉、鱼、鸡三牲和自酿的水酒等到祠堂叩拜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之后,敲锣、打鼓、舞狮、耍龙,闹完花灯后从祠堂直奔河边送神,把贴在龙身上的各种色纸撕下,当着河神焚掉,表示一年一度的送添丁酒闹花灯及收龙仪式结束。同时,村民将添丁户挑来的猪肉、鱼、鸡三牲做好菜在祠堂摆成流连席,席间由族长训话。送添丁酒及收龙仪式对教育年轻晚辈,要团结,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忠厚诚实,勤劳致富及弘扬正气,扫除不良习气等有很好的作用。</h3><h3>(文引自网络,图片摄影: 吉祥、流芳、晓文、守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