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本不是擅长表达情感之人,行事做风也总是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接触过的人总是诧异我的柔弱外表下原来如此表里不一。也许这与我幼年被寄养在老家的经历有关。父母那时工作忙,身边又没有人照顾,我是直到入学的年龄才被接回家中与父母团聚。印象中只记得简陋的家和局促不安的自己,那种因为距离而产生的陌生感至今也难以忘怀。童年时缺失的爱是很长时间都无法弥补的遗憾。尤其是当我看到母亲对待亲手拉扯长大的儿子时的那种无法掩饰的偏爱更是让我难以释怀,在自我认知开始萌芽的年纪我就像一个局外人闯进了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我越发变得沉默,在招人喜欢的兄弟面前我只是一个多余的陪衬。我的敏感自尊和好胜心在那时被强烈唤醒,因为年长几岁的缘故总是有着很多的鬼点子和恶作剧,只有这时我才是欢喜的仿佛找到了存在感。</h3><h3><br></h3><h3> 父母每天为生活奔忙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变化,也压根不可能了解孩子的世界,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还没有人涉及。他们对孩子的唯一告诫就是不许惹事,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全部的宗旨。我们的成长基本上属于自我开悟,心智的成熟全部来自同龄的伙伴与兄弟姐妹之间,缺失了父母的参与。不过当时大家都一样,彼此住在一个大院里,谁家有个风吹草动基本上也逃不过众人的视线,每个小孩犯错也都是在这种有点幸灾乐祸的目光下成为其他孩子的反面教材。我们就在那种嘈杂的大杂院里长大。虽说偶尔被打骂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里还是无忧无虑的。我也由最初的不适应很快就融入其中乐不思蜀了,在给块糖果都能被拐走的年代里更是。回忆从来都是伴随着伤感孤独的岁月展开的。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的哀伤他们总是憧憬着未来只想着快些长大,是从不会回头的。</h3> <h3> 后来我又跟随父母回过几次老家,只是记忆里的场景在城市的映衬下显得那样低矮狭促。院落里依旧是堆满的秸秆,童年的伙伴为了掩饰那份对城市的羡慕惟有疏离好像才能够捍卫自己一样,只有在听到名字时才有一点想要亲近的表情。所有的记忆碎片大都已遗忘,只有从长辈们唠家常中才能拾得一两片。亲戚们对我的关注更多的是性格好像没有以前活泼了之类。其他的概无印像,可能是不深刻也就没有记住的必要了,善于遗忘对小孩子来说也是好事情,毕竟深刻是大部分来自心里阴影的体验。</h3> <h3> 进入到八十年代中期,我家已由四五家人居住的大杂院搬至独门独院了。生活水平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唯恐落人于后赛着添购家用电器,就跟今天我们买房买车是一样的心情。每个人都是兴奋的激动的仿佛看见未来在向我们招手。那时候的文化馆也是蓬勃兴起。观看每部电影都是万人空巷。每回看电影之前家长们总是嘱咐自己的孩子尽量猫着点腰这样就能省张票钱。我记得当时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流浪者》印度的,还有《大篷车》让我对印度的歌舞直到现在还是充满着热爱。也让我对美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无论是衣服的色彩还是演员,我都流连其中跟着主人公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懵懂的年纪哪能感受那么深,只不过是看个红火热闹罢了。只有经历过才会感同身受。这也是我后来才明白的简单的道理。那时候许多的名著我们根本无从知晓,有藏书的家庭在当时凤毛麟角,一般的家庭能有几本小人书或者是连环画都算是奢侈了。不过在任何时代总是有能发现商机的人,他们把自家的书拿到外边摆摊挣钱,只要几分钱就可以看好几个小时。看书快的可以看好几本。每个书摊前都围着一帮孩子,现在想来那些花花绿绿的插图和精彩跌宕的故事情节的小人书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却是我们难得的精神上的慰籍,我们所有的娱乐游戏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依托,我们是有着人文情怀的一代人,我们的精神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要丰腴,这是我们的幸运。</h3><h3><br></h3><h3> 我们与那个时代一起成长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从无到有到优。我也由童年到中年经历了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的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既没有貌美如花,也没有才华横溢。(让各位看官有些小失望吧)我过着平常人的生活,既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死水微澜,只是平凡的世界中与父辈相似的人生,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大概我也是幸福的吧。<br></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