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未来。

黄娟

<h3> 迎着寒风,冒着大雨,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去孩子们家中的路上,别样的激动,期待着和每个孩子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br /></h3><h3> 经过一学期的相处,我已经对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性,性格特点有了很深入地了解。这次的家访主要是针对家长,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环境,了解家长们眼里的教育。与其同时,针对每个孩子,向家长们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让孩子们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使孩子们的未来更加明朗。</h3><h3><br /></h3><h3><br /></h3> <h3>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毛子龙家里,这个孩子较腼腆内向,不善于表达,但是做事认真。妈妈一个人在家照顾他和两个弟弟,妈妈很年轻,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我们老师的工作很是支持,妈妈希望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变得更加开朗。</h3> <h3> 带着毛妈妈的嘱咐,我们向谢睿杰家走去,奶奶带着他和哥哥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由于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在学习方面更是任由其发展。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学习态度很好,成绩也不错。针对此问题,我们向奶奶提了建议,愿对他的教育可以有所改观。</h3> <h3> 在小区寻找了好久,才来到余嘉邑家中,这个孩子还是个蛮有礼貌的孩子,一进门就微笑地向我们问好。他脑袋灵活,但是脾气不是很好,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比较拖拉。孩子的妈妈很负责,对孩子的学习抓的很紧,但孩子在生活上不太善于收拾,学习时也总是注意力分散,思想不容易集中,完成作业自觉性不够,需要家长守着。家长希望老师多给孩子鼓励,作业时多盯紧他,家长也会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 余嘉邑的楼上就是熊晨语家,她是个阳光开朗,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但是这孩子却非常的粗心。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很欣慰,认为孩子在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希望学校今后也能多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能从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h3> <h3> 问了很多好心人,终于来到了王毓奇家中,一走进去那整洁有序的家饰就感染了我,毓奇是个可爱乖巧的孩子,热爱劳动,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自信心较差。可能只有妈妈一人带他,这孩子没有安全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br /></h3> <h3> 从毓奇家再上四层楼,我們来到了余子洋家里,他是个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他的妈妈与外婆很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爸爸却不常在身边。这位年轻的妈妈已身怀六甲,快当哥哥的余子洋很是期待这个宝宝叫他哥哥。</h3> <h3> 雨变小了,夜幕即将降临,我们来到谢俊伟家里。他是个普通的孩子,普通得连他的奶奶都没有足够的自信。他奶奶问我们:"是不是我孙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了?"我马上解释说:"你不要误会,我们来家访并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听到这里,她才露出笑容。然后,我们谈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这是个基础比较差的孩子,贪玩,上课总是魂不守舍,下课却精神焕发。尽管近期有所好转,但是,家庭作业只要有一点难度就不做。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完成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表示十分愿意与老师配合,但也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务工决定了他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奶奶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不高,孩子的学习习惯又不是太好,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不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是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直到天黑才回家吃晚饭,吃完了又开始看电视,直到睡觉。因此,他的家庭作业总要打折扣。家长盼望老师对他的孩子严加管教。</h3> <h3> 雨停了,我们也结束了这次家访,但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孩子的了解,与家长的沟通,更多的是对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思考。</h3><h3> 家访是一把钥匙,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学校沟通的"希望桥";家访是一罐蜜汁,凝望家长的笑脸,手与手相牵,虽然累,心里却甜透了。今后我们将将家访继续推进......<br /></h3>

孩子

家长

家访

妈妈

学习

我们

奶奶

学校

老师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