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记忆

刘利亚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暮色临近,窗外母亲命儿回家的呼换声,开启了我遥远记忆的闸门。越过岁月留下的沟沟壑壑,停泊在青春年少足迹重叠的山村。顷刻间,那储存于记忆深处的峥嵘岁月赫然再现眼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一个有着三条沟的村庄,每条沟都住有好多户人家,在鼎盛时期,村庄约有一千三四百人口。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打坝蓄水修梯田,劈山填沟造良田而小有名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眼望去,那层层梯田绕山梁,平展坝地秧苗壮。此番景象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被县里命名为“一杆红旗四朵花”之中的一朵花。可这荣誉,却饱含和渗透着村民们艰辛的劳作与辛勤汗水。</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七零年夏季,刚刚初中毕业的山柳姑娘就被生产队列为参加农田基建的劳动力,每月定额25个劳动日。正是长身体的她,每天喝的稀菜汤,啃着糠窝头,迎着晨曦上山,踏着暮色回家。在她的同伴中,曾流行着一个很风趣的自创名词,那就是将修梯田称之为“修地球”。</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日清晨出工号吹响,山柳姑娘便和大伙一样急匆匆上山。早饭按每四人留有一人从家中往山上带,也就是每个带饭者要将每四户人家送来的四瓷罐稀粥和四小袋粗糠炒面挑上山。劳动了一早晨的人们就一群一伙的席地而坐,说笑间揭开自己的饭罐盛一碗能照见影子的稀粥几口喝下去,然后将小袋里的粗糠炒面倒进碗里,用稀粥拌起来就是一碗很有饱腹感的主食。倘若谁的罐子里能捞出两三颗煮土豆拌在炒面里,那则会令人羡慕不已。也有人嫌麻烦,干脆将炒面倒进稀粥和成糊糊,嘴直接对着罐子口咕噜咕噜的喝下去,这就是人们的早饭。中午也就是些蒸杂粮糠窝头蒸土豆之类,另加点稀粥菜汤。晚饭则是用高粱米糠和晒干的土豆混合磨成的面面将菜汤和成糊糊也叫熬菜。这便是那时劳动人一天的饮食结构,家家户户大同小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就是这吞糠咽菜的苦日子,却磨练了人们的意志,造就培养了人们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坚毅性格和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村民们能以高涨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冒严寒顶酷暑,起早贪黑,奋战在一座座荒山高坡上。那山顶红旗飘,山腰一道道梯田一行行人,铁锨飞,镢头舞,双手改变着荒芜贫瘠的穷山沟。为赶超完成任务,一批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回家后,匆匆喝几口菜粥,随即乘着月色返回工地,继续进行着更为紧张而强烈的劳动。</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所有人一字排开,两人面对面为一组。那锃亮的铁锨在月色中闪闪发光,土被一锨锨地撂上梯田塄,不绝于耳啪啪啪的拍梯田声此起彼伏,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地被挖成深壕,梯田塄渐高时,那则是一场挥汗如雨的超强奋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深壕里,有人将土刷刷刷的刨成大堆,两人面对面嗖嗖嗖地飞速将土撂上高塄,几分钟后另一组人替换,就这样一直反复着。而在高塄上,那啪啪啪的拍梯田声则是连绵不断,一阵紧似一阵,犹如夜空绽放的礼花声。 那场面如火如荼,简直就向是一场紧张而疯狂的战斗。直到一条弯弯的高塄梯田平展展地躺在月光下,他们这才顾得上擦把汗,松口气。翌日,照常出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若遇干旱季节,全村人则挑水上山保苗抗旱。那前照不见头,后望不到尾的挑水抗旱队伍,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犹如长龙蜿蜒盘旋。那情景,着实令人感动和叹服,不禁想起毛主席曾经说过的那句“人定胜天”的话,这不就是人定胜天的精神所在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晚间,年轻人继续奋战到深夜。这种拼体力拚耐力连续超强的劳动称之为“夜战”。凡参加夜战的人员都是经过挑选而出的最年轻的劳动能手。也是由这些劳动能手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哪里劳动任务重,强度大且有危险,哪里就有突击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柳姑娘自然是突击队队员。从她记事起,她的父亲就在外地教书,弟妹尚小,她一直充当着母亲得力的生活助手。十几岁的她,已经历练成一把种庄稼的好手。什么担、背、种、锄、浇水、施肥、拍圪塄等等的农活样样精通,伺弄庄家的那个娴熟,不亚于一个成熟的庄稼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在她上学时期,每到秋天队上刨土豆之际,则是她最忙碌之时。为将土豆在霜降之前刨完并分到各家各户,队上所有劳力全部上山刨土豆,同时将刨出的土豆用麻袋装来计算每人每户应分多少袋而分别一堆堆的倒在地上,再由各家各户自己背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时侯,没有任何可替代人力的工具,小队仅有的几头牲口只能在春播时每户轮流使用一次,到了冬天推磨碾米时再轮流使用一两次,其它就一律靠人力了。所以,种、收完全是肩挑背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背土豆都是在晚上和天亮之前。因为白天的刨土豆时间是不能耽误的。山柳家就山柳和她的母亲算是劳动力了,可山柳的母亲还要照顾她四个年幼的弟妹,所以,往回背土豆主要靠山柳了。可山柳也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那满满不扎口的一麻袋土豆怎么也的分两三次才能背回。而全家至少也要分十几袋。尽管她的堂哥也给帮忙,可堂哥家也人口多,全靠堂哥一人支撑着,况且还有爷爷奶奶家的也要堂哥帮着往回背,所以,堂哥也是自顾不暇。可堂哥提着马灯背土豆却一直带着山柳。有堂哥带着,走漆黑的山路也就不怕了。一趟土豆背回家,天刚亮,再走几里路去学校也不耽误上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样还是在秋天学校放忙假期间,山柳姑娘则是每日必被队长呼叫上山帮队里收秋。在忙假结束时,队长分给每个参加秋收的同学一人一把水果糖算是奖赏,可山柳姑娘还另有一张大红奖状呢,那可是生产队对最肯吃苦能干的多劳者特殊的精神奖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柳姑娘凭着自己极强的劳动能力,没用多长时间,已显现出了她的实力,从开始在梯田塄下往上撂土变为在梯田塄上拍圪塄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拍梯田塄也是有技术要求的活。拍出的梯田塄不仅要牢固,而且还要掌握好从下到上轻微的回收度,并与左右两边相邻者所拍的圪塄要衔接的不留任何痕迹,同时还要光滑美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拍梯田塄也是很累的活,那完全是弓着腰,上下交替,从左到右的拍,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了的。而山柳姑娘的那个利落还真不得不服。往梯田塄上扣的每锹土的多少都能掌握的恰到好处。她一边往实踩土一边往上扣土,很快就整整齐齐地扣上去两三层,然后深弯着腰,甚至于单腿跪在地上,铁锨上下翻飞,灵活自如,啪啪啪地拍个不停。一会功夫,扣上去的几层土就变成了光溜溜的梯田塄。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的吃苦能干,得到了生产队和大伙的认可,工分跳跃式增长,很快就在妇女中被评为最高分。这不免引起个别同龄人心里产生不平衡感。曾有工分低于她的一小伙就提出要与她比试一较高低。大伙劝那小伙别自寻苦受。有一年长者意味深长地对小伙说,娃娃,别比了,你比不过山柳,人家那干活是真本事,是从小打磨下的,你凭一时半会的蛮力怎能比的过。可小伙心中不服,那能听劝,坚决要比,而山柳则沉着应战。整整一个下午几个小时,两人面对面站在梯田塄下,你一锨他一锨不停地往上撂土。小伙累的满头大汗,而山柳姑娘则边撂土边和大伙说笑着,一副满不在乎的轻松。小伙累的实在难以继续支撑,最终以悻悻离去而结束,对山柳的高工分从此在无不服之说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然,在没有夜战任务的时候,山柳也会利用晚间挑水的时间与不约而来同在一个老井挑水的伙伴们聚集侃大山。每当这个时段,则是她最为开心之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在暮色中的井台边摆满着装满水的水桶,有好些十四五岁的女孩,在台边叽叽喳喳聊个不停。她们那纯真朴实的神情 ,似乎连月亮也被感动,时常悄悄露出脸庞,为她们把银辉洒泼;星星也眨巴着眼睛,静静地瞅着她们那动人的神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辛劳了一天的女孩们没有任何娱乐,只有在这井台边才能相互传递分享她们之间的快乐和各自的见闻与趣事,以及谈论她们相互间传阅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等等,甚至于奢望的玉米面窝头都能成为她们聊天的内容。那真可谓是山里沟里,城里乡里,未来当下,梦想希望,似乎有无尽的话题。直到那家女孩的母亲在硷畔上呼唤催促回家时,大家这才挑起各自满满的水桶纷纷散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样的海阔天空,似乎成了惯例,直到后来各自都有了归宿为止。</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说这老井。它位于后沟的沟中心路上方,距河床约有四五丈远,高出河床约一丈有余,全部是用石块垒砌而成,并在井壁上留有上下脚蹬的小窝,可具体是什么年代什么人所砌,谁也不知晓,只知它年代久远且很深,深至仅打水用的木杆少说也有两三丈长。如果要清理井中的沉积物,那还得另外绑接木杆呢。倘若有人不小心将水桶或什么东西掉进去,想要捞出,那绝非易事,只能等生产小队在一定的时期派人清理老井的时候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井也因刮风下雨和永不停歇的涌流会渐渐沉积一些泥沙,也有掉进去的水桶等其它物件。所以经过一年半载也需要清理一次。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理老井,生产队通常安排三人,一人往上打水,一人倒水,一人在基本淘不出多少水的时候,随即穿着高筒雨靴和厚点的衣服下到井底快速将沉淀的泥沙和掉进去的杂物装在水桶一一吊出。因石缝扔在咕嘟嘟的往出冒水,且冰凉冰凉,时间稍久人也难以支撑。所以下井的人必须较年轻、体健、干活利索,才能在短时间內将此活利落干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井的水源非常充足。如果在冬季的早晨太阳照上的时候,你可看到井口还冒着雾蒙蒙的水蒸气呢,而且仅用扁担就可将水桶吊进去把水打上来。若在干旱季节,全村的水井都近乎要枯竭的时候,老井仍是涌流不止,有好多离老井很远的人家也常有人来老井挑水,这自然为老井聚集了很旺的人气。而老井则用它源源不绝涌流出的甘泉滋养着一代代朴实善良的村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家家户户打井引水进家。老井也失去了它昔日的兴盛,只偶有农人用它来浇灌临近的菜园。 而当年那战天斗地的火热劳动景象也早已成为了那代人深藏于心中的久远记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高处极目瞭望,昔日的大山已推成平地,变成了一片片的林果园。一些当年的梯田塄虽已布满青苔,但梯田里沉甸甸的糜谷和其他农作物及林果园却点缀了梯田,使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景象。也似乎隐隐折射和承载了那代人的奉献与希望。</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看沟沟坬坬,那桃、梨、枣、果、树成林,坡坡畔畔牧草青,枣红梨黄果香飘,满目都是丰收景。</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更令人惊喜的是村中当年一下雨便寸步难行的泥土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油渣路,路边随处可见停着的机动车辆,而且从前上山的小路也都修成了汽车通行的大道。有些农人都是开着小车三轮车或骑着摩托车上山。还有那一处处亮堂堂的青砖窑洞和出面子石窑以及瓷砖贴面的窑洞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土窑洞。</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别是村口公路边在解放初期建起的供销合作社的旧址上,一村民投资千万元重新修建起了具有浓郁的陕北传统文化的大庄园,那真叫明媚夺目。其气势恢宏,风情尽显,就连报纸也曾做过报道。</span></h1> <h1>刘氏庄园</h1> <h1>刘氏庄园</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村中又新修建了村委会、卫生所、文化室和文化小广场、戏台等卫生娱乐场所,大大方便和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span></h1> <h1>村委会</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几十年的风雨洗礼,几代人的卓越奉献,终使贫穷落后的山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不免让我更深理解了一首歌词的概括,“国强民才富,民富国安定,大河涨水小河满,众人载树树成林”的深刻道理。是啊,这几十年国家发生了巨变,农村也跟着水涨船高,到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还是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现代城市的繁华所吸引,纷纷进城谋生。但令人欣慰的是,一部分人还是不离不弃,执着坚守,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建设改变着自己的家园。</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几十年光阴逝去,却无法抹去那峥嵘岁月的记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美丽的年华,激情与汗水挥洒的地方。这份无法释怀的眷念,时常带我将记忆的白帆驶回……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难忘的岁月,永远储存于心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年2月</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创作: 刘利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