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42集 河西走廊

阿沃亚斯

我们继续西北行走,本集我们去甘肃的山丹、肃南、敦煌、张掖看看,不成系统,走哪儿聊哪儿吧。<div> 我从阿拉善右旗出发,离开巴丹吉林沙漠进入甘肃境内,立刻从蓝天白云变成这样的天气了。我曾经多次去过甘肃,空气质量确实较差。尤其是一些低海拔靠近城市的地区。</div> <h3><font color="#010101"> 穿过大片农业区,和一个小小的山脉焉支山,我们前往第一个目的地山丹军马场。天气依旧灰蒙蒙的,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font></h3> 这里就是河西四郡之张掖,武威两郡(其余两郡是西边的敦煌和酒泉)。<div> 黄色的内蒙古阿拉善的巴丹吉林沙漠;红色的就是河西走廊的冲积平原,也是主要的农业区和汉人聚居区;绿色的祁连山焉之山下,植被覆盖较好的高山草原(山丹军马场就在图中1);</div><div> 蓝色的是祁连山(部分积雪);紫色的是甘肃金昌市非常干旱的地区。<br /><div> </div></div> 祁连山(上图黄色地带)和内蒙古高原沙漠中间的这条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是祁连山雪水北流冲击的一片的土地。因为适合农耕,所以自西汉以来,一直成为汉人居住区,称为河西走廊(黄河西)。<div> 而西汉之前,这里是月氏、乌孙、匈奴人的游牧场所,著名的匈奴歌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就是上图蓝色区域的那座小山——焉之山。</div> 除了匈奴民歌,609年隋炀帝西行,登焉支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在张掖举行“万国博览会“。<div> 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上图),不到溯雪寒"的绝句。<div> 其实焉支山很小,只是一个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的小型山脉而已,没有更多特别之处。</div></div> 祁连山下,山丹军马场这片牧场(上图),最早是月氏人的地盘。月氏(读音:肉汁、越汁都对)<div> 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秦末,匈奴还是分散的部落,当时送王子到月氏为人质。后来这个王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单于,就是建立匈奴帝国的在蒙古人排名中名列第二的冒顿单于。 此后,匈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div> <h3><font color="#010101"> 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西迁伊犁,后又为乌孙人(也是败于匈奴而从老家河西走廊过去的)打败,只能继续往西南迁。他们打败了大夏国(现在阿富汗东北部,当时叫巴克特里亚),建立了大月氏国。(希腊古文献称之为吐火罗人,而大月氏国后来也被称为吐火罗国,敦煌发现的很多文字就有吐火罗语)。(上图,山丹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公元1世纪中,大月氏国分裂,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五大氏族),兼并了其他四翕侯,统一了大月氏。从此西方历史上便称之为贵霜王朝。 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据说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font></h3> 月氏人西迁时,少部分人留在甘肃一带,称为小月氏。渐渐地与匈奴本族融入,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待确认)。其中16国时期,沮渠蒙逊建立过北凉国,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div> 月氏人到底是藏羌人、白人、还是匈奴突厥人,目前争论很多,从地理位置和各种记载上看,我倾向于他们是白种人。</div> 看上图,红色的青藏高原,边缘都有高山阻隔,藏羌人很难、也没必要更不习惯会翻越祁连山到河西走廊生活。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有阿拉善大沙漠和阿尔泰山阻隔,一直是在黄色区域生活的。汉族人最多是陇南一带,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去河西走廊生活的。<div> 只有白种人,从伊朗、中亚到了帕米尔高原,然后进入新疆,在新疆的各种考古早已证明,公元前生活在新疆的都是白种人。他们进入河西走廊没有任何地理阻碍,占据河西走廊游牧合情合理。 </div> 顺便梳理一下甘肃历史:<div> 公元前2世纪之前是月氏,月氏走后是匈奴,西汉在公元前120年左右开始设立汉人的郡县。16国时期4-5世纪建立了各种小国大部分都叫凉。</div><div> 隋唐纳入中原王朝,唐末被吐蕃占据,后又收复,成为飞地一块(没有国家直接管辖,都是在割据势力控制)。后来属于西夏、蒙古但是汉人一直在此居住。再后来归于大明、大清就很清楚了。</div><div> 总之,河西走廊自公元前120年开始,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汉人聚居的农业区,汉族文化和传统历史悠久。(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就是回鹘南下甘肃,成为甘州回鹘)</div> 再来看山丹军马场的历史:<div>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击败匈奴各部,大汉帝国在河西走廊置郡县,开始了汉人移民农耕的历史。</div><div>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刘彻"梦骏马生渥洼水中",大臣作天马歌献上。即刻下昭设苑马寺负责马政,选择在现在的大马营草原(山丹军马场核心区域)设置牧师苑放养军马(最多养马30万匹)。</div>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公元439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凉、西凉、南凉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几年共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div> 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亲临大马营草滩,并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div><div>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寺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创造了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div> 元朝世祖至元8年(1271年),在宋朝、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马营草原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派千户一名镇守负责。<div> 明弘治17年(1504年),重建大马营草原马场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是时养马4万余匹。</div><div> 清道光18年(1838年)达2万匹。至晚清时,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原只有马数百匹。</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后因战事频繁,马场几经沉浮,于民国18年(1929年)论为军阀马步青、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场。直至民国29年(1940年)才复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经营。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font></h3> 建国后,山丹军马场在1971年达到最多的马匹量2万匹,按照当地的草场条件,容纳10万匹马应该就是极限了。所以,历史数据要搞清楚:<div> 汉代的三十万匹,应该是整个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养马数量。而北魏的200万匹是十几年累计的总量,唐朝的7万应该是很大的量了,比较准确。大明的4万、大清的2万都是合理的数量。<br /><div> </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记得我们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马场里讲的故事吗?当地牧民就是到这里引进了孕马血清生产技术,才使得蒙古马野化种群发展壮大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丹军马场解放后一直是由解放军管理,分别隶属总后勤部、农垦局、兰州军区。1986年设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局设政治部、办公室、农机处、畜牧处、工业处、教育科技处、财务处、劳资处、供销处、土地处、武装部、防疫站、劳动服务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上图,军马场的油菜花)</font></h3> 2001年山丹马场整体无偿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更名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下辖一、二、三、四场及机械厂、化肥厂、电力公司、酒业公司、矿业公司、供销公司、油脂公司、牧业公司等12个二级企业和农牧研究所、中学、医院、兰州干休所、张掖干休所、山丹干休所6个事业单位。<div> 从我实地看,改制后的山丹军马场这十几年基本没怎么建设经营,周边几十公里道路全部破烂坑洼难行,房屋老旧,人去楼空。</div> <h3><font color="#010101"> 军马一场的所在,房屋都是80年代的老房子,而且大部分都荒废了,仅有一两个小餐馆给游人提供简餐。</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山丹军马场规模大、人口多、包袱重,以前靠部队体制由国家供养,现在是转到国有企业,但也毕竟是企业了,要自主经营了,困难肯定非常多。</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名气如此之大的山丹军马场、旅游居然没有任何开发,除了这么个牌子外,一片乱象。任何一个想要接受的单位,都要投入大量财力解决历史问题。前面我之所以把山丹军马场的机构情况列出来,就是想说明部队或国有企业单位改制,需要解决大量的员工安置问题,光是干休所就有好几个,谈何容易啊。</font></h3> 与草原骑马的盛况不同,这里仅有零星的骑马服务,整个军马场处于半荒废状态。但是,军马的状态看起来好像还可以,从上面那些马匹的面貌看,还不错。<div> 未来的山丹,肯定是要大资本投入才行了,如果能够和青海、祁连山连城一线,旅游前景还是很大的。</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上图,从山丹县往南,穿过祁连山,就到了青海。祁连山的南侧是青海省的祁连县,青海的内容我下一集再介绍。</font></h3> 从青海的祁连县沿着S204公路往西北方向走,目的地是甘肃的玉门市。前一段红色路段是青海省范围,风景实在是太美了,全部都是绿草如茵的河谷牧场、两边是积雪的冰峰(下集介绍)。(卫星图上可以看到,全部是绿色植被覆盖)。<div> 从青海一到甘肃,情况就完全变了(上图,准备开始蓝色路线及其周边黄色覆盖的区域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就是这里,青海和甘肃的分界,S204到了这里,从双车道柏油路瞬间变成了单车道的土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继续前行,开始沿着狭窄的土路翻越托勒山。托勒山是祁连山脉的一部分,山峰海拔在4000米左右,最高峰接近5000米。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上图,道路很狭窄,还好不是雨天,否则真的不能开车通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里的植被很差,只有进山的时候在靠近青海这边有点人放养牦牛,整个穿越山脉的过程中,没有人、没有茂密的植物、没有动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几十公里穿越托勒山,全部是狭窄的土路和荒芜的大山。我们是根据导航选择的道路,S打头的公路,没想到是这个样子,非常的危险。途中,超越了一辆停在半山的外地游客一家,已经是浑身冷汗不敢前行了。还遇到一辆从甘肃来的皮卡,是两个上山采药的人。除此之外,再无别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快下山的时候,开始有溪水留下,非常的清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山下,由于有溪水的滋润,植被稍微好了一点,但还是比青海差很多。沿途经过地图上标注的一些乡镇村庄,都已经废弃无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继续沿着土路开了很久,河流渐渐宽了。又穿过一个小山脉,后来到了一个大矿场,名字我就不提了。整个矿场周围尘土飞扬、河流浑浊不堪。</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上游开始,采矿、污染河流、到中下游建工厂、种地,建城市,毫无节制,河西走廊和大半个甘肃省,这几十年的感觉就像是被挖光的一个宝藏一样,剩下的只是一副贫瘠瘦弱的躯干了。</font></h3> 终于到了玉门市,天气还是灰蒙蒙的,甘肃的工业、矿业曾经是我们中学地理书上的骄傲和自豪,如今呢?<div> 资源耗尽的甘肃:阴沉的天气,流失的人口、废弃的房舍、关闭的工厂、贫瘠的土地、干旱的气候,谁会为此负责呢?</div> 敦煌因为有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而成为了热门的旅游地,附近的村镇大部分开发成了这样风格的民宿。总体评价一般,比起江浙的民宿差距很大。<div> 这些热门的旅游景点需要提前网上买票,限量入场,鉴于网上大量的类似游记,我就不专门去看了。(想了解莫高窟、藏经洞,最好还是去博物馆,如果是专业研究,那应该去国外看,好东西都在那儿呢)</div> <h3><font color="#010101"> 敦煌特色的羊肉粉汤合汁,现场调制,味道不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谁不喜欢吃美食呢?这是旅游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我还是达不到吃货的级别,对于美食,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内容给大家了。顶多是个简单评价——味儿不错。</font></h3> (上图,敦煌博物馆,免费开放,内容不多,有些遗憾)<div>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敦煌郡,敦煌这个名字的来历,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在此之前居住在这里的月氏人的语言地名,后来西方统称为吐火罗语。</div><div> 敦煌历史上的灿烂辉煌,直到100年前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把藏经卖给了斯坦因这些外国探险家后,学者们逐步研究发现了大量中国和西域各国的历史,从此开创了一个单独的热门学科——敦煌学。</div> 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iv> 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div>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div> 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凉州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div> 十六国时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很多南方汉族家谱记载自己出身敦煌,就是源于此)。</div></div> 据说吐火罗(月氏人,现阿富汗,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关键,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div>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div> <h3><font color="#010101"> 隋唐大兴佛教,莫高窟开了1000多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和甘肃、新疆南部被吐蕃攻陷,大唐无力派兵。当地汉人张议潮组织当地民众,叫做归伊军,经过多年战斗,收复失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公元850年-910年建,张家控制河西走廊60多年,直到唐亡后,其后人张承奉遂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后来归降了南迁的甘州回鹘(回鹘人和汉人就是这时开始融合的,可能就是甘肃和宁夏青海的回族人祖先)。</font></h3> 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当时已经是脱离蒙古东察合台汗国的独立王国)占领。<div> 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div><div> 直到清雍正以后,才又开始移民汉人到此。</div> 莫高窟的第17窟藏经洞是1900年被王道士(王圆箓,上图)发现的,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些珍贵文献用多种文字记载,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div> 后来,斯坦因(上图)、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都来这里买过大量文献。</div> 藏经洞是何时封存或废弃的?大概有三种说法:<div> 第一种是法国人伯希和(大汉学家)根据藏经洞里没有西夏文本,而说藏经洞是西夏进攻敦煌时期,因为怕战乱而封存。这种说法我不太赞成,因为西夏也是信仰佛教的,而且对汉族的儒教、法家思想也非常推崇,党项人受大唐影响数百年,不太可能做出这种因为战争而毁灭文化的事情。</div>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种说法是斯坦因和日本人根据这里没有完整的印刷佛经而推断,这个洞是当地人整理不用的文书、过期资料、手抄零散佛经碎片,当作是资料库而封存的。此说法很有道理,比伯希和的有道理。</font></h3> 第三种说法就是我们上一集讲过,突厥的葛逻禄人和西迁的回鹘人后来在伊犁喀什那里建立了喀喇汗国,成为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国家。他们击败了新疆西南部的佛教国家于阗国,还一度要联合北宋向东来攻打自己的兄弟部族高昌回鹘(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后来是因为契丹出兵而作罢。<div> 这种说法就是当时的敦煌人因为怕伊斯兰势力入侵而封存了这些文书和经卷,这类说法也很有道理。毕竟哈喇汗国攻打高昌回鹘属实,而且伊斯兰教对于佛教的态度也的确会让当地人担忧。</div> 离开敦煌,前往张掖,看看大佛寺(上图)。<div> 张掖,汉代就是张掖郡,16国是北凉国。南北朝后期,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甘肃是甘州和肃州合称)。</div><div> 蒙元时期: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张掖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文明,山丹军马场和焉支山也是属于张掖的。</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font></h3>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div>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生于大佛寺</div><div> 据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忽必烈的母亲是托雷夫人唆鲁帖合尼,别吉太后是她吗?元顺帝确实不是北京出生的,他自幼被驱逐到朝鲜和广西,但也没听说在这里出生。传说就当是传说吧)</div> <h3><font color="#010101"> 张掖的美食是大锅台,这种大锅台现在全国都有,非常流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特点就是有这样一个遮挡油烟的装置,下面是柴火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肉、菜,加上现场制作的手工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味道相当不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张掖的客栈搞的不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现代的炕式的民宿,非常有特色,条件和设施很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甘肃很大,内容很多,我没有系统的研究,只能走哪说哪。告别张掖,我们继续另外一次的旅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本集第一个线路是从阿拉善到山丹到青海到甘肃玉门,刚才这是第二线从新疆到敦煌张掖。下面是第三次的自驾线路,从内蒙古到甘南、拉卜楞寺、青海、返回甘肃金昌、白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宁夏中卫进入甘肃中部,穿过白银、兰州,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途径黄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甘肃中部的地区,还是以干旱的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贫瘠,植被稀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西南部,开始进入藏区了,植被覆盖明显好了很多,海拔也逐渐升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甘南州海拔3000米,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80万,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河因为黄河支流大夏河而得名,高原上的夏河非常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就是著名的桑科草原,作为甘南著名的旅游区,这里是接触藏人很近的地区,开发力度挺大的。到处都是旅游点,感觉稍微有点拥挤和混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晚上住宿的地方,有藏式的毡包(帐篷),也有房屋,条件一般,都是3-4人的大通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喝了点小酒,还是有些高原反应的。(不喝酒没有高原反应)</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看惯了内蒙古辽阔无边的大草原,来当青藏高原的边缘,感觉完全是另外一种——就是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地人的面食,应该也是回族人的产品,和宁夏、内蒙的几乎一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卜楞寺,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大夏河岸边,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拉卜楞由拉章音变而来,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目前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其他领导人包括四大赛赤(贡唐仓、萨木察仓、霍尔藏仓、德哇仓)、八大堪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卜楞寺由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距今300多年了。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卜楞寺的属寺总称108寺,实际不止此数,其中甘肃境内有66寺,青海境内6寺,四川境内21寺,内蒙古境内7寺,西藏境内5寺,山西1寺,北京1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拉卜楞寺及其主要活佛都拥有较多的土地、牧场、森林、牧畜、房屋等。1958年前,拉卜楞寺出租土地2.17多万亩,周围13庄900余户都是它的佃户。拉卜楞寺在夏河县境内有羊36500多只,牛7400多头,马9540匹,还出租房屋5100多间。再加上寺院还从事放高利贷、商业活动、信徒布施、僧徒募化等,使大量的财物流入拉卜楞寺,从而使拉卜楞寺具有雄厚的经济势力。</font></h3> 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 贝勒 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div> 终于说到蒙古人了,我们赶快看看察罕丹津</div> 大家记得我们以前讲过青海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卫拉特蒙古的一部和硕特蒙古汗国的领地。<div> 和硕特蒙古是科尔沁蒙古的同族,明初被东征的卫拉特征服后带回新疆,成为卫拉特一部。明末因为受准噶尔部挤压而南下青藏寻求牧场,扶持了班禅从而建立了统治青海西藏包括甘南的和硕特汗国,其建立者就是固始汗,前后超过100年。</div> 固始汗的五子伊勒都齐领有青海湖一带牧场,其次子达尔吉因为受兄弟部落排挤,独自率部南迁甘南发展,他就是察罕丹津的父亲(也就是说,察罕丹津是和硕特汗国第四代王子之一,固始汗的玄孙)。<div> 达尔吉在1650年左右,因为西藏与不丹干仗,受邀去西藏帮忙有功,被五世达赖封为“噶尔丹额尔德尼博硕克图济农”,前面那些封号都是虚的,济农就厉害了,是仅次于汗的副汗。</div> 到了1701年时,达尔吉家族又逐渐衰败了,当时他们已经名义上臣服大清了(大清还没正式征服青藏),达尔吉的三子察罕丹津只得到了多罗贝勒的封号。<div>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察罕丹津很有头脑,因为当时他的部落人少,靠武力打天下是不行了,大清也看不上他,只能依靠西藏喇嘛了。于是,他几次去请高僧终于在1709年请来西藏佛教高僧,到甘南建了拉卜楞寺。</div> 靠着拉卜楞寺的威望和作用,察罕丹津逐步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部落,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富裕起来了。后来,六世达赖在和硕特和准噶尔之间展开真伪的争夺,一度引得准噶尔进攻青藏。在大清的支持下,准噶尔战败退出西藏,大清和和硕特蒙古送七世达赖入藏,稳定了自己的地位。(阿拉善那集里面也讲过)<div> 1723年,察罕丹津的堂哥罗布藏丹津反清,察汗丹津站到大清一边,被封为和硕特亲王。大清借机彻底征服统治了青藏,在青海设29个蒙古旗,察罕丹津为和硕特前首旗的扎萨克。</div><div> (上图,很多蒙古人来拉卜楞寺朝拜,蒙古人来此不用门票)</div> <h3><font color="#010101"> 西藏的佛教和蒙古的大汗互相扶持发展的故事,我们讲了很多,藏传佛教的发展离不开蒙古各部的支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拉卜楞寺出来,往青海方向走,沿途很多回族、撒拉族村落,这里就都是伊斯兰教的范围了,但是通行的都是汉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是汉回的聚居地,祖先应该多是甘州回鹘和汉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临夏县的街上,还有回族骑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临夏往青海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要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撒拉族也是突厥人,唐代以后西迁中亚,蒙元时期随蒙古大军回乡定居,居住在青海、甘肃积石山一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甘南进入青海循化,就算是正式进入青藏高原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海的行程我们下集再讲,从青海回到兰州,在城边,大家都要来这家著名的阿西娅牛肉面吃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景区内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景区大门有很多村民拉客,绕道进去,又专车,不买门票,票价一半的钱私下给村民。于是我们就尝试着坐农民的车进村,一路都是黄土路。又好几处景区设置的路障,都被村民机警的绕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肯定是景区开发与村民利益不平衡,甘肃民风剽悍古已有之,虽然很贫瘠,但是很坚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出名是因为取景地,在此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西部热土》、《汗血宝马》、《惊天传奇》、《大敦煌》等播出后,使黄河石林名扬天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景区开发的还是不错,缆车观光、驴车观光、汽车观光都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空中缆车可以领略这里的荒凉,山上的植被实在是少得可怜,干旱情况非常严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这里本身就是内陆干旱的地带,贫瘠的土壤完全不适合耕种。上千年来,甘肃河西走廊低地下游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上游溪水迅速渗入地下消失,这种生态恢复起来,恐怕不是千百年能够完成的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就是黄河石林,我们前面在卫星图上看到的,山丹军马场旁边,绿色覆盖的区域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这样大片的黄褐色地带——干旱的山地沟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处就是黄河,河边绿地是村民们耕种的所在。不断增加的人口,使用的其实不仅仅是河边的绿地,更是周边地下的水资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林峡谷,曾经都是河水流淌的河床,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河流出现,哪怕是季节性的河也没有了。20世纪甘肃因为工业、矿业带动大规模人口增加,使得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大量地下水的抽取,导致水位下降,连上游的河流的彻底干涸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确实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在此取景,都是拍摄劫匪的居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河漂流可以在这里尝试,羊皮筏子,时间不长,是个体验而已,黄河的威猛确实深不可测。</font></h3> <h3> 景区内只有一个村庄,里面到是绿树成荫,种了很多果树。晚上住在民宿里,条件中等偏下,可以淋浴洗澡。农家菜经济实惠。</h3> <h3><font color="#010101"> 永泰龟城位于景泰西南27公里处,因其城堡似金龟,故叫永泰龟城。古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在城中设把总等职驻兵把守,清代名将岳仲琪祖府地也在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城内现存“永泰小学”建于民国三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哥特式建筑,也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永泰城记》载,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钟琪回乡祀祖,见龟城之形建议说,永泰城虽建造似龟形,但未有五脏,宜补之,遂在城内为凿五眼井,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北城角设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诸井并各为二腑,以补龟城地脉,增添龟城之灵气。(上图,从水井打水的村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这里也成了摄影拍摄基地,整个古城真假难辨。我们找了几个高大的建筑拍照了半天,才发现是假的电影布景。</font></h3> 上图, 只有村里的老人,逢人便画图,解释古城的来历和造型。<div> 岳钟琪(1676年— 1754年),岳飞后裔,原籍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市),宋朝廷南迁以后,岳家迁往今江苏省常州市。到岳飞第17世孙岳仲武时,被赠“荣禄大夫”,并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举家迁到兰州。<div>  岳钟琪祖父岳振邦时“移居河西”,把家迁到了庄浪卫(今永登)。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刚刚入伍便被授予永泰营千总[今景泰永泰城,此地在明代归庄浪卫(今永登)管辖]。康熙十四年( 1675年),岳升龙出任庄浪守备,住在庄浪卫城镇署子街,而岳钟琪就是在其父任庄浪守备第二年出生的。</div></div> 由于家族迁移的缘故,长期以来,景泰、永登、兰州三地的人都把岳钟琪视为同乡。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岳钟琪本人在写给别人的信件中说,自认为是平番(今永登)人。<div> 岳钟琪经历了康雍乾三朝,对手依次是准噶尔蒙古大将策凌敦多卜、和硕特蒙古罗布藏丹津、准噶尔蒙古大汗噶尔丹策零、新疆大小金川土司。</div> 岳钟琪 四个对手,四个结局:早期打策凌敦多卜算是初露锋芒,牛刀小试;接着打青海罗布藏丹津那是扬名立万、声威赫赫;后来打噶尔丹策零则因为友军大败而被牵连入狱,差点被杀;到了晚年又平定大小金川,恢复名誉。<div> 他的一生都在对青海、西藏、新疆用兵,由此可见大清版图来之不易。</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甘肃的蒙古族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我将另外专集讲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