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关于这个话题《人民日报》都少有的发声了!</font></b></h1> <h3><font color="#ed2308">(说明一下,这是笔者讲座里的一部分,课件转成图片模式,所以字有点小——个别地方调大了——因此很抱歉。呵呵!)</font></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那么在孩子身上,</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长惯出的毛病有哪些?</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教的误区又在哪里??</b></h1> <h1 style="text-align:left;"><b>究其根源,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爱上出了问题:不会爱!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李天一的父母。</b></h1> <h1><b>父母的爱出了问题,孩子身上就会出问题。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b></h1> <h1>给大家说两个“名人“:</h1><h1> </h1><h1> 一个是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张炘扬买房言论,一个是上海留日学生汪佳晶刺母行为。汪也叫“汪九刀”。</h1><h1> 张炘炀10岁考上大学,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3岁考上研究生,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今年,16岁的他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又成了最小的博士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对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张炘炀接受采访时表示“让父母给自己在北京全款买房,否则就不去读博士”。他的逻辑思维是“我替父母实现梦想”,那么“父母该当为我留北京而努力”,“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br /> 上海汪佳晶19岁去日本留学,今年3月31日晚,在日本留学近5年的他从日本东京乘坐飞机回到上海,在浦东机场与母亲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汪母明确表示已没有财力再供其继续求学,深受刺激的汪佳晶从随身的托运行李包内拿出两把尖刀,对母亲头部、手臂、腹部、背部多处进行砍、刺,毫无防备的汪母受伤后最终倒地,汪佳晶在逃离现场时被民警抓获,汪母构成重伤。</h1><div></div> <h1 style="text-align:center;">他就是刺母九刀的“汪九刀”</h1> <h1>在吃苦耐劳方面,比父辈要差,比祖辈更差!</h1> <h1>人高马大的中国少年足球队19:1输给俄罗斯队,输的原因,除了技不如人外,就是身体素质不好够,跑一会就气喘吁吁。</h1> <h1>考虑自己多,习惯以自己为中心。</h1><h1><br /></h1><h1>下面是和妈妈怄气的女儿长大后写的文字:</h1><h1><br /></h1><h1>我已经两天颗粒未进,虚弱地蜷缩在床上,除了生气,脑袋里再也塞不进任何东西,妈妈焦灼愁苦,站在床边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从小我就知道,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折磨亲人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闭着眼睛,但我分明地看到了妈妈含泪的双眼和疲惫的身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一丝回应,她简直无所适从了。一种报复的快感弥漫在心里。我决定继续下去。“孩子,你到底要我怎么办?”我感到她的心都揪起来了。但我却仍在恨恨地想,继续象死了一样地躺着。房里静得连呼吸都可以听见。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妈妈猛然抓住我的手,跪倒在床边,仿佛从心底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妈妈对不起你,可你的脾气不改,以后会吃亏的!” 这是让我最刻骨铭心、终生愧对的一跪!</h1>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我们系里一位女生自杀前的遗书……</font></h3> <h1><b>”礼疗“,是我老家范县的方言谐音,没有礼疗,是说孩子不懂礼貌不懂事,没有规矩。</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问题出在哪里?</b></h1> <h1><b><font color="#b04fbb">一个是出在溺爱上,所有的毛病都是家长惯出来的。</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另一方面是出在精神虐待上,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精神虐杀。</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先说溺爱——</b></h1> <h1>一位妈妈的反思——</h1><h1><br /></h1><h1>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h1> <h1>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h1><h1>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h1><h1>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br />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h1> <h1>作家乔叶的儿时回忆——</h1><h1><br /></h1><h1> 一个夏天的午后,母亲要去给玉米喷药,喊我去。我不情愿地说:我又不会,叫我去干什么?再说我还要看书呢。母亲小心地说,不是让你喷药,是喷壶太沉,我背不上肩,让你帮帮。你可以带本书去,在树下看书。我满脸不高兴,又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只好去了。那天下午没有一丝风,天热得象下火。我帮母亲背上喷壶之后,便坐在树下看书,偶尔看一眼在玉米地里喷药的母亲。每次回来灌药,母亲的背都湿得透透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药水。</h1><div><br /></div><h1>“让我也试试吧?”我的语气里明显缺乏诚意,因为,我实在害怕这充满怪味的重物。可我已经18岁了,目睹母亲的劳累而无动于衷,我又感到愧疚。就说了这样一句言不由衷的话。不用了,你不会,再说我已经沾了手。你看你的书吧!母亲说。我在心里暗暗地长嘘了一口气,居然觉得如释重负。最后一壶药喷完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怎么样?热不热?母亲边洗手边问。还好。就是井边的蚊子太多了。我随口说了一句。咬出疙瘩了吗?回家赶紧用清凉油抹抹。母亲说。我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回了家。回家后的情形,我只记得母亲吃过饭后就躺在了竹椅上一睡一整夜没有动。而我却楼着电视机一直看到再见。</h1><h1><br />一晃多年过去了,母亲患脑溢血去世也已多年。冥冥之中,我一直清晰地记着这件我们母女生活中最平凡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在那个下午,我坐在树荫下看一本闲书,而母亲却背着沉重的喷壶,在烈日下一步一步缓缓地行走在玉米地里,竟然问我热不热!</h1> <h1>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做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 ...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br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h1><h1>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br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br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h1><div></div><div></div> <h1>蔡志忠说,父母要做弓,不要做箭,让孩子做箭。箭想去那里就去那里,弓只要帮箭要去的地方就行。</h1> <h1>孩子要就给,要星星不给月亮,总担心孩子吃苦受委屈。这是不好的。</h1> <h1>俞敏洪:《不要让孩子习以为常》</h1><h1><br /></h1><h1>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顺手翻开电灯就能见到光亮习以为常;对于在藏书楼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惜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领有的快乐和幸福。</h1> <h1>越难得到的货色越会被爱护,从中取得的幸福感也就越久长。现在很多孩子的幸福感远远没有我们小时候强烈,只管他们在物资方面要富饶得多。他们想要得到一件东西太容易了:想要玩具就买玩具,想要手机就买手机,想看电影就能看电影,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结果,孩子很快就对这些东西发生了厌倦感。我们小时候就不同了,那时候有一把玩具手枪或看一场电影,都是极为奢靡的事件。记得小时候,一个上海亲戚下乡来,送了我一把玩具手枪,成果这把枪成了我的贴身法宝,始终陪了我十年,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能领会到它曾带给我的那种幸福和满意感。小时候看电影,都是露天电影,而且经常要摸黑走十里地,但那时看电影所感触到的快乐和幸福,当初进一百次片子院都比不上。</h1> <h1>我十分庆幸从小生活在乡村,在点着煤油灯的日子里渡过了自己童年和少年的学习时间,因为它让我对今天的生活无比珍惜。小时候,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若找到一本书来读,能让我愉快得多少天几夜都睡不着觉;所以,今天我一看到身旁触手可及的书,心坎就会泛起由衷的喜悦和知足。小时候,我从没见过电灯,每次读书都要在黑暗中探索着把煤油灯点上;所以,现在一摁开关就看到晶莹的灯光,我的内心也会在一霎时溢满温馨和激动。<br /><br /> 有人跟我说:我从小什么都不缺,生活在充裕的家庭,过着餍足的生活,但却匆匆失去了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措施强行感知的,所以,若要改善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先失去、再感知。怎样做到先失去呢?临时分开习以为常的暖和的家,摈弃“打开开关就是电灯、打开水龙头就是净水”的便捷生活,打起背包,到缺水、没电的荒原中走三天,白天在孤独中啃干粮,晚上在胆怯中宿帐篷。而后,你再回到家,就知道家是如许可恶,日常的生活有多幸福了。</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应该是“抠”)</h1> <h1>2009年大学生自强之星王小磊——在大一大二的两年寒暑假里,当其他同学和父母团聚的时候,我还在为自己新学期的学费、生活费而努力,留在学校打工。每天早上7点出来,晚上10点回到学校,每天带两个家教的同时还在肯德基做兼职,长达15个小时的工作量。——这样的孩子能不优秀吗?</h1> <h1>现在一些孩子不懂事,基本的礼貌礼节都不懂,原因是什么?就是家长在该管的时候、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的时候却没有。——不正确的心疼!</h1> <h1>诸君看看这篇文章,思考一下,这个留学生身上的毛病是不是家长给的——</h1><div><br /></div><h1></h1><h1> 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h1><h1> <br /></h1><h1> 张君从英国留学回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说:“我给你讲一下我刚到英国的经历吧!”<br /> <br />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是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的条件又好。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br /> <br /> 每天我会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儿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象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br /> <br />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坎贝儿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儿先生都好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br /> <br />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儿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儿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br /> <br /> “孩子,”坎贝儿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我愣住了: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br /> <br />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br /> <br />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儿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后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儿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地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br /> <br />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儿先生说的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有跟我计较过这种事情,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我的卧室门关紧而已。<br /> <br />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儿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h1> <h1>然而,不久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儿先生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少有的。<br /> <br />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马桶垫子?”他问。<br /> <br /> 我的心里“咯噔”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的紧,或者偷懒,小便的时候没有掀开马桶的垫子。 “偶尔......”我嗫嚅。<br /> <br /> “这怎么行?”坎贝儿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的不尊重!”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br /> <br /> 看着坎贝儿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囔:“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br /> <br /> 坎贝儿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的良好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国妈妈被美国交流生女孩震倒</b></h1> <h1>我女儿的学校与美国一初中互派交换生。美国一名学生住到我家里,在接触的一段日子里,这个美国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br />第一次震惊<br />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儿,她个子比我女儿高出一个头,瘦削高挑,皮肤白皙,脸上带着真挚的微笑,非常动人。<br />顿早餐我准备的是扬州的包子和小馄饨,孩子们吃得很开心,美国女孩儿也用筷子,说是为了入乡随俗特地学习的。用餐接近尾声时,美国女孩儿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br />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我第一次被惊到了。给我女儿做了十几年饭,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觉的确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br />第二次震惊<br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开心。吃完饭,两个孩子在聊天,我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儿连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我第二次一惊,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br />我女儿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而美国女孩儿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br />第三次震惊<br />第二天,大家比较熟悉了。我看到美国女孩儿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去过哪些国家?”<br />美国女孩儿的回答让我第三次被惊到了:“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她解释: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br />这4个城市是家长和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问她:“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奔波在各培训班之间。<br />美国女孩儿看着我女儿,一脸羡慕地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就这个“5小时”把我家丫头给震住了。<br />我了解到美国女孩儿的基本家庭情况是: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美国女孩儿强调她妈妈很辛苦,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以及草地、游泳池、直升飞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只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br />而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br />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很明显,我们的差距很大。<br />第四次震惊<br />我第四次被惊到的是听到俩孩子聊天,我女儿问美国女孩儿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什么。美国女孩儿说是有一年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没给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他们。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br />美国女孩儿说,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br />第五次震惊<br />第五次被惊到是最后一顿晚饭。美国女孩儿快要离开南京了,我们为了让她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就带她到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狮子桥,点了获得过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儿知道这道菜是鱼翅做的之后,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br />第六次震惊<br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玩儿,除了女儿和美国女孩儿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玩儿过之后,孩子不停地跟我说:“妈妈,美国人太厉害了!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去玩儿了,什么好玩儿就玩儿什么。美国女孩儿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后才锁定目标,她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之后,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br />我这次不仅仅是惊诧,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br />我女儿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br /><br /></h1><h1></h1><h1>思考</h1>我们是在培养怎样的孩子?过分溺爱、频繁干预、过度保护,导致我们的孩子无情、无能。复印机式的教育消耗着孩子们的精力,限制了孩子们的追求。众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如此的教育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吗?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结果,未来的主宰属于什么样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们则是在为人家输送打工仔,再优秀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 <h1>所以家长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应该坚持底线,硬一点!</h1> <h1>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h1><h1></h1><h1><br /></h1><h1> 孩子,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h1><h1><br />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br />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br />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br />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br /> 孩子,我多么不愿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么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要打你!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h1><div></div><div></div> <h1>俞敏洪:</h1><h1>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内,对孩子来说就是成绩好考高分。所以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而忽略了其他。结果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其实,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个性是否健康,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等等。</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再说说对孩子精神上的伤害</b></h1> <h1><b>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错误,是对熟人太客气,越是亲人之间越是容易缺乏应有的照顾和尊重,甚至越是苛刻!</b></h1> <h1> 一位妈妈写道——</h1><h1><br /></h1><h1>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h1><h1><br /></h1><h1> 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h1><h1><br /></h1><h1>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了,就在家随便做点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h1><h1><br /></h1><h1> 这怎么能行呢?这太不像话了!</h1><h1><br /></h1><h1> 但是,婆婆一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也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h1><h1><br /></h1><h1> 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其简单,而我,则约着同事们一起用餐。</h1><h1><br /></h1><h1>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h1><h1><br /></h1><h1> 我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在我家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h1><h1><br /></h1><h1>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忆。</h1><h1><br /></h1><h1> 朋友说,她是个不喜欢做家务的人,平时在家里,连茶杯都懒得拿,但是,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就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h1><h1><br /></h1><h1> 她会给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别人说不喝,她也一定要坚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扔,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不然,下次谁还来呀。</h1><h1><br /></h1><h1> 于是,每次客人一离开,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h1><h1><br /></h1><h1> 那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却又生怕弄脏了客厅,就不停地嚷嚷:“妈,小心点,别把汁儿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饭粒洒到地上,别把汤洒到桌子上。</h1><h1><br /></h1><h1> 总之,她的要求无止境,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为了保持地面干净,不让女儿清扫,索性,早早地离开。</h1><h1><br /></h1><h1> 母亲离开后,看着一尘不染的家,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h1><h1><br /></h1><h1>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当地的小吃吃遍,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h1><h1><br /></h1><h1> 这样的热情,自然让她人缘超好,找她当向导的人,也越来越多。她从来不拒绝,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来,怎么能让人家扫兴而归呢?</h1><h1><br /></h1><h1> 那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就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h1><h1><br /></h1><h1> 整整一周,她没有陪母亲逛过一次街,没有陪母亲去看城市里那些美丽的风景。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回家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啊,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风景!”</h1><h1><br /></h1><h1> 她忽然悲从中来,眼泪大颗大颗地落在电话线上。</h1><h1><br /></h1><h1>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作为家庭主妇的女儿们,总是尽一切努力,让客人开心快乐,让客人感到舒适,感到被重视。可是,当母亲来做客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她开心快乐,让她觉得舒适觉得被重视。反倒是母亲,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麻烦主人。</h1><h1><br /></h1><h1> 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实心实意,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落下来。</h1> <h1><b>望子成龙望出来的,期望值太高。</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琼瑶的遗书</b></h1><h1 style="text-align:left;"><b><br /></b></h1><h1 style="text-align:left;"><b>母亲,我从混沌无知中来,在我未曾要求生命以前,我就这样糊糊涂涂地存在了。今天这个不够好的我,是由先天、后天的许多因素,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的。我无法将这个我拆散,重新组装,变成一个完美的我。因而,我充满挫败感,充满绝望,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母亲,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b></h1><div><b><br /></b></div> <h1>父母在对孩子不满失望的时候,最容易给孩子“算账”:我为了你怎么怎么样。</h1> <h1><b>鲁迅先生自己不喜欢玩风筝的孩子,他也不喜欢他的弟弟这样。——家长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子女。</b></h1> <h1>大家可以找来马丁的演讲《父子的战争》看,作为一个例证。——那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式父亲。</h1> <h1>家长就是对的,永远正确,不能冒犯,就是这一类的家长。</h1> <h1><b>还有的家长自己心理有问题,就把自己的垃圾情绪转移和发泄到孩子身上。</b></h1> <h1> 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br /> 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h1> <h1><b>我们当家长的是怎样表达对孩子的不满的?</b></h1> <h1><b>一位高中女生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下的信……</b></h1> <h1>妄加定论的毒舌就是常说的贴标签。</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还有——</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d.男女混合的双打<br />e.变守为攻的护短<br />f.娇惯宠溺的放纵<br />g.事后的次生灾害</h1> <h1>所谓事后的次生灾害,意思想说,家长冤枉了孩子,吵错了。按说,吵错了,家长应该给孩子道歉,但是家长抹不开面子,不道歉,这就让孩子更委屈,这就是次生灾害。</h1> <h1>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学习鲁迅先生,他后来给他的弟弟道歉了——</h1><h1>鲁迅《风筝》里写道: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h1> <h1>作家张爱玲就是这样的受到了这样的伤害——</h1><h1><br /></h1><h1>家长倾泻给子女的一句句脏话就是精神暴力,它是一把锋利的尖刀,是一把羞辱伤害孩子的利器;这把尖刀首先是强大的家长刺向弱势的孩子的,刺向的地方最柔软的心灵。然后孩子成功的接过这把刀子刺向别人。因为,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往往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h1> <h1>翻译家傅雷先生也是这样受到了伤害。</h1> <h1><b>总之,父母子女之间最需要的是一个爱字。那么,爱是什么呢?</b></h1> <h1><b>这是英国拍的长达60年的纪录片,得出下面一些基本的结论:</b></h1> <h1><b>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孩子最深的认知是家庭,不是学校。<br /> 父母是开明的,就会给孩子尊重和自由,家长会以自己的优秀,鼓励帮助着子女的成长。这样环境下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br /> 父母是无知的,就会以控制、摧残的方式,对待一个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理直气壮。孩子的成长就受到影响。<br /> 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导致不同的结局。</b></h1> <h1><font color="#ed2308"><b>●真正意义上的拼爹,拼的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br /></b><b>拼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可能会在几十年之后;<br /></b><b>拼的战场是在职场里,是社会的不同战线、不同领域;<br /></b><b>拼的过程可能会很惨烈,因为社会的法则是优胜劣汰。<br /></b><b>●家教也有一个“评教”,孩子是初始评教者,社会是最终评教者:他是否身心健康,是否被大家需要和喜欢,他是人才还是人渣,这是家教效果的最终显现。<br /></b><b>●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庭,因此家长的软硬件需要过得硬,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家长是子女的照见,是家长的升级版。所以,家长和准家长们准备好,拼呀!</b></font></h1> <h1><b>以上主要是说怎么样做家长,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怎么样做子女,提一下,今天不说了,呵呵。</b></h1> <h1></h1> <h1>直到清晨6点,父亲还关照我说:你去睡会吧,有事我叫你。然后,他就合上眼,睡着了。可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一个小时以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就象疲劳后的长叹一样,就再也没有了呼吸。望着眼前静卧着的父亲,我清醒地意识到,这就是死亡。我们活着的人,将来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我的心中不由地生出一阵强烈的恐惧,这恐惧并不是怕死,而是源于死亡的无情和神秘。刚才,父亲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用他的爱心,用他的语言和我交流着。或者说,刚才,他还是我的父亲,可就在那一瞬之间,那一声长叹之后,父亲就没有了,那个血肉之躯的生命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不久,就连这血肉之躯也要消失,成为一堆白骨。眼前静卧着的,不再是我的父亲,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大凡消失的东西都有去向,但是,父亲去了何方呢?谁也不知道。这没有去向的消失多么不可思议!——在迷茫和悲伤当中,我真切地感到,我从此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父爱。眼前的父亲再也不会说:你去睡会吧,我事我叫你。甚至长叹也永远不会再有。</h1>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红楼梦》里的一段文字,写一位受男女老少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可以翻翻书,看看他是谁。</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