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英街

童心未泯

<h3><font color="#010101">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现在要进入中英街只要到关前边防站花10元钱凭身份证办理一张通行证就可进入,"中英街"曾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的神秘面纱已经不复存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右),西侧为英(港)界(左)沙头角,故名"中英街"。</font></h3> “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今天游人从北(上)入口,沿街南下,8块界碑立在路中(如图所示)。<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过关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界东桥头街的石牌坊,此片界东区域仍属深圳市盐田区管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目光西移,“中英街界碑”赫然入眼,界碑后的窄窄街道就是中英街。街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街东侧属中方,街西侧属英方。1997年回归后东侧属深圳,西侧属香港,是"一街两制"的缩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碑的反面,铭刻着一段屈辱的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棵古榕树位于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树干苍劲,枝繁叶茂,由于树树根长在深圳一方,叶枝覆盖香港一方,因而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观,被喻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成为许多文人墨客进行采风和文艺创作的题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古榕树下的第四号界碑,形影相依,构成了中英街上一道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特殊风景,同时也见证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和屈辱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街南下不远的街心就是第三号界碑,年久风化已经字迹模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后,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后,深圳河以南包括大屿山等230多个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成了所谓"新界",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此期间英国殖民主义者展拓"新界"后重新勘界中形成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1年香港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下,这是设在四号界碑旁的日军哨所,中英街一片凄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6年英国卷土重来,中英街只是侵略者的替换,换汤没换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解放初期的中英街旧貌,破烂不堪,新旧势力在界碑两旁较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六十年代,中英街仍是两个世界,壁垒森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改革开放初期,中英街上有了一丝生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回复对香港行使主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国两制”的政策,促使中英街上露出了笑容,握手言欢都是一家人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分割的屈辱成为历史,两个世界的对峙被定格成了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深港合作,共创繁荣”成为最现实的口号,国旗在港旗的上方一起飘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十年代初期,中英街是个伸向外界的一支触角。凡是到深圳的人们都想去中英街逛逛,除了购物,也想看看“西洋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随着内地40年飞速发展,中英街已经无可遮掩的神秘面纱了。与内地的商业街熙熙攘攘的景象相比,已经是冷冷静静一片。</font></h3> 当你准备过关进入时,保安人员递给你一张谨防上当受骗的告知书,可怜当年的“天堂”堕落到今天地步。<div><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  你还会在这里购置金饰、手表、箱包吗?我不会,相信你也不会!</font></h3> “中英街”深圳一侧的社区管理完全和深圳一样。这次房屋排查我走了部分区域,除了人少安静外,感觉不如深圳市区的普通城中村。<div><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当地的阿婆上街,仍然穿着带有明显地方色彩的服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区内安静整洁,但建筑多是80年代三四层小楼的旧模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些“豪宅”外表也不过如此,似乎比不上内地农家小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巷道内的交易,简陋不堪,如同菜市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所谓提货(走私)市场,也不过如此。人们在此批发一定数额的货物如儿童饮品或奶粉之类的东西,带过关去获取倒卖差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即使是圣诞节之际,也不过如此,小车上拖的仍然是“走私货”。路边不时有人搭腔请你带货,60元一次,大多也是无人答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关内关外仅一条小河之隔,中英街内河边的建筑明显陈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河另侧的盐田区的傍海建筑,肃然高耸,真是今昔两个世界,倒转两重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榕树知道:100多年前,在英国的武力胁迫下,腐朽的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9年3月16日,中英两国勘界代表来到沙头角勘界,至3月18日勘界完成,我国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岛屿、海域被“租借”给英国。中英街就是在这次勘界后逐步形成了一街两制的特殊现象。</font></h3> <div>  香港被割占一直被视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开始。深圳将3月18日定为中英街警示日,社会各界每年在此敲响“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警钟。<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沙头角关口的五星红旗早在高高飘扬,中国人民已经是这块饱经沧桑土地的唯一主人!</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