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价并轨,随堂不随便 ----记何小随堂听课

椰子

<h3> 有人说,一年最美在春天,因为时光注定我们在这里开始却不会结束,譬如课堂,一种习惯延续久了就习以为常。没有刻意地去征求意见,何小行政随堂听课实施年级周循环制,继四年级许颖老师数学随堂课后,今天走进了四年级唐爱元老师的语文课堂,太多的惊喜,太多的意外。</h3> <h3> 行政蹲点领导无一缺席,年级组的老师自发调课参与,一批跨学科的粉丝也欣然前往,大班额的教室的确显得有些拥挤,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干扰。</h3> <h3> 课堂松弛有度的节奏,学生规范灵动的表达,教师层次分明的语言,小组合作的有效真实,乃一朝一夕的内功修成。</h3> <h3> 在这样静静的从容的课堂上,《七月的天山》作为单元收篇之作,老师没有忘记写作顺序、语言表达的前后联系,一篇想单元整体,由单元牵引单篇,过渡到习作,语文有了回归,让我们由衷地感到欣喜。</h3> <h3>没有客套的迎合与赞扬,删繁就简的评课抛弃庄严的仪式感后,听者、议者反客为主的分享,反而让听评课变成了一种美好的遇见。如何取舍内容,怎样让语言表达重点得以落实,让单元&quot;排比&quot;的修辞手法有层次地学习并加以运用,纲领性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抓主线即景物特点来感悟语言?话匣一拉开,时间就再难刹住!</h3> <h3> 空隙中,备课组浓浓的研讨氛围在教师群里散发蓬勃的生机。场地有限,从分校区到总校区,你来我往,备的是课,研究的是专题,流动的却是情感。</h3> <h3> 几节课下来,行政蹲点人员采用双评价机制诊断课堂,即课堂常规达标课、课堂学科研究课两种形式,前者由教务室及行政人员从课堂常规落实对班级的课前准备、学生语言规范、课前三分钟、小组建设落实、作业规范等进行评价,后者由教研室学科专家就主体性课堂要素落实进行诊断,重在集体备课成果的检测。</h3> <h3> 何小随堂听课延续了近三年,学校不断调整思路,2017年上学期将继续尝试双评价机制,促进课堂常规班班达标,下周会开始年级学科捆绑式普听,进行周轮换制,全面了解开学第一课课堂常规落实效果的同时,检测学科组集体备课成果。</h3> <h3> 随堂听课,看似随意,却不能随便。很多事情,坚持做下来,一件一件做下去,日子久了,真的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期待的美好就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