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文来源:广州幼升小:小小妹</h3> <h3>最近和很多大班的妈妈聊天,她们跟我说:"老师,不知道要不要提前让孩子学点东西呢?心里很矛盾。"</h3><h3><br /></h3><h3>"担心孩子提前学了以后,在小学课堂上专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小动作和分神..."</h3><h3><br /></h3><h3>上小学前需要提前学知识吗?</h3><h3><br /></h3><h3>公办小学,在一二年级主要学的是语文数学,三年级才开始把英语当做主要科目。而民办小学,在一年级就会开始学英语,而且比较好的民办,如中大附小、广外外校、广外附小等,在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了比较难的朗文教材的学习。</h3><h3><br /></h3><h3>那我们需要在小学之前给孩子学点东西吗?</h3><h3><br /></h3><h3>先说说数学:</h3><h3><br /></h3><h3>一年级,学校的数学其实对孩子来说并不难,只要孩子稍微细心一点,不看错,不漏题,考个九十、一百并不是很难。一年级下学期从讲减法退位开始,差距会慢慢地拉开。如果大家只是单纯地想应付一下学校的数学,即便是一张白纸一样进入小学,只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有没有做过学前储备影响不大。</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是,如果你不是单纯地只希望孩子应付一年级的数学,而是希望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他能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不错的结果。那学前的启蒙还是很有必要的。</span></h3><h3><br /></h3><h3>我说的启蒙不是让孩子狂刷题,而是培养孩子的一些数学能力,培养他对数的感觉,对图形的感觉,学会有序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启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无法通过一个月半个月时间进行突击,没有捷径。从我接触到的孩子来看,有过启蒙与没有过启蒙,对数学的感知还是有比较大差距的。</h3><h3><br /></h3><h3>我就拿计算来举例子吧。想学好数学,得计算者得天下,计算的重要性应该不需要我额外强调了。上了小学之后,有的孩子计算反应很快,有的孩子会慢半拍,有的孩子心算很厉害,有的孩子需要掰手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h3><h3><br /></h3><h3>这要从孩子学计算的逻辑说起:</h3><h3><br /></h3><h3>数数(建立数与量的关系)→认识数→5以内计算→10以内计算→20以内计算→大数计算→竖式计算</h3><h3><br /></h3><h3>其实孩子学计算,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记住5+3等于多少,而是从数理去理解。对孩子来说,第一步非常重要!</h3><h3><br /></h3><h3>小学每天都有作业,并且语文是一个大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很少会花时间去帮助孩子建立数和量的对应关系,所以孩子可能出现计算薄弱的问题。</h3><h3><br /></h3><h3>数数其实就是把抽象的数和具体的实物建立起关系的第一步。我遇到的很多孩子中,大多数孩子在中班就学会了数数,也有的孩子在小班时就能顺畅地从1数到100。但是他们是否建立起了数和量的对应关系呢?并不一定。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只是记住了数的韵律,因为孩子对韵律的感知太强了,而并非真正的能够在你说到"1"的时候想到1个苹果,1个人...</h3><h3><br /></h3><h3>习惯数手指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没有建立好。当你说起5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并不能浮现出5个苹果、5个人、5把尺子、5个鸡蛋等实物的样子,这时候孩子就会需要用实物去帮助理解,而能够随时带在身边的实物就是我们的手指。</h3><h3><br /></h3><h3>我班上有个小姑娘,学数学的感觉很好,数感比一般的孩子要强很多,并且是明显有差距的那种好。她妈妈说她的女儿没有做过很特别的学习,小姑娘就是幼儿园时期总喜欢数楼梯,数水果,帮忙数碗筷,记车牌等...</h3><h3><br /></h3><h3>我发现我班上还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外婆,是一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她会经常和孙女一起数豆豆,以此培养孩子的数感。</h3><h3><br /></h3><h3>小小妹只是讲了一个计算的例子,其实数学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和小朋友一起玩玩思维游戏也很棒!</h3><h3><br /></h3><h3>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h3><h3><br /></h3><h3>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想培养孩子的数感,一定要让孩子多去数实物!爸爸妈妈在家可以让孩子数数,数水果,数小木棒,数楼梯等等~</h3> <h3>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以此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能力,强调有序思考。</h3> <h3>可以一起玩数独游戏等等~16年广外就考了类似的题目!</h3><h3><br /></h3> <h3>关于数学,还有比较多妈妈问:需不需要去学珠心算?</h3><h3><br /></h3><h3>只能说,珠心算是一个计算工具,假如孩子真的有时间,家里条件也允许,我觉得可以去学一学。但是其实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大部分是需要用数理进行计算的。可以看看下图:</h3><h3><br /></h3> <h3>珠心算是一种计算的工具,长时间不用之后孩子比较容易生疏。另外也有一些老师家长反映有的孩子刚开始会习惯用珠心算来进行计算,而不用凑十,需要纠正一段时间。个人感觉,学珠心算的必要性不大~还不如扎扎实实多数数,多做些思维训练。</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再说说语文:</span></h1><h3><br /></h3><h3>其实关于语文,大魔王——拼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很多爸爸妈妈在上小学前知道拼音很难学,所以大家会刻意地去练习拼音。</h3> <h3>关于拼音,小小妹的建议是,如果大家真的要学,一定要找专业一点的机构或者老师,如果爸爸妈妈自己发音都不准的话,我建议还是别教!语言这东西吧,想纠正会比较很难,因为孩子已经在原来的学习模式下形成习惯了。</h3><h3><br /></h3><h3>相比于拼音,我觉得语文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识字量。我班上的一年级家长,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识字量的重要性!中大附小从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开始,考试不读题,试卷上不标拼音,学校默认了大家的认字能力是一种标配。如果不在学前积累识字量,那么孩子确实是会比较吃力。</h3><h3><br /></h3><h3>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很少,不认识字,又看不懂老师写的,可能连把作业抄回家都很困难,包括每天都要回家读课文,如果不认识字,读课文就要耗费上大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时间。假如孩子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不了什么成就感,很快就会失去对这个学科的兴趣。</h3><h3><br /></h3><h3>大家如果能在孩子没有那么多课业压力的时候把识字这一关过了,孩子上课的效率和写作业的效率也会极大地提高。孩子不累,爸妈也轻松。</h3><h3><br /></h3><h3>注意啦~识字和写字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建议大家识字,但是不建议大家过早地让孩子写字!</h3><h3><br /></h3><h3>现在亲子阅读盛行,但是很多爸爸妈妈只是单方面地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而并不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认字。孩子的韵律感很强,就像我的小表妹,她能顺利地背出很多的古诗,但是她并不认识字。</h3><h3><br /></h3><h3>我班上有的妈妈给我推荐了指读的方法,她用指读的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刻意让孩子认字,但是低龄的孩子对字形的感知能力是很强的,孩子确实能够慢慢地自己认识。</h3><h3><br /></h3><h3>有的妈妈给我推荐了一些写字卡游戏,小小妹也觉得棒棒哒!就是爸爸妈妈孩子一起,玩识字卡!谁最快认出来谁可以加1分,谁最后赢了可以约定一下奖惩规则,把识字变成游戏我觉得也未尝不可。</h3><h3><br /></h3><h3>学龄前英语,明天小小妹再给大家说吧!因为英语可以推荐的资料比较多,明天整理好再跟大家分享。</h3><h3><br /></h3><h3>学过之后,孩子会不会在学校就不想学?</h3><h3><br /></h3><h3>孩子学过之后,会不会对学校的知识就没有兴趣了?会不会上课不认真?</h3><h3><br /></h3><h3>小小妹觉得这个要看孩子的情况来具体操作,确实会有一部分的孩子会出现这种学过了就轻视的现象,上课会走神。但是目前为止我接触到的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这种情况。</h3><h3><br /></h3><h3>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引导,孩子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h3><h3><br /></h3><h3>小小妹曾经就和班上的一个孩子讲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后来孩子的走神情况确实有所好转,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h3> <h3>达芬奇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欧洲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 </h3><h3><br /></h3><h3>费罗基俄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学习的第一天,他让达芬奇画蛋。让他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h3><h3> </h3><h3>达芬奇画了一天就厌倦了,但是老师却一直让他画蛋,画了一天又一天。 </h3><h3><br /></h3><h3>达芬奇想:画蛋有什么技巧呢?于是向老师提出了疑问。 </h3><h3><br /></h3><h3>费罗基俄回答说:"要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啊。你看,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就能锻炼你的手眼的协调,做到得心应手。" </h3><h3><br /></h3><h3>达·芬奇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更加认真地学习画蛋,天天对着蛋画,努力将各种绘画技巧融于其中。 </h3><h3><br /></h3><h3>3年以后,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h3><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总结一下:</span></h1><h3><br /></h3><h3>1. 该启蒙的还是需要启蒙的!</h3><h3><br /></h3><h3>2. 快乐和学知识并不是对立的,快乐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学,"零基础"不等于"零准备"。真的完全"零基础",入学后也没你想得那么轻松。</h3><h3><br /></h3><h3>3. 完全放任不管不行,疯狂拔苗助长也不行,只有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潜移默化,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面对未知的能力。</h3><h3><br /></h3><h3>4.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关键还是看家长的视野和格局了。</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淘金附近的孩子到彩虹花悦读馆来学习是最好的选择,幼小衔接在家门口的学习乐园一步完成,值得孩子们拥有!</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