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茶横行信阳毛尖苦不堪言 粗劣营销折损百年名茶

和韵茗茶

<h3>这几年来,茶叶行情一般,茶叶生意更是一年不如一年。茶叶价格多变、假茶横行、市场销路太窄导致茶叶连年滞销,生意入不敷出,茶农更是苦不堪言。</h3> <h3>如今销路越来越窄,大多数是通过网店、亲戚朋友、回头客来经营生意,实在没办法的就会贱卖,赔钱赚吆喝</h3> <h3>距离2018新茶采茶时间还有15天左右啦!山里的茶农们都以早早做好准备,将自家的柴火备足、茶把每年也都要从新扎,山中不少茶农都是自产自销,对于茶叶质量要求也是尽善尽美。</h3> <h3>“人工费每年都在增加,茶叶行情卖不上去,市场饱和度太高,茶叶可能会走板栗的老路子,走向倒闭。”面对目前的茶叶市场,茶农们正在被这种焦躁不安的悲观情绪所笼罩。</h3> <h3>茶农的悲观并不是空穴来风,除开年年上涨的茶叶成本外,市场上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信阳毛尖旗号的假茶叶大行其道,让不少茶农和茶商们倒足了胃口。在由信阳茶商自发组建的交流群中,不少茶商坦言深受假货之害。一部分茶商提起假茶叶苦不堪言,据了解,每年谷雨前,茶叶性价比高,市场需求量大,外地假茶叶肆虐现象会更加严重。经常是真茶叶还未开采,假茶叶便已在网上卖的热火朝天。</h3> <h3>茶商们纷纷表示,目前市场上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毛尖是外地茶充当的,就连名噪一时的信阳红也难逃厄运。除此之外,制假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比如将不同产区收购的鲜叶混合加工,降低成本,并按照优质信阳毛尖的价格进行销售,或是将外地茶用本地炒茶工艺加工制作,再以本地茶的价格卖出,目前这两种制假方式在茶叶市场上最为普遍。</h3> <h3>真假毛尖之争无非是实行你低我更低、你真我更真的营销策略,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不容小觑。除了茶商、茶农利益不保之外,更是将本地茶叶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假茶叶肆虐横行,茶叶价格高涨却永远无法统一,必然引爆百年毛尖的信任危机,将本就处于尴尬地位的信阳毛尖推向悬崖。</h3> <h3>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h3> <h3>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距今约有2300年历史,色香味形均各有特色,颜色鲜润、干净,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等营养价值,有“绿茶之王”的美誉。</h3> <h3>信阳这座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的小城,素来就有北国江南的美誉,宜人的气候,丰沛的降水、充足的光照,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口味独特的茶文化。</h3> <h3>早在唐朝时期,世界第一部茶经的撰写者茶圣陆羽,便将信阳归为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而品茗天下美茶的大文豪苏东坡在一尝信阳毛尖之后,亦毫不吝啬地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h3> <h3>信阳毛尖多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主要有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等。古人云:云雾高山多好茶,海拔300至800米的丘陵山地区土质深厚疏松,富含丰厚的腐殖质,为毛尖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h3> <h3>丰富的茶产量、精巧的制茶工艺以及悠久的茶文化令人惊叹的同时,更造就了信阳人与生俱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当地人看来,信阳毛尖如同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商业荣誉,更是一种文化品牌。茶叶生产业已成为信阳山区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h3> <h3>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取得国家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在2007年由日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上,信阳毛尖又不负众望大放光彩,夺得6个最高金奖,10个金奖和5个银奖。</h3> <h3>百年沧桑巨变,这样一个饱含家乡民众期待和赞誉的品牌,却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摔了个“大跟头”,承受着无人欣赏的尴尬与落寞。在信阳毛尖成为当地人过节送礼的不二之选时,也同时面临着品牌影响力太小,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h3> <h3>虽居十大名茶之列,但其知名度却远远比不过质量略低一筹的铁观音,这对于享有“茶王”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茶品牌价值前三甲的信阳毛尖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h3> <h3>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的还有信阳毛尖,这就好比两位同样起于乡间村野的草根荣登春晚并获得殊荣,百年后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位荣登国宴,驰名中外,一位回归本土,默默无闻,云泥之别,莫过于此。</h3> <h3>近年来,政府严格限制公款高消费,“天价茶”、“贡品茶”时代一去不复返,中低档茶叶在国内更是掀起阵阵热浪,曾经借助政府宣传扶而摇直上的信阳毛尖更是岌岌可危,借助政府捆绑营销绝非明智之举,只有确立正确的企业定位,加强自身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方能冲破地域阻碍,重新活跃在中国茶场之上,重振百年雄风。</h3> <h3>信阳毛尖也曾走俏国内,远销欧美,短短百年却物是人非,沦落为其他名茶的陪衬品,对于茶而言,如若只存活于当地人心中,而未能普及开来,绝对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h3> <h3>一小撮茶叶,在水中起伏、颠簸,在温水中沉淀、舒展,信阳毛尖品牌的发展也当如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捆绑营销的壁垒,健全市场机制,少一些虚假,多一丝淳朴,少一分怯懦,多几许开拓,到那时,信阳毛尖方才能扬眉吐气,无愧于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h3> <h3>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充斥着机遇和挑战,对于信阳毛尖来说,确实需要点“王者归来”的霸气了。<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