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霞浦拍的照骗已经不能参加国内的比赛了。" 这句话圈内圈外早已广为流传,属于摄影人都知道的事。尽管如此,还是想去一睹被拍烂了的那几片滩涂和那头已经随时准备就义的老黄牛。于是乎,和摄协一帮男女老少不远千里来到这座昔日的渔村,如今的繁华县城---霞浦。下面分享几张照骗,并谈点摄影体会,望大家的批评指正。</h3> <h3>D-1. 一行十四人都带了脚架,我很不专业的把架子留在了包里。因为如用脚架,感觉是被束缚住了。于是我在夹缝中拍了几张。那天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冷!</h3> <h3>这便是让霞浦出名的沙江S湾。遍插竹杆为海带。季节未到,不见海带,只能以竹竿为模特,其实这个点就是乘海带未上杆时才能拍出点米道。</h3> <h3>很落俗套地为大S拍了几张。</h3> <h3>这幅只留一条船,有一叶扁舟万顷水的感觉。</h3> <h3>时不时地,会有一两艘小船经过,因为我们所处是个渔村,岸边停满了小船,离岸不远处还有几个绑在一起的竹筏。</h3><h3>构图时,故意框了一颗树枝营造点氛围,船安排在左下和竹竿呼应。</h3> <h3>左上便是几个竹筏。正好来一艘船,拍一个对角线构图吧。</h3> <h3>停在岸边的小船和竹筏。如果光拍这些停着的,就显得呆板了,所以等一艘船经过时再按快门,动静对比。</h3> <h3>抓住我眼球的是被小岛割成两片的反光的水面。</h3> <h3>这时太阳一开始西沉,水面泛起片片红晕,不知是我们让她难为情了,还是她本来就辣么羞涩。</h3><h3>拍水面的一个目的是奔简洁而去,所以自然而然地拍一张所谓的"极简主义"片子。但是构图时也要有主体(也许并无主题)并注意主体的位置。三分之一处总是没错的,而且留出水面一角放置主体,和大面积的竹竿形成对比(记住:对比是摄影的永恒工具)。画面给人感觉是:众人都已挂帆去,独留斯人泛孤舟。</h3> <h3>金色阳光作为背景,正好一艘船在画面左下驶过(其实是等它出现在此的),船横杆竖,也算是一种对比。可惜船在画面里略显大了点,比例不太舒服。</h3> <h3>此时的太阳已不再刺眼,那就降曝光补偿,把落日拍清楚,并能压暗景色,以此突出太阳(光拍一个太阳没多大意思),水面上留出一道淡淡的余晖。画面右下方安排一艘船,营造渔民暮归的意境。</h3> <h3>此图和上图先后拍的,为什么船没有安排在最佳位置?不记得了,也许是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忘了按快门,也许是有美女和我说话,也许是冻成了狗,手指已僵,放在口边哈气,也许根本没有也许...</h3> <h3>来一幅横画面的如何?此时太阳已接近山体,用横画幅处理比较恰当。</h3> <h3>带的是28-300腾龙狗头,把太阳拉得最近,但保留一部分景。水,山,夕阳---这样有了层次感,也有了点意境,意境,晓得伐。最近有没有被武亦姝电到啊?</h3> <h3>从上往下瞥一眼,被两栋房子的明暗对比及一位挑担的老者抓了下眼球。按快门时并不知道他在干嘛。please excuse my poor eyesight. </h3> <h3>俯瞰渔村,其建筑和屋顶还是蛮有特色的。</h3> <h3>小小的渔村也有中西方文化的并存。庙宇的殿堂屋檐翘角,不必把斗拱拍清楚,有屋檐的轮廓即可,月亮放在右上角形成呼应,烘托气氛。</h3> <h3>几十米开外是一个新建的教堂(边上是一座老旧的小教堂),同样的方式处理月亮。</h3> <h3>Day 2. 鸡年的鸡叫得好早。这是此行起的最早的一天。目标:花竹村。</h3><h3>到达目的地,天还是墨察黑。就着手电光,跌跌撞撞来到一木制观景台,说好是抢机位的,于是纷纷支起三脚架(我也一样,好坏总得用一次吧)。</h3><h3>太阳没起来时,天空基本是蓝色的,然后带点紫色,也就是色光由冷转热,那天白平衡我基本用自动,偶尔用日光。</h3> <h3>那天云层蛮厚的,太阳在云的缝隙中露脸了,在一片哇声中,想起咔嚓咔嚓声。</h3><h3>拍这种场景,最好把你的宝贝对着太阳测光,对焦,不用太注意前景和中景,因为它们还处于微光下,不会很出彩。所以太阳和云彩的互动是吸引观者眼球的内容。如果拍出来的片子上前中景太暗,不用担心,用修图软件(如Lr)稍微处理下就行。</h3> <h3>此时的光已经相当亮了,太阳位置高了,其前面的云也薄了些,但仍然没有直射在大部分的水面上,已能看清水中景色--月亮岛。这时该把焦点对准主体,月亮岛了。景深可以大一点(收光圈,放慢速度,脚架的功能体现了)。</h3> <h3>透过云层,一束阳光照在前景的水面上,正好一艘船进入理想的画面中,那还不框起来啊!</h3> <h3>这张后期加了点暖色,效果还行。</h3> <h3>太阳躲到云后,但仍能看到一部分。于是把焦对在太阳上,抓紧拍了两张(不能恋战,因为镜头长时间对焦在太阳上会被烧坏的)。由于一部分是直射光,水面的直接受光面反而变窄了,这和太阳被完全遮住时形成的泛光(靠天空反射)不一样的。</h3> <h3>太阳到这个位置了,收拾家伙打道回府。</h3> <h3>离开花竹村直接杀往牙城镇杨家溪,去拜访那位全摄界闻名的牛。</h3><h3>We are blessed 'cause we are good people.</h3><h3>抵达杨家溪,九点左右,这时正好有一缕阳光穿过云层,再透过那几颗巨大榕树的树叶,洒落在布满榕树根的地面。</h3> <h3>吴导赶紧招呼我们各就各位,并喊出牵牛的大叔和挑担的老奶奶,于是大戏开场。</h3><h3>拍这场面最好用广角,把榕树的树干和右侧的树梢都放进画面。等烟散开并均匀分布在空中时,你可看到一丝丝的光穿过烟雾,形成大家熟知的景色。焦点当然对着牛,至于测光,我觉得要看情况。如果你要对人或牛测光,最好不要拍全景;如果要拍全景,最好把人物处理成剪影,或接近剪影。我个人更喜欢剪影。</h3> <h3>反复调整位置,让光线以最佳形式呈现在眼前。</h3> <h3>这就是挑担的老奶奶,据她自己说她今年已92高寿!居然还挑着担,迈着轻盈的步子在高低不平的泥地里随心所欲地走着。</h3> <h3>当天下午去一个叫小皓的滩涂。未涨潮时滩涂有点乱,不利于拍全景。所以就拍了几张以晒紫菜的网为背景,两个作业的渔民为主体的片子。</h3> <h3>略微有点斜的构图看上去更有变化,同时三角形构图又使得画面有稳定感。</h3> <h3>如果还觉得乱,可以换个角度,以天空为背景。</h3> <h3>准备挪窝时,看见母子模样两人经过,顺手拍下。画面用宽幅是因为上面有点乱而裁切了。</h3> <h3>小皓是一个自然的港湾。许多渔船停泊在此。转移到了港湾的另一侧的山上,整个bay尽收眼底。</h3> <h3>既然站在高处,面对如此浩大场面,眼睛配合大脑做起裁切工作。</h3> <h3>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角度,就会带来不同的画面。看着一片沙滩,三两个弄潮人,这不是经典的"极简主义"风格吗?</h3> <h3>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熠熠,仿佛被撒上了无数的银子,银子?不是钱,就是一种金属。</h3> <h3>观景台前的树枝挡住了视线,影子落在了水面上。</h3> <h3>拿不走,干脆当前景了。</h3> <h3>从高处望下去,两艘小船就像两只鞋子。不禁想起一首儿歌,"草鞋是船......" 只是它们的主人在哪儿呢?</h3><h3>简单的构图,简单的色彩,引人遐想。极简主义的留白,永远恰到好处。</h3> <h3>鱼纹波光谁凿成 二月春风似刻刀 </h3><h3>构图不完美,只是被这雕刻般的水面吸引了。</h3> <h3>在城里是看不到太阳落山的。</h3><h3>左侧观景台上安排一个人显然会引发更多,更有意思的联想......</h3> <h3>Day 3. 第三天还是五点起床。目的地:沙江围江村馒头山。 拍摄目标:日升馒头山。 我已经不用脚架了。日出前拍了几张,光影不错。竹竿,小船。渔民开工也蛮早的,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在配合我们呀?</h3> <h3>这些景的拍摄没啥讲究,但还是有人不断在问甲乙丙丁大师。</h3><h3>如果一定要说有啥要注意的,那就是构图,主体的位置。再不济,后期一下,全部到位。</h3> <h3>收光圈 拍光芒。</h3> <h3>云层还是有点层次和比较特殊的线条</h3> <h3>对焦点该在船上</h3> <h3>大伙惊呼,耶稣光!是,耶稣光,也叫丁达尔效应。即当光遇到阻碍时会产生折射。</h3> <h3>拍完日出来到半月里--一个畲族的村落,拍了一个姑娘梳妆打扮的过程,征得同意后,拍了几张。</h3><h3>由于主体穿黑色衣服,我决定用低调的背景以突出姑娘的脸。姑娘静静的坐着,帮她扎头绳的长辈的手在动着,由此产生动静对比。</h3> <h3>开大光圈 虚掉背景</h3> <h3>采草药 用对角线构图。</h3> <h3>下午天气不好 雨时停时下。吴导带我们去了一个据说是新开发的景点。景点在南塘村,叫南湾甲骨文、围网。有图有真相。</h3> <h3>随着潮涨,漫上来的水渐渐地淹没了一条条的沟壑。没被淹的部分凸出在外形成类似甲骨文的字符。</h3> <h3>Day 4. 北兜滩涂。 一早来到沙滩等日出。这是最失望的一个早上,太阳始终没出来。匆匆拍了几张打道回府。</h3> <h3>拍凌晨的海滩居然不带脚架。</h3><h3><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1.5;">我意图低机位拍船,好让天空做船的背景,以凸出其剪影。</span><br /></h3> <h3>要拍出后面矗立于水中的竹竿,采取了低机位盲拍,没有翻转屏呀。</h3> <h3>下午去了东壁岙。</h3> <h3>先来一张全景,站在桥上拍的。</h3> <h3>阳光下,水沿着被冲刷出的沙沟流淌,反射出迷人的光。取一块好的构图。</h3> <h3>劳作的辛苦和美。注意人的位置和姿态。</h3> <h3>不同的时段有不同角度的光线,也会造成不同的画面色彩,相比较于上一张,本人更喜欢这张的色调。</h3> <h3>用大面积的水面做背景,必须找一个高位。我站在桥上拍了好几张,票圈里放过另一张。</h3> <h3>这条把水面分割成两块的沙带必须得斜着穿过画面 并注意人的位置。</h3> <h3>大块面的色彩往往会制造简洁的画面,以一人(人占画面的比例要小之又小)点缀其中,形成一幅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片子。</h3> <h3>Day 5. 北岐海滩拍日出</h3> <h3>大家沿栏杆一字排开,记录了日出的过程。that's all.</h3> <h3>这张是等来的。把镜头拉到正好上顶太阳下抵船。遗憾的是不见成束的光线。不过这样也有一定的舞台效果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