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内容提供/潘细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编辑/ 飞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那是一个用青春和鲜血谱写英雄的年代,那是一个令所有参战老兵,也令我们这些曾经的军人难以忘却的年代。</p><p class="ql-block">2月17日凌晨2点,在祖国南疆1300公里的边防线上,隆隆的炮弹划过黎明前的黑暗,一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轰鸣的炮声是复仇的怒吼,手中的钢枪是保卫祖国的誓言,冲锋的脚步是奉献祖国的忠诚,血染的战旗是胜利的召唤,年轻的军人用热血铸起了南疆边关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4军162师485团2营6连四班长潘细腊,在自卫还击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潘细腊是湖北省浠水县人,中等身材,年轻时是个帅哥。后来转业在河南省安阳市政府某机关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3月2日。阴,小雨。11时20分,485团二营沿巴桑向弄俄方向攻击,六连沿公路向南发展进攻。当进至同厄地区时遇敌三面火力猛烈射击,该连在师炮团八五炮营第八连的有力支援下,迅速抢占右侧有利地形,由被动转为主动,打得英勇顽强,歼敌一百五十余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日中午,485团在广渊南侧沿公路向复和方向发展进攻。先头分队六连进至同厄西南侧无名高地时,遇到越军的阻击。越军依托有利地形,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用密集火力将六连压制在公路两旁的开阔地上,连长李自根、副连长甘桂政相继负伤。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四班长潘细腊奉命带领申占军、王亚腰、郑泰银四人战斗小组,由代理排长王息坤直接指挥迂回敌后,控制攻击力最强、对我威胁最大的五号高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细腊他们攀登山石陡峭、荆棘丛生的五号高地十分困难。特别是在荆棘和草丛裹缠在一起的山地行进,双脚就像被套上锁链一样不听使唤,既费力气,又走不快。当他们抓住刺藤爬至距山顶十多米的地方时,被一面二米多高的峭壁挡住了。绕道走,又要付出很多时间;向上攀,一失足跌下来,肯定粉身碎骨。有一分胜利的希望,就不怕九十九分的危险。潘细腊说,"我先上!"他踩着申占军的肩膀,抓着一把青竹,爬上了绝壁。尔后,把其他几名战友一个一个地拉了上去。上山之后,他们顾不上包扎手上和脸上被荆棘刺破的一道道血口,立即向山下搜索前进。突然,他们发现十多个越军拿着火箭筒、冲锋枪,迂回到四号和五号高地之间的山垭口,向六连后面的炮阵地瞄准。潘细腊他们赶快出手,当场打死三名,其余向山下逃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细腊他们向山下追击,发现在一片竹丛附近有五六十个荷枪实弹的越军,判定可能是越军此次战斗的预备队。当时,潘细腊他们只有三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敌我双方力量悬殊。但他们却并不胆怯,在代理排长王息坤指挥下,分别占据有利位置,向敌展开攻击,越军顿时出现慌乱。在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形条件下,越军开始尝到被动挨打的滋味。潘细腊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不断地杀伤越军,几个人越打越勇。王息坤鼓励大家说,咱们几个人来个比赛,看谁打得多,打得好,几个人纷纷响应。一会儿他报告打到一个,一会儿他说撂倒两人。被潘细腊他们用火力压制着的越军不甘心被动挨打,试图从南侧一条小路退出,被机枪手王亚腰死死拦着。战斗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不停地射击使枪管发烫。潘细腊当过军械员,知道枪管射击超时会出故障。决定四支枪分两组轮换射击。越军发现潘细腊他们只有几个人,气急败坏地轮番进攻,无奈地形对进攻不利,每攻击一次,就要丢掉十几条性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斗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枪声渐渐地停了下来。王息坤和潘细腊观察了二十多分钟,没发现敌方再有什么动静,就让机枪手王亚腰原地监视敌人,其余三人交替掩护向山下搜索。大约搜索行进二十多米时,遇到两名越军的攻击,机灵的潘细腊一个翻滚,躲过敌方扫射,跟在后面的王息坤、申占军早有准备,一人一枪将敌人击毙。三个人继续交替前进。当王息坤搜索到一座岩石下面时,隐蔽在石缝里的三名越军同时开枪,王息坤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激战中,隐蔽在石缝里的三名越军被击毙一名,另外两名以石缝为依托与潘细腊他们形成对峙,其中一名在申占军掩护下又被潘细腊干掉一名。这时,天色将晚,潘细腊他们子弹快打光了,手榴弹仅剩下两枚。一个多小时前派下山去报告情况的郑泰银及时将四连三排带了上来,使潘细腊他们转危为安。后续部队在我方炮火有力支援下发起冲击,最终取得了这次反阻击战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细腊战斗小组在代理排长王息坤的指挥下,与数倍与我的敌人激战四个多小时,歼敌63名,其中潘细腊一人毙敌二十多名,对粉碎敌方阻击,全歼同厄之敌起到了重大作用。战后,王息坤追记一等功,潘细腊记一等功,两人均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申占军记了一等功,王亚腰、郑泰银记了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转业后的潘细腊</p> <p class="ql-block">英武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荣获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时光的流逝冲刷不去永恒的记忆,岁月的变迁改变不了我们对英雄们的怀念。我们忘不了自卫还击战中牺牲了的那些烈士,也不会忘记那些活着的英雄和参战老兵。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奉献永远是军人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为战友北京画家王立平先生于2009年去广西扫墓所摄54军墓地雕像,由其子制作的画册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油画《坚守》(战友北京画家王立平作于1981年)</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友不会忘记</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和国不会忘记</span></h1> <p class="ql-block">注:1⃣️英雄本人及奖章照片来自潘细腊。<span style="font-size: 18px;">2⃣️油画图片来自北京画家王立平(原54军战友,亦参加过自卫还击战)3⃣️其他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