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布列瑟农》(Bressanone)是加拿大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创作的一首经典歌曲。这是首诉说离愁的歌曲,据马修·连恩介绍,这首歌是他20多岁时创作的,当时正坐着火车离开意大利北部小镇布列瑟农。布列瑟农是马修母亲的故乡,因此他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另外,这首歌的背后其实还有着马修·连恩自己的爱情故事。其旷远忧伤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歌词常令听者陶醉在歌曲所营造的忧伤而纯净的世界中。这首歌被誉为"世界上最伤感的英文歌曲"。</h3><h3> Here I stand in Bressanone 我站在布列瑟农的星空下</h3><h3> With the stars up in the sky 伴随着似锦繁星</h3><h3> Are they shinning over the Brenner 它们布雷纳在上空闪耀着</h3><h3> And upon the other side 也同时照亮着那一边</h3><h3> You will be a sweet surrender 请你轻柔的放手</h3><h3> I must go the other way 因为我必须远走</h3><h3> And my train will carry me onward 尽管我的列车会载我到天涯</h3><h3> Though my heart will surely stay 但我的心将永远和你相守</h3><h3> Wo,my heart will surely stay 哦,我的心将永远和你相守</h3><h3> Now the clouds are flying by me 云儿伴着我的脚步</h3><h3> And the moon is on the rise 月儿也露出了忧伤的脸</h3><h3> I have left the stars behind me 我将星辰抛在身后</h3><h3> They were diamonds in your skies 它们是点亮你天空的钻石</h3><h3> You will be a sweet surrender 请你轻柔的放手</h3><h3> I must go the other way 因为我必须远走</h3><h3> And my train will carry me onward 尽管我的列车会载我到天涯</h3><h3> Thoug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但我的心将永远和你相守</h3><h3> Wo,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哦,我的心将永远和你相守</h3><h3><br></h3><h3>大英帝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格兰王国先后征服了威尔士,融合了苏格兰,战败了爱尔兰和北爱尔兰,最后组成联合王国。之后,在全世界大肆殖民,美洲(北美洲、中美洲)、澳洲、新西兰、南非、东非、东南亚、印度等等,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h3><h3>1837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被称为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中,经过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国控制了全球海权,主宰了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h3><h3>维多利亚帝国的统治地位在1865年帕默斯顿逝世之际达到了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大英帝国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达到鼎盛,领土约336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人类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并获得国际史学界公认与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承认。</h3><h3><br></h3><h3>听着这首略带忧伤而又纯净的音乐,独自一人踏上了去英国的旅程!</h3><h3><br></h3><h3>首都机场T2航站楼,海航飞往曼彻斯特登机口。</h3> <h3>第一天,星期六,2017年2月18日,阴有阵雨。游览曼彻斯特等景区,夜宿苏格兰小镇佩斯利。</h3><h3><br /></h3><h3>一早,抵达英国曼彻斯特机场!</h3><h3>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发达程度,在这里能反映十之八九,机场卫生间里处处干净整洁。</h3><h3>卫生间里的洗手池没有丝毫污迹!</h3> <h3>曼彻斯特市政厅!</h3><h3>著名物理学家焦耳诞生在这里。</h3><h3>世界第一座火车站也诞生在这里。</h3> <h3>英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曼联队,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牌足球俱乐部。</h3><h3>曼彻斯特联队主场正门,背对雕像为曼联队三剑客。该足球场是英国最大的专项球场,著名球星欧文、贝克汉姆都曾效力曼联俱乐部。</h3> <h3>曼联主场全景!</h3> <h3>地砖上刻满了曼联队员的名字!</h3> <h3>温德米尔湖区,温德米尔湖长10.5英里,最宽处0.5英里,是英格兰面积最大的湖,它1951年被划归为国家公园。这里无痕的山麓原野及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让您恍若置身世外桃源,无论是缎面般宁静的湖水,还是天鹅绒苍翠的草坪,好像一副还未干透的水墨画,将大自然的精雕细琢展现得淋漓尽致。</h3> <h3>恩爱情侣,祝福你们!</h3> <h3>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h3> <h3>白毛浮绿水,黑掌拨清波。</h3> <h3>温德米尔湖区小镇的各种英式风格小屋!</h3><h3>(一)</h3> <h3>(二)eat drink and sleep,我理解相当于是B&B(breakfirst and bed 早餐和床)家庭旅馆!🏨</h3> <h3>(三)这栋小楼即有岁月的沉淀,也有现代的时尚。</h3> <h3>花间不见酒,独坐无相亲。<br /></h3><h3>举目异乡地,对影三杯饮。</h3> <h3>温德米尔湖畔!私家游艇和湖边别墅,这是富人扎堆儿的地方。</h3> <h3>中午简餐,体验英国传统"美食"。</h3><h3>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就是请习近平总书记吃这个喝啤酒。</h3><h3>对于英国的饮食文化,本人确实不敢恭维。</h3> <h3>格特纳格林小镇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婚礼举办地之一,每年举办婚礼超过5000场。也被称作逃婚小镇!这里是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边境小镇。曾经,英格兰法律规定男18女17可结婚,而苏格兰因为地广人稀的原因,规定男14女13就可结婚。于是,在英格兰未达到法定年龄的男女青年便北上苏格兰来到格林逃婚小镇,在威望极高的证婚人--- 铁匠(那个年代的铁匠威望都极高)见证下,由牧师主持,完成他们神圣的婚礼……</h3> <h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br /></h3><h3>爱情的力量!一男一女两只手握在一起!</h3><h3>此时,耳边又响起了《布列瑟农》的忧伤歌曲……</h3> <h3>注意图片了吗?作者的背影左右各有一对儿情侣。<br /></h3><h3>听着乔维怡略带忧伤而又纯净的《布列瑟农》,孤独的背影消失在了……<br /></h3> <h3>始建于公园1754年的阴云和细雨下的格特纳格林逃婚小镇!</h3> <h3> 铛铛铛,下面就要给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Blacksmiths Shop Shortbread铁匠铺牌奶油酥饼,它可是英国最出名的饼干之一,据说也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奶油酥饼。产自苏格兰逃婚小镇的铁匠铺,至今他的子孙依然保留着传统健康的食谱和最完美的味道,不添加人工色素香精或添加剂。</h3> <h3>大巴车进入苏格兰地广人稀的地带,一路向北前往格拉斯哥。车窗外阴云密布,丘陵地带美景不断变换,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感觉心醉!公路两旁,满眼绿色草地上,苏格兰黑脸羊到处可见。</h3><h3><br /></h3><h3>苏格兰以风笛、格子花纹、苏格兰裙、畜牧业与威士忌而闻名。</h3><h3>苏格兰人能歌善舞。苏格兰男人纯朴、耿直;苏格兰女人漂亮、耐劳。苏格兰裙是苏格兰有名的民族服饰,男人们穿着苏格兰裙与英格兰人作战,不穿内裤,交战前露出屁股羞辱对方,据说这一传统延续至今。</h3><h3>苏格兰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王国,被英格兰占领并统治时间长达数百年,为反对英格兰的占领,曾发动过2次独立战争,1707年被英格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苏格兰虽然在外交、军事、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等事务受到英国管辖,但在内部立法、行政管理上,拥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空间。</h3><h3>2014年9月18日,按照苏格兰政府发布的《苏格兰的未来:苏格兰独立指南》白皮书,苏格兰举行了全民公投。最终,约55%的选民投了反对独立的票。因此,英国仍将保持统一。</h3> <h3>在英国,羊的品种有百种之多,最著名的品种之一是苏格兰黑脸羊。<br></h3> <h3>早安!佩斯利,我们下榻的酒店Holiday Inn位于格拉斯哥市的佩斯利镇。</h3><h3>格拉斯哥(Glasgow),人口60万,是苏格兰最大城市,苏格兰的经济中心,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R. Clyde)河口。行政上,格拉斯哥属于格拉斯哥市(City of Glasgow)的管辖范围,是苏格兰32个一级行政区(称为统一管理区)底下的一个,长年以来一直是英国工党的执政领域。大格拉斯哥地区拥有人口230万,占苏格兰总人口的41%。</h3><h3>格拉斯哥流浪者队,球星加斯科因,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这里有关。 </h3><h3>佩斯利拥有八万人口,苏格兰最大的镇。佩斯利大学坐落于此,佩斯利镇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文化混合的传奇城市。在这里你能体会到国际城市的多元化生活和乡间田园的温馨感受及苏格兰高地的壮丽美景。</h3><h3><br /></h3><h3>苏格兰小镇佩斯利的清晨。</h3> <h3>第二天,星期日,2017年2月19日,晴转多云。游爱丁堡,夜宿英格兰达灵顿的达勒姆小镇。</h3><h3><br /></h3><h3>驱车来到爱丁堡!</h3><h3>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气候湿润温和,古代宫殿、教堂和城堡点缀其间,文化遗产丰富,是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北方雅典"之称。</h3><h3>我们乘坐的大巴。<br /></h3> <h3>爱丁堡城市分旧城和新城。</h3><h3>爱丁堡旧城!</h3> <h3>爱丁堡古城堡---位于旧城区,1120年建造,历经近千年,目睹了苏格兰历史的风风雨雨。</h3><h3>(一)正门第一道大门</h3> <h3>(二)高墙,大炮</h3> <h3>(三)城门(通往古堡的4道城门之一)</h3> <h3>(四)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大炮,口径半米,可将300KG的炮弹打出3公里远。</h3> <h3>站在古堡的城墙上,俯瞰爱丁堡新、老城区。</h3><h3>(一)詹姆斯一世诞生于此,后被加冕为英国国王,集双王于一身,为苏格兰与英格兰融合打下了基础。</h3> <h3>(二)大炮就这样凝视着城下几个世纪!</h3> <h3>老城街景!</h3><h3>(一)无头绅士</h3> <h3>(二)体面的无家可归流浪汉</h3><h3>纸牌上写道:无家可归,今晚需要18镑,就能有个温暖舒适的床了,谢谢您的帮助。</h3><h3>英国是高福利国家,福利范围涉及很多,使人们生活感到轻松,自在。<br /></h3><h3>在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h3><h3>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h3><h3>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h3><h3>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英国的难民,他在英国享受很舒适的福利住房,居住面积约80平方米(与另一人合住),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电视机等家电应有尽有,想要什么生活用品,跟福利官说一下,也会免费获得,床单、毛毯定期免费换洗。英国政府每周给他发生活费,第一周是90多英镑(1英镑约合10.5人民币元),从第二周起,每周35英镑。他照样享受与英国国民同等标准的免费医疗,他不会英语,看病时由政府出钱为他聘请翻译。</h3><h3>以上只是英国福利的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其它保障,不能一一列举。</h3><h3>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英国的福利被说得如此之好,为什么还有不少的街头Homeless Man?看来,任何问题都要两面地去看待。<br /></h3> <h3>(三)去年,英国正式脱欧,个人认为,对老百姓来说,应该是好事。</h3><h3>一位印巴血统女性与帅气的苏格兰模特合影。<br></h3> <h3>(四)苏格兰风笛演奏小伙子</h3> <h3>(五)肖像绘画</h3> <h3>(六)苏格兰杂耍艺人!</h3> <h3>ASDA是英国的中档大型类超市,生活用品价格不高,甚至有不少比北京便宜,比如水果、牛奶、黄油等。</h3><h3>奶奶级别的收银员,高兴工作中。</h3> <h3>羊绒围巾是苏格兰特产!</h3> <h3>苏格兰威士忌世界闻名!</h3> <h3>爱丁堡新城,苏格兰人纪念碑,市政厅,王子公园,王子大道都在这一张照片中了。</h3> <h3>达勒姆郡(英语:County Durham),英国英格兰东北部的单一管理区。达勒姆是郡治,蒂斯河畔斯托克顿是最大自治城镇(Borough),达灵顿是第1大镇(Town)。</h3><h3>达灵顿,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于这里。英国最早的一条可供蒸汽机车牵引客、货列车行驶的铁路。它位于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两城市之间,于1825年建成通车,全长32公里(20英里)。 这条铁路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铁路。它于1821年开始筹建。G.斯蒂芬森任铁路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建成,并制造了"动力"1号机车。1825年9月27日由他亲自驾驶该机车牵引的列车,满载 550名乘客从达灵顿出发,以每小时24公里(15英里)的速度驶向斯托克顿,获得成功。</h3><h3><br /></h3><h3>下榻的位于英格兰达勒姆郡达林顿的Holiday Inn。</h3> <h3>第三天,星期一,2017年2月20日,多云。游约克-剑桥,夜宿英国首都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附近的IBIS Hotel。</h3><h3><br /></h3><h3>迎着朝阳出发,前往约克。</h3> <h3>约克公交车上电影《The Great Wall》广告!</h3><h3>由张艺谋执导奇幻钜制《The Great Wall》除了恢宏的场面之外,演员阵容也异常强大,除了 Matt Damon 和热门美剧演员 Pedro Pascal 之外,更云集了景甜、刘德华、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郑恺、黄轩 、陈学冬和王俊凯等华语影星,共同为影迷呈现一场视觉盛宴。</h3><h3>中国上映日期2016年12月16 日,英国上映日期2017年2月17日。</h3><h3>找个时间补看一下吧!</h3> <h3>街景。</h3><h3>(一)B&B?家庭旅馆?</h3> <h3>(二)约克街头</h3> <h3>(三)这栋楼的信息量挺多!</h3> <h3>约克古罗马城墙!</h3><h3>(一)</h3> <h3>(二)上城墙的狭窄通道!</h3> <h3>(三)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凯尔特人南下,公元1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h3><h3>但它的规模比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来,相差的不是一个等级。</h3> <h3>约克大教堂 (York Minster),修建了250年,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时期的教堂,也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教堂之一。《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霍格沃茨大厅的拍摄地就在约克教堂大厅内。</h3> <h3>在英国,流通英镑、苏格兰镑和爱尔兰镑,并且它们是完全等值的。</h3><h3>下图是苏格兰镑</h3> <h3>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 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剑桥,也称康桥(Cam bridge音译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桥。剑桥,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剑桥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Cambridge。</h3> <h3>数学桥</h3><h3>英国伦敦大学的剑河上有一座著名的数学桥。这座当地最著名的桥,陪伴着剑河沿岸最古老的建筑——红砖垒砌的剑桥大学女王学院院长官邸,走过了250多个春秋。数学桥是它的非官方名字:它的官方名字只是"木桥"而已。<br /></h3><h3>数学桥的传说在剑桥堪称无人不晓,又名牛顿桥。相传这是大数学家牛顿在剑桥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整个桥体原本未用一根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女王学院的学生为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曾把它拆开剖析,但却无法复原,于是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h3><h3>实际上,这座桥是由詹姆斯·小埃塞克斯根据埃斯里奇的设计建造的。它展示出现代钢梁桥的雏形,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所以此桥得名"数学桥"。</h3> <h3>剑河,也译作康河。</h3><h3>(一)</h3> <h3>(二)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下学习,学不好都难。</h3> <h3>(三)当然,也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h3> <h3>剑桥著名学院:女王学院</h3><h3>剑桥大学女王学院坐落在国王学院南侧,学院由1448年亨利六世的女王玛格丽特和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伍德维尔共同捐资建立,所以学院名称中的"Queens'"指代的就是这两位女王。</h3><h3>女王学院横跨剑河而立,由举世闻名的"数学桥"相连接,剑河西畔的女王花园花红柳绿,青翠满园,是剑桥最优美的风景之一。</h3><h3>女王学院内的其他主要景观还有:以16世纪中期木造校园回廊为代表的都铎式中庭、建于15世纪的伊拉斯谟斯塔和旧礼拜堂(Old Hall)等。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家和思想家伊拉斯谟和著名诗人怀特即是女王学院校友。</h3> <h3>剑桥著名学院:国王学院,剑桥大学最大的学院。</h3><h3>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h3><h3>最初创立时只有1名院长和70名学生,全部来自伊顿公学。当时国王学院是专门为亨利六世所创的伊顿公学的毕业生而建立的,不收其他学生。</h3><h3>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国王学院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市的标志和荣耀。</h3><h3>知名校友:徐志摩</h3> <h3>剑桥著名学院:三一学院</h3><h3>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拥有约600名大学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时,它也拥有全剑桥大学中最优美的建筑与庭院。</h3><h3>三一学院是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于1546年所建,其前身是1324年建立的米迦勒学院(Michaelhouse)以及1317年建立的国王学堂。也因如此,今天学院中依然保留着的最古老的建筑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国王学堂所使用的学院钟楼,直到今天还在为学院报时。</h3><h3>三一学院的教堂是由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都铎于1554年修建的,虽然整个教堂的内部装潢要到18世纪才能全部完成。教堂前厅摆着从三一学院毕业的著名毕业生的玉石雕像,包括了牛顿、培根、丁尼生等人。</h3> <h3>剑桥大学由31所独立自治书院及6所学术学院组成。虽大学本身为公立性质,但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书院则属私立机构。它们有自己的管理框架、收生以及学生活动安排,工作有别于负责教研的大学中央。</h3><h3>除了各学系安排的课堂,剑桥的学生也需出席由书院提供的辅导课程。学校共设八间文艺及科学博物馆,并有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出版社。</h3><h3>剑桥大学校友包括了多位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作家。总共有9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位列世界第3),4位菲尔兹奖得主曾为此校的师生、校友或研究人员。</h3><h3>2016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第13版世界大学排名,剑桥大学排名第四。</h3><h3><br /></h3><h3>牛顿苹果树</h3> <h3>老鹰咖啡馆,二战期间,英国空军基地为避免被轰炸,设在剑桥。勇士们出战前在这里喝咖啡,并在咖啡馆的墙上留下遗言。</h3> <h3>吞时兽!提示人们时不我待!</h3> <h3>夜幕降临剑桥!一天的游览结束,期待着后天参观牛津大学。</h3> <h3>第四天,星期二,2017年2月21日,多云。游览泰晤士河、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夜宿英国首都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附近的IBIS。</h3><h3><br /></h3><h3>大本钟!--- 世界议会制度的起源地—英国国会的标志性建筑</h3> <h3>历代英王登基之处—西敏寺,其美丽的歌特式外观是英国皇室贵族举行结婚典礼的圣地,也是牛顿等诸多名人死后的安葬处。</h3> <h3>英国国会大厦!英国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伊丽莎白塔和维多利亚塔分列两侧,伊丽莎白塔的大钟又称为大本钟。</h3> <h3>白金汉宫!</h3><h3>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办公、居住场所,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期间,被女王破例邀请入住这里。</h3> <h3>迎宾大道</h3> <h3>白金汉宫广场雕像</h3> <h3>伦敦眼</h3><h3>伦敦眼(The London Eye),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同时截至2005年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为伦敦的地标及出名旅游观光点之一。伦敦眼于1999年年底开幕,当时赞助商还是英国航空公司因此又称千禧之轮,总高度135米。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由序号1排列到33。因为宗教忌讳,没有13号),因舱内外用钢化玻璃打造,所以设有空调系统。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2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h3> <h3>伦敦塔桥</h3><h3>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h3> <h3>大英博物馆!</h3><h3>伦敦有很多的免费旅游资源,也是世界上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免费开放数目最多、质量最高的城市,在这众多的免费旅游资源中,大英博物馆成为游客的首选,这里不仅是求知的圣地,更是了解世界文明不可多得的地方。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但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h3><h3><br /></h3><h3>博物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著名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200多年间,继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h3><h3><br /></h3><h3>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东方馆、史前及欧洲馆、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其中以埃及馆、希腊罗马馆和东方馆的藏品最引人注目。埃及馆是最大的陈列馆,珍藏7万多件古埃及文物,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但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h3><h3><br /></h3><h3>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h3><h3><br /></h3><h3>只可惜我们运气不好,中国馆闭馆,需要 整修一年多的时间,无法参观。好在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最珍贵藏品已经运抵北京进行展览,能在家门口一睹那100件珍品的芳容。</h3> <h3><br /></h3><h3>镇馆之宝!</h3><h3>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br /></h3><h3><br /></h3><h3>据说大英博物馆正门是仿帕特农神庙建造的,您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张照片。</h3> <h3>镇馆之宝!---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h3><h3>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h3> <h3>复活节岛石像!</h3><h3>复活节岛里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岛上的摩艾石像。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奇特,神情严肃,面对大海,似乎若有所思。<br /></h3><h3>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约90吨。它们的头较长,眼窝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较长。它们没有脚,双臂垂在身躯两旁,双手放在肚皮上。这些石像是用淡黄色火山石雕刻成的。</h3><h3>有的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刻成的,高几米,形状像个圆柱。有的石像身上还刻着符号,有点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比这些巨大的石像还要大一倍的石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h3><h3>在2011年的发掘行动中,对位于Rano Raraku地区的两座身体埋在土里并且只露出头部的摩艾展开挖掘,发现了2尊摩艾不仅拥有非常高大的身体,它们的背部还有精细雕纹。<br /></h3><h3>据考察测定大约雕凿在公元1100-1680年间。这些巨大石像使人惊叹,这些雕像代表什么?是谁雕刻的?怎样雕刻的?怎样雕刻、运输、排列的?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迷。<br /></h3> <h3>拉美西斯雕像!</h3><h3>甫一运抵,它便震惊世人,引发了欧洲人对自己文化历史认识的一次革命。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伟大的艺术来源希腊,大英博物馆的拉美西斯雕像是挑战这样观念的第一件艺术品。</h3><h3>拉美西斯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维持埃及王权的至高无上、贸易网络与税收制度的良好运作,也体现在利用丰富资源修建无数的神庙与纪念物。</h3><h3>他想留下一份伟大的遗产,向后世展示他不朽的功绩。</h3><h3>但在大部分讽刺诗中,他的雕像只起到了相反的作用。</h3><h3>雪莱听说了半身像的发现及其运抵英国的新闻。雕像之巨大令他惊讶,但同时他也熟知拉美西斯以后的埃及历史:王权依次落入利比亚人、 努比亚人、波斯人和马其顿人手里。拉美西斯的雕像也被近期的欧洲入侵者毁坏。</h3><h3>雪莱的《奥兹曼迪亚斯》一诗不仅表现出对一个伟大帝国的反思,也感慨了俗世权力的稍纵即逝。在诗中,拉美西斯的雕像成为人类所有成就将化为虚无的象征:</h3><h3>吾乃奥兹曼迪亚斯,万王之王</h3><h3>功业盖世,强者折服!</h3><h3>此外空无一物,</h3><h3>废墟四周,黄沙莽莽。</h3><h3>寂静荒凉,伸向远方。</h3><h3><br /></h3><h3>无论怎样功业盖世,最终也将黄沙莽莽!</h3> <h3>第五天,星期三,2017年2月22日,多云。游览温莎城堡、牛津大学,夜宿英国.考文垂Amanda。</h3><h3><br /></h3><h3>温莎城堡(英语: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br /></h3><h3>温莎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时期,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484,000平方英呎)。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Palace)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她的另外两栋宅邸则是王室的私人住宅,分别是桑德林汉姆别墅(Sandringham House)及巴尔莫勒尔堡(Balmoral Castle)。</h3><h3>有许多英国的国王与王后对城堡的建造与扩展有直接的影响,是他们的要塞、住所与行政官邸,有时甚至是监狱。城堡的历史也和英国的君主体制有相当密切的关连,跟随着温莎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当时统治的英国君主。在和平时期时,温莎城堡会扩建许多巨大且华丽的房间;在战争时期,城堡则会加强防卫,这个模式直到现在仍然不变。</h3> <h3>现任的君主是1952年6月2日正式登基加冕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居住于这里。</h3> <h3>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牛津",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牛津大学有记录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096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h3><h3>牛津大学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品包括20卷《牛津英语词典》。牛津大学同时为两个著名奖学金计划的举办地:一为于2001年设立的克拉伦登奖学金;另一为于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吸引了不少杰出研究生前来学习的罗德奖学金。牛津同时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大学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学图书馆系统。牛津大学培养了众多社会名人,包括了27位英国首相、65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7)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的皇室成员和政治领袖。</h3><h3>2016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16-2017年度第13版世界大学排名,其中牛津大学排名第一。</h3><h3><br /></h3><h3>牛津大学出版社!</h3> <h3>牛津大学的地标建筑--- 图书馆!</h3><h3>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该馆一直是英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60年代初才让位于大英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书籍和手稿最多的图书馆之一。目前,共收藏图书800万册、手稿13.4万册、古籍5000多册、地图98.5万件、缩微胶卷24.2万卷、现刊4.9万种。全馆共有24个阅览室,2078个座位,平均每天接待读者3.2万人次。共有工作人员374名。提供外借、阅览、馆际互借、参考、复制等服务,还经常举办讲演会、 展览会等。其中很多都是古籍珍本,论级别仅次于大英图书馆。馆内藏书不能外借,对女王也不例外。 该图书馆的馆藏近70%是靠出版社缴存,真正购买的书籍比例不高,世界各地的出版商竞相为其捐赠图书。牛津大学是英国书刊缴存制度的开创者,早在1610年就与伦敦出版业协会达成协议,该协会成员每出版一部新书,就向牛津大学缴存一部。这样的图书缴存制度,历经沧桑保持至今。目前,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捐赠图书源源不断地涌进图书馆。 据说图书馆每周收到的新书高达5000多册,现在这个图书馆地下方圆几平方英里都挖空做了藏书之所。如果将地下的图书取出放在书架上,那么这个书架会有190多公里长。无论收藏的数量或质量在世界上都堪称一流。</h3><h3>以牛津大学图书馆为主体,周围建有极富特色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牛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牛津对外宣传的形象代表。</h3> <h3>牛津街头小店零卖的甜饼!</h3><h3>是英国的代表性甜品之一。</h3><h3>买了两块品尝,味道一般。</h3> <h3>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是牛津大学最著名、最古老的学院之一,以活跃的政治氛围著称,曾经培养出了多位英国首相和其他英国政界的重要人物。此外该学院也是招收最多外国学生的牛津学院。贝利奥尔学院早期一直是比较不引人注目的学院,直到19世纪中期本杰明·乔维特(Benjamin Jowett)出任院长后才逐渐将学院发展成为牛津最重要的学院之一。英国前首相阿斯奎斯曾形容贝利奥尔的学生"平静地流露出一种自然的优越感"。</h3><h3>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我走进了贝利奥尔学院进行深度参观。在学院的咖啡屋里,问到学院现有40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有不少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留学生。</h3><h3><br /></h3><h3>学院的小咖啡屋</h3> <h3>学校这一壶咖啡仅售2.5镑!</h3> <h3>学院餐厅</h3><h3>目测应该能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我深度参观这里的时间是下午4:30,餐厅工作人员正在做着餐前的各种准备。</h3> <h3>牛津formosan 茶吧,体验当地风情。</h3> <h3>第六天,星期四,2017年2月23日,晴间多云。游览丘吉尔庄园,伯明翰,夜宿英国.曼彻斯特Holiday Inn。</h3><h3><br /></h3><h3>丘吉尔庄园建于1705年,当时安妮女王将牛津附近数百公顷的皇家猎场赐予了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以表彰他在1704年8月击败法军的赫赫战绩。在丘吉尔庄园东门上立有碑文:在慷慨的君主幸运之光照耀下,这所房屋建给约翰马德罗公爵及其夫人萨拉,由温布勒先生在1705年到1722年建成。伍德斯托克的王室荣誉称号及该建筑物均由女王陛下安妮赐给,并经议会所确认。安妮女王当时还表示,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方面也应高出法国一筹。</h3><h3>当马德罗公爵继续为他的女王不断带来好消息的时候,其敌对势力则想方设法破坏女王对他的厚爱。结果, 丘吉尔庄园 丘吉尔庄园 批准给他建造庄园的资金没有到位。在1712年,建造庄园的所有工作被迫停止。女王安妮逝世后,马德罗公爵和夫人用自己的钱来完成这个庄园的修建工作。这座庄园工程浩大,总共花了17年才全部竣工,结果反倒是这位公爵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宫殿的全貌。而这时距离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诞辰之日还有169年。</h3><h3><br /></h3><h3>丘吉尔庄园主建筑正立面!</h3> <h3>布兰姆宫大殿!</h3> <h3>美丽的后花园景色强烈地吸引着我的眼球,让人流连忘返。主建筑后立面!</h3> <h3>丘吉尔庄园巨大的拱门之外,是一片开阔的碧绿草坪和一方无限高远的湛蓝天空。草坡起伏着向两边延伸一眼望不到边际,中间一条宽阔整洁的甬道,通向前面的金色宫殿。草坪上,湖岸边,殿堂下,阳光明媚,游人笑语不断。</h3><h3>丘吉尔庄园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宅院,丘吉尔庄园的中心建筑是布兰姆宫(以此纪念布兰姆战役),宫内装饰富丽堂皇,保存着大量油画、雕塑、挂毯和许多精美家具。宏伟的大厅中是詹姆斯·桑希尔于1716年绘制的天花板:按照战争的顺序展开,展现了马德罗的胜利。长长的图书馆最初被设计为画廊,这个55米长的房间显示了一些宫殿内最好的装饰。室内放有女王安妮、国王威廉姆尔伯勒马德罗二世和第一任公爵马德罗的全身雕像。餐厅中,桌子与银色的镀金明顿餐具摆放在一起。大理石门上面,饰有公爵作为罗马帝国王子时的有两个头的鹰章。</h3><h3>丘吉尔庄园 这座充满田园气息的大庄园,号称比英国皇宫还美,花了整整17年才全部建成,不少英国人喜欢拿它跟欧洲第一大的凡尔赛宫相比。沿着湖岸柔软起伏的草坡慢慢地踱到另一边去,怕是一个下午都踱不完呢,所以才会有穿梭两岸的小火车,载着兴奋得脸上红扑扑的游客们轧过草坪。草坡上星星点点地开着小花,湖水平如镜,映着蓝天与睡莲的倒影;偶有水鸟掠过,或者渔夫起竿,都不曾惊扰它半点儿,反而更显其静谧。</h3><h3><br /></h3><h3>主建筑侧立面全景!</h3> <h3>庄园的三棵巨树!</h3> <h3>伯明翰市政厅!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h3> <h3>维多利亚广场</h3><h3>(一)</h3> <h3>(二)</h3> <h3>市政厅侧面的蓝天。英国这个季节的天气轻易不晴,一晴便蓝得惊人。</h3> <h3>曼彻斯特中国城!</h3><h3>相比较,有些脏乱!</h3> <h3>第七天,星期五,2017年2月24日,多云。旅游结束,启程回国!</h3><h3><br /></h3><h3>英国是多产牛奶的国家,鲜奶价格比瓶装水还便宜,一桶568毫升的全脂鲜牛奶,只卖0.6镑,合人民币不到5.2元,比国内超市卖的便宜的鲜奶还便宜。</h3><h3>加热后,味道好极了,比国内鲜奶口感要好。</h3> <h3>曼彻斯特机场!</h3> <h3>每一次的旅游都是一次缓解,都是一次释放,更是一次积累和一次沉淀……</h3><h3><br></h3><h3>游记最后,做个说明。之所以选择《布列瑟农》作为背景音乐,主要是因为英国在这个季节终日阴云密布的天气原因,这种天气与略带忧伤的旋律很搭;还有就是本人确实很喜欢《布列瑟农》这首单曲,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首歌曲?很好听吧?!……</h3><h3><br></h3><h3>此刻,《布列瑟农》的音乐又在耳边响起,期待着下次二个人一起的旅行……</h3><h3><br></h3><h3>曼彻斯特机场,海航飞回北京登机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