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徒步湘桂古道 广西第一团先遣队活动纪实

绿树村人

<h3> 为纪念八一建军节90周年,牢记历史,弘扬好,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自今来元月份以来,在广西的部分革命后代,利用同学聚会的机会,共话祖、父辈参加革命往事,他们怀着对牺性在湘江战役中的红军烈士的无限怀念,决定在清明期间开展一次〞弘扬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徒步湘桂古大道〝的纪念活动。</h3> <h3> 本次活动一经发起,即得到了在广西工作的红七军、红八军、中央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等革命后代的广泛响应,也得到了全州长征路沿线村民的热烈欢迎,并得到了全州县委、县政府及两河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h3> <h3>2017年2月15日,活动在两河镇马鞍岭村拉开序幕。出席今天活动的是〞重走长征路广西第一团〞先遣队。主要有张云逸大将的侄孙女张娟,红七军战士湘江战役的幸存者,黄荣的女儿黄小宁、陆秀轩的儿子陆晓明、黄明金的儿子黄汉军,东江纵队黄云的儿子黄克济,红一方面军张复海的儿子张家鸣,红二方面军郑绍文的儿子郑楚平, 红四方面军马安兴的儿子马诚等十三位将领的后人。本次活动的领队是老八路仇凌云的儿子仇湘林。</h3><div> </div><div><br /></div> <h3>今天有关单位领导20多人陪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清明期间,还将有40多名红七军、红八军、中央红军、新四军、八路军将领的后人将组团带队加这次活动。</h3> <h1><font color="#39b54a">先遣队活动掠影</font></h1><div>2017年2月15日上午,先遣队员从各地到桂林北站集合。</div> <h1><span style="font-size:16px;">下午三时午,先遣队成员到达与灌阳接界的马鞍岭村。</span><br /></h1><h3><br /></h3> <h3>队伍经过马鞍岭自然村。</h3> <h3>沿途群众纷纷要求加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h3> <h3>走在最前面的是七十二岁的廖明福老人,他想为这些红军带路。他说,他听他爹廖耀宽说过,他曾救过一个落单的江西籍小红军,他也要继承传统。</h3> <h3>这是马鞍岭古道,是目前保存得比较完好的湘桂古道的一段。景色很美哦!</h3> <h3>山势很陡</h3> <h3>他们在马鞍岭山亭合影</h3> <h3>傍晚时分,他们到达了鲁水村的关帝庙,据当地村民说毛主席曾在此歇息。</h3> <h3>田垌里的景色也很美</h3> <h3>热情好客的鲁山村民用村里朴实的待客之道~剁剁茶,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h3> <h3>鲁水村廖氏族人热情地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举行了丰盛的招待晚宴。</h3> <h3>2月16日上午,先遣队员在两河镇政府与参加活动的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们召开了座谈会。</h3> <h3>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本瑛代表县委政府对客人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同时向客人们表示,要将全州的红军长征路建设成为高扬主旋律,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徒步游的精品旅游线路,让全州这片曾经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的土地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美丽富裕的家园,以告慰烈士们的英灵。相关单位的同志对所做的工作做了介绍。</h3> <h3>先遣队的成员纷纷勇跃发言,他们表示深受教育,并感谢乡亲们的热情接待,同时对全州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提出了很好意见和建议。</h3> <h3>会后,先遣队员考察新圩阻击战纪念地。</h3> <h3>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赵春艳与队员合影</h3> <h3>中午,他们在新富洞小学合影。并受到了新富洞乡亲们的热情款待。</h3> <h3>这次活动的仇湘林领队举着当地发现的红军用过的大刀留影。</h3> <h3>这是红军后代们正在看“红军用钱币换红薯吃的钱”</h3> <h3>这里是新富洞村的公堂,当年住过红军的大官。据当地老人说,当年毛主席很可能留宿于此。</h3> <h3>下午,先遣队的同志们考察新富江的红军涉渡点,老乡们为了迎接他们过河重走长征路,临时下河搭建了一座浮桥,他们很感动。。</h3> <h3>他们前往板桥耳目洞,考察当年100多位红军战士牺牲的地方。</h3> <h3>耳目洞</h3> <h3>洞里发现的红军遗骨,</h3> <h3>遗物。</h3> <h3>铭记历史,她要在洞前留影。</h3> <h3>鬼仔岩古渡头。此渡口有近200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h3> <h3>沿着青石铺就的大路走下去,就进入石塘地界了。</h3> <h3>鬼仔岩临时伤员救治站。</h3> <h3>这里是古岭头古井,红军长征过全州必经此地,很多红军对此古井记忆深刻。</h3> <h3>2016年未,一位江西老红军的后人受父辈的嘱托,不远千里来寻此古樟古井。</h3> <h3>热情纯朴的隔壁山村民,为远来的客人送上丰盛的茶点,恰如当年他们的父辈为红军送茶送水送粮一般。这些红军的后人很受感动。</h3> <h3>在隔壁山西面有一座始建于晋代的大夫祠。据说,这是是红八军团古岭头战役的指挥部。</h3> <h3>红八军团壁山阻击战指挥部遗址。</h3> <h3>隔壁山阻击战</h3><h3>出隔壁山西南约3里许,就是烧天岭了。当年的全灌大路就从山下通过,青一色的青石板路依然保存得很好。山上红军挖的战壕虽经岁月的侵蚀,依然清晰可见。<br /></h3><div>从新圩阻击战阵地退下来的红三军团红六师红十八团的近二千将士在此与桂军二十四师和第七军独立团激战一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绝大部分英勇牺牲在这附近的各个山头。</div><div>这里原来叫铁犁冲,就因为红军和桂军在这里打了一天一夜,战火把天都烧红了,因此,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烧天岭了。</div><div><br /></div> <h3>关于烧天岭战斗的惨烈,隔壁山村今年94岁的廖有山老人回忆说:“桂军是从陈家背打过来的。红军被他们追着打,就在那边铁犁冲(烧天岭)山上和桂军打了起来。那仗打的啊,子弹嗖嗖的响,炮声震耳欲聋。……打了一天一夜,枪声慢慢稀了,我看见桂军密密麻麻从铁犁冲山那边开了过来,就往砖瓦那边追过去了。我是躲在屋子里透过窗户看到的。桂军走了以后,我们村上的人过了两三天才敢到那边山上去看,山坡上到处是尸体,尽是些十几二十岁的红军啊!太多了,村上的人埋不过来了,只好把尸体推到战壕里,就地掩埋。</h3><div><br /></div> <h3>烧天岭的左侧是砖瓦岭。湘桂古道就从这里经过,1934年12月30日已经与中央军委失去联系的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二十二师在这里遭到刚击溃红第十八团的桂系第二十四师和桂系第七军独立团的攻击,红八军团的后卫和红九军团二十二师在此受重创,减员严重。后在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的支援下,绕道古岭头,沿新富江,经上刘、石脚盆、肖家、青龙山、大塘到达凤凰嘴渡江。</h3> <h3>这里是隔壁山的下广山,山里有很多无名红军墓。</h3> <h3>这是在当地发现的一些红军遗物。</h3> <h3>2月17日上午,先遣队前往觉山铺阻击战遗址参观。</h3><div><br /></div> <h3>觉山铺原本叫脚山铺,在红一方面军史里记载的是脚山铺。而国务院命名的战斗遗址却变成了觉山铺。脚山怎么就成了觉山呢?据史料记载,其源于聂荣臻将军在1988的题字,他第一次将脚山铺题成觉山铺。1991年杨成武将军也将脚山铺题成了觉山铺。因为〝觉〞和〝脚〞在当地用桂柳话发音都是一个音。可能当年聂荣臻和杨成武将军在脚山打仗的时候,将全州话〝脚〞听成了〝觉〞,以致以讹传讹,后来脚山铺就成了觉山铺吧!但据全州党史办同志介绍,他们认为,可能是红军指战员经过湘江战役以后,对当时的三人团的领导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不满,可以说是觉悟的开始,也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因此,聂荣臻和杨成武将军是有意把“脚”改为“觉”,从此脚山铺就成了觉山铺!</h3> <h3>这里大坪渡口,红一军团由此过江。</h3> <h3>这里是凤凰嘴。该渡口是红八军团与红九军团主力过湘江的地方,其它军团与军委纵队也有</h3><div>零星部队从此地过河。红军在此牺牲的人数最多。</div> <h3>先遣队站在凤凰嘴湘江边缅怀先烈。</h3> <h3>中午时分,先遣队结束了全州之行的行程。县老领导廖基才同志与领队告别后,先遣队前往兴安。</h3> <h3>这里是光华铺,全州与兴安的交界之地。</h3> <h3>其实,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的最惨重损失,并不在三大战场(新圩、光华铺、脚山铺),而是在中央红军后续部队赶往湘江的途中。</h3><h3>在石塘、凤凰等地损失尤重。在我的老家石田,听老辈人说,村后的红土坡上红军战士的尸骨漫山遍野都是。这里原来叫黄土坡,因为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此地黄土,因此改名叫红土坡。我有一族弟不知红土坡原来叫黄土坡,硬说我写错了,要我改过来叫红土坡。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亲眼所见,月朗星稀之夜,红土坡上鬼火连连,年少的我不敢往山上瞅;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朝南乡贤山下乡,当时贤山办了一个红砖厂,基建时,从地基上清理出了很多无主尸骨,听当地老人说,那些都是红军的尸骨,我听了心里很难过,活着的人可以告诉我们战斗的惨烈和英雄们的勇敢,可是又有谁为这些死去的无名英烈来证明他们的壮烈?我想只有这些不能说话的烈士的遗骸了吧?!我深深的理解了先遣队员黄克济所说的:〞我们的父辈平时都不愿说湘江战役的事,只是在我们老是追问时,才给我们说一点。〞因为他们是幸运的。湘江的水是红军的血,湘江的岸是红军的躯,也才有了当地人民〞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h3><h3>这些天,我跟着先遣队的朋友走过这些地方,心里总是很难过,就在现在,我心里依然难受。按理说,我这个年龄的人,是不应该容易流泪的了,可是,我的眼泪却总是忍不住的流下来。</h3><h3>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习总书记也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让我们记住这些留在湘江边上的红军先烈们吧!</h3><h3><br /></h3><div><br /></div> <h1><font color="#ed2308"> 事件回顾:</font></h1> <h3>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中央红军在全州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7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梦想。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h3> <h3>全州是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从两河镇红军分三路纵队分别从马鞍岭、隔壁山、界山岭进入全州,中央红军在两河的古岭头、新富江,石塘镇的石田红土坡、杨梅山、贤山以及安和镇的文塘,凤凰镇的凤凰嘴、大坪渡,才湾镇的脚山铺,绍水镇的白沙铺,赤兰铺等地与桂军、湘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展开激战,最终,中央红军以惨痛的代价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数万红军将士的鲜血抛洒在全州大地上,红军过全州的长征路是〞一步千滴血,一石一英魂,一山一丰碑〞的血路!</h3><div> </div> <h3>军委纵队行军路线:</h3><div>11月28日,从灌阳县文市经田湾、岩头坝进入全州县马鞍岭、鲁水、聂家,隔壁山、古岭头、深富洞、宿余水田。</div><div>29日,经灌山、本子拉、石田,背竹、大清塘、石塘圩、铁炉头、余粮铺、麻市、川山、柳山尾、吉水塘、左家坪、七里坪、汪家、铁坑岭、炭盆岭、到界首过湘江浮桥,在界首镇宿营。</div><div>30日,由界首出发,经小宅、百里、西瓜坪、邓家、鲁塘、到洛江宿营。</div><div>12月1日,由浴江出发,翻越三千界到资源的枫木、油榨坪一带。</div><div>12月2日3日军委一纵二纵在资源休整。</div><div>12月4日5日,军委纵队开始翻越老山界。</div><div><br /></div><div>红一军团的行军路线:</div><div>11月26日上午,军团部及红二师从灌阳县文市经田湾、岩头坝进入全州县马鞍岭、鲁水、聂家,隔壁山、古岭头、板塘、上灌、苋菜冲、社公坪、毛竹山、朝南到张家。下午从张家出发经贤山、塘背、石塘圩、铁炉头、余粮铺、麻市、棕树园、同岗、厂里到大坪渡过湘江。(到石塘时分兵一营,从花桥、贤家寨、土桥、德桥、石冲门、枫木山到达水南,占领制高点五甲岭,后转自屏山渡渡过湘江。</div><div>红二师主力27日凌晨渡过湘江后,从大坪出绍水,军部在绍水宿营,四团奉命南下占领界首,五团奉命北上占领全州。</div><div>红三军团行军路线</div><div>1934年11月27日,红三军团第4师奉军委命令从灌阳水车出发,经坪田、陈家背、钟家进入县境内的隔壁山,然后经隔壁山、古岭头、新富洞、罗板田,粑粑厂、余水田、灌山、本子拉、石田红土坡、背竹、大清塘、石塘圩、铁炉头、余粮铺、麻市、柳山尾、左家坪、七里坪、汪家、铁坑岭、探棚岭,晚上12时从界首上游涉渡过江,与一军团第2师第4团会师。</div><div>28日,四师奉命赶至离界首五公里以南5公里之光华铺,29日30日与桂军一师又一团展开激战,十团团长沈述清、继任团长杜宗美及400多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div><div>11月30日下午,红五师接军委命令,从新圩撤退与六师16团,经陈家背、隔壁山、古岭头、上刘家、石脚盆、水澄、肖家、青龙山、太平、龙井塘、柳山屋、左家坪、铁坑岭、至界首渡江。</div><div>6师18团路线:</div><div>11月30日,第18团防线被桂军第24师突破。第18团寡不智敌众,从陈家背撤退时,在隔壁山烧天岭被桂军分割成数股,大部在全州境内被打散,团部在两河的古岭头,被桂军围困,突围后剩下200余人到达安和青龙山地域,又被桂军围住,除小部突围外,大部被打散和牺牲。</div><div>红五军团路线:</div><div>1934年11月30日下午,红五军团军团部及第13师接到命令,从灌阳永安关附近的勾脑坳出发,经文市至境内的马鞍岭,在古岭头会合正在与桂军激战的红八军团战斗部队。将桂军打退后经深富洞、上灌、朝南、贤山、石塘圩、余粮铺、麻市、柳山尾、左家坪、在凤凰嘴渡过湘江,经望高、咸水、鲁塘,在洛江赶向中央纵队。</div><div>红34师12月2日在安和文塘与桂军44师激战,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忠及2000多名红军战士牺性,余部退入大山,后分开突围,师长陈树湘伤受后在湖南被俘,自尽身亡,三十四师全军覆没。 程翠林是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红军指挥官。</div><div>红八、红九军团路线:</div><div>1934年11月29日,八、九军团从下云经坪田到陈家背、钟家、隔壁山、古岭头。</div><div>30日,红九军团从古岭头经深富洞、罗板田、余水田、灌山、本子拉、石田红土坡、背竹、大清塘到石塘圩。</div><div>12月1日,九军团从石塘圩出发,经余粮铺、麻市、柳山尾、左家坪、在凤凰嘴渡湘江。</div><div>11月30日,红八军团在红九军团一小时后在古岭头遇桂敌阻拦,与桂军发生激战,伤亡惨重,后在五军团十三师支援下,一起冲过桂军封锁线,一部经上刘家、石脚盆、肖家、青龙山、龙井塘、到凤凰嘴渡江。一部分部队退回聂家经鲁枧翻白石山至畔田、上宅、新屋里、岩家、李家山、白露、朝南、贤山到石塘圩。</div><div>12月1日,八军团经铁炉头、余粮铺到杨梅山。为了掩护五、九军团过江,与桂军追兵在此激战,伤亡惨重,后节节败退到麻市、川山、柳山尾、在凤凰嘴过湘江时,又遭飞机轰炸,机枪扫射,红军战士的鲜血把江水染红。过江后,一万多人的一个军团,部队仅余一个团,在黎平时,编入五军团,八军团建制撤销</div><div></div><div><br /></div> <h3>七军过全州的经过</h3><div>红七军的前世今生</div><div>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1929年12月11日,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余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div> <h3> 1930年2月,李明瑞、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李明瑞被任命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龙州起义失败后,红八军余部并入红七军。</h3><div>3月,中央代表邓斌(即邓小平)任红七军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div> <h3>11月7日,中共红七军前委在河池县凤仪小学召开会议。会议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岗主持大会充满“立三路线”精神,会议未作充分讨论就通过决议:(1)红七军今后的行动是执行中央命令,“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2)红七军3个纵队和红八军一纵队整编为红七军十九、二十师。十九、二十师北上执行中央命令。韦拔群师长、陈洪涛政委接授二十一师番号,回右江根据地重新组建部队,坚持和发展右江根据地的斗争。(3)改选新的前委。委员是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李谦、袁也烈、许卓、许进、李朝纲(战 士)、黄一平,候补委员是龚鹤村(即龚楚)、胡鹤林(战士)、杨英,邓小平任前委书记。(4)陈豪人任兵委书记。前委在中央代表邓岗的领导下工作。党代会后,红七军前委和军部即按党代会决议整编部队。整编后,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政治部主任豪人,参谋长龚楚。</h3> <h3>红七军东征(北进)历史背景</h3><div>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7月以桂系战败告终。同年,俞作柏、李明瑞分别出任广西省主席、广西特派员。他们掌握广西政权后,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化名邓斌)为中央代表到南宁,全面领导党在广西的工作。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分别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随后,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div><div>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桂系军阀重新上台后,桂军和地主土匪武装对红七军和红八军进行了进攻,并相继占领平马、百色。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所限,以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身份1930年10月才到达右江苏区的邓岗,带着6月的中共中央指示,命令红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和广州等中心城市。并于11月率领红七军按中央指示从广西苏区开始东进。而实际上在9月24日,瞿秋白、周恩来在回国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结束了它在党中央的统治。</div><div><br /></div> <h3>红七军过全州</h3><div>1930年12月31日,红七军从湖南新宁县境的夹山口经窑市进入桂北资源县的随摊,经弯底、黄鸭渡、车田到达梅溪(以上地点当时均属全州县的西延区)。当晚部队宿营于随摊至梅溪一带。当时,湘军十六师四十六旅九十三团在新宁常备队第三、第六两个排的向导下随后尾追,这个团于1931年1月1日中午到达新宁县的窑市,在这里渡过资江,沿湘桂边境前进,企图截击红军。几乎在同一时间,红七军从黄鸭渡、随摊两个点渡过资江,于大枚头会合,沿湘桂边境的戈洞坪、平水底、水口、洪水冲、十字路进入湖南新宁县境,以急行军速度迅速通过新宁、全县交界的海拔1000米以上的越城岭山脉中的四座大山峰(十字路山海拔1200米,茅庵、葛仓里海拔约1100米,界牌海拔1000米),到达新宁与全州交界的界牌,进入全州县境,彻底摆脱了湘军的尾追。</div> <h3>红军彻夜行军,没有宿营。</h3><div>1月1日,红七军从界牌进入全州县境。2日,经长界岭、横江源、八十山口,在会龙铺、千户所、松江稍事休息。接着经杨家、经家、徐家、枫木山、大西江、石塔口、火烧桥、三路江、沙子坪、坦口、庄屋里、何家铺、亭子江、车底、小盘石、龙水、双龙、磨头、鸭婆殿、桥渡、柘桥、半边街、盘石脚,于当日晚十时左右占领全州县城。</div><div><br /></div> <h3>红七军过全州境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h3><div>只是在进入全州边境的长界岭和全州县城时遇到地方民团的阻击:1月2日清晨,红七军先头部队从全州与湖南新宁交界的界牌下山,向全州八十三口前进。全州万乡团练局局长蒋寿康命令团兵队长陆必寿率领民团20余人在长界岭的银矿岩一带阻击红军,并强迫群众埋毛竹钉,妄图阻止红军的前进。战斗打响后,红七军迂回将敌人包围,20余民团全部被俘。2日夜晚9点多钟在城外半边街击溃民团守城部队。</div><div><br /></div><div>说一个听我朋友说的小插曲:解放后,听有人说,陆孝达在八十山给红七军让了道。陆孝达鹿鸣村人,是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陆军小学的同学。陆孝达担心在他的家乡大西江打仗,百姓遭殃,便把队伍拉到了良田村,一枪没放。唐绍庆曾任全州县长,解放后,政府杀他前,他说曾写有字条,建议陆孝达给红七军让道。政府讲只要能拿出字条,就可以不杀他。他到哪找字条呢?结果被杀了。这个历史迷团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了。</div> <h3>红七军在进入全州前,在湘、黔、桂边境浴血奋战,经过四把、长安(柳州融安)、古宜、武岗等战斗后,红七军减员严重。</h3><div>进驻全州县城后,指战员们开始怀疑攻打大城市是否行得通,要求解决后的去向问题。</div><div>于是,前委决定1月3日在全州关岳庙召开会</div><div>议,进行讨论。当时的红七军前委成员构成是:邓斌(政委)、陈豪人(政治部主任)、</div><div>张云逸(军长)、李谦(师长)、许进(师政委)、袁振武(团长)、许卓(团政委)、</div><div>黄一平(团政委)、李朝纲(士兵)</div><div>。另有候补委员龚鹤村(师长)、杨</div><div>英(营政委)、胡鹤林(士兵)三人。</div> <h3>会上,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岗和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等还想攻打桂林,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前委大多数同志针对红七军攻坚战失利、人员损失严重及大部分指战员对李立三攻占城市的冒险主义持怀疑态度的实际情况,总结从河池出发以来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地做出决定:</h3><div>一、在全州县城休整三天(三晚两天),整顿部队,筹集钱粮。</div><div>二、改变硬打攻坚的战略(放弃攻打大城市)</div><div>三、改变单纯的军事行动为沿途发动群众。</div><div>邓小平英明果敢的决定,得到了大多数前委的赞同,维护了他在军中的核心地位,全州前委会议成为红七军北上转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红七军开始走上了胜利的征程。通过全州会议,红七军从此全面消除了李立三路线在军中的影响。会后,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岗和红七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受命随之离开部队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前委决定由许卓继任政治部主任。</div><div>红七军占领全州后,附近因为没有敌人的正规军,从1931年1月2日至5日,红七军在全州县城休整了三天。</div> <h3>进行了如下工作:</h3><div> 一、召开了政治工作会议,总结了从河池出发以来的经验教训,表扬了英勇作战的同志。会后,各级政工干部抓紧时机,在党内外分别传达了前委会议和政工会议精神,使全体指战员明确了战斗目标,鼓舞了士气,树立了必胜的信心。</div><div>二、整顿部队,精简机关人员,将原来的四个团缩编为三个团。</div><div>三、发动商人捐助。当时全州城里有个肖美华,是李明瑞的老部下,红七军通过他和商会会长陈子才等协商,由商会出面发动商人捐助,一时各大商号纷纷认捐,两天内就筹集捐款七千元(银元)。</div><div>四、让战士休息,恢复体力,突击医治伤病号,安顿重伤病员。</div><div>1931年1月4日,红七军在城东湘江渡口架设浮桥。1月5日凌晨,经过整编的4000多名红七军指战员,从全州东门粟家渡渡过湘江,经绕山、大芬、邓家埠、霭山脚、蒙家岭、小肚岭、茅铺子、木叶铺、井门前、百板洞、大田、牛巴塘进入灌阳县境。1月6日晨,过灌阳和湖南交界的永安关,进入湖南道县,转战湘、粤、赣边境,辗转七千多里,于1931年7月到达江西的于都县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红七军“转战千里”的锦旗。</div> <h3>总起来说,红七军于1930年12月31日进入全县西延梅溪,1931年1月2日晚占领全州县城,1月5日凌晨离开全州进入灌阳。前后5天,在县境内行程约120千米。1931年7月,红七军抵达中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这段时期,红七军高级干部多被整肃调离,李明瑞被肃反、俞作豫牺牲,龚楚一度任红七军军长后也被调离。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该部被缩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是主力师。所以广西的子弟兵在长征时绝大数是随红三军团行进。</h3><div><br /></div> <h3>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过全州</h3><div>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屡战不利,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被迫实行战略转移。7月,任弼时、肖克、王震奉命率红六军团9000余人作为开路先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1934年9月2日,红六军团从湘桂交界的清水关进入全州县境内,9月3日,主力从马鞍岭经古岭头至铁扫田、余水田宿营,后卫部队在击退桂敌两个团的追击后,趁夜色进入石塘地域赶上主力。9月4日,红六军团经石塘圩、麻市、凤凰嘴的董家堰涉渡湘江到咸水的鲁塘、洛江宿营于楼田村。当红军通过石塘圩时,桂林民团参谋长兼全县县长虞世照曾率两个民团大队虚张声势地往咸水去堵击红军,可是刚到咸水就碰上落荒而逃的恩德区区长梁汉蕃带着残兵败将,说红军已从凤凰渡过了湘江,逼近咸水,吓得他赶忙缩回到赤兰铺一带。</div><div><br /></div> <h3>9月5日,红六军团主力自鲁塘沿洛江经五福关进入全州西延分州,今资源县县城。6日,后卫五十一团在咸水鲁塘受桂军七十团、五十六团突袭,团长张鸿基迅速带领部队,抢占盘龙岗高地,激战一小时,且战且退,进入五福关后归主力建制。盘龙岗战斗中,团长张鸿基英勇牺牲。9月7日,红六军团在西延大埠头以西的石溪村遭敌机低空扫射,部队组织对空射击,一架敌机被击中迫降于稻田中。</h3><div>9月8日,红六军团在大埠头以西之车田接中革军委训令,要求红六军团在城步、绥宁、武冈等地打击敌人,然后从贵州转向湘西与红二军团会合,意图是要红六军团钳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的突围, </div><div>9月9日,红六军团主力已进入湖南城步,这时担任追剿、堵击红军的桂军两个师、七个团共12000余人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红六军团胜利突出湘江。</div> <h3>再来说说中央红军过全州的经过</h3><div>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八万多人开始了突围,当时的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经过一月余的艰苦奋战,连续打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11月22日红一军团二师抢占湘南军事重镇道州,拿下了入桂渡江的桥头堡,拉开了湘江战役的序幕。</div><div>红军突破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就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内定下,在湘江以东全歼中央红军的第四道封锁线,这是蒋介石的一石三鸟之计。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明里迫使红军沿湘桂边逃窜,利用湘江以东,丘陵起伏,江河阻碍的天然地障歼敌,暗里是在湘江以东地区歼敌,不仅可令湘军奋力向前,更重要的是可使桂军用命,因为当时蒋桂不和,广西尚处于半独立状态,当中央红军和桂军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中央军便以追剿的名义乘虚而入,坐收渔翁之利。</div><div><br /></div><div><br /></div><div><br /></div> <h3>蒋介石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和中央军薛岳、周浑元两路人马共16个师专事追剿,令粤军陈济堂进至粤湘桂边界由郴县、桂阳、向江华方向追击,令桂军白崇禧部控制灌阳、兴安、全州,沿湘江一线扼要堵截。这样在灌阳、全州、兴安、零陵、道县的湘江两岸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此时敌人追截堵击我中央红军的兵力已达25个师近30万余人之众。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性很大,各有各的“小九九”,指挥不统一,协同作战就很困难。有“小诸葛”之称的桂军副总司令白崇禧早就洞悉蒋介石的一箭双雕之阴谋。他既怕红军进攻桂林、捣其老巢,又惧蒋介石嫡系进入广西将其吞并。因此,在红一军团抢占道州之时,白崇禧觉得时机已到,即电告蒋介石,说红军要从龙虎关进入广西,要求将黄沙河至兴安防线的桂军撤至恭城,湘江防线让湘军接管。</h3> <h3>蒋介石不知是计,于是让湘军接管该段防。桂军不等湘军接防,便已撤军。从11月22日至27日,第四道封锁线最关键的全州境内界首至屏山渡60公里的湘江防线几成无人防守的“真空”地带。</h3><div>11月25日,红军总部发布突破湘江的命令。红军分四路纵队挺进广西,红一军团主力迅速从湖南与广西交界的永安关进入广西,27日凌晨,一军团主力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从境内凤凰乡大坪渡口渡过湘江,并迅速占领了从界首到屏山渡全州境内60公里内所有湘江渡口,后红三军团前锋第四师十团接替红四团控制界首河口,并将阻击阵地南移四公里至兴安的光华铺。红一军团五团受命相机占领全州,但湘敌先我到达。</div> <h3>28日,敌追剿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刘建绪得知桂军撤防后,气急败坏,倾其4个师之力赶往全州,并在鲁板桥与脚山铺一带与红五团交火,随后五团退至脚山铺。红四团从界首、红一师从道县赶至脚山铺与五团共阻击湘军。桂军主力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也从灌阳向红三军团五师的十四、十五团的新圩阻击阵地和红四师的光华铺阻击阵地进攻,湘江战役打响。这时,湘桂两军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向渡口和各阻击阵地猛烈夹击,固守渡口和担任阻击任务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为掩护其它部队渡江,经过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直到12月1日晚,除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阻在湘江东岸而全部损失外,主力红军渡过了湘江,终于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h3> <h3>湘江战役是一场十分惨烈悲壮的恶战,红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血的教训使红军指战员认识到“左” 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危害。正是由于全军有了这样的觉醒,为后来穿过越城岭山区后的黎平会议及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湘江之战名垂千古,光耀史册。</h3> <h1><font color="#39b54a">三大阻击战</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新圩阻击战</font></h1><div>新圩,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北部,南距县城15公里,北距红军西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古岭头5公里,距湘江渡口三四十公里,一从灌阳通往全州的公路从这里经过,新圩以北5公里的古岭头是红军前往渡口的必经之地。新圩以北一直到湘江岸边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新圩往南至马渡桥长约10公里的公路两侧丘陵连绵,草木丛生,可以建立阻击阵地。为了防止灌阳县城方向的桂军北上切断红军西进通道,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五师从新圩南下,占领马渡桥,将桂军阻挡在新圩以南。</div><div>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政委钟赤兵(中将)率十四、十五团(十三团归军团部指挥)和军委炮兵营3900余人于1934年11月27日下午16时左右抢在桂军前面赶到新圩,占领了新圩-灌阳公路两边的山头,并派出部队沿公路向南面的马渡桥推进,占领公路两边的山头。当日下午,红五师先头部队与桂军侦察连遭遇,红军主动出击,将桂军侦察连击退,并沿公路向南追击至枫树脚附近,因前方的马渡桥已经被桂军占领,便在枫树脚周围的山头构筑工事。李天佑得到报告后,决定将阻击阵地设置在从新圩向南至排埠江村长约8公里的公路两侧山头上,这段防线南距灌阳县城7公里,北距红军向湘江前进的通道最近点大桥村5公里。红五师的第一道阵地设在枫树脚附近,以公路为界,将部队分成左右两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红十五团布置在公路的左侧,即打锣山、水口山、钟山上;红十四团布置在公路的右侧,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师指挥所设在距第一道阻击阵地一二里的杨柳井;临时调配的军委“红星”炮兵营,部署在指挥所附近左侧的山地上。</div><div>在国民党方面,桂军部署于新圩方向的有7个团,以第15军军长夏威为指挥官,15军44师(王赞斌)为主攻部队,15军45师134团(凌压西)为44师预备队,以第7军24师(覃联芳)为15军预备队。</div><div>桂军前锋(应该为莫德宏的130团)于11月27日下午抢在红军之前占领枫树脚南面的马渡桥,但因红军在枫树脚附近建立了阻击阵地,桂军在占据马渡桥后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便把狮子山、瘦马岐、张家岭一线做为前沿阵地进行布防。</div><div>28日拂晓时分,桂军44师在机枪、重炮、迫击炮掩护下,向红五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红五师沉着应战,以密集火力封锁公路,大量杀伤敌人,“红星”炮兵营也向开炮支援。桂军正面进攻受阻,遂于下午16时,遂派出一部兵力沿红军左侧的瘦马岐等几个山头迂回红军前沿阵地的钟山、水口山一带。红军腹背受敌,损失很大,前沿阵地有的山头一个排打得只剩下一名战士。红五师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当晚,红军后撤至杨柳井两侧的山头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连夜赶筑工事,准备新的战斗。平头岭和尖背岭是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红十五团防守公路左侧的平头岭,红十四团防守公路右侧的尖背岭,两个阵地互为犄角</div><div>29日,桂军第24师及45师134团(团长为凌压西)投入战斗,战斗更加激烈。桂军先是以空军第一队6架飞机低空轰炸、扫射,继而大炮轰击,接着以步兵轮番冲击。到中午时分,桂军正面与侧后迂回相结合的进攻,已经把红军坚守的许多山头逼到了绝境。红军与桂军展开了白刃战,反复争夺山头,但终因力量悬殊,红五师伤亡惨重。十四团政治委员负伤;十五团团长白志文(少将)、政委罗元发(中将)负伤,三名营长中有两名牺牲,全团伤亡五百余人。前沿的几个小山头相继丢失,第二道防线眼看就要被突破。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与政委钟赤兵交换了一下意见,命令师参谋长胡震到前线接替白志文指挥红十五团,并电话命令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收缩防线,把团指挥所转移到师指挥所位置。这时桂军机枪、炮火已经打到师指挥所旁边来了,师指挥所准备转移。结果,未等师指挥所转移,李天佑便接到了师参谋长胡震牺牲的消息。李天佑刚刚到达新指挥所位置,又接到了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牺牲的报告。</div><div>当时,防守公路右侧尖背岭的是红十四团。桂军出动1000多人从正面进攻尖背岭,被红十四团击退。桂军受挫后,又改为从两侧进攻。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已经腿部中弹受伤,忍着伤痛指挥战斗。黄冕昌判断,左侧有红十五团火力支援,敌人也不易攻上,右侧一些火力调到了正面,是薄弱点,可能会成为敌人攻击的重点,他命令部队把主要火力立刻调往右侧,左侧只留一个排长带两个班坚守。</div><div><br /></div> <h3>不久,桂军果然出动2000多人向尖背岭右侧发起冲击。桂军翻过一个小山坡后,立即遭到红十四团火力封锁,无法前进。但是,狡猾的桂军在强攻右侧的同时,又集结一股力量攻打左侧。左侧情况危急,黄冕昌命令连指导员何诚带队向右侧敌人打了个反冲锋,趁机抽出部分兵力去支援左侧。然而右侧敌人又发起了反攻,红军寡不敌众,被迫退进工事坚守。桂军蜂拥而至,黄冕昌团长身中数弹,壮烈牺牲。</h3><div>红十四团防守的尖背岭和红十五军团防守的平头岭相继失守。红军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div><div>30日凌晨,红五师接到紧急驰援红四师光华埔阵地的命令,新圩阵地交红六师十八团接防。由于十八团未能及时赶到,红五师被迫继续与桂军苦战。血战至中午,桂军见拿不下虎形山(虎形包),便以重兵迂回左侧高山,向红军压过来,同时出动多架飞机对虎形包狂轰滥炸。红军拼死抵挡一阵后,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新圩附近的楠木山和炮楼山一线。</div><div><br /></div><div>30日下午15时红十八团赶到新圩,红五师于16时移交防务,迅速赶到界首东南的渠口,与红十三团汇合,从界首过江。</div> <h3>红五师临时战地救护所设在新圩乡下立湾村的祠堂里,里面挤满了伤员,鲜血流淌,渗进身下的泥地。红五师撤出新圩时,下立湾祠堂里的一百多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国民党民团和当地的土豪劣绅纠集一帮流氓地痞,用麻绳将红军伤员手脚捆绑在一起,用木杠穿着一个一个抬到村边,扔到井里。这口井,是上窄下宽的溶洞,洞底有暗河,当地群众称之为“酒海井”,一百多名红军重伤员全部被扔到里面。当地群众说,几天后井洞里还传出红军战士的呻吟声。</h3><div>红五师撤离后,新圩方向的阻击任务由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接防。红十八团在新圩接防后,仓促在新圩南面楠木山村附近的炮楼山一带进行布防,其中以两个营扼守楠木山村附近之炮楼山,一个营布防于陈家背。桂军以一部绕过红十八团向北追击,一部留在楠木山村围攻红十八团。</div><div>12月1日拂晓,桂军对红十八团楠木山阵地发起猛攻,红十八团伤亡惨重。为避免部队被桂军吃掉,红十八团炮楼山防守部队被迫后撤,向在陈家背布防的那个营靠拢。桂军紧紧咬住十八团不放,在十八团撤退后迅速占领炮楼山,并一路跟踪追击。红十八团的两个营刚撤到陈家背,桂军便追了过来。战至中午,红十八团一部被分割包围于陈家背,一部在团长曾春鉴、政委吴子雄率领下突围而出,边打边撤,向湘江岸边转移,最后被桂军分割包围于全州古岭头一带。红十八团两千多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数战士突破重围,但又在随后的地方民团的围剿中惨遭杀害,只有为数不多的战士隐姓埋名,流落民间。</div><div><br /></div> <h1><font color="#b04fbb"> 觉山阻击战</font></h1><div>觉山(今名脚山)距全县县城十六公里,桂黄公路穿过其间,桂黄公路在湘江西侧,和湘江平行,距我军控制的湘江渡口20多公里,以觉山为中心,在公路两侧夹峙着两列绵延2公里多小山岭,各有数个小山头,东边以皇帝岭为最高,西边以怀中抢子山为最高,都有300多米,其余多在200米以上,公路两旁的稻田已经收割,眼前一片开阔地,是一个较好阻击阵地。</div><div>1934年11月28日一早,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就带着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飞马来到觉山察看地形。初冬的桂北,银霜遍地,寒气袭人,他们站在觉山之上也感觉到了一丝寒意。</div><div>“阻击从全州南下之敌,这里是比较理想的阵地”,参谋长说:“过了这一段,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div><div>“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林彪说,“湘敌有4师之众,明天即将向这里攻击,一师还在永安关外扼阻追敌,二师明天必须独立作战,坚决顶住敌人的进攻。”</div><div>“请军团首长放心!”陈光、刘亚楼同声说:“二师坚决保证完成阻击任务!”</div><div>11月29日,敌一路军总指挥刘建绪得悉,我中央纵队就要渡过湘江,而白崇禧又将全州以南至界首的桂军正规部队都撤掉,识破了白崇禧的目的是想让红军沿红六军团旧路西进湘西,他就急了,即令所部四个师的兵力,从全州城倾巢出动,向我二师觉山阵地进攻,但均被红二师击退。</div><div>12月30日凌晨,红一师在师长李聚奎,代政委赖传珠的率领下从屏山渡渡过湘江,赶到觉山阵地,这时部队非常疲劳,队伍一停下,有些战士就在那里睡着了,但军情紧急,立即紧急动员,仓促调整部署,进入阵地。</div><div>天刚蒙蒙亮,头天打了败仗的湘军,倾其前锋十六、十九两个师的兵力向我觉山阵地发起了第一次冲锋,很快被我军打垮,在尖锋岭和美女梳头岭丢下数十具尸体,敌人不甘失败,很快又组织第二次冲锋,随着冲锋次数的增多,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敌军在十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阵地前敌人的尸体也越积越多。战至下午,由于一师太疲劳,敌人以优势兵力,在飞机和猛烈的炮火助攻下,突破了红一师米花山防线,威胁我二师美女梳头岭等阵地,最后,一师只剩下一个怀中抢子岭,入夜,我一师为避免敌人的迂回包围,退往西南方向的水头,夏壁田一带。</div><div>尖锋岭是主要阻击阵地,为二师五团防守,敌人占领米花山后,从三面向我尖锋岭阵地进攻,政委易荡平靠前指挥,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这时,一个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穿透了易荡平的腹部,涸涸的鲜血直冒,阵地上喊杀惊天,刀光闪烁,敌人从四面,蜂蛹而来,红军战士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这时一群敌人呐喊着向易荡平冲来。</div><div>“补我一枪!”易荡平向跟随自己多年的警卫员发出了最后命令。</div><div><br /></div> <h3>警卫员泪如泉涌,岂能忍心向自己的首长和同志下手,易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他决不当俘虏的誓言。</h3><div>五团阵地失守,二师主力只得退守皇帝岭,敌人紧跟着向皇帝岭进攻,于是在皇帝岭上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拼杀战。入夜,在一师撤出之后,二师孤军突出,是非常危险的,为避免被敌人包围,也主动撤至赤兰铺、白沙铺一带与一师占领的水头夏壁田构成第二道阻击线。</div><div>先锋岭失守后,与五团共同守尖锋岭左侧的四团,就三面受敌了。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和全体红军战士都下定了决心,要与阵地共存亡,正在这时,接到师长陈光的命令:你团立即向白沙方向转移,沿公路,进行运动防御,迟滞敌人的前进!</div><div>耿飚和杨成武带领四团沿公路且战且退。敌人完全占领觉山后,气势汹汹,立即沿公路猛烈追击,同时以飞机在步兵前面轰炸扫射,杨成武在过公路组织反击的时候,不幸被敌人机枪打中了右膝下面,当时重重地摔倒在公路上,鲜血从伤口直往外冒。这时一群敌人嚎叫着:“抓活的!”端着刺刀向杨成武冲来,正在这时,五团五连指导员陈坊红正带着战士们从东边撤下来,见此情景,立即向追敌猛烈射击,在四团二营副营长黄霖冒死抢救下成功脱险。</div><div>12月30日晚,红一军团指挥部,林彪、聂荣臻等彻夜无眠,忧心如焚,向中革军委发出了万万火急的电报:“我军向城步前进,则必须经大埠头。此去大埠头,经白沙铺或经咸水圩。由脚山到白沙铺,只有20里,沿途为宽广起伏之树林,敌人能展开大的兵力,颇易接近我们,我火力难以发挥,正面又太宽,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所握,军委必须将湘水有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div><div>中革军委也彻夜无眠,认识到12月1日的战斗,将是生死存亡之战。</div><div>12月1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凌晨,湘敌以4师之众,倾巢而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军第二道阻击线发起猛攻。</div><div><br /></div> <h3>在“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口号下,战士们的士气,惊天地而泣鬼神,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和猛烈进攻,在二十多里地的战场上,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战士们顶住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湘敌见正面攻不下我方阵地,转而猛攻我一、二师的接合部,终于被敌人突进四五里地。我接合部被突破后,二师有被敌包围的危险,师长陈光果断命令白沙守卫团坚守阵地,以便其余两个团向大山靠拢一师。</h3><div>白沙守卫团打得非常顽强,他们硬是凭着刺刀将来势汹汹的敌人挡住了。</div><div>接近正午时分,得知中央纵队已经渡过湘江,并已越过桂黄公路,林彪、聂荣臻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于是命令一师和二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一师经木皮口、鹞子江,二师经庙山、梅子岭、大弯分别从两个山隘口退入通资源的大山区。</div><div>觉山阻击战,由于敌众我寡,敌逸我劳,敌人装备精良,还有空中优势,终为敌所破,但以团政委易荡平等2000多红军烈士的热血和生命,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仍给敌以重创,迟滞了敌人的截击,掩护主力红军和党中央胜利渡过了湘江。</div> <h1><font color="#ff8a00">红八军团渡江之战</font></h1><div>12月1日中午,湘江渡口凤凰嘴。初冬的湘江,流经这里的时,被下游的董家堰坝一拦,顿时变得温柔起来,水深只及腰下,是我军涉渡湘江的重要渡口。现在除三十四师已被桂敌切断外,八军团作为最后一支部队经过连续三天的强行军终于赶到了渡口。</div><div>11月28日凌晨,红八军团奉命从三峰山改道北上,日夜兼程,于30日零点赶到水车与全军总后卫三十四师会合。正待休息,即接到军委万万火急电,令八军团火速前进,不惜任何代价,于30日中午赶到安和青龙山宿营。而这时部队由于经过连续几天急行军,极度的疲乏,有的同志走着路,一歪倒在路旁,就呼呼地睡起来,怎么拉也拉不起,急得军团首长大发脾气,政委黄甦,见睡着的同志怎么叫也叫不醒,没办法,急得用马鞭抽打,才使睡倒路傍的同志跳起来,又跌跌撞撞地朝前跑。</div><div>30日凌晨,水车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担任掩护的三十四师同追击的敌人打响了,这越来越紧的枪声,告诉战士们要赶快走。</div><div>30日下午,八军团赶到两河,这时新圩阻击阵地已丢失,桂军已从新圩追了过来,抢占了两河乡马鞍岭及白水公路两边山头和隔壁山、古岭头,八团军与桂军发生了激战,在担任后卫的五军团十三师的支援下击溃了敌人,途经鲁荐,上刘家、石脚盆,在水澄分两路,一路走枫木山、贤山、石塘圩赶向湘江,一路则走肖家、青龙山、大塘圩赶向凤凰嘴。</div><div>12月1日上午,当八军团绕道石塘余粮铺附近的杨梅山时,遭到小股追敌的攻击,但很快击溃追敌,这时八军团与军委的联系已经失去了一天,现在敌情如何,是军团首长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上午行军时还能隐隐听到白沙铺方向和界首方向隆隆的炮声,现在只有稀疏的枪声。这意味着这两个方向的阻击任务已经完成,红军主力已撤向西面大山了,他们预感到,八军团如不能尽快地过江,即将面临被敌人切断的危险。</div><div><br /></div> <h3>中午时分,终于赶到湘江凤凰嘴,正当前卫部队渡河之际,天空中突然响起嗡嗡的声音,五、六架敌机向渡口俯冲过来。“嗒、嗒、嗒”一排一排机关枪打在江面上,正在渡河的队伍中不断有人倒下,立即被湍急的江水卷走。由于八军团多数是刚入伍的赤卫队员和农民,缺乏实际锻炼,队伍顿时乱起来。</h3><div>“不要乱跑,立即组织对空射击!”军团长周昆大声命令,大家这才清醒过来,所有轻重机枪一齐向敌机射击。</div><div>这时,后面又响起密集的枪声,追敌到了,这时敌先头部队已冲到了河滩,我军被截为两断,而后面大队敌人正源源不断地冲过来。</div><div>“共产党员跟我上!”军团首长拔枪高呼,身先士卒向敌人冲去。</div><div>“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共产党员跟我上!”这支临时形成的以共产党员为中坚的战斗队伍,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河滩上与敌人先头部队展开了生死存亡的拼杀。经几个回合反复冲杀,才将敌先头部队大部歼灭,余部抱头鼠窜。</div><div>“交替掩护,尽快过河!”军团长周昆发出命令,</div><div>这时红八军团的建制已经被打乱,战士们且战且退,向河对岸冲去,军团无线电队是军团的要害部门,在政委袁光的带领下,奋力冲向对岸。一声巨响,挑发报机的同志应声倒下,发报机随之沉入血红的江水中,运输排刘排长冲过去,紧追几步把发报机捞起来扛在自己肩上。</div><div>“嗒、嗒、嗒”又一架敌机俯冲过来,后面抬充电机的运输员倒下了,袁光抢上去,抬起充电机就往前走,作为这支队伍的政委,看着身边一个个同志就这样倒在江中而无法抢救,他心中万分难过,可是眼前最要紧的是保护电台的安全。他们奋力冲上了对岸,冲进了岸边那片茂盛的树林。</div><div>12月1日晚,八军团全部渡过湘江,但这个长征时万余人的军团,过江后仅剩下1千余人,直到12月2日上午才和军委恢复联系,并跟上了主力红军的行动。</div><div>八军团凤凰嘴渡江之战为红军突破湘江最惨烈的战斗之一。据1984年中共全州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采访人员到凤凰嘴东岸李家调查时,当地老百姓说:“战斗过后,我们埋了三天的尸体。”而更多的尸体,则沉入江底或随流水冲走了。</div> <h1><font color="#ed2308">光华铺阻击战</font></h1><div>界首是一座古圩,位于广西兴安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湘江西岸,是中央红军过湘江时最重要的渡河点。距离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叫“三官堂”。红军架设的渡河浮桥主道,就从三官堂门前经过。湘江战役时,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指挥所设在“三官堂”里。 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过江后,也曾进入三官堂,指挥部队渡江。</div><div>1934年11月27日下午,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抢占界首。红四团抢占界首后,奉命增援脚山铺,遂将界首防务移交三军团四师。</div><div>27日晚,三军团四师先头部队到达界首,开始架设浮桥。</div><div>28日,红四师三个团全部到达界首,在界首附近的湘江两岸布防。</div><div>光华铺是界首至兴安间桂黄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庄,位于界首渡口以南5公里,村北是开阔的水田,另三面是起伏的山丘。</div><div>29日晨,桂军侦察机飞临界首上空,对红军进行俯冲用扫射。29日下午,桂军多架轰炸机飞临界首渡口,将红军临时架起的浮桥全部炸毁。当夜,红军收集船只,再次架起浮桥。次日晨,又被敌机再次炸毁。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协助朱德总司令指挥部队奋战数小时,再次将浮桥修通。</div><div>29日晚,桂系15军43师(黄镇国)一部向红军据守的光华铺高地攻击前进。当日深夜,部署在前沿的三营值班战士发现湘江边的山上有手电灯光摆动,忙向张震营长报告。</div> <h3>张震立即派出一支部队前往搜索,未发现打手电的人。正当搜索的战士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时,发现湘江西岸有密集的手电灯光在闪烁。原来桂军一部已经迂回到三营阵地后面,直插界首渡口。桂军这支部队行至界首渡口南面2.5公里处,与红十团主力发生接触,双方随即猛烈交火。张震见渡口危急,急忙收缩兵力,往回猛打,与十团主力夹击来袭桂军。敌我双方在黑暗中混战,但敌人数量众多,双方激战后形成对峙。混战中,桂军两次攻到离三官堂不足100米的地方。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与警卫员多次劝彭德怀转移,但彭德怀认为这里便于指挥,有利于掩护中央军委过江而拒绝离开。</h3><div>30日拂晓,张震率三营与团部汇合,但部分敌人突破十团防线占领了渡口。此时,军委第一纵队即将抵达东岸准备渡江,情况万分危急。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央红军的指挥机关都在军委第一纵队,军委第一纵队不能过江,情况非同小可。沈述清团长见三营伤亡甚众,下令三营休整,自己亲率一、二营直奔渡口,向人数不多但又时刻威胁着红军渡江部队的桂军发起猛攻。敌我双方都没有工事作依托,在江边来回“拉锯”,战斗异常残酷。经反复冲杀,红十团终于夺回了界首渡口西岸,但十团团长沈述清在冲锋过程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沈团长牺牲后,彭德怀命令第四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红十团团长。杜中美率军将桂军残敌驱赶到光华铺以南。</div> <h3>30日上午,军委第一纵队开始从界首渡过湘江,进抵界首西北之大田地域。</h3><div>不久,桂军45师韦云淞部赶到兴安。兴安县的桂军增至四个团。桂军随即以二个团的优势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红十团发起了疯狂反扑。30日中午,光华铺失守。为了夺回光华铺,杜中美团长急忙组织部队反攻。在向张家岭高地发起冲锋时,杜中美中弹牺牲,桂军乘势反扑。红十团政委杨勇腿部被弹片击中受伤。为了保存实力,杨勇将部队撤至到西起石门飞龙殿,北至碗渣岭、大洞村丘陵,东至湘江一线,构筑第二道防线。</div><div>为夺回光华铺,彭德怀紧急调红四师的另外两个团赶来增援红十团。桂军的轰炸机再次对界首渡口的浮桥进行轰炸,但红军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也再次架起了浮桥,保证了军委一、二纵队全部渡过湘江。</div><div>在彭德怀调兵增援光华铺的同时,桂军的另一个团已经悄悄渡过湘江,急速从湘江东岸向界首渡口推进。当时,军委第二纵队已经于午前进抵界首以东之月亮山附近,如果桂军这个团继续北进,后果将不堪设想。彭德怀见情况紧急,急忙命令红五师十三团黄振团长率所属部队迅速打击东岸立足未稳之敌,阻止其继续北上。黄昏后,中央第二纵队开始过江。彭德怀指挥三军团四师集中所有兵力向光华铺之敌发动反攻,经过又一夜苦战,虽然未能夺回光华铺,但是终于在光华铺与界首之间建立了第二道阻击线。</div><div>12月1日凌晨1时30分,军委主席朱德向全军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一)三十日的战斗,全州之敌已进到朱塘铺,兴安之敌已进到光华铺,灌阳之敌已进占新圩,并续向古岭头方向前进。周敌之先头部队有已渡过文市河之可能。……一号各兵团之部署及任务应如下:……C、三军团应集中两个师以上的兵力在汽车道及其以西地域,有向南驱逐光华铺之敌的任务,并须占领唐家市及西山地域。六师之部队应留河东岸,有占领石玉村的任务,并掩护我五、八军团及六师切断的部队通过湘水。以一个营仍留界首任掩护,该营应向麻子渡派队与五军团切取联络。在万不得已时,三军团必须困守界首及其西南和东南的地域。……”</div><div>12月1日拂晓,从新圩阻击战撤下来的红五师十四、十五团赶来,与十三团会合,接替了红十团的防务,参加了阻击(张震说红五师部队30晚赶到,可能说的是十三团)。</div><div>12月1日清晨,茫茫大雾吞没了湘江,十几米外就看不清人脸。敌我双方继续在浓雾中激战。红三军团四师和从新圩撤出的红五师主力在界首西岸阻击光华铺之敌,红六师主力(缺红十八团)到达界首东岸,一面组织渡江,一面阻击兴安北上之敌,掩护星夜起来的红八、红九军团从凰嘴渡口涉渡湘江。战斗到12月1日中午,中央红军主力大部分渡过了湘江,其他负责掩护的部队也已经奉令撤离,可红四师却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桂军的攻势并没有减弱,红四师孤军奋战,如果不及时撤退,后果不堪设想。红四师政委黄克诚感觉到形势不妙,便向师长张宗逊建议组织部队撤退,向西转移。界首战斗结束。</div><div><br /></div> <h1><font color="#ed2308">活动花絮杂录</font></h1><div>尼(李凯南)题重走红军路</div><div> 诗三首</div><h5><b><i><font color="#39b54a">湘林和虎仔哥评凯南诗</font></i></b></h5><h5><b><i><font color="#39b54a">尼尼诗好尽华心!<br /></font></i></b></h5><h5><b><i><font color="#39b54a">唯有遗字“绿游人"。</font></i></b></h5><h3>湘水南岸赤旗展<br /></h3><div>长征路上有后人</div><div>国共战争成历史</div><div>家国富强祭英魂</div><div><br /></div><div>湘江一役血写文</div><div>万千尸骨埋荒坟</div><div>乘得春风拾遗骨</div><div>筑成乐园绿游人</div><div><br /></div><div><br /></div><h3>@维平</h3><h3>题汉军等重走红军路</h3><div>循径登攀山依依,</div><div>旗指蓝天云非昔。</div><div>疑有豪歌遥相和,</div><div>前人功业今思齐。</div><div><br /></div><div>@云游 </div><div>和【题汉军等重走红军路】</div><div>前人功业今思齐,</div><div>后辈接踵举赤旗。</div><div>今日重走红军路,</div><div>继往开来志不移。</div><div><br /></div><div>天兰诗</div><div>先遣回来话沧桑,</div><div>意犹未尽叹全州。</div><div>红军黯然伤心地,</div><div>国祭勿忘湘江游!</div> <h3>听兰姐说,刚筹备时,虎仔大哥因为身体原因,对重走长征路还有点犹豫,看了先遣队的活动后,他说,他有信心了,他特别穿上军装,邀请战友们在刘学武的盆景园聚会,共商大团行动事宜。看虎仔哥打出了胜利的符号。</h3> <h1><font color="#ed2308">路北记忆中的全州</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 /></font></div><h3><font color="#39b54a">路北是个性情中人,他说他和全州有个约会。说得情真意切,不由得我感动。他告诉我,他母亲是南下广西参加新中国政权建立的,带着他到广西笫一站就是全州。</font></h3><h3><span style="color:rgb(57,181,74);">他知道当年广西剿匪最难,当年南下工作团干部很危险,他认为全州也一定险象环生。</span></h3><h3><span style="color:rgb(57,181,74);">当时,他是当坐在挑夫的萝筐里,母亲骑马和护卫人员到灌阳当城廂区区长。这是他母亲第二次骑马,第一次是抗战时期,当时母亲是根据地的区委书记,在跟新四军部队转移时,和日本鬼子和伪军相遇,双方交火,部队首长为了保护快要生产的母亲,把母亲扶上马撤离战场,曰本鬼子以为骑马是大官,向他母亲射击,马受惊奔跑,他母亲受不了颠簸,在战场不远的路北边生下了他,战斗结束后,战友们给他个名字叫路北,他小时候一直叫路北,所以现微信就用路北。</span></h3> <h1><font color="#39b54a"> 我和全州有个约会  </font></h1><h5><font color="#39b54a">  </font></h5><h5><font color="#b04fbb"> 宁辉(路北)</font></h5><h1><font color="#57a7ff">  </font></h1><h3> 几十年来我总是惦记着全州,我说不清为什么?总隐隐约约产生要去全州看看的念头。记得第一次到全州我才几岁,母亲肩负使命,从河南南下广西,参加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政权的建立。母亲带着我坐了两天火车,到广西的第一站就是全州。在全州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坐在萝筐里,另一头是行李,由挑夫担着,跟着骑马的母亲,可能广西刚解放,还有残余土匪,在几个民兵保护下,从全州出发到灌阳任职。中途休息时我走近母亲,那匹马打了个喷嚏,把我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到地上。第二次到全州是母亲到桂林开会路过全州,这次负责接我们的警卫员,在我下车时抱我,沒抱稳,我摔了一跤,下巴裂了一道口子,留下一个伤疤,这是我在全州留下的永恒的纪念。這一次我们乘船逆江而上,觉得那水很清很凉,两岸风景真美。那时我虽然很小,但对这些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随看岁月的流逝,或是那段不寻常的经历,或是桂北秀丽的风景,或是老人对过去生活过地方的回忆,我经常产生再到全州,灌阳走走看看的念头,。看看小时候看到的稻田里的禾花鱼,看看那街上的石板路。这次"红军,新四军,八路军后代重走长征路″给我带来机会,原来我不仅仅要看全州美丽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去看红军长征,血战湘江,突破重围的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再创中国辉煌!  </h3><h3> </h3> <h3><font color="#57a7ff">这是黄野大哥的采风</font></h3> <h1><font color="#b04fbb">小鸣眼中的红军路</font></h1> <h3>幸福的旗手。这个老弟,两河镇的甲鱼大王,为打这面旗登在各种大小媒体,认为出尽風头,自称激动得三夜失眠了</h3> <h3><font color="#b04fbb">娟娟的的感受:</font></h3><h3>缅怀先烈,重走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即受教育也让我深受感动 老一辈的革命精神需要我们后輩代代传承下去。</h3> <h3>湘江战役后,红一军团少共国际师仅剩2700余人;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被桂军切断,全军覆没,红十六、十七团损失也比较大,全师基本上不成建制,后缩编为一个独立团;红五军团三十四师被桂军切断全军覆没;红五军团十三师在全州两河乡鲁枧村隔壁山一带阻击桂军,遭到一定损失;红八军团被桂军打垮,由长征出发时的10922人至1200人,番号被撤销;红九军团二十二师损失四千余人,基本上全师覆没,军团缩编为三个团。</h3> <h3><br></h3><h3>路北诗:</h3><h3>读绿树《长征路上花成海》有感 长征路上花成海, &nbsp;</h3><h3>桃红梨白排成排。 &nbsp; &nbsp;</h3><h3>田野黄花点头笑, &nbsp;</h3><h3>山上杜鹃红艳艳。 &nbsp;</h3><h3>远道而来八方客, &nbsp;</h3><h3>疑入王母百花源。 &nbsp;</h3><h3>抬头望见立丰碑, &nbsp;</h3><h3>才知全州赛花园。</h3><h3><br></h3><h3>和路北《读绿树<长征路上在成海>有感》韵,特此鸣谢宁兄厚赠!</h3><div><br></div><div>长征路上花成海,</div><div>湘桂古道佳客来。</div><div>战地黄花因君笑,</div><div>深浦溪边桃花源。</div><div>全州僻壤无人问,</div><div>将军后人频思缅。</div><div>青山处处有忠骨,</div><div>零陵故郡换新颜!</div><div><br></div> <h3>鬼仔岩前,廖望月咏诗</h3><div>纪念中央红军过新富江</div><div>《娘,我在这里》</div><div> 廖旺月</div><div>娘!</div><div>身边的战友都倒下了,</div><div>他们是我的小伙伴啊!</div><div>来不及告别,</div><div>随部队匆匆向西转移。</div><div>冲过了三道封锁线,</div><div>来到了一条小江边,</div><div>对面是一座山,</div><div>走在桥中间,</div><div>天上落下一串串炸弹,</div><div>我被炸翻在江里。</div><div>江水好冷啊!</div><div>这是我最后的记忆。</div><div>娘!</div><div>之后我就活在梦里。</div><div>这里也有山,</div><div>这里也有水,</div><div>可我只知我在这里。</div><div> 2017年3月7日</div><div><br></div><div><br></div> <h3>谢谢朋友们,这个集子里好多照片都是你们传过来,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特别是兰姐、张娟、路北、小鸣等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有你们真好!</h3>